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我们要想到孩子的心里问题,这就必须要与孩 子进
行良好的沟通,了解他再想什么,平时注意孩子的言行,多
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里教育。他 做错事时不要武力解决,不
要轻易对孩子做承诺,说过的就必须要实现,为孩子在心里
上树立一 种“言行必果”的心态。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独立
能力和抗压能力,孩子有成绩是要尽量表扬,当然以精 神奖
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在学习上,要有与孩子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的心态,激发孩子学习 的积极性。适适吧,祝你们
幸福。温馨提示: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存在着风险,让孩
子经理一 些小的“意外”有利于培养他们预知和处理风险
的
专家指导:父母怎样当好孩子的“心理医生”
要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成才乃至成功,家长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 ,而这个角色如果不懂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
育,那么,失败的不仅仅是角色本身。
有专家指出,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
几类: 一是行为问题,这是最轻的一类心理偏常,多发生在
年龄较小的儿童身上。二是人格缺陷,是指一些青少 年在人
格发育和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人格特征和结构的偏异,比
如自卑、冲动、敏感多疑、交 往障碍、偏执等。三是心理障
碍,主要是学校适应障碍、考试综合征、神经衰弱等。四是
心理疾 病,如儿童多动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往往是
青少年多发的心理疾病。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 或加以
解决,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专家指出,影 响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家庭是一个非常重
要的方面。家庭的结构、家庭的环境、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教育教养方式等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生重要影
响。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究竟该如 何做呢?
善于发现孩子的心理偏差
专家说,由于社会环境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使许多家长
在教育孩子方面心 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独生子女的
唯一性,使家长对孩子的成败带有“下赌注”的感觉:好坏就是这一个了,千万不能出差错。因此,对孩子过分关注,
孩子稍微表现出一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就惊慌失措,孩子
是否有病?譬如,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我经常听到有
的家长给我说他的 孩子有多动症。结果由于家长的不正确标
定和暗示的结果,许多孩子真的表现出多动倾向或者真的成为多动症儿童。
你要学会欣赏孩子
每个人都有被欣赏和被夸张的需要,因为称赞能满足人
的自尊倾向。一般 而言,每个人都有一种自尊倾向,喜欢以
肯定的态度对待自己。如果一个人总不能以肯定的态度对待自己,那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感,还可能逃避现实,甚
至会自我毁灭。想一想,如果一个妻子今 天为过生日的先生
精心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可先生吃了一口却说:“你怎么
做的饭,一点滋味 都没有?”或者一位先生费尽心思为妻子
买了一件衣服,结果妻子却说:“你买的什么衣服,颜色难看,款式陈旧。”他
(
她
)
会是什么感受?以后会怎样做?
称赞能产生特殊的心理效应,它能够加强或满足他人的
自尊, 使他人以肯定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以,在孩子的成长
中不能缺少称赞,称赞在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中有非 常重要
的作用。称赞可以通过口头语言,也可以通过身势语言以及
一定的表情,如微笑、赞同的 目光等。称赞必须恰到好处,
在别人需要称赞的时候,个体又以他所能接受的方式去称
赞,才能 获得满意的效果。“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孩子更需要得到尊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只有 在受到尊重时会乐于自我
提高。被尊称为教育史上的哥日尼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
指出:“应 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孩子也是人,
不论年龄大小,都有感情,有他自己的行为方式,有自己 的
独立人格。孩子是在成人的尊重中学会做人,学会自尊的。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 看到有的家长把孩子看作
自己的私有财产或者附属物,不给孩子任何自由自主的权
利;有的家长 不分场合训斥甚至打骂孩子;有的家长对青春
期的孩子查阅日记,跟踪其与同学的交往;有家长随意公开
孩子的缺陷等等。结果是践踏了孩子的尊严,伤害了孩子的
自尊心,也使孩子失去了上进的动力 。
因此,家长应时时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学会以平等< br>的态度与孩子相处,学会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给孩子发言
权,给提供自我尝试的机会,尊重孩子 的独立意识。尤其是
青春期的孩子,要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自己
长大。学会用肯 定的语言与孩子沟通,尽量不用或少用否定
语言。让孩子在一个健康心理状态下成长起来。
对孩子提出合理的期待
< br>现在许多孩子缺乏生活目标,过一天算一天,不知道为
什么活着。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城市的一 个优秀中学生在
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后,自杀了。原来这个孩子在星期天的时
候,看到电视上演出 了这样一个情节:一个青年志愿者在询
问西北的一个正在放羊的孩子为什么放羊,结果那孩子回答
是卖钱,接着问卖钱干什么,回答盖房娶媳妇;盖房娶媳妇
干什么,回答生娃;再问生娃干什么,回答 放羊。于是,这
个孩子就想到自己的生命好像也是这样一个轮回:刻苦学
习———
考大学———
找一个好工作———成家———
生子,将来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想一想太没有意思了,就
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家长对孩子提出合理的期待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
件。有一 个故事发生在我国的鲁西南。这里有个小村子叫姜
村,因为考上大学、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的人多而闻名遐 迩,
被称为大学村。其秘密是在“文革”期间有一个大学教授因
故被贬到这个偏远的小村子。不 久有一个传说在村子里流
传。说这个老师能掐会算,能预测孩子的前程。因为有的孩
子回家说, 老师说了,我将来能成为数学家;有的孩子说,
老师说我将来能成为作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我将来能 成
为音乐家,有的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为钱学森那样的人,
等等。不久,家长们就发现自己的 孩子与以前大不一样,他
们懂事了,好像他们真的是数学家、作家、音乐家的材料。
几年后,奇 迹发生了,这些孩子到了高考的时候,大部分以
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后来,这个老师年龄大了,回到 了
城里,但他把他的预测方法教给了接任他的教师。接任的教
师还会一级一级地给孩子们预测, 而且,他们坚守老教师的
嘱咐,不把这个秘密告诉村里的人们。其实,这个“秘密”
并不是什么 秘密,只是给孩子树立一种信念,给他们一个希
望。只要在孩子的心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便会收获一个 丰
硕的人生。
但是,如果家长的期望过高却会成为 影响孩子健康发展
的因素。对孩子确立家庭教育目标时,许多家长总是从自身
考虑出发,以自己 的经验和爱好作为依据,而很少考虑孩子
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以及社会的需求、现实的可能性等。目标定位过高的现象普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8: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089.html
-
上一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