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论文
第一章
绪论
近年来
,
维生素
B
12
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医 药界的重视,由于其价格低廉,在广大的中小城镇有
着稳定的销售市场,维生素
B
12
系列产品的扩产发展,应在提高维生素
B
12
的技术含量、生产水平和
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上,采取竞争有序的良性发展。
应注重工艺改革,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新设
备,提高产品的收率。另外,应加大维生素
B
12
的开发。在生产环节 上注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
成本,从而降低药价,让利于民,提高产量和市场竞争力,这也是项目决 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
维生素
B
12
片简介
1.
药品名称以及通用名:维生素
B
12
片, 其化学名为
Coα
-
[α
-(5
,
6
二甲基苯并< br>
咪唑基
)]
—Coβ
氰钴酰胺。
2.
药品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粉红色。
3.
药理作 用:维生素
B
12
在体内转化为甲基钴胺和辅酶
B
12
产生 活性,甲基钴胺参与叶酸代谢,
缺乏时妨碍四氢叶酸的循环利用,从而阻碍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合成, 使
DNA
合成受阻,血细胞
的成熟分裂停滞,
导致巨幼细胞贫血;
辅 酶
B
12
促进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甲基丙二酰辅酶
A
转变成琥
珀酰辅酶
A
参与三羧酸循环,
人体缺乏时引起甲基丙二酸排泄增加和脂肪酸代谢异常 ,
同时影响神经
髓鞘脂类的合成及维持有鞘神经纤维的正常功能,出现神经损害的临床症状。< br>
4.
功能主治: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5.
用法用量: 口服,一日
25μg
-
100μg
或隔日
50μg
-
200μg
分次服用或遵医嘱。
6.
不良反应:有低血钾及高尿酸血症等不良反应报道。
7.
注意事项:
a
、利伯病
(Leber′s dise ase)
即家族遗传性球后视神经炎及抽烟性弱视症。血清中维生素
B
12
异 常升
高,如使用维生素
B
12
治疗可使视神经萎缩迅速加剧,但采用羟钴胺则 有所裨益。
b
、痛风患者如 使用本品,由于核酸降解加速,血尿酸升高,可诱发痛风发作,应加注意。
c
、神经系统损害者,在诊断未明确前,不宜应用维生素B
12
,以免掩盖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表
现。
d
、维生素
B
12
缺乏可同时伴有 叶酸缺乏,如以维生素
B
12
治疗,血象虽能改善,但可掩盖叶酸缺
乏的临床 表现;对该类患者宜同时补充叶酸,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 1 -
1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论文
e
、维生素
B
12
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在起始
48
小 时,宜查血钾,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严重
低血钾。
f
、
抗生素可影响血清和红细胞内维生素
B
1 2
测定,
特别是应用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可产生假性低
值,在治疗前后,随访 测定血清维生素
B
12
时,应加注意
【
1
】
。
二
.
维生素
B
12
片市场现状分析
维生素
B
12
(氰钴胺)是一种含钴的水溶性维生素,为深红色结晶或结晶粉末。维生素
B< br>12
具有
广泛的生理作用,它参与体内甲基转换及叶酸代谢,促进神经髓鞘中脂蛋白的形 成,保持中枢神经和
外周有髓鞘神经纤维的功能完整,参与广泛的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等。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维生素
B
12
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生产和出口连年大幅增加,中国对维生
素B
12
需求转旺,
平均年增幅超过两位数。
长期以来,
维生素B
12
的临床 用药量平稳,
没有大的起伏。
它还和其他维生素一起构成多种维生素产品,做为
OTC
药物、保健食品广为销售。如中国市场上的
施尔康、善存、
21
金维它等各种 中外品牌的产品,这方面用量也不小。目前维生素B
12
已列入中国基
本医疗保险药品 目录中的甲类品种。
据统计,
它在中国大城市医院的用药普及率已达到
90%--10 0%
。
维生素
B
12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贫血,亦与叶酸合用 于治疗各种巨幼细胞贫血、抗叶酸药
引起的贫血及脂肪泻等。它也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炎、神经 萎缩等,还用于治疗肝脏疾病如
肝炎、肝硬化等。
在国外,维生素
B
12
除了用于医药方面,还大量应用于动物饲料、营养补充剂和食品加工,如维
生素强化面粉 、再制食品、婴儿食品等。美国市场上的维生素
B
12
药用约占
40%
,饲料用约占
36%
,
食品用约占
24%
。
2 010
年维生素
B
12
前三季度,我国维生素
B
12
产量为
13.74
吨,同比增长
63.39%
。河北省维生素
B< br>12
产量为
8.67
吨,
同比增长
23.62%
,< br>占全国生产总量的
63.1%
,
与去年同期相比所占比重减少了
20. 3
个百分点。
维生素
B
12
的出口情况,如图(
1
)
2010
年前三季度维生素
B
12
出口
2.4 8
吨,同比下降
62.92%
,
出口金额
4382.3
万美 元,同比增长
33.54%
。从出口值月度走势来看,
1
—
7
月份基本呈现持续上扬的
走势,
8
月份大幅下跌,环比下降
38.42%< br>,
9
月份与
8
月份基本持平
【
3
】
【
2
】
。
- 2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论文
图(
1
)
20 10
年前三季度河北省维生素
B
12
出口值走势图
维生素
B
12
出口市场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美国、印度 、欧盟、日本和东盟。对上述市场的出口金
额分别为
1582.57
万美元、
1146.76
万美元、
418.61
万美元、
327.92
万美元 和
200.01
万美元,同比分
别增长
16.07%
、
47 .61%
、
19.85%
、
73.44%
和
52.39%< br>。
对上述市场的出口额占该产品出口总值的
83.88%
。
美国、印度和欧盟是我省该产品的传统出口市场和主要出口市场,
全年出口金额占该产品出口总值的
71.84%
。前三季度我省维生素
B
12
出口态势良好,各大出口市场均 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
三
.
维生素
B
12
片生产现状分析
就生产而言,原 有的生产工艺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工艺处方的改进势在必行。目
前工艺处方中所存在的主 要问题是脆碎度不合格和溶出度较低,
生产中旧方案制完粒后首先其细粉过
多对压片要求过高, 出现的问题有装量不稳导致有些片超上限,或低于下限,压片过程中甩细粉多,
易造成浪费,
且 脆碎度在边缘,
溶出度过低药效过低。
生产的现状导致成本的升高,
对于人力,
财力,
物力,都是一种无须的浪费,对于吸湿性物一次制粒不成功,由于吸湿会导致粒度过硬无法压片 ,使
整批物料丢失。由于上述原因我就此方面进行了处方的改进,用最低的成本来改善上述问题。通过各
种方法的比较,我认为使用不同的粘合剂(原有粘合剂为淀粉改用
HPMC
粘合剂粘度 的增加将伴随
液体桥机械强度的增强而导致颗粒均匀)改变外加辅料的用量将影响到维生素
B< br>12
片的溶出度,
(选
定
3%
羟甲纤维素为粘合剂
, 2%
羧甲基淀粉钠为崩解剂,溶出度可达
95%
以上)
。维生素
B< br>12
片的脆碎
度不够
,
可以由以下几方面来改善
:
1
、提高黏合剂的浓度或改用黏合性更强的黏合剂;
2
、用更细的筛子治粒,
24
目筛网较
20
目可明显提高脆碎度;
- 3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论文
3
、干燥温度的不同将影响到它 的脆碎度(湿颗粒的干燥:湿颗粒制成后,应立即干燥,以免结
块或受压变形。干燥温度由原料性质而定 ,一般以
50
~
60
℃
为宜。一些对湿热稳定的药物为缩短干燥时间,干燥温度可适当增高到
80
~
100
℃
)这样设计处方组 成和工艺路线简便易行,生产成本低,容
易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从而转入到大生产中应用。从本质上提 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此,我将
“
维生素
B
12片工艺处方的改进
”
做为题目。在此次论文中,我努力将生产实际中的问
题和本改 进联系起来,使企业减少成本,提高物料利用率。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做地更好并开拓
创新,使企业 更好的发展,希望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改进。
- 4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论文
第二章
维生素
B
12
生产工艺处方
目前生产维生素< br>B
12
片影响因素较大的是萃取度和溶出度,因此,为了解决维生素
B
12
片由于处
方不合理引起的脆碎度不合格和溶出度低问题,对维生素
B
12
片进行了工艺处方设计。既要保证溶出
度数值要高,又要保证脆碎度数值要低。为了解决这些问 题,我选择了两条工艺路线:
一
.
路线一的主要原料及工艺
【
4
】
工艺一的用料:维生素
B
12
,内辅料,粘合剂
E,
外加辅料
C
(浓度
1%
)< br>。
主要操作步骤:操作时,根据处方把主料和各种辅料加入制粒容器中,盖上盖,先搅 拌混合
2-3
分钟,待混合均匀后再分批加入粘合剂容液,在高速旋转的搅拌器的作用下将物料 翻动、混合,一般
经
10-20
分钟即可得到较均匀的粒子。制粒完成后,将湿颗粒在 不同温度下进行干燥,最后过
18
目
筛进行整粒。
二
.
路线二的主要原料及工艺
工艺二的用料:维生素
B< br>12
,内辅料,粘合剂
F,
外加辅料
C
(浓度
2%< br>)
。
主要操作步骤:操作时,根据处方把主料和各种辅料加入制粒容器中,盖 上盖,先搅拌混合
2-3
分钟,待混合均匀后再分批加入粘合剂容液,在高速旋转的搅拌器的作 用下将物料翻动、混合,一般
经
10-20
分钟即可得到较均匀的粒子。制粒完成后, 将湿颗粒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干燥,最后过
18
目
筛进行整粒。
按路 线一、路线二处方及工艺分别连续进行多次实验,对颗粒粒度分布情况进行对照如表
1
。
表
1
颗粒粒度分布情况对照表
200
#
0
#
粒度
G
(1)
12
0
#
(2)
80
#
(3)
60
#
(4)
32
#
(5)
方法一
方法二
4.33%
3.70%
19.43%
5.33%
30.83%
21.43%
26.33%
47.57%
17.97%
21.30%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路线一的颗粒软,
细粉多,
颗粒粗细分布不 均匀,
而路线二颗粒粗细比较均匀
,
基本上接近于正态分布
,
较为理 想
,60
26.33%
提高到
47.57%
,而
12
0
#
#
#
#
的颗粒
由方法一的
19.43%
下降到
5.33%< br>,从根本上克服了由于颗粒不整齐,偏软,细粉多的弊端,
颗粒质量大大提高。
三
.
溶出度、脆碎度情况分析
【
5
】
- 5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17:1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445.html
-
上一篇:养生堂天然维生素E广告策略分析
下一篇:维生素B6工艺路线及生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