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2015.10.26
通过学习 ,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
生食物中毒。< br>
为了使我们的健康有保障,在饮食习惯和卫生方面我们应该注意:
1.
按时进餐,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
2.
饭前便后应洗手,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3.
学校吃完营养餐后要把餐具洗干净。
4.
不买路边 摊上的食品。选购食品时,不买这些产品:没有商标、没有生产日期、没有保质期、没
有生产厂家、包装 不完整。
5.
预防食物中毒,不吃不清洁的或变质的食物如:隔餐鸡蛋和启封时间久的牛奶。
6.
在家食用蔬菜之前先浸泡,然后洗涤干净。
7.
尽量少去吃油炸等快餐食品。
预防食物中毒(一)
2015.11.2
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1
、细菌性食物中毒:
2
、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
3
、化学性食物中毒:
为了避免发生食物中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
、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
2
、不吃霉变的粮 食、甘蔗、花生米、玉米(粒上有霉点就是黄曲霉)
,可以引起慢性中毒,同时有明显
的致癌作 用,对人体危害达,不能食用。
3
、河豚鱼是带毒的鱼,并且有剧毒,防止误食是第一关。
4
、没 有煮熟的四季豆含有皂素和血球凝集素,吃了不熟的四季豆会发生中毒,所以食用一定要炖熟烧
烂。
5.
发芽的马铃薯不能直接食用,必须把芽眼及附近的变色部位处理干净,发青的土豆也 不能吃,因为它
们体内含有有毒的龙葵素。
6
、警惕误食有毒有 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
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 毒。
预防食物中毒(二)
2015.11.9
了解食物中毒的特点:
1
、中毒者在相近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相同的可疑中毒食物。
2
、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较短。
3
、中毒者的一般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
食物中毒后的应对:
1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
、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
、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
、马上 联系医院,进行紧急抢救。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
、封存相关食物,以备疾病控制中心化验检查。
6
、出现脱水症 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
,应尽快将中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垃
圾
食
品
2015.11.16
十大
“
垃圾
”
食品及其危害:
第一类:油炸类食品;第二类:腌制类食品;第三类:加工类肉食品;
第四类:饼干类食品;第五类:汽水、可乐类食品;第六类:方便类食品
第七类:罐头类食品;第八类:话梅蜜饯类食品;第九类:冷冻甜品类食品
第十类:烧烤类食品。
作为学生应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做好个人防护,以下几点提请同学们注意:
1.
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 明,
有无
QS
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
远离十大有害食品,亲近十大健康食品,纠正自己平时的偏食习惯。
3.
少吃肥肉、盐腌、烟熏和油炸的食品。
4
、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等油炸类、膨化类食品,不能经常食用。
5.
正确选购饮料,白开水比什么饮料都好,希望同学们善待它。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2015.11.23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 要而加入食品中
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
一般来说,食品添加剂 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的和化学合成的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指利用动植物或
微生物的代谢产为原料, 经提取所获得的天然物质;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是指采用化学手段,使元素
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 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
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
保质期
(最佳食用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依 然可以
食用。
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 食用日期,超过保存期的食品不
宜食用。
现
代
食
品
加
工(添加剂)
2015.11.30
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的和化学合成的两大类。
几种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与发展
(
1
)防腐防霉剂:
(
2
)抗氧化保鲜剂:
(
3
)螯合剂(含稳定剂和凝固剂)
:
(
4
)品质改良剂:
(
5
)食用色素: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 ,不购买
“
三无食品
”
。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
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特别购买时要注意看清楚配料表中的食品添加剂,因为一些食品
添加剂
,
其长期使用或违规使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食
品
污
染
2015.12.7
常见的食品污染主要有三种: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
食源性疾病:指食物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日常生活中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原因有:
A
、误将亚硝酸盐当食盐、调味品使用。
B
、
“
工业用
盐
”
用作食盐。
C
、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可引起中毒。
D
、
饮用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苦井水、
蒸锅水,
亦可引起中毒。
E
、
肉制品加工时超量用亚硝酸盐,
可导致食用者中毒。
食品卫生常识
2015.12.21
饮食卫生方面的教育:
1
、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
2
、不喝甜饮料和碳酸饮料,喝白开水。
3
、生熟食品要分开,生 熟案板要分开,这样有利于防止细菌交叉污染食品,冰箱中生熟食品要分
开包装,分开存放。
4
、豆浆必须煮透后喝,豆浆加热出现泡沫后,要在充分煮沸
10
分钟才算好 。
5
、在生大豆和豆浆中含有多种不利于消化吸收的“抗营养因子”
,这些 物质必须经过充分的煮沸处
理才能被破坏,大豆制品必须熟食。
6
、不卖病 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类、畜类和水产类食品。不卖死的黄鳝、甲鱼、河蟹和贝类。
7、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
量繁 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如下:
1
、用白纸包裹食物,越白的纸内涵荧光剂越多。
2
、用报纸包裹食物,报纸中含有大量的铅等重金属。
3
、用餐巾纸擦杯子和消毒餐具,造成二次污染。
4
、不用水洗手而用湿巾,湿巾中含有防腐剂。
食品的储存方法
2015.12.30
食物种类繁多,
性质各异,
适应的环境各不相同。
因此储存食物首先要熟悉各 种食物的特点
.
了解影
响食物变化的原因,采取适当的存储方法。
1.
低温储存法:
2
、低温储存按其温度的不同可分为冷藏法和冷冻法,
3
、高温储存法:
4
、通风储存法:
5
、腌、渍、酱、泡储存法:
6
、烟熏储存法:
7
、真空密封保存方法: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7:1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943.html
-
上一篇:酒精在人体如何代谢(齐全)
下一篇:健康教育(黑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