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眼睛颜色辨疾病
正常人的眼白洁白,无异色和斑点,倘若有异常现象,
则 可根据不同征象判断出某些疾病。
眼白发蓝:医学上称之为蓝色巩膜。 这种征象多是慢性
缺铁造成的。缺铁后可使巩膜变薄,巩膜掩盖不了巩膜下黑
蓝色的脉络膜时, 眼白就呈现出蓝色。而慢性缺铁又必然导
致缺铁性贫血。凡中、重度贫血患者,其眼白都呈蓝白色。
眼白发红:通常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发炎引起的充血现
象。倘若同 时还伴有分泌物、异物感、发痒及眼痛等症状,
应去医院眼科诊治。另外,血压高的人发生脑溢血之前、 羊
角风病发作之前和严重失眠者及心功能不全者,
都会出现眼
白充血发红的症状。倘若 单侧眼白发红,应注意是否受到性
病感染。
眼白发黄:证明出 现黄疸。传染性肝病、胆道疾病、妊
娠中毒及一些溶血性疾病是引起黄疸的原因。
眼白出现血片:是动脉硬化、特别是脑动脉硬化的警示
牌。
眼白出现绿点:大多数是肠梗阻的早期信号。
眼白出现红点:是毛细血管末端扩张的结果。糖尿病患
者通常会出现此症状。
眼白出现三角、
圆形或半月形的蓝色、
灰色或黑色斑点:
是肠道蛔虫病的常见症状。
(据《生命时报》
)
第五节
眼睛辨病
祖国医学认为,目为肝之窍,并与内脏均有密切联系。
早在《灵枢·大惑论》一书中就指出:
“五脏六腑之精气,
皆上注于目而为精。
”古人将眼睛各部位与五脏六腑关系做
了分属 ,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了五轮学说,即目内、
外眦属心为血轮,白睛即白眼球属肺为气轮,黑睛即 黑眼球
属肝为风轮,瞳孔属肾为水轮,眼胞即眼睑属脾为肉轮,这
是眼睛和五脏的关系。另外, 眼睛与经络亦有关系。所以,
通过观察眼睛的变化,可以了解脏腑经络的病变。现代医学
通过细 致的观察,
也得出眼睛的病理变化除与其本身有关外,
也能反映出全身其他疾病。
下面 就眼睛出现的一些异常与疾
病的关系分而叙之。
一
眼睑
眼睑即通常人们所说的上下眼皮,
是由皮肤肌肉以及衬
在其内表面的结膜组成,是一道 防御外物侵犯的屏障,它的
正常开合保证人们的正常观物以及休息。
它的不正常表现主
要有以下几方面:
(
1
)
眼睑内翻
多是由于瘢 痕形成而使睑缘向内翻转,
最常见的疾病为砂眼,青少年尤其应注意。除了注意眼部卫
生防止其 形成外,
如已患砂眼,
则应积极治疗,
如任其发展,
不但影响视力,严重者甚 至导致失明。
(
2
)上眼睑下垂
双侧上眼睑同时下垂无 法自主上翻
见于先天性上睑下垂,重症肌无力;而单侧上睑下垂见于蛛
网膜下腔出血,白喉、脑 脓肿、脑炎以及外伤引起的动眼神
经麻痹所致。
(
3
)眼睑闭合障碍
即指眼睑不能正常地进行开闭活
动, 分双侧和单侧闭合障碍。单侧见于面神经麻痹,双侧则
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
4
)眼睑水肿
眼睑的组织结构疏松,许多轻微或细
小的 水肿往往最早出现于眼睑部位。
尤其在早晨刚起床时最
为明显。常见病有肾炎、肝炎、营养不良 、贫血以及血管神
经水肿等。另外,如睡眠不好,也可出现晨起后眼睑水肿,
适当休息后,即可 消失。
(
5
)结膜苍白
结膜即为眼睑的内表面,用手轻 轻上
翻或下翻后便可以观察。正常人结膜应是微微发红,如颜色
苍白,则多由贫血引起。
(
6
)结膜充血
结膜布满血丝的现象称为结膜充血。
可见于结膜炎以及过度使用眼睛所致。另外,还见于一些眼
部传染病如红眼病,同时伴有发痒,易流泪。
(
7
)眼睑黄斑
多发现在双眼内侧的上眼皮上,附生< br>着一块黄色斑块,这是由于机体内血脂代谢紊乱所致,这种
人多有高脂血症,易患冠心病,并有一 定的家族遗传性。
(
8
)眼睑发黑
偶然出现的眼圈周围 发暗,发黑,多
由于过度疲劳及睡眠不足,这提醒你应注意休息。如长期处
于这种状态,则是病 态的表现。与内分泌、肾上腺皮质功能
紊乱,心血管病等有关。
中医学对于眼睑病变 有如下阐述,如眼睑红赤湿烂,是
脾蕴湿热;
眼圈晦暗,
多属肾虚,
或疲劳过 度;
若青紫成片,
多为眶内出血。
二
眼球
< br>眼球的观察,主要需注意其外形和运动两方面。正常人
眼球形态大小相同,曲度适中,活动灵活。 眼球异常主要有
下列几种。
(
1
)眼球突出
类似金鱼的眼睛一般,有单侧突出和
双侧突出的区别。
单侧突出者多是由于 颅内有占位性病变,
由内向外压迫
眼球所致,也可由局部炎症引起。
双侧眼 球突出者最多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这时,除眼
球明显突出外还有一些特征性变化。如眼球向下看时,上 眼
睑不能随之相应下垂,而在正常人这一动作应是很协调的;
用手由远而近移向眼球时,双眼不 能适度内聚;向上看时,
没有额纹出现等。除甲亢外,高度近视,先天性青光眼也会
造成双眼突 出。
中医学对于眼球突出也有一些论述。
如目睛突起而兼有
喘息,是肺胀; 眼突而兼颈肿,为瘿肿等。
(
2
)眼球凹陷
眼球凹陷如为双侧同时下陷,最常见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7:2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516.html
-
上一篇:从颈椎保健枕头造型谈颈椎枕头
下一篇:眼科知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