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多形性红斑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7 18:51

-

2021年2月27日发(作者: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多形性红斑

又名多形渗出性红斑,
是一种原因尚未明确的急性非感染性的粘 膜皮肤病。
可能由于皮肤小
血管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
也可能是因某些器官或 系统疾病如红斑狼疮、
红细胞增
多症、恶性淋巴瘤等引起,月经、妊娠、寒冷等亦可引起本病。



(一)临床表现



春秋季节多 见,发病急骤,前驱症状。皮肤红斑与虹膜状红斑是临床上较多见的类型。
少数为大疱型多形红斑。一般只有灼热和瘙痒等不适感,
依其临床不同特点,
一般分为斑疹
-
丘疹 型,水疱及大疱型,重症型三种。



少数比较严重的患者伴有鼻腔,生殖器、
肛门的损害以及虹膜睫状体炎与脉络膜炎。

种类型,临床上也称为重型 多形红斑或斯
-
约综合征(
Stevens-Johnson syndrome)。
又由于损害涉及多处外胚层组织,故也称

多窍糜烂性外胚层病

唇、颊、舌口腔粘膜损害:
充血水肿、红斑、水疱、大面积糜烂,,疼痛剧烈,细菌培养:金黄色葡萄 球菌和溶血性链
球菌多见。唇红部损害较口腔内侧粘膜更为明显。肿胀、糜烂、血痂、脓痂。应该明确,

多形红斑

的临床诊断依据必须有皮肤损害。



(二)诊断



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起病急骤,病 程短暂,有局限性,复发,口腔粘膜
为大面积充血、红斑、糜烂,唇红糜烂伴血痂。皮肤损害多为红斑, 虹膜状红斑、且多见于
手掌与足底,这是比较有意义的诊断依据。重症常伴有多窍性损害,全身反应明显 。由于损
害的多形变异,临床上应与药疹、白塞综合征与天疱疮、类天疱疮相鉴别。



(三)治疗



1.
分析和追溯发生变态反应的可疑因素,并尽速予以纠正。



2.
抗组胺药物

适用于已停止服用可疑药物或食物的轻型病例。可选用扑 尔敏
4mg

一日
3
次;吡咯醇胺
2mg
,口服每 日
2
次,或
2mg
肌洼,每日
2
次;或息斯敏、安其敏等。



3.
肾上腺素或异丙基肾上腺素

可激活腺苷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浓度增加,阻
止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抑制第
1< br>型变态反应。但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
亢进、糖尿病等患者禁用。肾上腺素(
1mg
/支)
0.25

0.5mg
皮下注射;异丙基肾上腺
素(
1mg
/支)
0.2

0.4mg
加入
5< br>%葡萄糖
500ml
滴注。



4.
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具有抗炎症、
稳定溶酶体与抑制免疫反应 的作用,
疗效比较肯定。
重症用氢化可的松
200

400mg静脉滴注,
每日
1
次。
口服强的松、
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
亦可。



5.10
%葡萄糖酸钙加维生素
C 0.5


缓慢静注。每日
1
次,以减少渗出。



6.
中药柴胡、防风、五味子、乌梅、甘草各
9g
煎服,本方亦称

过敏煎

,对变态反应
性疾病较有效。



7.
局部治疗

使用消炎防腐止痛类药物含漱、涂布、湿敷,但注意应无刺 激性而具有保
护性。
皮肤损害无明显渗出时,
可用炉甘石水粉涂布。在应用这些药物时 ,
应考虑到这些药
物本身可能对某些患者即是一种变应原。

多形红斑的病因是什么

由于多形渗出性红斑的病因迄今尚未明确,所以病因学说较多。




一、药物过敏反应




主要指对具有过敏体 质者而言,他们在使用某些药物后,容易引起变态反
应,在皮肤、粘膜上出现多少不等的多种形态的红斑 、水疱、糜烂等。常见的
有关致敏药物如磺胺类、抗生素、巴比妥类、保泰松、退热药、代兰丁或卡马< br>西平等。




二、免疫因素




免疫因素也是发病的一种可能的因素。如
Kraeger
(1973)
测定了
5
例多
形渗出性红斑患者的巨噬细胞集聚活性其中< br>2

MAA
增加。
Safai

(1975)
报告
了两例由临床与组织学诊断的大疱性多形渗出性红斑患者血清和疱液中
IgG

有升高现象;而早期疱液中补体成分下降,免疫复合物升高。用直接免疫荧光
法观察
1 7
例多形渗出性红斑的皮肤切片,发现所有在发病
24h
内早期损害的标
本中 ,均在乳头层的小血管上显示有
C3

/

IgM
沉积。< br>



多形红斑




三、病毒感染

除单纯疱疹病毒外,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埃可病毒、脊
髓 灰白质炎病毒等都可作为抗原而诱发本病的发生,故多形渗出性红斑被公认
为系一种变态反应。




四、细菌感染




主 要是化脓性球菌感染,它们作为抗原而致病。包括溶血性链球菌、葡萄
球菌、布鲁氏杆菌、白喉杆菌、类 丹毒杆菌等。




五、支原体感染




目前认为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使人致病的病原。如
Lyell
等< br>(1967)

2/13

严重多形渗出性红斑的水疱中分离出肺炎支 原体、且补体结合抗体效价升高。
又从另外5例多形渗出性红斑患者的口咽部分离出肺炎支原体、口腔支 原体和
人类支原体I型。关于支原体的致病作用,目前认为可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方
面是支原体 膜及其代谢产物直接粘附于呼吸道而致病;另方面是变态反应。




六、其它因素




如患者精神紧张、过度疲劳、食物过敏、病灶感染、乃致遭受寒冷等皆可
诱发本病

多形红斑的预防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8:5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083.html

多形性红斑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