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闭症儿童
RDI
(人际交流学习)游戏(简单、好玩)
卡片游戏之
1
——拍螃蟹:
这个游戏的创意源于电玩游戏。
游戏双方拥有相同数量和图案的卡片,
拍打 方把卡片图案向
上整齐的排列在桌子上后,根据对方出示的卡片,迅速用手拍打与之图案相同的卡片。< br>
游戏变化:
1
)猜图案:按部就班地玩几次 后,家长突然将出示地卡片背对孩子,要孩子根据自己的判
断来猜是哪一张卡片。如果猜错了就摇头,孩 子继续猜,直到猜对,家长点头。
2
)看表情:根据孩子对家长表情的关 注程度,逐渐在摇头前加入失望或沮丧的表情,然后
摇头;在点头之前加入高兴的表情,然后再点头。< br>
3
)停顿和延迟:在孩子关注家长出示卡片或孩子拍打后参照家长的表情时 ,加入停顿或延
迟,尽量延长孩子注视的时间。
4
)角色互换: 由孩子出示卡片,家长猜和拍打,孩子判断并通过表情和动作告诉家长。
卡片游戏之
2
——翻翻乐:
选取成对的片
8
-
10
组,
图案面朝 下放在桌子上。
孩子和家长轮流翻卡片,
一次可以任意翻
两张。
如果翻开的两 张卡片图案相同,则赢得卡片,并可以继续翻,直到翻开得两张卡片图
案不一样,则轮到对方翻。赢得卡 片最多的为胜者。
游戏变化:
1
)用石头 、剪刀、布决定谁先玩:开始时家长故意问一句谁先玩呀,孩子往往希望自己先
玩。
家长也装做 想先玩。
同时作出姿势要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
石头剪刀布的过程也要设置
很多的停顿 或假动作,迫使孩子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参照家长的一举一动。
2
)孩子的兴致正高的时候,故意半天不动,等待孩子的眼神接触。
卡片游戏之
3
——拖板车:
我们小时候用扑克牌常玩的游戏,
现在改用卡片来玩。
游戏双方各拿一半卡片,
双方轮流发
牌,
排成一列。
发卡片的一方如果看到 前面有相同的图案,
就赢得了这两张图片和这两张之
间的所有图片。最后卡片发完的乙方为失败 者。
游戏过程:
1
)用石头、剪刀、布决定谁先发卡片
2
)轮到家长发卡片时停顿或延迟,只要孩子一抬头看家长,家长就立刻动作
3
)分享兴奋时刻:玩得比较熟练之后,
A
、孩子赢得卡片时:如 果孩子只顾高兴的收卡片,
家长可以按着孩子的手,
直到孩子抬头看见家长兴奋的表情,
就马上松开。
同时兴奋的大叫:
哇,你好厉害呀;
B
、家长赢得卡片时:停 顿,等孩子的反应,只要孩子一看家长,马上兴
奋的大叫:
;哇,我好高兴啊。
[
说明
]
:以上游戏都要求有两套图案相同的卡片。
卡片游戏的变化(补充)
:
1
、拍螃蟹中的认知训练:
逐渐增多卡片的数量,孩子几次拍打扔不正确时,加入提示,缩小猜的范围。
开始可使用简短的语言提示,如提示分类“属于蔬菜”
“属于动物”
;提示特点“红红的”
,
“长长的”
;描述性提示:
“长着一对翅膀,会飞的”等等。
然后把语言提示过渡为动作提示,用动作比划可以吃的,圆的,会飞的等等
2
、活动中断时的调协、修补:
确认孩子对某个游戏 动机很强,
在游戏高潮时突然中断、
开开小差
(比如扭头看电视,
拿本
书来看等)
,孩子一定会有使游戏持续下去的强烈愿望。刚开始可以在他提出继续的要求后
就 马上予以满足。等孩子的能力逐渐提高后,要注意缓慢的增加难度,不要轻易就回应他。
到最后要让孩子 再三请求才同意,还要装作很勉强的样子。
例:玩拖板车时,小小马上就要赢了。该我出卡片时我扭过头去看电视。
小小:妈妈,快玩拖板车!
我装没听见。
小小提高声音:妈妈,快玩拖板车!
!
我转过头:我不想玩拖板车了,我想看电视。
然后又去看电视。
小小急了,动手把我的头扳过来:妈妈不看电视,要玩拖板车!
我:我不喜欢玩拖板车。
小小:我喜欢玩拖板车!
我:我喜欢看电视。
小小:我不喜欢看电视。我要玩拖板车!
我:电视好好看呀,拖板车不好玩。
小小:电视不好看,拖板车好玩!
我:好好好,那就玩拖板车吧。
玻璃弹珠游戏:
道具:一块平板(尺寸最好不小于
300mm*500mm
)
,两个塑料盒子,不同颜 色的玻璃弹珠
若干。
玩法:将平板的一段稍微垫高
2
-
3cm
作为滑道,两个人面对面坐着,一人先出示弹珠的颜
色,并准备用盒子接弹珠; 一人在滑道顶端滚弹珠,弹珠的颜色必须和出示的颜色一样。滚
弹珠时故意不停地变换放的位置,让对方 适时调整盒子的位置以接住弹珠。
游戏目的:训练孩子的社会参照、动作调控和情绪分享能力,
游戏变化:
1
、熟悉游戏规则后,加入“猜颜色”的环节,同时训练点头、摇头的动作技能:
接的一方先挑弹珠一个握在手心,
让对方猜是什么颜色,
并通过点头摇头来 确认对方的判断
是否正确。对方则据此更换弹珠直到猜对后,才将玻璃弹珠滚下,另一方用盒子接住。< br>
2
、加入表情的学习和模仿:
用表情来代替点头和摇头的动作
游戏说明:
1
、刚开始时游戏规则一定要简单,等孩子熟悉玩法之后再慢慢加入新的变化。
2
、务必要加入情绪分享的行为,如接住弹珠后双方击掌庆贺,或摆个
po se
大叫一声“耶!
”
3
、切记停顿、延迟、不可预期 性以及气氛的营造是所有
RDI
活动中,对训练最为有效的手
段。
小丑天平:
< br>这是一套木质玩具,
由一个支座、
一个平衡架和红黄蓝绿四个小丑组成。
每个小 丑是由大中
小三个圆珠和一个带着尖尖帽子的小人头组成。
小小对这套玩具爱不释手,
玩游戏的动机很
强烈。
游戏规则:
两个人面对面坐着,
一个人用表情或动作指挥,
另一个人参照对方的表情和意图,
分别把小丑的各个组件组装起来。
游戏目的:
在游戏中对同伴的动作和表情进行参照,理解同伴的意图,< br>模仿情绪表达,
获得
游戏的乐趣并与他人分享。
注意事项 :
本游戏不必过分注意组合规律的正确与否,
只要能从中获得乐趣,
任何组合都可以被允许,不应偏离原来的宗旨去纠正游戏的玩法。
游戏说明:
1
、在解决谁先玩(组装)的问题时抓住契机,加入其它的训练项目:如石头剪刀布 、踩脚、
抢凳子等
2
、家长应对整个游戏的节奏和思路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7: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954.html
-
上一篇:家长玩具观调查:儿童玩具为什么买如何买买多少
下一篇:小班玩玩具的安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