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的培养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7 18:53

-

2021年2月27日发(作者:乳汁四溅)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的培养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的培养


(
新疆马兰幼儿园任艳玲)


人类的文明,是靠一代又一代人创造,继续、 延续和发展下来的。因此,注重培养幼儿的心
理健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现在人的健康观不仅 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和社会
行为适应方面的健康。因此幼教工作者,已不仅仅是对幼儿日常生活的安 排和护理、身体的
保健与保育,以及生长指标的达标,而是保教工作既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使他们养 成健
康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合理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幼儿阶段,是语
言、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其性格情绪、自我意识、社会交往、行为习惯诸方面发展的
重要阶段。因 为在这一阶段,孩子的许多心理品质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是培养他们健康
心理行为的大好时机。因此 ,我们必须培养幼儿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融合于幼儿园的各种
活动中,融合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让 孩子通过体验与感受,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他
们长成大人之后,能依靠自己的心理素质,立足于社会 ,成为一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正确
面对挫折的生活强者。



在这里我主要谈一下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
它是一种认知心理结构,
它组织、
调整、
综合着人自身的行为。
它包 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等,构成了个性的基础。自我意识的发展,
是学前儿童个性 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正面的自我意识,是一个人不断进步不可少的内
在动力,对于幼儿健全人格的 形成和认知的建构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



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幼儿的个性、社会交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自 我意
识的发展,是让幼儿从“自我中心”中摆脱出来,使其正确认识自己,并能正确认识别人。
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往往来源于教师对他的评价。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



活动中,正确认识和评价每个孩子,要多鼓励,少批评,让幼儿在鼓励中健康成长。教师要< br>帮助个别幼儿克服胆小、自卑的心理,帮助其找朋友,建立良好的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从而
增强其 自信心。另外,教师要尊重幼儿、相信幼儿,让幼儿每时每刻都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
尊重,从而形成积极 健康的自我认识。



(二)
、寓自我意识培养于生活中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包括盥洗、进餐、喝水、午睡等环节,这些看起来很琐碎 的事情,却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占有相当多的时间,所以我们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契机,培养幼儿< br>正确的自我意识。


1.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简单的劳动技能,增强其自信心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中倍受呵护和关爱,有的家长一味包办代替,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孩
子自 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由于缺乏锻炼和培养,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难题,他
们有恐惧感,怕自 己做不好某事,总畏手畏脚。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开展
一些竞赛活动,或采用游戏的形 式,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如开展看谁穿衣服快,叠被子叠
得好、叠得快等比赛游戏,孩子们在轻松愉快 气氛中提高了自理能力。另外,我们先教幼儿
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桌椅、摆桌椅、整 理床铺等,尽可能多地安排那些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做值日生。每当这些孩子有点滴的进步,都及时给予肯 定,并引导其他幼
儿,看到这些孩子的长处,从而使这些缺乏自信的幼儿知道自己也很能干。在获得多次 成功
体验后,这些幼儿进一步正确认识了自我,增强了自信心。


2
.创设良好的环境,帮助幼儿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幼儿教育本身应注重环境的创设。



幼儿需在互相平等、尊重、 信任的环境中生活,教育要给幼儿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
对于那些自信心差、胆小畏缩、缺乏上进 心的孩子,老师要给予他们多一些爱护和关心,用
亲切的微笑,和蔼的语言来打动他们,让他们从老师的 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话
中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喜爱。如早晨来园,微笑着向孩子问好;离 园时帮他们整理整理衣
装;交谈时摸摸他们的头,都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喜欢。



教师要利用各种活动后的谈话,让幼儿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并学习评价他 人。如:在
区域活动、绘画课、做完操以后,教师可以问问幼儿:
“你在哪个活动区活动,玩得 怎样?”
“你画的画好吗?好在哪里?还有谁画得好,为什么?”另外,教师在一日生活中注意时时用鼓励的、积极的语言来评价幼儿,让他们对自己有一种全新的认识。


(三 )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我,
评价自我,
学习自我控制,
继 而发展到正确评价他



我们有计划地设计了一系列活动,作为培养幼儿正 确自我意识的主要手段。在设计活动时,
我们的原则是根据幼儿具体情况,针对不同个体,使每个幼儿的 自我意识得到有计划发展。
那些胆小、怕困难,做事畏手畏脚、缺乏自信心的幼儿通过正确认识自我、评 价自我、评价
他人,增强自信心,加强自我意识;而那些过分自信,目中无人,觉得自己什么都好,别人
都比不上自己的幼儿,能看到别人的优点,正确地认识自己,



正确地评价他人。


1
.帮助幼儿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学会自我评价



“我自己”
活动中,
幼儿观看了有关婴儿出生及成长的录像,
了解了生 命的诞生与
成长。他们有的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和老师看,同时讲着自己小时< br>候的趣事,告诉大家“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在认识自我的系列活动中我们还开展


了“自画像”

“特殊的我”

“我的进步”

“我很棒”

“我的志愿”

“我的优点”

“我 的不足”
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幼儿认识到“我”是很独特的,有好听的名字、黑色的头发、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
“我”很能干,能用自己的双手吃饭、穿衣、剪纸、绘画、弹琴,能用
自己的双脚走路、奔跑、跳跃、攀登,能用自己的鼻子闻出多种不同的味道,能用自己的耳
朵听出各种 奇妙的声音。
“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
“我”能改
正自 己的缺点,
做个好孩子。
并与他人相比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地方 。
幼儿在认识“我”的同时,也修正了对“我”的认识的偏差,并能尝试设想自己的将来。


2.在评价自我的基础上,学习正确评价他人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幼儿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常常依赖
于成人的评价 ,而且自我评价带有主观情绪性,并受认识水平影响。幼儿学习评价主要通过
成人正确评价的示范。因此首先要求教师对孩子作出评价时要客观、
具体。
1>.
客观。
每个孩
子的特点不可能都是优点或者都是缺点,在体育活动中有的幼儿速度快,动作灵敏,但缺乏
耐力 ,有的幼儿动作发展一般,但遵守纪律、刻苦练习。教师在评价一个孩子时,应引导他
少与别人比,多与 自己比,既指出他优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应避免过高或过低地
评价孩子,这会使幼儿形成不正 确的自我评价,影响良好个性的发展。
2>
具体。教师评价孩
子时,要有论据,论据要 清楚、具体、明确,



幼儿能理解并达到,
如:
“×× ×小朋友锻炼认真,
能遵守比赛规则,
老师要求的每个练习都
能认真完成”
在 老师的具体示范下,
幼儿不仅明确了体育活动的要求,
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
努力达到 目标,而且学会了评价的方法。



在每周末的下午我们都要进行一 周小结,在此过程中幼儿就象一个小老师能较客观地评
价自己与同伴,如:
“我这几天吃饭好, 但睡觉不好”
“××小朋友这一周值日生当得好”
“×
×小朋友很聪明,但他老欺负小 朋友”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会了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发
现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并虚心向同伴学习, 改正自己的不足。


3.让幼儿尝试自我体验



我们采用谈、听、画、讲的方式开展了“我的心情”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畅所欲言,
表达了自 己的心情及造成这种心情的原因,
并用纸笔将这种心情画出来,
讲给老师、
家长听。< br>我班有一个叫小雪的小朋友,她画了一颗心,旁边画了一辆火车,还画了爸爸的头像。她解
释说:
“因为爸爸去接兵了,很快就坐火车回来了,我很想他。
”元元小朋友画了两颗特别大
的心,
并把它涂成黑色,
说:
“因为昨天我做错了事妈妈批评我了,
我很伤心 ,
妈妈也很伤心。

也有小朋友把心涂成棕色、粉红色等表示他们不同的心情。


4.让幼儿学会合作,懂得分享



有 时幼儿会做一些

损人利己

的事。如: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要挑好的玩具,把好 的东
西藏起来,留给自己不让别人分享。分享是一种好的行为,教师应首先让孩子体会属于分享
的一份快乐,在“分享”活动中,孩子一起来分享自己喜欢的食物、玩具等当孩子与伙伴一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8: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088.html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的培养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