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什么是茎突综合征
由于茎突过长或茎突的方位、形态异常,刺激茎 突邻近部位的神经、血管、肌肉、韧带,导致咽喉、耳部、头颈部
异常感与疼痛感等一系列症状者,称为 茎突综合征,也称茎突症、茎突过长综合征、茎突神经痛。
茎突是颞骨的一部分,由第二腮弓的
Recichert
软骨发育而来。茎突长在颞 骨鼓部的下面,前端伸向前下方,
多指向
扁桃体窝的部位,呈细长形,因个体不同而长短不一< br>,成年人的茎突平均长度约为
2.5cm
。其远端有茎突舌肌、茎突
咽肌、茎突 舌骨肌、茎突舌骨韧带和茎突下颌韧带附着。其远端与
附近有三叉神经、副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交感神经及舌下神经。因此,容易受到茎突异常的影响。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科
李
引起茎突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有:
1
、
发育过程中茎突发生异常骨化 而致茎突过长
、茎突方位异常(倾斜度过大、过小)
、形态异常(如出现分叉、钩
状、 双茎突)
、连接异常(如茎突根部与体部仅为纤维组织连接)
,有可能导致茎突压迫相邻神经血 管而引起症状;
若颈动脉部位异常,与茎突发生抵触,亦或引起茎突综合征。茎突异常可影响肌肉、韧带 ,或压迫茎突周围神经、
血管,使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刺激,或影响到血液循环,或刺激动脉壁上的交感 神经,从而出现各种局部症状及与
相应的动脉分布区的症状。
2
、茎突尖端附着的茎突舌骨韧带发生钙化可使茎突过长,这很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3
、
扁桃体炎及扁桃体术后疤痕牵拉,使得茎突受到影响,并通过茎突而影响到周围神 经、肌肉、血管、咽部黏膜,
产生症状。
三、如何诊断茎突综合征
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有以下几方面:
1
、病史:多见于青壮年,
缓慢起病,病程或长或短,
2
、症状:
根据茎突对不同神经血管的压迫情况的不同,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的症状,但在同一患者身上一般 不会全部
占有。
(
1
)咽异物感:持续性或间歇性咽部异物感或梗 阻感,
多为一侧,如刺感、紧缩感、牵拉感等,吞咽时更为明显;
由于异物感,有时引起咳嗽清 嗓。
(
2
)咽痛与局部疼痛:持续性或间歇性咽痛,
多位于一侧扁 桃体区、舌根区(舌根痛)
,部位相对固定,疼痛不重,
但可放射到颈部(颈痛)
、耳 深部(耳痛)
、耳后部(耳周痛)
,乃至面部(面痛)
,有时在吞咽(吞咽痛)
、讲话、转
颈(转颈痛)或夜间时加重
。尚有出现牙龈痛、软腭痛、舌麻木等症者。
(
3
)定位症状:①茎突异常压迫神经末梢,主要是引起局部疼痛或咽部疼痛感;②侵 及舌咽神经,主要引起咽异物
感及痛感,在吞咽和头颈转动时加剧。③若茎突过长伸向扁桃体窝及其附近 ,可刺激咽部黏膜产生以扁桃体窝部位
的咽异感症或疼痛。④茎突向内偏斜过度,影响到颈动脉时,主要 是下颌下疼痛,并放射到同侧颈部与同侧头部、
头顶、眼部等,出现疼痛感。⑤茎突向外偏斜过度,易压 迫颈外动脉,疼痛或不适感多始于颈部相当于扁桃体窝处,
放射至同侧面部。⑥影响到相应肌肉、韧带时 ,出现相应的刺激症状。
(
4
)其他症状:有时可有耳鸣、流涎、失眠等神 经衰弱的表现。网络报道一例患者,因茎突过长,常在吃饭时突然
间感到喘气费力、手脚发麻、眼睛不能 转动,被认为是“怪病”
。
2
、检查:
(
1< br>)触诊:
医生以手指触诊扁桃体窝的中、下部位,可扪到坚硬条索状或刺状突起,患者可诉此处为 不适之处,触
压可诱发或加重咽痛。此时在局部注射
1 %
利多卡因
2 ml
后,若症状暂时消失,则是诊断茎突综合征的有力证据。
(
2
)< br>X
线或
CT
检查:
常显示其长度过长
(
超过
2.5cm
,
临床上大多在
3cm
以上
,
以个人所见文献,
最长者近
10.0cm
)
,
或
有偏斜、弯曲、周围钙化等。 以
CT
检查更为清楚。
3
、鉴别诊断
茎突综合 征需要注意与很多疾病相鉴别,因此应注意详细了解病史、发病特点,特别是注意局部触诊,不但需要触
诊扁桃体窝,还应注意触诊下颌角、磨牙后区、舌骨小角及颈部(如甲状腺、茎椎)
、肩部,并两侧同时 进行,注意
比较,以明确是茎突综合征或其他疾病引起者。
(
1
) 茎突综合征容易误诊为咽炎、慢性扁桃体炎、咽异感症,因此需要与这些疾病相鉴别。
..
.
(
2
)应与舌咽神经炎、舌咽神经痛,甲状腺病变、颈动脉痛、茎椎病等 相鉴别。
(
3
)颈部剧烈运动或外伤、炎症亦可出现茎突综合征样症状,机 理为外伤和炎症引起组织胺和前列腺素等化学介质
的释放,导致肌肉缺血、紧张、抽搐和疼痛,同时神经 纤维传导痛觉,产生相应症状。
四、西医如何治疗茎突综合征
1
、茎突过长而无症状或症状较轻者可不予治疗。
2
、病人症状明 显,经患者要求或同意,主要是采用手术方法。
一般采用经口咽扁桃体径路与颈外径路切短茎突。两种径路手术方法各有优点,以前者临床应用居多。其中,经口咽径路者,需要切除扁桃体,有时出血较多,分 离暴
露茎突常有一定的难度,不易接近茎突根部,残留茎突过多,并有可能引起术后咽疼及吞咽困难(神 经受损)
,优点
是外观不遗留瘢痕。经颈外颌下径路的主要缺点是术后颈部外观遗有瘢痕,及术 中易误伤面神经下颌缘分支,则导
致手术后下唇部肌肉瘫痪。
五、中医如何治疗茎突综合征
中医治疗本病主要是辨证论治,采用汤剂内服的方法。
根据茎突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 现为咽异物感,以及咽部与局部疼痛的症状,
中医认为,其多属于气滞血瘀。因此基
本治法是行 气活血化瘀,辅助治法主要有益气、养阴、清热等。
行气活血化瘀可用桃红四物汤加柴胡、郁金、玄胡索、乳香、没药、丹参、三七之类。
益气法主要针对患者气虚体质,伴疲劳感、舌质淡胖,脉弱等证,用黄芪、白术、党参之类;
养阴法主要针对患者阴虚体质,伴咽喉干燥,干咳少痰等,舌质中心少苔色红,脉细数等,常用玄参、麦 冬、石斛、
沙参、生地黄之类;
清热法主要针对患者偏热体质,证见口干欲饮,大便 燥结,舌质红胖,脉缓有力或洪数等,或在使用了补气药物时
适当配合以平衡阴阳,常用黄芩、知母、赤 芍、牡丹皮之类。
六、中医辨证治疗茎突综合征有效的疗效机理如何
运用 中药治疗茎突综合征,目前没有大量的报道,但也并非中医不能治疗,
其临床有效的机理尚须进一步研究 与探
讨。个人认为,茎突综合征的发生发展的关键是茎突异常,但这种异常并非突然发生的,而且
一旦发生茎突异常后,
在没有经过治疗时,理应在异常的基础上将继续发展而不可自行回复到正常状态 。
但是,临床上这些患者的症状,
在初发时多为偶然发现,而一旦出现症状后,既有可能持续存 在,也有可能间歇性存在,并呈加重的趋势。对于症
状持续性存在时,容易理解其病痛的机理,但间歇性 存在的时,为何有时可以不存在,说明这些症状的出现应当存
在着茎突异常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制约,个人 将其归属于机体“痛阈”或“感觉阈”的变化机制。
如果说,痛阈
或感觉阈是可以调节的,那么 ,对于此病的治疗,中医药就大有用武之地。中医药具有
调节痛阈或感觉阈的极大的临床优势。
附:最近验案一则
2011
年
10
月
21
日,许某,女,
43
岁,长沙市民,电话
138****5849
。
.
右侧咽部牵扯样痛四个月,近二周加重。某
省级西医院
X
检查为右侧茎突
4.2cm
。检查见颈右偏头低位时右侧颈部有异物顶住感。舌质淡红,苔薄,脉弦细缓,舌质偏淡。
治拟益气活血,化瘀止痛
。处方:黄芪
30
当归
10
白术
15
甘草
6
郁金
10
丹参
30
三七
10
川
芎
10
柴胡
15
玄胡
10
党参
15
茯苓
15
黄芩
10
赤芍
15
7
剂。
11
月
4
日复诊:目前疼痛感向右耳根部转移,疼痛不重,头右偏
45
度角度时异物 感明显,此头位再低头时则疼痛感
明显。
舌质正常,
有齿痕,
苔薄,
脉弦细缓。
治拟益气活血,
化瘀止痛。
处方:
黄芪
15
当归
10
白术
10-
甘草
6
郁
金
10
丹参
30
三七
10
川芎
10
柴胡
15
玄胡
10
党参
15
茯苓
10
黄芩
10
白芍
20
乳香
10
没药
10
7
剂。
2011
年
11
月
11
复诊:
目前症状消失,
问是否需要继续服药。嘱第二次处方再服
7
剂,以资巩 固。
诊断程序
在基层各医院诊断为慢性咽炎、咽异 感症等误诊误治多次,耗资忍疼久远来院就诊,教训很深刻,故特提出诊断程
序: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2: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981.html
-
上一篇:为什么老年人容易上火
下一篇:各种维生素缺乏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