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绪论
决定健康四大因素:
1.
内因:即父母的遗传因素,占
15%
。
2.
外界环境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占
10%
,自然环境占
7%
,共占
17 %
。
3.
医疗条件:占
8%
。
4.
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占
60%
。
食物与健康
一、
营养学的基本概念
1.
食物
(
食品
)
:
①定义:
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饮料,
以及按照传统既是品
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 为目的的物品。
②食物的作用:
..
营养功能
..
感观功能
生理调节功能
2.
营养
(nutrition):
人体摄取、
消化吸收食物,
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足
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3.
营养学
(nutriology):< br>是研究食物营养、人体营养规律,从而指导人合
理膳食,预防疾病,提高国民素质的科学。
4.
特殊人群营养学:
是以营养学为基础,
用以指导特殊人群合理膳食,
预防疾病的科学。
二、营养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5.
营养素(
nutrients
)
定义: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是机体构成成分、参
与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的食物中的化学成分。
分类:
宏量营养素(
macronutrient):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三大
能量 营养素)
,
需要量相对较大
微量营养素(
micronutrients
)
:
维生素、矿物质,需要量相对较小
其他:水、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等
..
内容:食物营养、人体营养
..
意义:指导人群合理膳食,预防疾病,提高国民素质
量营养素与能量代谢
适合中国成年人的
BMI
范围(
kg/m2
)
≥
28
24-27.9
18.5-23.9
中国
≥
30
25-29.9
20-24.9
WHO
肥胖
超重
正常
1
斤体重有多少能量?
1
斤体脂=
3850
千卡
(kcal)
一般速度跑步
15
分钟耗能
1.95
×
62kg
=
120kcal
半小时
240kcal
能量代谢
Energy metabolism
人类所需能量来自何方?光合作用的产物食物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能
量是无形 的,
它是以食物为载体。
将食物中的能量营养素加以
“处理”
,
便能 使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能量的表示
来自食物的能量
..
卡路里
(calorie)
、千卡
(kcal) ..
焦耳
(joule)
、千焦
(kJ)
..
单位换算关系
1 kcal=4.18kJ
营养素能量系数的研究
..
每克营养素在体内体内体内氧化释放的能量;
..
至今,
三大营养素能量系数也称做
Atwater
能量转换系数”
Atwater
(1844-1907)
三大营养素的能量系数
..
蛋白质(
4 Kcal/g
)
碳水化合物(
4 Kcal/g
)
.
脂肪(
9 Kcal/g
)
能量系数的应用
.
计算摄入能量的多少
指导食物的选择
推荐的能量来源分布
..
碳水化物
(
55%-65%
)
..
蛋白质
(
10%-15%
)
..
脂肪(
20%-30%
)
KFC
香辣鸡腿堡营养标识
..
能量
571
千卡
..
脂肪
35
克(
55
%)
..
蛋白质
23
克(
16
%)
..
碳水化合物
42
克(
29
%)
评价:典型高能量食品;蛋白质供能比例合理,脂肪供能比例远远超
过
30
%,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太低。
提供
1
00kcal
能量食物量(克)低能量食品
蒜苗
250
胡萝卜洋葱蒜头香椿
300
香菜萝卜茭白春笋
40
豆荚卷心菜丝瓜辣椒蘑菇白菜菠菜
500
莴笋苤蓝瓜菜类茄子番茄绿豆芽
1000
人体能量的利用人体能量消耗的途径
..
基础代谢
.
体力活动
.
食物热效应
.
其他特殊需要
基础代谢
(basal metabolism
,
BM)
..
定义:维持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消耗。
影响因 素体型和体表面积、
年龄、
性别、
内分泌因素、
环境条
(气温)
体力活动(
physical activity
)
..
久坐少动
有氧运动
..
柔韧运动
..
肌肉力量训练
人体能量需要量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体力活动的差别
食物热效应(
TEF, thermic effect of food
)
..
定义:又称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SDA
)
,
是因为摄入食物使能量耗
额外增加的现象。
..
估计法:基础代谢消耗能量的
10%
。
其他特殊能量需要
.
生长发育:每增长
1g
体重,需要
4.78kcal
的能量
;
..
孕妇:供给胎儿和体脂储存;
..
乳母:合成乳汁 ,每分泌
100ml
乳汁需要能量
85kcal
;
..
创伤恢复。
蛋白质
Protein
一.蛋白质营养功能
..
参与细胞和组织的构成
..
提供能量
.
合成重要生理活性物质
.
其他:人体氮唯一的来源、提供必需氨基酸
二.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
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分类及名称
..
氨基酸模式及优质蛋白质
..
限制氨基酸及蛋白质互补作用
人体蛋白质氨基酸的分类
1.
必需氨基酸
(essential amino acid)
:
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
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 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2.
条件必需氨基酸
(co nditionally essential amino acid)
:
可减少人体对
某些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氨基酸。
3.
非必需氨基酸
(n onessential amino acid)
:人体自身可以合成以满足
机体需要的氨基酸。
丝氨酸组氨酸
精氨酸赖氨酸
丝氨酸苏氨酸
脯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甘氨酸色氨酸
谷胺酰胺亮氨酸
谷氨酸缬氨酸
天门冬酰胺半胱氨酸蛋氨酸
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
20
种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
顺口溜:一家借两三本书来做
如何判定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
1.
氨基酸模式
< br>..
定义:
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它是一系列的比值。
..
计算方法:色氨酸含量定为
1
。
< br>..
意义:反映了食物蛋白质与人体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在种类及含量上
的差异。
2.
优质蛋白质
(hig h quality protein)
:
指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接近
的蛋白质,其必需氨基酸被机体利用的程度高,
营养价值也相对越高。
例:动物蛋白与大豆蛋白以下食 物中的蛋白质哪种质量更好?
如何提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
1.
限制氨基酸的定义:
..
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
需氨 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
低。例:米、面粉中赖氨酸含量最少。
2.
蛋白质互补作用
(co
mplementary
actio n)
的定义:
..
不同食物混合食
用,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从而提高 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例:肉类和大豆蛋白可弥补米面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不足。
3.
如何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
食物氨基酸强化
..
蛋白质互补作用
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原则
..
食物种属越远越好
..
搭配种类越多越好
..
搭配食用时间越近越好
三.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
食物蛋白质含量
..
食物蛋白质的质量
.
蛋白质的消化率
.
蛋白质的利用率
Tips:
食物蛋白质含量是其营养价值的基础,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
其原理是各种食物蛋白质中氮含氮量平均为
16%
,即1
g N
相当于6
.25g
蛋白质
四.人体蛋白质参考摄入量
..
推荐摄入量
(RNI)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23:5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680.html
-
上一篇:三大产能营养素及能量
下一篇:营养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