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来了,二十种野菜做法大全
春来又闻野菜香,新鲜烹饪归自然
从《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描绘青春女子在灿烂春光中轻快
地采集野菜,到《影梅庵记》中所忆董小宛善于腌制野菜,使黄者如蜡、绿者如翠,野菜的采集和食用在我国可谓是源远流长。
如今,野菜更是以 营养丰富和美味可口成为绿色食品家族中的重要一
员,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
当细细的春暖蔓延开来的时候,便又到了最好的“野菜食节”。初春
的这段日子,不如来些清淡 口感的野菜时蔬,一方面缓解冬季进食增
量和油腻为主的肠胃负担,另一方面也品尝下这野食的鲜。
一、香椿: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功效;
它的味 道芳香,能起到醒脾、开胃的作用。现代营养学研究也发现,
香椿含有维生素
E
,具有 很强的抗衰老作用。
【
DIY
菜品】
香椿鸡蛋
——把香椿 洗净后用开水焯烫至变成绿色,
捞出
沥干水分切成小粒,
再放入鸡蛋、
食盐、
味精搅匀,
放入锅中煎炒
2
~
3
分钟即可食用。
二、荠菜: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
血、 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症。购买时
要挑选不带花的荠菜,这样才比较鲜嫩、 好吃。
【
DIY
菜品】
凉拌荠菜——荠菜去杂洗净,
放入 沸水锅中焯至碧绿,
捞
出放入凉水中降温,沥干水分,切成细末,放入盘中;豆腐干,熟胡萝卜切成细末,放入盘中,撒上芝麻粉,加精盐,味精,白糖,淋上
麻油,拌匀即成。
三、柳芽:《帝京岁时纪胜·三月·时品》文中记“嫩柳叶拌豆腐,< br>乃寒食之佳品”。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凉、可清热、透疹、利尿、解
毒。现代医学实验证实,其对 治疗高血压、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等疾病
有一定疗效。
【
DIY
菜品 】柳芽拌豆腐——柳芽淡盐水清洗赶紧后入热水焯烫至变
色,捞出放进凉水浸泡十五分钟沥干水分;豆腐 切丁,与柳芽混合,
加上蒜末、姜末、油辣椒、醋、生抽、香油、盐、花椒粉等调味料拌
匀即可
四、
马齿苋
:具有解毒、抑菌消炎、利尿 止痢、润肠消滞、去虫、明
目和抑制子宫出血等药效;但是马齿苋为寒凉之品,脾胃虚弱、大便
泄泻及孕妇忌食;忌与胡椒、该粉、鳖甲同食。
【
DIY
菜品】
马齿苋芡实瘦肉汤——将马齿苋摘去根、
老黄叶片,
用清
水洗净,切成段;瘦 猪肉切成丁,芡实洗净。把马齿苋、芡实、瘦猪
肉丁同放入净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滚,再用 文火煲
2
小
时即可,食用时加入精盐、味精调味。
五、马兰头:中医认为马兰头性味辛凉、微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
血、利湿消肿、 抗菌消炎的作用。马兰头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
生素
c
、有机酸。
【
DIY
菜品】
香干马兰头——洗净马兰头飞水,
控干水 ,
切碎待用;
香
干飞水,切碎粒;热锅放油,煸炒香干粒,加入盐、鸡精、砂糖拌匀,
关火放入马兰头并加香油拌匀即可。
六、蒲公英: 又叫婆婆丁,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焯过后生吃、炒
食或做汤都可以,比如海蜇皮拌婆婆丁、婆婆丁炒 肉丝;还能配着绿
茶﹑甘草﹑蜂蜜等,调成一杯清热解毒的茶饮。
【DIY
菜品】
清热蛋花羹——蒲公英洗净,
火腿肠切丝,
鸡蛋打散;锅
内倒入鲜汤,放入精盐、味精、鸡精、绍酒,烧开后勾流水芡;再次
沸腾后,下入火腿肠 丝,浮起时下入蒲公英,并淋入鸡蛋液,烧开迅
速离火盛在汤碗内,淋入香油即成。
七、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多
分布 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蕨菜野生
在林间、山野、松林内,是无任何污染的 绿色野菜,不但富含人体需
要的多种维生素,还有清肠健胃,舒筋活络等功效。蕨菜食用前经沸
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便可食用。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
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 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
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
【DIY
菜品】
蕨菜肉丝——蕨菜切成段、
胡萝卜丝、
肉丝、
泡发 的海米、
葱姜蒜末。热锅温油,爆香葱姜,加入肉丝炒
2
分钟。加入胡萝卜丝、
海米一起翻炒
2
分钟。加入蕨菜段大火翻炒
2
分钟。烹入几滴黄酒提
鲜。再煸炒几分钟,按个人的口味,加入胡椒粉、盐调味就可以了。
新鲜的蕨菜 的处理:用清水反复冲洗几遍,洗去浮土和表面的绒毛。
切掉蕨菜尾部发黑的部分。在滚水中烫
2~3
分钟,再放冷水中浸泡时
间长一点,我浸泡了
1
个小时,涩味就几乎没 有了。也有说浸泡
2
天
的,其实没必要。
八、刺儿菜:又名小蓟、猫蓟、青刺蓟、刺蓟菜、刺儿茶、枪刀菜、
小恶鸡婆。根,又称刺萝卜 。古方入药多用根。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
野生。秋季采根,除去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切段用;春、夏采 幼嫩
的全株,
洗净鲜用。
叶甘,
性凉。
能凉血止血,
解毒消 痈,
清热除烦。
-
【
DIY
菜品】刺儿菜蘸酱——刺儿菜去根老叶洗净后蘸酱食用即可。
九、藜蒿:学名狭叶艾,又名芦蒿、水蒿、青艾等。本草纲目草部第十
五卷记载:藜蒿气味甘甜无毒,主治五胀邪气,风寒湿脾,补中益气,
长毛发,
久食轻 身,
耳聪目明,
防衰。
中医认为其除食用之外还有清热、
利湿、杀虫之功能。 鄱阳湖盛产藜蒿。
【
DIY
菜品】
芦蒿炒腊肉——将腊 肉提前蒸一下,
取出晾凉。
芦蒿切段、
红椒切丝、蒜切片、蒸好的腊肉切片。锅烧热, 锅内放油。放入切好的
蒜片煸香;放入腊肉片煸炒,直至将腊肉炒出油,出香味,烹入绍酒。
放 入芦蒿段,放入少许盐、鸡精调味,放入红椒丝大火快速煸炒出锅即
可。
十、枸杞芽:又名枸杞头,枸芽子,甜菜头。初春枸杞长出嫩苗,嫩苗
又称枸杞头或 枸杞芽,略带苦味,但很爽口,能清火明目,民间常用来
治疗阴虚内热、
咽干喉痛、
肝 火上扬、
头晕目糊、
低热等。
《食疗本草》
中记载枸杞头有坚筋耐老、除风、 补益筋骨和去虚劳等作用。
【
DIY
菜品】清炒枸杞芽——枸杞 芽,红柿子椒适量,油,盐,糖,蒜
各适量。枸杞芽洗干净,柿子椒切丝,蒜切末。锅烧热,放油,放蒜 末
小火爆香。转大火。放红椒丝炒软,再放枸杞芽炒软,放糖和盐调味即
可。用枸杞嫩尖叶炒鸡 蛋,或切碎后与豆腐干加酱油、盐、糖、醋、麻
油拌食。据介绍,用枸杞鲜叶和花朵,加上豆豉、葱等熬 煮成粥,具有
补精养血之功效。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8:3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044.html
-
上一篇:芥菜的故事
下一篇:本地可食用的野菜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