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素
激素
,希腊文原意为
“
奋起
活动
”
,它对机体的代谢、
生长
、发育、繁殖、性别、
性欲
和性
活 动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激素是高度分化的
内分泌细胞
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 物质,
它通过调节各种
组织细胞
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由
内分泌 腺
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 用的物质称为激素。
它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
中文名
激素
外文名
hormone
音
译
荷尔蒙
拼
音
Ji Su
化学定义
激素是由正常机体某些组织产生,然后弥 散入血,由血液循环运输到机体其他组织,发挥
特殊生理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由内 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
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 物质称为激素。它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
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
通过血液循环或组织液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化学物质,都称为激素。激素的分泌均极微量,为毫微克(十亿分之一克)水平,但其调节作用均极明显。激素作用甚广,但不参加具体的代
谢过程 ,只对特定的代谢和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调节代谢及生理过程的进行速度和方向,从
而使机体的活动更 适应于内外环境的变化。
分类
激素按
化学结构
大体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类固醇,如肾上腺皮质激 素(皮质醇、醛固酮等)、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及
雄激素等)。
第二类为氨基酸衍生物,有甲状腺素、肾上腺髓质激素、松果体激素等。
第三类激素 的结构为肽与蛋白质,如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胃肠激素、胰岛素、降钙素
等。
第四类为脂肪酸衍生物,如前列腺素
发展历史
1853
年,法国的巴纳德研究了各种动物的胃液后,发现了肝脏具有多种不可思议的功能。
贝尔纳认为含有一种 物质来完成这种功能。可是他没有研究出这种物质,实际上那就是激素。
1880
年 ,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从甲状腺中提出大量含有碘的物质,并确认这就是调节甲状
腺功能的物质。后来才 知道这也是一种激素。
1889
年,巴纳德的学生西夸德发现了另一种激素的功能。 他认为动物的睾丸中一定含有活
跃身体功能的物质,但一直未能找到。
1901年,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的日本人高峰让吉从牛的副肾中提取出调节血压的物质,并
做成晶体,起名 为肾上腺素,这是世界上提取出的第一种激素晶体。
1902
年,英国生理学家斯塔 林和贝利斯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当食物进入小肠时,由
于食物在肠壁磨擦,小肠粘膜就会分泌出一 种数量极少的物质进入血液,流送到胰腺,胰腺接
到后就立刻分泌出胰液来。他们将这种物质提取出来, 注入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发现即使动物
不吃东西,也会立刻分泌出胰液来,于是他们给这种物质起名为< br>“
促胰液素
”
。
后来斯塔林和贝利斯给上述这类数量极少但 有生理作用,可激起生物体内器官反应的物质
起名为
“
激素
”
(荷尔 蒙)。
自从出现激素一词后,新的激素又不断地被发现,人们对激素的认识还在不断地加深、 扩
大。
产生作用机制
激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或细胞质 中的专一性受体蛋白结合而将信息传入细胞,
引起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相应的连锁变化,
最后表达 出激素的生理效应。
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通过调节蛋白质、
糖和脂肪等物质的代谢 与水盐代谢,
维持代谢的平衡,为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确保各组织、器 官的正常生长、发育及成熟,并影响衰老过程;影响
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活动;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成 熟,调节生殖过程;与神经系统密切配合,
使机体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研究激素不仅可了解某些激素 对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生
殖的影响及致病的机理,还可利用测定激素来诊断疾病。许多激素制剂及 其人工合成的产物应
用于临床治疗及农业生产。利用遗传工程的方法使细菌生产某些激素,如生长激素、 胰岛素等
已经成为现实,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成为治疗糖尿病,侏儒症等的良药。
激素在人体内的量虽然不多,但是对健康却有很大的影响,缺乏或是过多引发各种疾病,
例如:生长激 素分泌过多就会引起巨人症,分泌过少就会造成侏儒症;而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就
会引发心悸、手汗等症状 ,分泌过少就易导致肥胖、嗜睡等;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导致糖尿病。
许多激素制剂以及人工合成产物在 医学上及畜牧业中有重要用途。
狭义
广义是指引起液体相互关联的物质, 但狭义即一般是把动物体内的固定部位(一般在内分
泌腺内)产生的而不经导管直接分泌到体液中,并输 送到体内各处使某些特定组织活动发生一
定变化的化学物质,总称激素。
W
.
M
.
Bayliss
和
E
.
H
.
St-
arling-arktina
(
1902
年)根据他
们发现的物质 肠促胰液肽(
secretin
),而对具有这种作用的物质首先赋予了
“
激 素
”
的这一名称
和定义。即使极微量的激素也表现出其应有的作用,但它并不构成代谢 底物,而是起调节物质
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在甾类激素,经过激素和细胞质内受体 的复合体与染色质结合,引起转录的
活化,开始合成新的
mRNA
,进而合成酶蛋白、 结构蛋白或调节蛋白。结果认为在细胞中出现
了激素的这种作用。
在肽类激素,
认为与 细胞膜直接反应,
在细胞内通过
cAMP
发挥激素作用。
如把脊椎动物的激素 进行化学的分类,则可分成蛋白质、多肽系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脑
下垂体的各种激素、甲状旁腺激 素),酚衍生物系统(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甾类化合物
系统(生殖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昆 虫前胸腺激素的蜕皮素属甾类化合物系统,而咽侧
体的保幼激素是链状碳氢化合物。此外,从海星的放射 神经中抽出的海星生殖巢刺激物质是核
苷酸。不论来源是细胞、组织或腺体,凡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内分 泌物,全部都称为(广义的)
激素,不论是由细胞分泌的植物激素,或由不固定的非腺性组织分泌的创伤 激素,在一切组织
中普遍产生的副激素,个体分泌到体外可在个体之间发挥作用的信息素等,都可以归入 激
素和
其他范畴。另一方面,特定的神经细胞形成和分泌的神经性脑下垂体激素等
神经 分泌
物质,则
可归入狭义的激素中,而乙酰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
等化学传递物 质通常不归入狭义的激素中。
由于控制论的应用等,把激素作为个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物质的想法也增 强了。
产生
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制造的。
人体内分泌细胞有群居和散住两种。
群居的形成了内分泌腺,如脑壳里的脑垂体,脖 子前面的甲状腺、甲状旁腺,肚子里的肾
上腺、胰岛、卵巢及阴囊里的睾丸。
散住的如胃肠粘膜中有胃肠激素细胞,丘脑下部分泌肽类激素细胞等。
每一个内分泌细胞都是制造激素的小作坊。
大量内分泌细胞制造的激素集中起来,便成为不可小看的力量。
种类激素是化学物质。
对各种激素的化学结构基本都搞清楚了。
激素是调节 机体正常活动
的重要物质。它们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在体内发动一个新的代谢过程。它们也不直接参与物 质
或
能量的转换
,只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或减慢体内原有的代谢过程。如生长和发育都 是人体原
有的代谢过程,生长激素或其他相关激素增加,可加快这一进程,减少则使
生长发育< br>迟缓。激
素对人类的繁殖、生长、发育、各种其他生理功能、行为变化以及适应内外环境等,都能 发挥
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旦激素分泌失衡,便会带来疾病。
激素只对一定的组织或细 胞(称为靶组
织或
靶细胞
)发挥特有的作用。人体的每一种组织、细胞,都可成为这种 或那种激素的靶组织
或靶细胞。而每一种激素,又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组织、细胞作为本激素的靶组织或 靶细胞。
如生长激素可以在骨骼、肌肉、
结缔组织
和内脏上发挥特有作用,使人体长得 高大粗壮。但肌
肉也充当了
雄激素
、甲状腺素的靶组织。
激素的生 理作用虽然非常复杂,
但是可以归纳为五个
方面:第一,通过调节蛋白质、糖和脂肪等
三大营养物质
和水、盐等代谢,为生命活动供给能
量,维持代谢的动态平衡。第二,促进细胞的 增殖与分化,影响细胞的衰老,确保各组织、各
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更新与衰老。例如生 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都是
促进生长发育的激素。第三,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生殖功能, 以及性激素的分泌和调节,
包括生卵、
排卵
、生精、受精、着床、妊娠及
泌乳
等一系列生殖过程。第四,影响中枢神经系
统和
植物性神经系统
的发育及其活 动,与学习、记忆及行为的关系。第五,与神经系统密切配
合调节机体对环境的适应。上述五方面的作用 很难截然分开,而且不论哪一种作用,激素只是
起着信使作用,传递某些生理过程的信息,对生理过程起 着加速或减慢的作用,不能引起任何
新的生理活动。
一般特征
①激素依赖性皮炎;
②激素脸;
③雄性激素分泌过盛,汗毛变多变重;
④皮肤溃烂。
作用及特点
作用
①
调节三大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
②
促进生长、发育,影响衰老;
③
影响
CNS
及生育(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成熟);
④
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
[1]
特点
1.
高度专一性 包括组织专一性和效应专一性。前者指激素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靶组织、
靶器官。后者指激素有选择地 调节某一代谢过程的特定环节。例如,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糖皮质激素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但胰高 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细胞,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加
强糖异生作用,直接向血液输送葡萄糖;肾上腺素主 要作用于骨骼肌细胞,促进肌糖原分解,
间接补充血糖;糖皮质激素则主要通过刺激骨骼肌细胞,使蛋白 质和氨基酸分解,以及促进肝
细胞糖异生作用来补充血糖。激素的作用是从激素与受体结合开始的。靶细 胞介导激素调节效
应的专一性激素结合蛋白,称为激素受体。受体一般是糖蛋白,有些分布在靶细胞质膜 表面,
称为细胞表面受体;有些分布在细胞内部,称为细胞内受体,如甲状腺素受体。
2.
极高的效率激素与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因而激素可在极低浓度水平与受体结合,引起
调 节效应。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一般蛋白质激素的浓度为
10-10
-
10-12 mol/L
,其他激素
在
10-6
-
10-9mol/L
。 而且激素是通过调节酶量与酶活发挥作用的,可以放大调节信号。激素效
应的强度与激素和受体的复合物 数量有关,所以保持适当的激素水平和受体数量是维持机体正
常功能的必要条件。例如,胰岛素分泌不足 或胰岛素受体缺乏,都可引起糖尿病。
3.
多层次调控内分泌的调控是多层次的。下 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最高中枢,它通过分泌神
经激素,即各种释放因子(
RF
)或释放 抑制因子(
RIF
)来支配垂体的激素分泌,垂体又通过
释放促激素控制甲状腺、肾上 腺皮质、性腺、胰岛等的激素分泌。相关层次间是施控与受控的
关系,但受控者也可以通过反馈机制反作 用于施控者。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因子
(
TRF
),刺激垂体前叶分泌促甲状 腺素(
TSH
),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当血液中甲状腺
素浓度升高到一定水平时, 甲状腺素也可反馈抑制
TRF
和
TSH
的分泌。激素的作用不是孤立
的。内分泌系统不仅有上下级之间控制与反馈的关系,在同一层次间往往是多种激素相互关联
地发挥调节 作用。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协同,也有拮抗。例如,在血糖调节中,胰高血糖
素等使血糖升高,而胰 岛素则使血糖下降。他们之间相互作用,使血糖稳定在正常水平。对某
一生理过程实施正反调控的两类激 素,保持着某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将导致内分泌疾病。激
素的合成与分泌是由神经系统统一调控的。< br>
4
信使性。激素只是充当
“
信使
”
(
me ssenger
)启动靶细胞固有的、内在的一系列生物效应,
而不作为某种反应成分直接参与 细胞物质与能量代谢的环节。
因为早就发现,
激素与酶不一样,
只对完整细胞起作用。
激素作为
“
第一信使
”
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后,
在通过细胞内 的
”
第二信使
“
激
发与细胞固有反应相联系的一种或多种信号转到途 径,调节原有的生理生化过程,加强或减弱
细胞的生物效应和生理功能。
在发挥作用过程中,< br>激素对其所作用的细胞,
既不提供额外能量,
也不添加新功能,而只是在体内细胞之间传 递生物信息。
传递方式
主要有: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23: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598.html
-
上一篇:幼儿园外伤的处理
下一篇:小班着火了怎么办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