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幼儿园外伤的处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7 23:05

-

2021年2月27日发(作者:一般医院拔牙多少钱)
外伤一:割伤






割伤是刀 、剪、玻璃片或锋利的器具造成的损伤。被刀割伤的时候,先用清洁物品
止血,
再用绷带固定住 。
当伤口流血不止时,
就要用直接压迫法止血,
即用手指或者手掌直
接压住伤 口,依靠压力阻止血流,使伤口处的血液凝成块,或用干净纱布压迫伤口止血。






如果是手指出现割伤,而且伤口流血较多,应紧压手指两侧动脉, 在施压
5

15

钟后,一般便可止血。如果是其他部位割伤,均要 加压止血。如果实在止不住血,可用橡皮
筋在出血处以上部位扎紧,
阻断血流,
并立即 上医院处理。
每次橡皮筋止血扎紧的时间不宜
超过
15
分钟,不然会因为血流 阻断时间过长而导致肢体坏死。






在出血停止后,用
75%
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再用消过毒的纱布或创可
贴 覆盖,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请注意,较深、较大的伤口或面部伤口,应去医院处理,必
要时予以缝合, 以免留下过大疤痕。






外伤二:有瘀血






淤血多 是外力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渗至皮下,所以在完
整的皮肤上可以看到一片瘀青 ,
此时外渗至皮下的血液已属异物,
而且皮下神经丰富,
因此
疼痛感明显。< br>





如果皮肤上出现瘀血,应赶紧用凉 水或冰块冷敷消肿。如果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
那就将胳膊或腿抬起,可助消肿。在发生瘀血
2 4
小时后,可以用温水热敷患处,以促进局
部血液循环,加速瘀血消散。一般来说,皮下瘀血都 能被机体慢慢吸收,时间大约需要
2
周。






外伤三:抓伤





小宝宝聚集在一起玩耍时,都容易被小伙伴抓伤,如果问题不大,适当消毒处理一
下即可,不久就会 自然痊愈。需要注意的是,
在清洗伤口的时候要用流动的水。如果伤得比
较重、同时出现发烧, 或者被小动物抓伤,应赶紧就医治疗。






外伤四:砸伤或挤伤






在 门缝中被挤伤或被石头等坚硬的东西砸伤时,要注意用冷敷。对于砸伤的伤口来
说,绷带缠得过紧只会增 加伤痛,没有什么治疗的意义。
如果在门缝中被挤伤,而且伤口内
部因充血呈现紫色,那就很可 能出现了骨折,应尽快就医。






外伤五:被动物咬伤






被 狗、猫等动物咬或抓伤后,切忌像被毒蛇咬伤一样对伤口进行挤压,以防病毒以
更快的速度进入神经系统 。可彻底冲洗,
先用肥皂水、清水、
洗涤剂或对狂犬病毒有可靠杀
灭效果的碘制剂、乙 醇等,彻底冲洗伤口至少
20
分钟。在彻底冲洗后,用
2%

3%< br>碘酒或
75%
酒精涂抹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






对未伤及大血管的伤口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必包扎。对需要缝合的 较大伤口或比较
严重的面部伤口,
应在清创消毒后先用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浸润伤口,
数小时后
(

低于
2
小时
)
再予以缝合和 包扎。如果伤口比较深或大,可放置引流条,并使用抗生素和破
伤风抗毒素,以控制其他感染。






外伤六:擦伤






擦伤是指宝宝摔倒擦破的伤口,仅仅是表皮受伤,所以 伤势比较轻微,在家治疗就
可以了。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油、酒精
(
红 药水
)
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
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好。
如果家里没有碘酒 、
酒精,可用干净的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
软膏,再贴上创可贴。






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 、污物,或受伤部位肿胀、
严重疼痛、周边机体组织破碎、血流不止,或受伤位置很重要
(如脸部
)
,建议还是带宝宝就
医。对于大而深的伤口,更应及时带宝宝去外科做局 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外伤七:裂伤






原则上< br>24
小时之内缝合就可以了,不过,如果是脸部受伤,就要及早缝合。还有,
严重的裂伤 拖的时间越久,
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
可能导致病情迟延或者残留伤疤,

以应及时就医。






外伤八:刺伤






如果被钉 子、针、玻璃等锐利的物品刺伤,一般会有少量血流出,因为伤口窄、深、
细菌不易被排出,
所 以容易引发炎症。
假如被刺伤,
无论伤口多小,
都有患上破伤风的危险,
所以 务必要及时就医。






在紧急处理刺 伤伤口时,需要挤压伤口,这时会有血流出,同时细菌也会被排出。
所以,处理刺伤伤口时要把手洗干净 ,并使用消过毒的器具。如果匆忙用手处理刺伤伤口,
反而可能导致细菌入侵、产生炎症。






有可能的话,要先找出是何种异物导致刺伤 。假如是玻璃碎片,则可能伤害宝宝的
肌肉或血管,因此,一定不要在家自行处理,而应赶紧去医院。因 为一旦处理不当,会导致
流血更多甚至损害内脏、血管。如果被刀具或铜铁制品刺伤,应到医院注射破伤 风针。






如果导致刺伤的异物不是 玻璃,而且有一端裸露在皮肤外,可取一把镊子,将镊子
末端放在火焰上进行消毒,待镊子冷却后,一边 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使宝宝不会太紧张,一
边轻轻用镊子夹出异物。






如果异物留滞在皮下,可用火焰消毒缝衣针,或将其放在消毒酒精 、消毒水中浸泡
几分钟。
在异物所处的皮肤部位放一块冰,
使皮肤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过的针轻轻挑开
皮肤,使异物暴露出来,用消过毒的镊子将异物夹出来。






如果是铁钉导致刺伤,应首先拔出铁钉。用 消过毒镊子或小钳子,顺着铁钉扎入的
方向外拔出,拔出时用力要均匀,不要左右晃动,以减少对周围机 体组织的损伤。




如果铁钉已拔出,可用力在伤口周围挤压, 挤出瘀血与污物,
以减少伤后感染。如果铁
钉断在伤口里,
应让宝宝马上停止走动,< br>并将取出的部分钉子与宝宝一起送到医院,
通过手
术拔除。






外伤九:被蚊虫咬伤






夏天被蚊虫咬伤后,用冰块或凉水冷敷比较好,这样皮肤的血管就 会收缩,蚊虫分
泌的毒素就不能扩散。一般来说,大部分蚊虫叮咬导致的外伤都不严重,但是一定要注意 ,
尽量不让宝宝抓挠伤口,
如果把蚊虫叮咬的部位挠破,
毒素就会扩散到周边机体组织 ,
可能
引发脓疱疮。






外伤十:烧烫伤






冲、脱、泡、盖、送
5
步骤,是烧烫伤意外的第一处理原则。





:以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
15

30
分钟,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如果无法冲洗伤
口,可冷敷。






充分泡湿后,
再小心除去衣物,
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 开衣服,
或暂时保留粘连部分,
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





:在冷水
(
加冰块
)
中持续浸泡
15

30
分钟,可减轻疼痛及稳定情绪。平时可在冰箱
中准备一些冰块,以备不 时之需。不过,
如果烧烫伤面积太大或宝宝年龄较小,则不必浸泡
过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多或延 误治疗时机。






用清洁干净的床单或布 条,
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
不要在受伤部位涂抹米酒、
酱油、
牙膏、浆糊、草 药等,这些东西不但无助于伤口的复原,还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并且影响医
护人员的判断和紧急处理。< br>




:赶紧就医急救、治疗。






小外伤


1
)跌倒蹭破皮肤:









先观察伤口的深浅,
如果伤口蹭破有出血,
应该用生理盐水或纯净
水或自来水对伤口进行冲洗;
然后用棉签蘸碘伏从伤口中心向周围划圈 涂抹,

抹面积要大于伤口边缘
5

10cm
;若伤势严重 就需要去医院治疗。


2
)挤伤

当孩子的手指被门、抽屉挤伤时:




若无破损,可用水冲洗,进行冷敷,

当疼痛难忍时,可将受伤的手指高举过心脏,以便缓解疼痛






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




若指甲掀开或脱落、应立即去医院。

挤伤
24
小时后才可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刺伤

五、

尖锐器械刺进皮肤造成的伤害

六、

如:水果刀、钉子、竹签、牙签、别针、大头针、针头等

七、

处理方法:

八、

一般处理:双氧水冲洗,碘伏消毒、创可贴包扎、密切观察伤口变




九、

特殊处理:

十、

钉子、竹签等带有泥土或已经生锈斑时,则应立即用双氧水冲洗伤
口后包扎

十一、

彻底清创,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针剂,预防发生破伤风


鼻出血

【出血部位】




大多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幼儿几乎全部发生在此部位。


【常见原因】




鼻部外伤,如碰伤鼻子,或幼儿挖鼻孔损伤了鼻粘膜。

【处理】
:在班级的 应急处理:卫生纸卷成条状向鼻腔充填;用手捏紧幼儿
两侧鼻翼,低头,一般
3-5
分 钟止血;若还流血,要到保健室用纱布进行鼻腔填
塞止血。切记要及时取出充填物。


注意:鼻出血仰头止血有一定危险:血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血进入消化
道,引起恶心、呕吐。





烧(烫)伤

【原因】
:皮肤接触沸水、蒸汽、热汤、热油、火或化学药物(强酸、强碱)
引起的组织损伤。

【分度】




I
度烧伤

:表皮红、肿、疼。



II
度烧伤:在皮肤浅层可有水 泡,有疼痛感。烧伤达真皮层为深度烧伤,
痛觉迟钝。



III
烧伤:出现焦痂。





< br>幼儿皮肤细嫩,接触
60
度水
1
分钟即可形成
1
度烫 伤;
70
度水
30

钟即可
II
度烫伤;高于80
度水
15
秒钟即可形成
III
度烫伤。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23: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597.html

幼儿园外伤的处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