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皮肤科检查锦集详解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7 18:58

-

2021年2月27日发(作者:贵阳附属医院)

1.
玻片压诊




【检查方法】

选择透明洁净的载物玻片或透明特制的压舌板,按压于皮损处,以观察
皮疹的颜色改变。



【临床意义】炎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等, 压之可褪色;紫癜、色素沉着等,压之不褪
色;寻常性狼疮结节,压之呈苹果酱色。



2.
皮肤划痕试验



【检查方法】用消毒之钝器,在被试者背部皮肤轻压划痕数条。



【临床意义】在划痕处出现风团,称皮肤划痕症阳性。色素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可出现
阳性反应。


3.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CFT)



【正常值】新出血点在
10
个以下。


【临床意义】新出血点超过
10
个,为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
又称束臂试验
)
阳性,提示毛
细血管脆性增加,可见于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 症、维生素
C
缺乏、
维生素
P
缺乏等。



4.
温觉检查



【检查方法】用两支大小相 等的试管,一管装冷水,一管装热水
(50
度左右
)
,以试管
下端分 别在患者正常皮肤上试温,如患者回答正常,再将试管在患处接触试温。



【临床意义】如回答不出冷热,则为温觉丧失;若回答迟缓或稍欠正确,则为温觉迟钝
或减退。麻风、 末梢神经炎、皮神经炎等,温觉丧失或减退。



5.
棘层细胞松解征检查
(Nikolsky
征检查
)



【方法与结果】
牵拉患者破损的水疱壁时,若将角质层剥离相当长的一段 距离,甚至包
括外观为正常的皮肤,
即为阳性;
指压每个水疱中央外观正常的皮肤时,
如角质层很容易擦
去而露出糜烂面者,
为阳性;
以手指压在水疱上,
如见水疱内容物随表皮隆起而向周围扩散,
即为阳性;指压患者健康皮肤时,如被压部位多处发生角质层 剥离者,可为阳性。



【临床意义】天疱疮、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等某些大疱性皮肤病,均可为阳性。



6.
滤过紫外线检查
(Wood
灯检查
)



【检查方法】应用通过含氧化镍的滤片而获得的
320

400< br>纳米
(nm)
长波紫外线,检查
某些皮肤病。



【临床意义】

头癣检查
:
暗绿色荧光,为黄癣病发;亮绿色荧光, 为白癣病发。真菌、
细菌检查
:
红色荧光,为红癣;黄绿色荧光,为绿脓杆菌感染;棕 黄色荧光,为花斑癣菌感
染;绿色荧光,为腋毛癣菌感染。卟啉类物质检查
:
红细胞生 成性卟啉症的牙齿、原卟啉症
的血、
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的尿和粪及其部分患者的疱液,
呈红色、
橙红色或淡红色荧光;小
腿溃疡合并细菌感染者,呈红色荧光。皮肤肿瘤检查
:
鳞状细胞癌,呈鲜红色荧光;基底细
胞癌,不发荧光。色素性皮肤病检查
:
白色糠疹、结节性硬化、花斑癣等色素减退斑,较易
与正常肤色鉴别;
雀斑、
色素性干 皮病、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的咖啡色斑等轻型或疑似的局限
性色素增多症,使色素增多可更明显。



7.
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可诊断链球菌、葡萄球菌、炭 疽杆菌、麻风杆菌、结核杆菌、各种真菌感
染、阿米巴、黑热病、丝虫病、疥疮、螨虫等所致之皮肤病。



8.
血细胞及血生化检查



【临床意义】



(1)
白细胞
(WBC)检查
:
皮肤白血病、白血病样药物反应等,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急
性荨麻疹者 ,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
(E)
百分比均可增高;药物反应、红斑狼疮、恶性网状
细胞 增生症等皮肤病,白细胞可减少。



(2)
血糖
(GL U)
及血胆固醇
(TC)
检查
:
血糖偏高,常可诱发多种皮肤感染, 可确诊为糖尿
病性皮肤病。胆固醇增高,常见于结节性黄瘤等代谢性皮肤病。



9.
细胞学检查



【临床意义】单纯疱疹、 带状疱疹、水痘等,采用疱基部组织压片或刮片法,干燥后置

95%
甲醇中浸泡1
分钟固定,再以姬姆萨染色,如镜检见气球状细胞,即可确诊;疱疹样
皮炎,采取大疱疱 液涂片,镜检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即可确诊;勒雪病,采用刮片法,镜
检可见异常组织细胞,可以确诊 ;天疱疮基部涂片,在镜检中,如找见核无定型、棘突松散
的天疱疮细胞,即可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 可在血涂片镜检中找到红斑狼疮细胞。



10.
斑贴试验
(
斑试
)



【检查结果】正常人为阴性
(-)

±,
为可疑,
瘙痒或轻度红肿;
+

弱阳性,
单纯红斑、
瘙痒;
++
,中阳性,红 肿、丘疹;
+++
,强阳性,显著红肿、丘疹、小水疱;
++++
,极强阳< br>性,显著红肿、水泡、坏死。



【临床意义】

阳性反应表示患者对试验物过敏,在除去试验物后
24

48
小时,
一般可
出现增强反应。斑试阳性可见于湿疹、接触性皮炎、职业性皮肤病等。





11.
二硝基氯苯试验
(DNCB
试验
)


< br>【正常值】正常人为阳性,正式试验后
24

72
小时,可出现水肿性 红斑、丘疹或水疱。



【临床意义】

阴性反应提示机 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此检查可作为皮肤肿瘤等治疗后
近期疗效估价的一种指标。



12.
划痕试验



【检查结果】
正 常人
:
阴性
(-)

±,
为可疑,
水肿性红斑或风 团直径小于
O.5
厘米
(cm)

+
,弱阳性,风团有红晕 ,直径等于
0.5
厘米;
++
,中阳性,风团红晕明显,直径为
O. 5

1.
0
厘米,无伪足;
+++
,为强阳性,风团有显著 红晕及伪足,直径大于
1
厘米。



【临床意义】荨麻疹 、异位性皮炎、药物及食物过敏者可为阳性。注意,此试验对高度
敏感者,
反应发生可能很快,
如一旦出现,
应立即除去并洗净试验物,
以防发生全身性反应。



13.
皮内试验



【检查结果】正常人为阴 性。阳性,分即刻反应和迟缓反应。即刻反应,通常于
5

30
分钟内出现反 应,若产生风团,即为阳性;迟缓反应,通常于几小时至
48
小时后才出现反
应,如为 浸润性结节,即为阳性。



【临床意义】

同划痕试验。即刻反应表示患者对该试验物过敏,迟缓反应的实际意义
尚待探讨。



14.
双链酶
(
链球菌脱氧核糖核酸酶

链球菌激酶

试验



【检查结果】

注射
24
小时后,局部皮肤硬结直径
10
毫米
(mm)
以上 者为阳性;小于
10
毫米者为阴性。



【临床意义】同二硝基氯苯试验
(DNCB
试验
)




15.
被动转移试验



【检查结 果】皮内注射法
:
注射后
5

30
分钟出现红斑、风团样反 应,即为阳性,对照
处为阴性。内服法
:
口服变应原数分钟至数小时,在皮肤出现上述 反应,即为阳性。



【临床意义】

阳性反应表示患者 对试验的变应原过敏。故此试验可作为辅助寻找血清
含有特殊抗体的某些过敏性疾病的原因。



16.
分级划痕法结核菌素试验



【检查结果】
局部反应
:
阴性
(-)

局部无红肿;±,
可疑,
红肿直径小于
0.5
厘米
(cm)

+
,弱阳性,红肿直径
O.5

1
厘米;
++
, 中阳性,红肿直径
1

2
厘米;
+++
,强阳性,红肿直径
2

3
厘米;
++++
,极强阳性,红肿直径大于
3
厘米,或局部有疱疹或坏死。



【临床意义】阳性, 提示有结核菌接触史。皮肤结核较内脏结核反应为强,尤其是丘疹
坏死性皮肤结核、硬红斑等血源性'
皮肤结核,常为强阳性。



17.
癣菌素试验



【检查结果】在注射部位出现直径
1
厘米
(cm)
浸润性红斑或结节,
为阳性。其反应程度
标 记,参见

结核菌素试验





【临床意 义】阳性反应,提示过去或现在有皮肤癣菌感染,是诊断癣菌疹及皮肤癣菌病
的依据之一。




试验



【检查结果】注射后2

3
周,注射部位出现红斑和硬结,且逐渐明显。
6
周后切除 硬
结,做病理切片检查,若呈典型的结节病组织病理象,即为阳性。


< br>【临床意义】有助于确诊活动性结节病,
75%
活动性结节病患者的试验为阳性。



19.
肉样瘤皮肤试验



【 检查结果】注射后
2

3
周,于注射部位出现红斑和硬结,且逐渐明显。6
周后,将
硬结切下做病理切片,可见典型的肉样瘤结构,即为阳性反应。



【临床意义】阳性,有助于活动性肉样瘤的确诊,其阳性率可达
75%< br>,缓解期则为阴性
反应。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检查结果】计数淋巴细胞
200
个,
识别淋巴母细胞
(
超过正常淋巴细胞
2
4
倍,核膜
清晰,核染质疏松而成细网状,核仁明显,胞浆丰富,呈嗜碱性
)、过渡型淋巴细胞
(
体积变
化不大,仅为上述明显核变化
)
、小 淋巴细胞
(
体积稍大于红细胞,核染质致密,无核仁
)

统计其转化 率。皮肤科转化率正常值大于
58%




【临床意义】
PHA
淋巴细胞转化率下降,是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的反应。此项检查,皮肤
科多用于疾 病分型
(
如麻风
)

病情判断
(
如皮肤恶性肿瘤< br>)

药物疗效观察,
以及某些免疫缺
陷性和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研究。





21.
自然花瓣形成试验
(ERFT
试验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8:5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102.html

皮肤科检查锦集详解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