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江口市中医院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姓名:张??
性别:女
年龄:
32
岁
床号:
210-2
病历号:
12745
入院时间:
2010
年
02
月
23
日
10
时
15
分
讨论时间:2010
年
02
月
27
日
16
时
30
分
主持人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
??
科主任
参加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住院医师
??
住院医师
??
住院医师
??
护士长
??
主管护师
??
护
师
??
护师
??
护师
讨论记录:
青年女患,因“腰痛
1
年,加重伴活动受限
8
天”入院,主要表现为 腰臀部疼痛,
僵硬不舒,时有牵及膝腿部疼痛或酸软无力,阴雨天症状加重,弯腰活动及卧床翻身困难,夜间痛甚,难以入睡。
入院查体:
T36.5
℃、
P78
次
/
分、
R19
次
/
分、
BP125/8 0mmHg
,心肺腹无异常,腰椎
生理曲度变直,
腰肌痉挛紧张,
L3-S1
棘旁及双侧骶髂关节压叩痛
(
+
)
,
骨盆挤压及分离
试验(
+
)
,
“
4
”字试验(
+
),腰椎活动度检查:前屈
30
°、后伸
15
°、左右侧屈
15< br>°,
胸廓(第
4
肋)呼吸活动扩展度<
2cm
。
< br>辅助检查:院后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无异常,血沉
40mm/h
,
HLA-B27
弱阳性,骶髂关节
CT
检查示:双侧骶髂关节炎(
I II
级)
。
目前情况:入院后针行灸、拔罐、推拿、理疗、中药汤剂内服 等中医药适宜身及技
术治疗补肾祛寒及抗炎镇痛、调节免疫等治疗,目前患者腰髋痛症状有所减轻,卧床 翻
身及弯腰活动较前改善。
讨论目的:分析病情,优化治疗与护理方案。
1
丹江口市中医院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强直性脊柱炎的起始阶段,滑囊与骨的连接处有炎性改变,并伴随有骨侵蚀
和 骨的形成;其后,关节边缘部分由于滑囊的骨化而“搭桥”
,最后软骨下骨化可形成更
严重的关 节间强直。针刀医学认为该病的根本原因是有关电生理线路的功能紊乱,使自
身免疫力下降,在自身代谢 机制的作用下,关节炎性渗出,使周围软组织遭到破坏,造
成粘连、挛缩、代谢障碍,渗出液无法排除, 使关节囊内产生巨大的张力,软组织进一
步变性,形成钙化、骨化,最终形成中轴关节的完全强直。
??:青年女患,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肝肾精血不足,肾督亏虚,风寒湿之邪乘
虚深侵 肾督,筋脉失调,骨质受损。性质为本虚标实,肾督虚为本,风寒湿为标,寒湿
之邪深侵肾督,督脉受病 ,又可累及全身多个脏腑。结合舌苔脉象属“肾虚督寒”之象,
治宜补肾祛寒,强督除湿,散风活瘀,强 壮筋骨。
??:
AS
的诊断目前较为广泛通用的标准是
1984< br>年修订的纽约标准。
临床标准:
1.
腰痛、僵
3
个月以上,活 动改善,休息无改善;
2.
腰椎额状面和矢状面活动受限;
3.
胸
廓 活动度低于相应年龄、
性别的正常人。
放射学标准:
双侧骶髂关节炎≥
2级或单侧骶髂
关节炎
3-4
级。该患者符合以上所有要点,因而诊断明确。目前已 行针灸、拔罐、推拿、
理疗、中药汤剂内服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补肾祛寒,强督除湿,抗炎镇痛及调节 免疫
等治疗,患者腰痛及功能活动已明显改善,建议配合针刀及手法治疗调节力学平衡。
??:针刀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关节周围的软组
织及关节囊产生粘 连、挛缩、瘢痕,使关节内产生高应力而导致关节内力学平衡失调,
关节软骨破坏及在张力的刺激纤维组 织变性,最终产生骨性融合。根据针刀医学中关于
软组织损伤动态平衡失调的理论,造成动态平衡失调的 三大病理因素是粘连、挛缩和瘢
痕,根据网眼理论,应用针刀整体松解病变部位粘连、挛缩的组织,辅以 手法治疗,可
重新恢复关节力学平衡状态,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目的。本例患者属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
2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15:4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271.html
-
上一篇:强直性脊柱炎病历模板
下一篇:附属教学医院教案模板(强直性脊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