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医大师贺普仁:“一针一得”治百病
国医大师贺普仁:“一针一得”治百病
/html/2012-06/21/content_174154
大洋新闻
时间
: 2012-06-21
来源
:
广州日报
作者
:
钟键夫
耿楠
双手指肚按揉承泣穴
36
次,使之有酸重感。
好书推荐
贺普仁
口述
钟键夫
耿楠
撰稿
广东科技出版社
转睛功
按揉承泣穴
两年前,
85
岁的贺普仁在中央 电视台
《中华医药》
节目
中表演穿针引线,
令人吃惊,
但是很多人却 不知道,
他在
52
岁时眼睛差点瞎了。贺普仁回想起来,与自己在非洲的工作
有很大关系。贺普仁说:“那地方热,出汗特别多。汗也是血
的一部分,
‘目得血而能视’,< br>如果这血不充足,
就不能供给眼
睛,视力就必然下降。经过检查说是有轻度的白内障,白 内
障也没办法治,只能是等着以后失明了再做手术,换个晶体
就行了。”
贺普仁说:
“从那时起我就觉得这眼睛没什么希望了,
好
多老年白 内障都是两三年就不行了,就要手术。我当时压力
很大,因为我们针灸就要用眼睛找穴位,没有眼睛,工 作就
受到很大影响。
”贺普仁当时正在研究火针,
如果一旦停下来,
多年的心 血就有可能付之东流。白内障不治,不手术,肯定
是要失明的。贺普仁只能自救,练起了中医传统的转睛 功。
转睛功很简单,双目微闭,全身放松,开始是顺时针转动眼
球
36
次,< br>而后是逆时针转动
36
次。
贺老相信这样长期坚持
锻炼,对很多病都有 疗效,不仅仅是白内障,老花眼、近视
眼都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如果闭眼转睛不便,也可以睁眼
转睛。
这么简单的功法能遏制白内障?很多人都难以相信。
“这种功法使局部的经络通畅,
气血运行加快,
有些废物
随时随地就吸收了,这样白内障就形成不起来。”贺普仁说。
中医认 为全身有很多大的络脉分支,分布在眼睛上。眼
睛里的络脉如果有“瘀滞”,就会形成白内障,转睛是自 古以
来就有的养眼方法,古人认为这样可以疏通眼睛中的络脉,
化除“瘀滞”。
现代医院也发现,眼睛是我们人体代谢最缓慢的器官,
而转睛可以促进眼 睛内部微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从而改善
晶状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病变和渗出物的吸收,有助于早中期白内障的控制。
贺普仁曾幽默地说:“本来我等着失明了,等了 几十年,
也没有失明,现在也没有手术。”
贺普仁的养眼功还 不止转睛,他还有一个秘密就是按揉
承泣穴。
早在
47
岁那一年,
贺 普仁眼睛就发花,
视力减退,
配过
150
度的老花镜来看书。为了中止老花眼 ,贺普仁每天
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按揉承泣穴。
承泣穴是胃经的穴位,如下图所示。 胃经多气多血,揉这个
穴位直接对眼睛供血有帮助。承泣穴的位置就是我们目视前
方,眼球正下 方的眼眶位置,很容易找到。
腰胯痛用伏兔穴
得了 腰胯痛,病人不仅疼痛不堪,生活很不方便,而且
很难用单一的原因来说明患者为什么得了腰胯痛。腰胯 痛是
一种病症,就是腰痛连及胯(髋、股)部,多为双侧,也可
能是单侧,可由多种病变引起。
得了腰胯痛的病人,一般都会出现这些症状:
(
1< br>)单侧
或双侧腰部、臀部及胯部疼痛;
(
2
)遇阴雨寒冷则加重或腰< br>痛如刺,痛有定处;
(
3
)或者是腰部隐隐作痛,神疲乏力,
反复发作 ,遇劳则甚。
发现自己得了上面这些症状的病人,一定要多注意自己< br>的健康,您很可能是得了腰胯痛。按中医的说法,腰胯痛是
因为感受风寒湿邪,经络痹阻,导致气 血运行不畅;或因跌
扑闪挫,以致经络受损,气血阻滞不通,导致了腰胯痛。
用伏兔穴治腰胯痛
针刺伏兔穴治腰胯痛的绝招,排 在《一针一得》秘籍中
第四秘的第
24
条,贺普仁说:“腰胯痛:针伏兔。”
穴名:伏兔穴之名出自《黄帝明堂经》
,别名“外勾”。
类属:足阳明胃经穴。
适应症:主治下肢病症。常用于下肢痿痹,膝冷。
操作:直刺
1~2
寸。
治疗腰胯痛最好的办法,是请专业医生针灸,非专业人
士请勿施针。如果不便施针,患者可以在自己家 里,通过贺
普仁的独穴原理进行辅助治疗或保健。
伏兔穴简易 取法:医生用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膝盖骨最高
处,然后整个手掌放平,中指尖所在位就是伏兔穴。如上页< br>图所示。
《黄帝明堂经》上说伏兔穴“在膝上六寸起肉”。
砭石保健法
伏兔穴是足阳明经穴位,这个胃经上的穴位治疗腰 胯痛
和骨头相关的疾病等看上去有点远。可是从中医原理上讲,
这看似骨头的问题,根源却在胃 ,胃经能为骨骼提供滋养,
所以,砭石或者点按伏兔穴对于治疗腰胯痛、腰痛,有一定
的辅助治 疗和保健效果。
操作方法:如下图所示,顺着自己的大腿和膝盖找到伏
兔穴之后,用砭石点刺,缓缓施力,然后慢慢松开,以皮肤
微微泛红为度。
艾灸保健法
用艾条温和灸,让艾条燃着的一端接近 施灸部位的皮肤,
保持一定距离,
患者只觉温热而无灼痛感,
每次
10~15
分钟,
每天
1~2
次。对缓解疼痛有较好疗效。
膝痛用风府穴
人到中年以后,很容易沦为“膝痛一族”,中医 认为,膝
痛是因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侵袭膝部并留驻关节之内而引
发疼痛。现代医学所指的各 类型膝部关节炎,都可能引发膝
关节疼痛。
膝关节炎的病因比较复杂,
包括慢性损伤、
肥胖、
老化、超负荷运动、饮食、性别、种族、环境、细胞因子以
及免疫因素等等。目 前现代医学治疗只能改善症状,减轻痛
苦,
并且必须坚持治疗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症情严重者,
则可考虑西医手术治疗,而中医针灸较为简单有效。
中医文献说风府穴
穴名:风府穴之名出自《素问》
、
《灵枢》
,别名“舌本”、
“鬼穴”、“鬼枕”。类属:督脉穴。
适应症:主治脑病及相关目、鼻、舌部病症。常用于中
风不语癫狂,颈项强痛;咽喉 肿,眩晕,鼻衄。
操作:针尖朝向下颌或喉结方向缓慢刺入
0 .5~1
寸,不
可向上深刺,以免伤脊髓。缓慢进针,严禁提插和大幅度捻
转。
治疗膝痛最好的办法,是请专业医生针灸,非专业人士
请勿施针。如 果是在家里,可以通过贺普仁的独穴原理进行
辅助治疗或自我保健。
寻找风府穴
风府穴,在后发际正中以上一横指的凹陷中,顺着 脖子
后面正中间向上摸,到脖子和头交接的地方有个凹陷的“坑
儿”,
就是了。
《针灸学》
说:
“正坐,
头微前倾,
后正中线上,
入后发际上1
寸。”
指按疗法
找到风府穴后,如下图所示,可选用:①用双手中指点
按;②用拇指点按。每天点按
2次,每次
3~5
分钟。风府穴
解风的衙门口——风府风是最普遍的一种自然现象。 在长期
的摸索当中,人们发现,在人体当中有很多地方很容易遭受
风的袭击,所以在这些地方的 名字中加了一个“风”字,如风
府、风池、风门、翳风等等,这些地方基本都是风邪容易藏
身之 处。尤其是在北方的春天和冬天,风邪最为猖狂,我们
就更要注意保暖。
在这些风穴当中,风府最为重要。风,是指风邪;府,
就是过去的衙门口。风府穴就 是统领风穴的衙门。对国家来
说,政府的地位尤其重要,而在人体中风府也是这样。当风
邪侵袭 人体,风府是首先被攻击的地方。风府是人体督脉上
重要的穴道之一。按摩此穴道对于治疗多种颈部疾病 、头部
疾病都很有疗效。
肩背痛用听宫穴
很多人都得过肩背痛,对肩背痛带来的痛苦深有感触。
病人一旦得上了肩背痛,一般都会出现下面这些症 状:
(
1
)
肩膀和后背的肌肉酸痛难忍,拉伸不开;
(
2< br>)脖子僵硬,不
能回头看人;
(
3
)肩胛骨疼,出冷汗;
(
4
)连带着后脊梁疼,腰伸不直。肩背痛一般都是由
气血不通、经脉不畅造成的,要治疗肩背疼痛,就得想办法
调顺气血,打通经脉。
在西医看来,肩背痛最常见的原因,是由肩背局部骨或
软组织疾病引起的。还有可能 是脏器疾病反射至肩背部,或
是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肩背部,都会引起肩胛骨疼痛。在中
医看来 ,病人之所以得了风寒肩背痛,是因为感受了外邪,
风寒侵扰了外部肌肤导致的。内伤肩背痛,则是因为 肺气不
足、肺气不通、劳力损伤、积热上熏而最后导致的。
中医文献说听宫穴
穴名:
听宫穴之名出自
《 素问》
、
《灵枢》
,
别名“多所闻”。
类属:手太阳小肠经穴。
适应症:主治耳部病症。常用于耳鸣,耳聋,耳亭耳;
癫、狂、痫。
操作:张口,直刺
1.5
寸,不宜深刺。
治疗肩背痛最好的办法是采用专业医生针灸的方法,非
专业人士请勿施针。如果不便扎针,患者 自己在家可以通过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15:3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