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廓和肺部检查
(
一)胸部体表标志与分区(图
3-1
)。
图
3-1
胸部正面、背面及侧面观
确定腋前、中、后三线时被检查者上臂应外展,使上臂与躯干成
90°
角。
在胸部表面利用骨骼标志分区及划线,便于胸部病变定位。常用的体表标志如下:
1.
骨骼标志
胸骨上切迹、胸骨柄、胸骨角
(
路易氏角,
Louis
角
)
、腹上角、剑突、肋
骨、肋间隙、肩胛骨、脊柱棘突、肋脊角。
胸骨角:< br>为胸骨柄与胸骨体联接处向前突起所形成的角。
此角恰与第
2
肋软骨相连,是
计数肋骨和肋间隙顺序的主要标志。
第七颈椎棘突:
为背 部颈椎与胸椎交界的骨性标志,
低头时更为明显的突出,
此以下即
为计算胸椎的起点。
肩胛下角:
被检查者取直立位,
两上肢自然下垂时,
肩 胛下角的位置相当于第七或第八
肋骨的水平。
2.
垂直线标志
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胸骨线、胸骨旁线、腋前 线、腋后线、腋中线、肩胛
线、后正中线。
锁骨中线:通过锁骨肩峰端与胸骨端二者中点的垂直线,正常男子此线常通过乳头。
腋前、中、后线:通过腋窝前皱壁,后皱壁所作的垂直线,为腋前、后线,腋前、后线
间等距离 的平行线叫腋中线。
前正中线:通过胸骨中央的垂直线。
后正中线:通过脊椎棘突的垂直线。
肩胛线: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3.
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腋窝、胸骨上窝、
锁骨上、< br>下窝、肩胛上区、
肩胛间区、
肩胛下区。
胸骨上窝:胸骨柄上方的凹陷部,正常气管位于其后。
肩胛上区:
在背部肩胛冈以上区域。外上以斜方肌的上缘为界,相当于上叶肺尖的下
部。
肩胛下区:在背部两肩胛下角连线与平第
12
胸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
肩胛间区:
背部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
(二)肺和胸膜的界限。
肺叶体表投影:左肺分上、下两叶,右肺分上、中、下三叶,各肺叶在胸壁上有一定的
投影部位,了 解这些部位,对肺部疾患的定位诊断有一定意义。
左肺分叶的胸壁投影界线:上、
下 两叶分界线始于第三胸椎,
向外下方斜行,至腋后线
与第四肋骨相交,然后向前下方延伸,止于 第
6
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分为上、下两叶。
右肺分叶的胸壁投 影分界线:
右肺上中两叶与下叶之分界与左胸上、
下两叶之分界相同。
上、中两叶之分 界线,起自腋后线第
4
肋骨,终于第
3
肋间隙的胸骨右缘。
胸膜:分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
;
肋膈窦:
每侧的肋胸膜与膈胸膜于肺下界以 下的转折处称为肋膈窦,
约有二三个肋间高
度。由于其位置最低,当深吸气时也不能完全被扩张 的肺所充满。
(三)胸壁的检查。
观察营养状态、 皮肤、淋巴结和骨骼肌发育的情况,检查静脉、皮下气肿、胸壁压痛、
肋间隙的状况。
胸壁静脉:
当上腔或下腔静脉血流受阻建立侧支循环时,
可出现胸壁静脉曲张
(图< br>3-2
)
,
检查时要注意血流方向。
图
3-2
胸壁静脉曲张
(四)胸廓的检查。
1.
胸廓形态是否正常,有无扁平胸(图
3- 3
)、桶状胸(图
3-4
)、佝偻病胸(图
3-5
)(比
较 前后径和左右径大小即可确定胸廓的类型,正常成人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的比例为
1:1.5
) 。
图
3-3
扁平胸
为胸廓呈扁平状,其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一半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2:4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660.html
-
上一篇:诊断学规范肺功能检查教案
下一篇:2. 肺部体格检查20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