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理学试题
第一套
一、选择题
(1~30
每题
1
分
)
1
、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
A
、阈值
B
、阈刺激
C
、阈上刺激
D
、阈下刺激
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应
B
、负反馈
C
、反射
D
、正反馈
3
、某人的血细胞与
B
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
B
型血的血细胞不 凝集,此人血型为:
A
、
A
型
B
、
B
型
C
、
O
型
D
、
AB
型
4
、我国健康成年人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
A
、
40%~60%
B
、
40%~50%
C
、
50%~70%
D
、
60%~70%
5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
、使心室肌
AP
幅度增加
B
、使心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C
、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D
、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6
、房室瓣开放发生在:
A
、心室射血期初
B
、等容收缩期末
C
、等容舒张期初
D
、等容舒张期末
7
、心输出量是指:
A
、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出的血量之和
B
、每分钟由一侧心房射出的血量
C
、每分钟则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D
、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8
、影响正常人收缩压的主要因素是:
A
、心率的变化
B
、搏出量的变化
C
、外周阻力的变化
D
、循环血量的
变化
9
、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等于:
A
、
(毛细血管压< br>+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
组织液静水压)
B
、
(毛细血管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
组织液静水压)
C
、
(毛细血管 压
+
组织液静水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
组织液胶体渗透 压)
D
、毛细血管压
+
组织液胶体渗
透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
组织液静水压
10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特点是
A.
适宜刺激是动脉血压本身
B.
兴奋时可引起心率加快
C.
兴奋时可使肾交感神经活动减弱
D.
兴奋时可使心迷走神经活动加强
11
、呼吸是指:
A
、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B
、气体进出肺的过程
C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D
、气体进出血液的过程
12
、平静呼吸的特点是:
A
、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B
、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主动的
C
、吸气与呼气都是主动的
D
、吸气与呼气都是被动的
13
、正常成人在平静呼吸时,每次呼出或吸进的气量约为:
A
、
300-350ml
B
、
400-600ml
C
、
600-700ml
D
、
500-800ml
14
、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物是:
A
、血液中的
CO
2
B
、血液中的
H
+
C
、脑脊液中的
H
+
D
、脑脊液中的
CO
2
15
、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
B
、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状态的一个指标
C
、其正常变动范围为
4
~
12cmH
2
O
D
、心脏射血能力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低
16
、下列食物排空速度顺序正确的是:
A
、脂肪、糖、蛋白质
B
、糖、蛋白质、脂肪
C
、蛋白质、糖、脂肪
D
、蛋
白质、脂肪、糖
17
、机体体温最高的部位是:
A
、心
B
、肝
C
、脑
D
、直肠
18
、人在寒冷环境中,主要依靠哪种方式增加产热量:
A
、内脏代谢增加
B
、寒战性产热
C
、非寒战性产热
D
、
脑代谢
增加
19
、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等于: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
囊内压)
B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血浆
胶体渗透压
-
内囊压
C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
内囊压)
D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血
浆胶体渗透压
+
囊内压)
20
、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具有双向性
B
、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节律与突触前神经元不同
C
、对内环境变化不敏感
D
、突触后电位不能总和
21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
、能建立条件条件条件反射
B
、条件反射可分化
C
、有第一信号系统
D
、
有第二信号系统
22
、对脑和长骨的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
A
、生长素
B
、性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促甲状腺激素
23
、夜盲症产生的原因是:
A
、维生素
A
缺乏
B
、维生素
A
过多
C
、视蛋白过多
D
、视蛋白
过少
24
、近端小管对
Na
+
的重吸收量经常是
Na
+
滤过 量的:
A
、
55%-65%
B
、
65%-70%
C
、
75%-80%
D
、
85%-90%
25
、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A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B
、肺的扩张和回缩
C
、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D
、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26
、可兴奋细胞包括:
A
、神经细胞、肌细胞
B
、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C
、神经细胞、骨细胞、腺细胞
D
、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
27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A
、脂质
B
、蛋白质
C
、糖类
D
、核酸
28
、一个体重为
60kg
的人,其血量约为:
A
、
3000ml
B
、
4800ml
C
、
6000ml
D
、
7000ml
29
、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性收缩的原因是:
A
、心脏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B
、心肌肌质网
Ca
2+
贮存少
C
、心肌的有效不应期长
D
、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30
、切断兔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
A
、变深变快
B
、变浅变快
C
、变浅变慢
D
、变深变慢
二、多项选择题
31~35
每题
1
分
31
、哪些情况可延缓或防止凝血?
A.
血液中加入草酸钾或草酸铵
B.
血液中加入肝素
C.
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
D.
血液中加入双香豆素
E.
用粗纱布压迫
32
、胃酸的生理作用有:
A
、激活胃蛋白酶原
B
、杀菌
C
、使蛋白质变性
D
、促进
Ca
2+
和
Fe
2+
的吸收
E
、促进胰液、胆汗和肠液的分泌
33
、影响能量代谢最主要因素是:
A
、肌肉活动
B
、精神活动
C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D
、环境温度
34
、使尿量增多的因素有:
A
、大量饮水
B
、速尿
C
、静脉输入大量生理水
D
、注射垂体后叶素
E
、静脉输入大量高渗葡萄糖溶液
35
、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征有:
A
、双向性
B
、相对不疲劳性
C
、绝缘性
D
、中枢延搁
境变化敏感
E
、对内环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 ,共
20
分)
1
、细胞膜转运物质,常见的转运形式有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和
_ ___________
_____
。
2
、维生素
B< br>12
和叶酸缺乏可导致
_______________
贫血、缺铁可导致______________
贫血。
3
、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之间的相互关系。
4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
5
、胃运动形 式有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当 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机体的散热方式是
____________
。
7< br>、
尿
生
成
的
三
个
基
本
过< br>程
包
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
眼的最大调节能力可用它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来衡量,
这个距离称为
_____________
。
9
、
小< br>脑
的
主
要
功
能
是
____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名词解释:
(
15
分,每题
3
分)
1
、血液凝固:
2
、心动周期:
3
、粘液
-
碳酸氢盐屏障:
4
、瞳孔对光反射
:
5
、体温:
五、问答题(
30
分)
1
、动脉血压是如何形成的?试述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
12
分)
2
、什么是肺换气?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
10
分)
3
、试述胰液成分和作用。(
8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35
分单项选择每题
1
分
,26
至
30
题为多选每题
2
分
)
1
、
ACACD
6
、
DCBAA
11
、
AABCD
16
、
BBBDC
21
、
DCABD
26
、
BBBCD
27
、
ABCD
28
、
ABCDE
29
、
ABCD
29
、
ABCE
30
、
ABC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2
、巨幼红细胞性、小细胞低色素性
3
、心肌收缩力、静脉回心血量
4
、物理溶解、化学结合
5
、紧张性收缩
_
、容受性舒张、蠕动
6
、蒸发
7
、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
8
、近点
9
、维持姿势、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
三、名词解释:
(
20
分,每题
4
分)
1
、血液凝固:血液由液体变成凝胶状态的过程
2
、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3
、粘液
-
碳酸氢盐屏障:粘液和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的
HCO
3
共同形成的一个防御屏障。
4
、瞳孔对光反射:当不同强度的光线照射眼 时,瞳孔的大小可随光线强弱的改变而改变,
这种现象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
5
、体温
:
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四、简答题
(20
分
)
1
、动脉血压是如何形 成的?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
9
分)
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
心室收缩射血和血液流向外周所遇到的阻力(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根本因素。
大动脉的弹性扩张和回缩使收缩压不至于过高,
舒张压不至于过低并对维持血液的持续
流动具 有重要的作用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
)
搏 出量:当搏出量增加时
,
收缩压必然升高
,
舒张压亦升高
.
收缩压主要反映搏出量多少
.
2
)
心率:若其他因素不变
,
心率加快时
,
心舒期缩短,心舒期末存留 在大动脉内的血流量就
较多,以至舒张压明显升高
,
脉压减小
.
3
)
外周阻力:
若其他因素不变
,
外 周阻力增加时
,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
但舒张压升高的幅
度比收缩 压大,脉压减小。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
4
)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循环血量减少
,
而血管容积未能相应减小
,
可导致动脉 血压下降
.
若
血管容积增大而血量不变
,
血压则下降
.
5
)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具有减小脉 压的作用
,
老年人的动脉管壁组织钙
化、
管壁增厚、
弹性减退
,
对血压的缓冲作用减弱
,
故使收缩压升高
,
舒张压降低
,
脉压增大
.
2
、什么是肺换气?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
5
分)
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
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有
:①
气体
分压差
,
是气体交换的动力
.
它不仅决定着气体 扩散的方向
,
还影响气体扩散的速率②
呼吸膜的
厚度和面积
.
气体扩散速度与呼吸膜的厚度成反比
,
与呼吸膜的面积成正比③
通气
/血流比值
.
此比值为
0.84
时肺的换气效率最高
.
通气
/
血流比值不论增大或减小
,
均引起肺换气量减少。
3
、试述胰液成分和作用。
(
6
分)
胰液中含有与消化有关的组成成分有
4
种
,
其作用是
: < br>⑴
碳酸氢钠
:
中和胃酸
,
为肠液中消化酶提供适宜的
PH
值
.
⑵
胰淀粉酶
:
可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
⑶
胰脂肪酶
:
可使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
⑷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
均能分解蛋白质为月示和胨
,
两者共同作用可使蛋白质 转变为多肽和
氨基酸
.
另外
,
糜蛋白酶还有凝乳作用
生理学——第二套
一、选择题
(
1
×
35=35
分)
1
—
30
为单选题,
31-35
为 多选题
1
、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
A
、阈值
B
、阈刺激
C
、阈上刺激
D
、阈下刺激
2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
、神经冲动
B
、分泌
C
、反射
D
、动作电位
3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点是:
A
、耗氧、低能
B
、顺浓度差进行
C
、借助于通道蛋白
D
、转运的物质是小分子或离子
4
、神经
-
骨骼肌接头处传递的化学递质是: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
γ
-
氨基丁酸
D
、乙酰胆碱
5
、实验中人为降低细胞外液的钠离子浓度时,动作电位的幅度:
A
、增大
B
、先增大后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减小
6
、血浆白蛋白浓度下降时,引起水肿的原因是:
A
、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下降
D
、淋巴回流量下降
7
、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是因为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持续到心室:
A
、收缩期末
B
、舒张早期
C
、舒张中期末
D
、收缩早期
8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
A
、蛋白质
B
、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D
、激肽释放酶
C
、组织激活物
9
、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
、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百分比
C
、在血浆中占容积百分比
B
、在血液中占的重量百分比
D
、在血清中所占容积百分比
10
、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性收缩的原因是:
A
、心脏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B
、心肌的有效不应期长
C
、心肌能自动节律性
D
、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11
、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
、动脉血压
B
、心房压力
C
、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
D
、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
12
、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等于:
A
、
(毛细血管压
+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
组织液静水压 )
B
、
(毛细血管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C
、
(毛细血管压
+< br>组织液静水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
、毛细血管压
+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静水压
13
、大动脉管壁弹性
(
顺应性)
下降时,下列错误的是:
A
、动脉收缩压升高
B
、动脉舒张压降低
C
、脉压差减小
D
、脉搏波传播速度加快
14
、控制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缩的主要是:
A
、血管平滑肌的特性
C
、局部组织的代谢产物
B
、交感神经舒血管纤维的支配
D
、副交感神经舒血管纤维的支配
15
、调节心血管的基本中枢位于
A
、脊髓
B
、脑桥
16
、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A
、气体分压差
B
、肺内压的变化
C
、肺本身的舒缩活动
D
、
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17
、正常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有效刺激是:
A
、血液中一定程度的缺氧
B
、肺牵张感受器传入冲动
D
、血液中一定浓度的
CO
2
C
、延髓
D
、大脑皮层
C
、血液中一定浓度的碱性物质
18
、关于内因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与小肠吸收维生素
B
2
有关
C
、与维生素
B
1
吸收有关
B
、与缺铁性贫血有关
D
、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有关
19
、消化道内最重要的消化液为:
A
、小肠液
B
、胃液
C
、胰液
D
、胆汁
20
、下列哪种生理情况下基础代谢率最低:
A
、熟睡时
B
、基础条件下
D
、平卧时
C
、清晨醒后未进食之前
21
、下述情况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多的是: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B
、肾血浆流量降低
C
、肾小囊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D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22
、关于葡萄糖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与钠离子的重吸收相耦联
B
、近端小管重吸收葡萄糖能力有一定限度
C
、是一种继发性主动转运过程
D
、正常情况下,近端小管不能将肾小球滤出的糖全部重吸收
23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主要受何种激素的调节:
A
、血管紧张激素
B
、醛固酮
24
、肾炎患者出现蛋白尿是由于:
A
、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B
、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C
、糖皮质素
D
、
ADH
C
、血浆蛋白浓度增高
D
、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增大
25
、夜盲症产生的原因是:
A
、维生素
A
缺乏
C
、视蛋白过多
B
、维生素
A
过多
D
、视蛋白过少
26
、视力(视敏度)测定的是哪种细胞的功能: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2: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