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义:
晕厥
(syncope)
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 意识丧失和身体失控,既而又自行恢复的一组
临床表现。
典型的晕厥发作时间短暂,
意 识丧失时间很少超过
20-30
秒。
部分晕厥发作之前出现
头晕、耳鸣、出汗 、视力模糊、面色苍白、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此期称为前驱期。发作之后出
现疲乏无力、恶心、呕吐、 嗜睡、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称之为恢复期。因此,晕厥的整个过
程可能持续数分钟或更长。
晕厥通常不会产生逆行性遗忘,
且定向力和正确行为常迅速恢复。
晕
厥应与癫痫发作、 睡眠障碍、意外事故、精神病等真正的引起意识丧失的疾病相鉴别。
原因及预防
1.
神经介导性晕厥综合征:
<1>
血管迷走性晕厥
(Vasovagal syncope)
是一种神经反射性晕厥,系 由多种因素触发不同类型
的神经反射,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与心动过缓所致的自限性晕厥发作。< br>这种最为常见,
多
发于年轻人,往往发作时有固定的诱因,如排尿、咳嗽、疼痛、情绪紧 张、恐惧、天气闷热、剧
烈运动、空腹等。晕厥有时发作前无任何症状,会很快恢复,无后遗症,有时会 出现血压和
/
或
心率减慢,
这种晕厥通常在医生的指导下,
大部分人 通过特殊锻炼可以治愈,
少数需要用药物或
心脏起搏器治疗。
其发生机制为突然的迷走 神经神经活性增强引起心率显著减慢、
突然的交感神
经活性降低或消失引起血管显著扩张。典型的晕厥发作时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
面色苍白,
肢
体软瘫。
血管迷 走性晕厥发作时,
可表现为血压下降和
/
或缓慢型心律失常
(
窦性心 动过缓、
窦性
停搏、窦房阻滞、房室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甚至心脏停搏
)
。
血管神经性晕厥也叫血管迷走
性晕厥,诱因很多,如在原地静站过久,长时间处于 闷热的环境中,过度疲劳,过度饥饿,剧烈
疼痛,
过强的精神刺激,
恐惧,
焦 虑,
等,
反射性的引起心脏和全身小血管扩张,
回心血量减少,
血压骤降,脑 供血暂时减少而晕厥。患者倒地后脑供血很快好转,
神志恢复正常。容易发生血管
神经性晕厥的 人,平时应加强体能和意志锻炼,防止过劳、过饿、过于激动等
<2>
颈动脉窦性晕厥
颈动脉窦性晕厥也叫颈动脉窦过敏症或颈动脉窦综合征。晕厥发生 多与
头颈突然转动,刺激或压迫颈动脉窦有关。常发生在猛回头、领带系得过紧、刮脸压迫颈部时,刺激了颈动脉窦,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高度兴奋,
导致心跳过缓或心跳暂停,
血压下降,脑 部瞬
间缺血而晕厥。有些人头颈向一侧转动时,仅表现为瞬间头昏、眩晕、视力模糊、步态不稳,身体有倾斜感,
但不出现晕厥。
颈动脉窦性晕厥综合征除见于颈动脉窦过敏的患者外,
还见于颈动
脉硬化及颈椎骨质增生患者。这些患者转头要慢,系领带不要过紧,不要穿高领衣服。
<3>
咳嗽性晕厥及其相关的疾病咳嗽性晕厥指剧烈咳嗽时发生的晕厥,
多见 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
的老年人。
晕厥多发生在咳嗽的瞬间,
其原因是剧烈咳嗽时胸腔的 压力突然增加,
静脉血回心受
阻,
心脏排血量骤降,加上咳嗽时血中二氧化碳张力降低 ,
脑血管阻力增加,
使脑血流量降低而
发生晕厥。常发生阵发性咳嗽的老年人,应防止 肺部感染,治疗肺部炎症,疏通气道。当剧烈咳
嗽时用手扶住固定物体,以防晕倒。
<4>
胃肠道、盆腔、排尿相关性晕厥
①吞咽性晕厥指吞咽食物时发生 的晕厥。
患者刚吞咽一口饭就出现瞬间黑朦或晕厥,
停止进食数
秒钟或数分钟再小口吃 饭,一般不再出现晕厥。吞咽性晕厥与吞咽动作刺激食管或胃迷走神经,
引起心律紊乱有关。
心 电图检查证实患者在吞咽时常发生心房纤颤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异常,
引
起心排血量一过性减少 ,
导致瞬间脑缺血而晕厥。
曾有过吞咽性晕厥的患者,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不 要狼吞虎咽。
②排尿性晕厥
多发生在晨尿时,
少数人 也可能发生在非晨尿或大便后。
晕厥前无任何前兆,
在排尿将要或已结束时,
突然意识 丧失晕倒在地,
短时间又能自然苏醒。
排尿性晕厥可能与排尿
时屏气动作加大腹压,尿 液排完后膀胱快速收缩,腹压突然下降,
回心血量显著减少,
导致血压
骤降,引起一过 性脑缺血有关。为防止排尿性晕厥,睡前不要多喝水,入睡前要先排尿,夜间有
尿要排出不要憋尿。排尿 时最好采用坐式便池,排便后起身要慢,起身后稍站一会再走。
2.
体位性晕厥:
特发性体位性晕厥多是由于血压骤降所引起,多见于老年 人或长期卧床者。表现为体位的
突然改变后,出现眼前发黑晕厥等。预防措施为,站立时要缓慢或扶物而 起,不宜久蹲。药物诱
导的体位性晕厥,
常见于服用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中老年人。
患者 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起时,
因为
血管张力来不及调整,
瞬间出现脑缺血而发生晕厥。< br>患者晕倒后大脑很快得到血供而清醒。
有关
专家提出三个
3
分钟,即睡 醒后不要马上起床,在床上再躺
3
分钟;坐起来后再坐
3
分钟:
两条
腿下垂在床沿又等
3
分钟,然后下床走动,可减少体位性晕厥。
3
.心源性晕厥。是指由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排血量突然减少或暂停而致的晕厥,多由于心< br>律失常和器质性心脏病引起。
常见的心律失常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动 过缓或
停搏引起,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速等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引起晕厥。
器质性心脏 病,
比
如急性心梗、心脏黏液瘤、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先天性紫绀型心脏病等均可引起晕厥。< br>心源性晕
厥常见于老年人,
持续时间较长,
病情凶险,
有心脏疾患的老 年人应和心血管专科医师沟通治疗,
必要时应用心脏起搏器及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仪等。
原发性心律失常:
<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慢
-
快综合征)
<2>
房室传导系统疾病
<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
<4>
心脏植入仪器(起搏器、
ICD
)功能异常
器质性心血管和心肺疾病:
<1>
心脏瓣膜病
(
如主动脉瓣狭窄
)
<2>
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缺血
<3>
梗阻性心肌病
<4>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5>
心包病变和心包填塞
<6>
肺栓塞
<7>
肺动脉高压
<8>
法乐氏四联症
4.
脑血管、精神病及神经病性晕厥脑性晕厥。
脑血管晕厥:由于脑血管病变、痉挛、被 挤压引起一过性广泛脑供血不足,或延髓心血管
中枢病变引起的晕厥称为脑源性晕厥。
弥漫性脑 动脉硬化时,
脑供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在低界水
平。
当血压突然下降或心律失常或突然 体位改变而未能立刻适应时,
脑供血进一步减少,
引起晕
厥。
短暂性脑缺血发 作
TIA
是因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动脉粥样斑块的微血栓或动脉痉挛而出现的
一过性脑 供血不足,也可能引起晕厥,特别在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时。
出现偏瘫、眩晕等神经系
统症状。
但晕厥并不常见。
原发性高血压病和继发高血压如肾性高血压、
嗜铬细胞瘤等患者如短
时间内血压突然升高,可发生脑血管痉挛和脑水肿,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称高血
压脑病,有时伴发晕厥。该型晕厥持续时间长,常伴神经系统体征和视乳头水肿。脑供血血管异
常也可诱 发晕厥。多发性大动脉炎多发生于颈动脉、无名动脉、
锁骨下动脉等大动脉。
受累血管
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出现相应症状。
上肢剧烈运动时,
椎动脉通过侧枝逆流至锁骨下动 脉锁骨下
动脉盗血综合征,导致纵断面系统供血不足,引起晕厥。延髓病变如肿瘤、空洞症、第四脑室囊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13: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087.html
-
上一篇:超高温灭菌牛奶的优缺点是什么?
下一篇:癫痫病人个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