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胚胎学
胚胎学绪论
人的个体发生从受精卵开始,经历
3 8
周发育为成熟的胎儿。人体胚
胎学中,
常把此阶段分为两个时期:
从受精卵 形成到第
8
周末,
称为
胚期;从第
9
周至出生为胎期。
人体胚胎学总论
1
、
获能
精子进入卵子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2
、正常的受精部位是在输卵管壶腹部。
3
、受精过程:
a
、卵子到达输卵管壶腹部;
b
、获能精子在输卵管壶
腹部与卵子相遇,顶体 酶逐渐释放,发生顶体反应;
c
、精卵融合与
透明带反应,当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后,皮 质颗粒立即释放溶酶体酶,
使透明带结构发生改变,
不能再与其他精子结合,
以阻止其 他精子进
入透明带,此过程称为透明带反应;
d
、雌雄原核融合:精子进入卵
子后,次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卵细胞核形成雌性原核,
精子的细胞核膨大形成雄性原核,两 原核相互靠近,核膜消失,进行
融合。
4
、受精卵
早期
进行的细胞有丝分裂,称为卵裂。
5、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为植入,又称为着床。植入在受
精后第
5~6
天 开始,第
11~12
天完成。
6
、植入过程:
a
、胚泡的极端滋养层接触子宫内膜,分泌蛋白质水解
酶使子宫内膜局部形成缺口;
b
、 胚泡植入滋养层并分化为合体滋养
层与细胞滋养层;
c
、合体滋养层出现腔隙,与母体 血管接通,子宫
胎盘循环建立;
d
、胚泡全部埋入子宫内膜后,子宫内膜缺口修复,< br>植入完成。
7
、植入部位:子宫体部或底部的内膜中。
8
、
子宫内膜发生蜕膜反应后的功能层称为蜕膜,
分
基蜕膜、
包蜕膜、
壁蜕膜。
9
、内胚层与中胚层均来源于外胚层。
10
、
神经管
最初由
脊索
诱导形成。
1 1
、
前
神经孔未闭合,则发育成无脑儿;
后
神经孔未闭合,则发育成
脊柱裂或脊髓裂。
12
、间介中胚层分化为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13
、内胚层分化形成原始消化管。
14
、人胎膜包括
卵黄囊、尿囊、羊膜、绒毛膜和脐带
。
15
、
人体造血干细胞来源于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
人类原始生殖
细胞来 源于卵黄囊尾侧的胚外内胚层。
16
、
人胎盘是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与母体 的基蜕膜共同构成的圆盘状
结构。
17
、
胎儿血与母体血在胎盘内 进行物质交换所通过的结构,
称为胎盘
膜,或称为胎盘屏障。
颜面、颈和四肢的发生
1
、颜面由额鼻隆起,左、右上颌隆起,左、右下颌 隆起,以及这
5
个隆起围绕的口凹构成。
2
、左、右上颌隆起与同 侧的外侧鼻隆起和内侧鼻隆起愈合形成上唇
的外侧大部分;左、右内侧鼻隆起愈合形成上唇的正中部分。
3
、颈部由第
2
、
3
、
4
和第
6
对鳃弓发育形成。
4
、唇裂:多发生于上唇,因上颌隆起与同侧 的内侧鼻隆起未愈合所
致,故裂沟位于人中外侧。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
1
、原始消化管分为前肠、后肠和中肠。
2
、人胚发育第五周,由 于中肠生长迅速,使肠管向腹侧弯曲形成“
U
”
形肠袢,称为中肠袢。中肠袢以
肠系膜上动脉
为轴做逆时针旋转。
3
、
后肠末段的膨大部分为泄 殖腔
,其腹侧与尿囊相连,末端以泄殖
腔膜封闭。人胚发育第
6~7
周,尿囊 与后肠之间的间充质增生,形
成一个突入泄殖腔的镰状隔膜,
称为尿直肠隔。
当其与泄 殖腔膜相连
后,
泄殖腔即被分隔为腹侧的尿生殖窦与背侧的原始直肠。
前者将发
育成膀胱和尿道;
后者将分化为直肠和肛管上端。
泄殖腔膜也被分为
腹侧的尿生殖膜 和背侧的肛膜。
肛膜的外方为外胚层向内凹陷形成的
肛凹。
人胚发育至第
8< br>周,
肛膜破裂,
肛凹加深并演变为肛管的下段。
肛管上段的上皮来源于内胚层,
下段的上皮来源于外胚层,
两者之间
以齿状线分界。
4
、喉气管沟愈合形成喉气管憩室,是
喉、气管和肺的原基
。
5
、透明膜病:由于Ⅱ型肺泡细胞分化不良,不能分化表面活性物质,
致使肺泡表面张力增 大,不能随呼吸运动而扩张。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1
、生肾索来源于间介中胚层。
2
、尿生殖嵴分为中肾嵴和生殖腺嵴。
3
、后肾起源于输尿管芽和生后肾原基。
4
、
在中肾管末 端通入泄殖腔之前,
其管壁向外突出形成一个小盲管,
称为输尿管芽。
输尿管芽逐渐演 变为输尿管、
肾盂、
肾盏和集合小管。
5
、在未分化期,男女两性 胚都发生一对中肾管和一对中肾旁管。男
性睾丸支持细胞产生的抗中肾旁管激素将抑制中肾旁管的发育,
并使
其逐渐退化。
女性中肾旁管分为
3
段:
头段和中段发育 成输卵管;
下
段左右合并成一个管道,
管壁增厚,
管腔增大,
形成子 宫体和子宫底、
子宫颈和引导穹窿部。
6
、
先天性腹股沟疝:腹腔与鞘突间的通道没有闭合,
当腹压增大时,
部分小肠可突入鞘膜腔,形成腹股沟疝。< br>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1
、心管首先出现
3
个膨大, 由头端向尾端依次称为心球、心室和心
房。
2
、心球近侧端并入心室,成为原始右心室。原来的心室成为原始左
心室。
3
、原始心房的分隔:在心内膜垫发生的同时,
第一房间隔
形成。此
隔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
在其游离缘与心内膜垫之间暂有一孔,
为
第
一房间孔
。此孔逐渐变小,在第一房间隔与心内膜垫完全融合之后,
第一房间孔消失;
在第一房间孔消失之前,
第一房间孔上部中央出现小孔,
多个小孔融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3:1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079.html
-
上一篇: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治疗与展望
下一篇:遗传学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