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关系与儿童心理健康
摘 要: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家庭结构关系的变化,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人们对健康的理 解已经不局限于身体健康,
而是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发重视,
尤
其是儿童心 理健康状况更是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这是十分重要的。
家庭作为儿童接触社
会的第 一场所,
对儿童的成长和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家庭关系方面来探讨儿童
的 心理健康。
关键词:家庭关系;儿童;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家庭结构关系的变化,儿童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社会 的关注,儿童
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敏感、自卑、多疑、敌意、自闭、多动等心理问题,这种不良的
心理状况严重干扰了孩子正常生活或学习,
导致造成孩子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父母作为 儿童
最重要的教养者,
毋庸置疑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法杖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研究表 明儿童心
理健康问题除了与学校、
社会等因素有关外,
家庭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 因。
作为家庭
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
家庭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大,
不 良家庭关系是儿童出现心理
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会导致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出现消极的行 为,
甚至还会引发攻击
性行为和犯罪行为。因此,我从教育出发,客观地解读家庭关系和儿童心 理健康的关系。
1
、家庭关系解读
所谓家庭关系,
就是家庭成员根据自身在家庭中的角色,
在共同的生活中的 人与人之间
的互动或联系。
《婚姻法》中指出:
“家庭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 务关系。在我国,
家庭关系主要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家庭成员关系三个方面。
” 家庭关系中的
成员有着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在不同的家庭中,家庭结构、
家庭成员的关系、
父母的教养的方式都会形成不同的家庭关系。
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形成良
好的家庭文化的前提,也是孩子童年生活是否幸福的首要条件,家庭关系一般有夫妻关系、
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子孙关系、叔侄关系、婆媳关系等等。在我国家庭关系的确立有
多种 方式: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
组成新的家庭;
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
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随父
(
母
)
再婚组建 新的家庭。中国目前主要
的家庭关系表现为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这是现今中国最普遍的家庭关系。
1.1
家庭关系的功能
关于家庭关系的功能,天津社科 院研究院关颖在《家教指南》中指出:
“家庭关系有社
会生物关系,包括家庭成员因性别、年龄 、人数的不同而形成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血统关系;
有构成家庭家庭物质生活基础的家庭经济关系,
包括主持家务、
家庭收支、
家庭分配等方面
的关系;
有法律关系,
就是依照法律来调整结婚与离婚关系,
调整父母与孩子以及和其他亲
属之间的关系,解决继承、 抚养、赡养等问题;有道德关系,涉及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与
义务的关系问题;
有心理关系,
涉及到家庭成员的心理气质相互作用的范围,
它的作用是增
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容性,
调节家庭内部的心理气氛和情感;
有教育关系,
包括长辈对下一
代、同辈之间 、下一代对上一代的相互教育和影响等等。
”可见和谐的家庭关系可以在儿童
成长的各方面影响 儿童的心理健康,
家庭的稳定健康关系到儿童的生存质量,
关乎社会的温
馨和稳定。< br>所以我们要维护家庭稳定健康发展使每一个儿童能够拥有高质量生存、
快乐生活
的人的权 利。
2
家庭关系的基本特征
家庭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起点和基点,是儿童人生成长的第一个摇篮,家长是儿童的
第一任老师。从社 会关系的角度看,家庭关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2.1
家庭关系是由婚姻 和血缘建立起来的。家庭源于男女双方的结合,夫妻双方由于婚姻关
系结合的称为姻亲,
子女与 父母有血缘关系,
家长肩负着培养、教育子女的重担,
对子女就
有了深沉的爱和期望,
这种称为直系血亲。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由于收养关系而建
立起来的关系,被 称为“拟血缘关系”
。
2.2
家庭关系中成员之间具有强烈的 感情联系,是一种基本的和初级的关系。家庭关系的
感情联系使得他们共同生活在一起,
夫妻双 方承担着一样的经济责任,
共同抚养和教育子女
和共同赡养夫妻双方老人的责任等等,
这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不能比拟的,
是社会中最基本、
最密切的关系。
2.3
家庭关系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特殊的相互关系。家庭关系是建立在人与人之 间的互动
联系,
是建立在深厚感情基础上的交往,
每个家庭成员在经济上、
生 活上互相关心、提供方
便,情感上加强交流,社会事务上相互支持,使家人之间的思想、性格、志趣、学 识、文化
修养、价值观都趋于一致,这是其他社会关系都不能比拟的。
2.4
家庭关系有水平关系,也有代际垂直关系,在交往方向与选择上有双重趋向。如夫妻
双方之间就属于前者的水平关系,
法律规定了夫妻双方所要行使的权利的义务,
如夫妻双方有共同抚育和教育子女的义务,
有共同赡养老人的义务等等。
代际关系通常是指两代人之间
的关系,
如家庭中的父母辈或祖父母辈与儿女、
孙子女辈的关系。
家庭成员在 不同的位置上
各自行使不同的权利、义务和角色扮演要求。
2.5
家庭关 系是具有较高的规范化程度的正式社会关系。和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相比,家庭关
系受社会的控制较多、< br>规范化程度较高,
有着相对固定的模式和稳定性,
主要有法律、
道德、
习俗、宗教和舆论等。如《婚姻法》中就明确规定了夫妻双方要行使的权利和义务等。
3
、儿童心理问题中折射出的家庭关系裂缝
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在学习方面主要有
:
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了就忘、不会书写、不会阅读、不会计算;在情绪、性格方面主要有:胆小、爱哭、粘人、怕黑;在动作协调性、
自控能力 主要有:
自觉性差、
管不住自己;
在适应、
人际关系方面有:
孤僻、
不合群、
打人、
焦虑、恐惧;在心理发育上有:智力低下、口吃、语言表达障碍;心理 疾病有:抽动症、多
动症、孤独症。这些常见的心理疾病折射出了不同家庭的家庭关系对儿童身心带来的 影响。
下面我就在我实习过程中接触的几个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
结合他们各自家庭的家庭关系 作
为案例来探讨一下家庭关系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
3.1
儿童心理问题折射出父母婚姻关系中的不和谐
小杰 (化名)是一个懂事乖巧的孩子,可是有一段时间他不愿意来学校,经过和他的一
番谈话才知道,
孩子不想上学是因为孩子觉得自己一离开,
爸爸妈妈就会吵架。
但是只要他
待在家里 ,
父母就会吵得比平时少一些甚至是很平静。
一个
9
岁的孩子,
对父 母之间的感情
还不懂,
也不知道怎么劝住父母之间的争吵,
他只能以这种拒绝上学的方 式发出自己无声的
反抗。
父母家庭婚姻关系的不和谐使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伤害,
让孩子 承受了在他这个年纪还
不能承受的心理负担,
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家 庭心理学研究表明:
如果父
母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互爱、互敬、
互信、
互相关 系的基础上,
那么他们的孩子就会具有人
道主义、诚实等品质。相反,如果父母关系时刻处在冷 漠、不信任、不和谐中,那么他们的
孩子也会变得冷酷、
自私,
让孩子受到心理和不良 情绪的创伤,
甚至造成他们神经系统的紊
乱。
3.2
儿童心理问题折射出隔代养育者之间的教育缺失
在社会压力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社 会,人们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衣食住行上,
而把孩子托付给老人,小葛(化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小葛是班里的小霸王,课间总能
听到别的小朋友向老师报告说小葛又欺负他们,
或是又拿他们 什么东西了诸如此类的。
每次
放晚学,
他总是要因为某一门功课没有按时上交而被留下 来完成。
有一次我留下来负责监督
他完成作业,
晚上是他爷爷奶奶两人接他的,
通过和他爷爷奶奶的交谈我才得知,
原来小葛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9: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200.html
-
上一篇:皮肤性病学大题整理
下一篇:《儿童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精选范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