-
眼科学(中级)基础知识
-
试卷
8
(
总分:
56.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
A1
型题
(
总题数:
21
,分数:
42.00)
1.
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血液主要来自
(分数:
2.00
)
A.
睫状后短动脉
√
B.
睫状后长动脉
C.
睫状前动脉
D.
肌动脉
E.
视网膜中央动脉
解 析:解析:该题是基础知识记忆题。眼球内血液总量的
90
%在脉络膜,主要来自眼动脉的分支 睫状后短
动脉,供应视网膜外五层,因此答案为
A
。
2.
双眼颞侧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在视路中的行径
(分数:
2.00
)
A.
在视交叉进行交叉
B.
在视束内进行交叉
C.
在视放射时进行交叉
D.
不需交叉
√
E.
与鼻侧视网膜神经纤维相交叉
解析:解析:该题为基础知识记忆题。视 网膜的神经纤维沿着视路向视觉中枢传递的过程中,来自鼻侧的
视网膜神经纤维在视交叉处进行交叉到对 侧,而来自颞侧的则不交叉,因此答案为
D
。
3.
受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外肌除外
(分数:
2.00
)
A.
上直肌
B.
下直肌
C.
下斜肌
D.
内直肌
E.
外直肌
√
解析:解析:该题为基础知识记忆题,上斜肌由滑车神经支配,外直肌由展神经支配,上下直肌、内直肌
及下斜肌由动眼神经支配,因此答案为
E
。
4.
组织学上,虹膜从前向后依次分为
(分数:
2.00
)
A.
前界膜—内皮细胞层—基质层—内界膜—色素上皮层
B.
内皮细胞层—前界膜—基质层—色素上皮层—内界膜
√
C.
前界膜—内皮细胞层—内界膜—基质层—色素上皮层
D.
内皮细胞层—基质层—前界膜—色素上皮层—内界膜
E.
内皮细胞层—前界膜—色素上皮层一基质层—内界膜
解析:解析:本题 为基础知识记忆题。虹膜的组织结构由前向后可分为内皮细胞层、前界膜、基质层、色
素上皮层、内界膜 。故答案为
B
。
5.
瞳孔对光反射反射弧的效应器是
(分数:
2.00
)
A.
瞳孔开大肌
B.
瞳孔括约肌
√
C.
睫状肌
D.
虹膜
E.
眼睑
解析:解析:瞳孔对光反射的途径是:传入路的光反射纤维开始与 视神经纤维伴行,至视交叉时分为交叉
和不交叉纤维进入,在接近外侧膝状体时,光反射纤维离开视束, 经四叠体上丘臂到中脑顶盖前区,终止
于顶盖前核,在核内交换神经元,发出纤维,到同侧和对侧的缩瞳 核。传出路为两侧的缩瞳核发出的神经
纤维,随动眼神经入眼眶,止于睫状神经节,后者发出纤维入眼球 止于瞳孔括约肌,引起瞳孔缩小。所以
瞳孔对光反射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瞳孔括约肌。本题选
B< br>。
6.
涡静脉收集
(分数:
2.00
)
A.
视网膜的血液
B.
巩膜的血液
C.
全部葡萄膜的血液
D.
部分虹膜睫状体和全部脉络膜的血液
√
E.
虹膜睫状体和巩膜的血液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眼部血液循环的基 础知识。涡静脉收集脉络膜及部分虹膜睫状体的血液。故选
D
。
7.
关于房水的生理功能,错误的描述是
(分数:
2.00
)
A.
营养角膜
B.
营养睫状体、虹膜、视网膜
√
C.
维持眼压
D.
营养晶状体、玻璃体
E.
构成屈光间质
解析:解析:本题为基础知识题。房水功能为 维持眼压,营养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并清除上述组织的代
谢产物。同时它具有一定的屈光能力,构成屈 光间质。睫状体、虹膜营养来自于睫状后长动脉,睫状后短
动脉营养视网膜外层,视网膜中央动脉营养视 网膜内五层。故
B
项提法错误。
8.
婴儿出生时无固视能力,与下列哪种细胞发育尚不成熟有关
(分数:
2.00
)
A.
神经节细胞
B.
视杆细胞
C.
无长突细胞
D.
水平细胞
E.
视锥细胞
√
解析:解析:本题为临床基础分析题。婴儿出生时视锥细胞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出 生后不久的婴儿不能固
视。出生后黄斑继续发育,约于
4
个月时黄斑部才发育完全。所 以本题答案为
E
。
9.
光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流量称为
(分数:
2.00
)
A.
照度
√
B.
亮度
C.
光强度
D.
坎德拉
E.
视网膜照度
解析:解析:光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流量称为照度,单位是勒克斯。
10.
与眼总屈光的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分数:
2.00
)
A.
各屈光成分的折射率
B.
各屈光成分的彼此位置
C.
晶状体的调节状态
D.
各屈光面的曲率半径
E.
以上因素都有关
√
解析:解析:眼总屈光的大小是指光线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等屈光间 质到达视网膜该过程的
聚散度改变量的总和,因此与各屈光成分的折射率、各屈光成分的彼此位置、晶状 体的调节状态和各屈光
面的曲率半径都有关。
11.
已知
tan1 '=0
.
00029
,则检查距离为
5
米的国际标准
E视力表上
1
.
0
该行字母的高度为
(分数:
2.00
)
A.7
.
27mm
√
B.8
.
03mm
C.7
.
12mm
D.7
.
67mm
E.6
.
85mm
解析:解析:
E
视力表上
1< br>.
0
该行字母所形成的视角应为
5'
。检查距离如为
5m,则其高度应为
5m×tan5'=5m×5×tan1'=7.
27mm
。
12.
以下关于
Panum
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
2.00
)
A.
一只眼视网膜上的任 一点,在另一只眼视网膜上都有一个
Panum
区与之对应
B.
成像在相应的
Panum
区是形成双眼单视的基本条件
区都非常小
√
区呈横椭圆形
E.
以上均不是
解析 :解析:
Panum
区的提出,说明双眼单视的条件并非是严格的点对点的关系,而是点对区的 关系。而
Panum
区的大小取决于视网膜的位置,位于黄斑区的非常小,而周边视网膜的就大 ,所以视野周边的物体
更不容易出现复视。
13.
全球的盲和低视力损伤可以避免的比例约为
(分数:
2.00
)
A.80
%
√
B.70
%
C.60
%
D.50
%
E.40
%
解析:
14.
下列不是我国盲和低视力患病率特点的是
(分数:
2.00
)
A.
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B.
女性多见
C.
农村多见
D.
城市多见
√
E.
致盲的主要原因为白内障
解析:解析:我国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农村地区高于城市。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
2.00
)
A.
色觉是视网膜视杆细胞的一种功能,属于黄斑的功能
B.
色盲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多见于性连锁隐性遗传病,女多于男
C.
暗光的辨认是视网膜视锥细胞的功能,分布于周边视网膜,接受暗光刺激产生视 兴奋
D.
在外界无光线刺激下出现的视觉称闪光视觉,
常见于视 网膜脱离、
急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眼球外伤
√
E.
视物变形指物像扭曲变形,或变大或变小。常发生于视网膜病变患者,如视网膜皱缩患者之视物变 形
变小
解析:解析:色觉是视锥细胞的一种功能;先天性色盲多为性连锁隐性遗传病 ,以男性为多见。暗光的辨
认是视杆细胞的功能;视网膜皱缩,视细胞间距变小,单位面积视细胞数量增 多,故接受光线刺激变多,
视物应是变大。本题正确答案为
D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7: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570.html
-
上一篇:神经外科知识点
下一篇:斜视手术并发症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