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性心律失常抢救流程
一、病因
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 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简
称冠心病
)
、 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
(
简称风心病
)
多见,尤其在发生心
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时。
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
失常也不少见。 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
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 分病因不明。
二、病理生理
(1)
冲动形成异常
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正常时.窦房结自律性最高 ,
控制全心的活动。
如果窦房结的功能降低,
或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
均 可导
致冲动形成异常,出现心律失常。
(2)
后去极和触发自律性
后去极频率较快,振幅较小,膜电位不稳定.一
旦这种振荡性去极引起可扩布的动作电位,则产生异常冲动发放,
即所谓的触发
自律性。
(
3)
冲动传导异常
冲动传导异常包括传导减慢、
传导 阻滞,
如房室结传导
阻滞或房室束支传导阻滞。
由于房室传导主要由副交感神经控制,
因此一些房室
传导阻滞可采用阿托品来纠正。
三、临床表现
1
.窦性心律失常
(1)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者,心率超过
lOO
次/分。
(2)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心率小于
60
次/分。
(3)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节律不规则。
P-P
间 隔不均匀,相差
O
.
12s
以上。
(4)
窦性停搏。
(5)
病窦综合征
病窦综 合征是由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导致窦房结起搏
及传导功能障碍引起。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及 心肌炎等。
2
.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又称过早搏动
(
简称早搏
)
。
(
1)
房性期前收缩:全代偿间歇。
(2)
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
(
3
)室性期前收缩。
3
.阵发性心动过速
体检示心率
160
~
220
次/分。心电图特征:
(1)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2)
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4
.扑动与颤动
异位节律点发出冲动时,
频率超过阵发性心动过速形成扑动和颤动。
心电图
特征:
(1)
房扑:
(2)
房颤;
(3)
室扑与室颤。
5
.房室传导阻滞
按阻滞 程度可分为三度,
I
°和Ⅱ°房室传导阻滞为不完全性传导阻滞,
Ⅲ°
的为完 全性传导阻滞。
6
.心室内传导阻滞
(
1)
右束支传导阻滞。
(2)
左束支传导阻滞。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3:4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188.html
-
上一篇:心血管不良事件评定标准
下一篇:心电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