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推拿法
一、概述
自我推拿 是最早的一种按摩术,
由按摩腹部及患处减轻疼痛开始。
是针对健康人或处于
亚健康状 态的人而施行的一种推拿方法。
古代称养生、摄生,
属于康复医学的范畴。中国战
国至 秦汉时期己变成治疗常见病的方法。
中医学历来重视
“治未病”
,
《素问·< br>四气调神大论》
记载: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
自我推拿体现了中医 学治未病的观点。
推拿和导引在古代是
密切相关的防病治病的方法,我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自我 推拿方法。不仅有如《千金要方》
中的“老子按摩法”
、
“婆罗门按摩法”等,而且有 民间流传的“五禽戏”等。
自我推拿,常结合功 法、
导引锻炼,
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如
《千金要方·
养性》说:
“非
但老人须知服食、休息、节度,极须知调节按摩,摇动肢节,导引行气,行气之道,礼拜一
日勿 住,不得安于其处以致壅滞,故流水不腐,户枢不朽,义在斯也矣”
。长期以来,形成
了多种多 样的自我推拿流派,
丰富了推拿疗法的内容。
在许许多多的养生康复方法中,
自我推拿是一个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的方法,
它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
朝夕可做,男女老幼皆可
应用。在养生康复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如《尊生类辑》所说:
“延年却病以按摩导引为先”
。我们在继承祖国医学养生康复的基础上,参考古今养生康复之术,总结整理了一套
较为完整的自我推拿法,
它通过运用自己的双手,
运用简便易学的推拿手法作用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
达到疏通经络、
调和营卫、
运行气血、
平衡阴阳之功,
从而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
具体手法操作:
(一)头面部自我推拿
头面部自我推拿具有醒脑开窍、镇静安神、止痛明目、养颜护 肤、通利鼻窍、消除疲劳
等作用。
1
、抹开天目:天目也称天门,位于印堂 至神庭一线。将食、中二指伸直并拢,自印堂至神
庭从下向上,两手交替推抹。操作时宜闭目凝神,动作 轻快流畅,用力宜轻柔,时间约一分
钟。
2
、分推前额:以两手四指并拢, 从前额中线向两旁太阳穴推抹。用力可稍重,速度稍慢。
时间约
1
分钟。
< br>3
、通利鼻窍:以两手的食、中两指置于鼻的两侧,上下快速推动,用力宜轻,速度稍快,
以鼻部发热为度。
4
、按揉诸穴:以食、中两指指端依次点揉攒竹、精明、迎香、 太阳、四白、下关、颊车穴,
每穴半分钟。用力稍重,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5
、浴面熨目:两手掌相互摩擦,搓热后两手掌轻轻地在面部抚摩,顺序为:口角
鼻旁
前额
太阳
面颊
口角。如此反复
5-10
次。然后将两手掌心放置于 两
眼之上,使眼部有温热舒适感,时间约
2
分钟。
6
、揉 捏双耳:以两手的拇指和食指指腹自上而下揉捏耳廓,以局部发热为度,力度以局部
有微痛感为宜。
7
、鸣击天鼓:抬肩屈肘,将两手掌心按于耳部,两手手指置于后枕部,两掌轻轻用力按 压
耳部
3-5
次,然后用食指轻轻叩两侧枕部
5-10
次,耳中“咚 咚”鸣响,如击鼓声。
8
、
梳头栉发:
双手五指微屈,用指端或指 腹自前发际向后发际做梳理头发的动作。
操作时,
指端用力刺激头皮,如此反复操作
2 -3
分钟。
(二)颈项部自我推拿
颈项部自我推拿具有松弛颈部 肌肉,消除疲劳,调节血压,防治头痛、高血压、颈椎病
及落枕等病症。
1
、归挤项肌:端坐放松,两手交叉扣紧置于项后,以掌根着力,自两侧向中央归挤,
以使颈部肌肉放松, 从上至下反复操作
5-10
次,用力要沉稳。
2
、点揉风池:两手 抱头,以两手拇指分别点揉两侧风池穴
1
分钟,点揉的方向应向内
上方,以局部有酸痛 感为宜。
3
、推抹桥弓:桥弓穴位于翳风至缺血一线,用两手食、中、无名指指腹自 上而下交替
轻推桥弓穴,左手推右侧桥弓穴,右手推左侧桥弓穴。本法有调节血压的作用。操作时轻推< br>即可,避免在局部用力按压,如此操作
2-3
分钟。
4
、拿 捏肩井:两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别拿捏肩井穴或斜方肌,拿捏时先轻轻拿捏,然
后略向上提,如此反复< br>5-10
次,并可用中指拨揉肩井穴
3-5
次。
5
、运摇颈项:端坐放松,或两手叉腰站立,然后头颈做屈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及
环转摇动,
摇动时速度直缓慢。
幅度不宜过大。若在摇动过程中出现头晕不适,则说明摇动
的速度过快或幅 度过大,对颈项的康复有害无益,应特别注意。
(
三
)
胸腹部自我推拿
胸腹部自我推拿有调节脏腑功能、强心益肺、健脾和胃、舒肝利胆、温肾固本的作用。
1.
开胸顺气
:
五指分开,沿肋间隙从中央向两侧,自上而下分推,往返
2.
3 ~5
遍。本法有良好的开胸顺气,调理上焦元气的作用。
2.
摩运擅中
:
擅中穴位于两乳 之间,是气会穴。以食、中、无名指指腹在
擅中穴作环形抚摩,时间约
2
分钟,操作时用力宜轻,速度稍快。
3.
搓摩胁肋
:
以两掌沿胁肋自上而下,往 返搓摩
2~3
分钟,以局部有温热
感为宜。
4.
摩腹助运
:
以掌摩法作用于腹部,摩腹的顺序为
:
以肚脐为中心,由内向外 顺时针摩腹
,时间约
3 ~5
分钟。本法可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和 肠道吸收与排泄,对中老
年人、久病体虚患者尤为适宜。
5.
温暖下元
:
以掌摩法作用于气海、关元两穴,每穴
1
分钟。然后以掌擦法在小腹部作横向摩擦,以
透热为度。本法有温暖下元,培肾固本的作用。
(四)腰骶部自我推拿
腰骶部自我推拿有温阳补肾、强腰壮骨的作用。
1.
推擦尾闾:先将两手掌擦热,然后置于骶尾部,
上下往返地推擦,以透热为度,推
擦时速度宜快,手掌要紧贴皮肤
,
时间约
2
一
3
分钟
2.
轻叩腰眼
:
两手握拳,以拳 眼或拳背轻叩两侧腰眼或肾俞穴,操作时
两手交替进行,用力轻柔舒适,时间
2
一
3
分钟。
3.
摩擦腰骶
:
两手掌置于腰骶部,先作上下往返直擦,约
2
分钟 后再横擦
腰骶部,用力应深沉,使之产生的热透达深层组织。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11:4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925.html
-
上一篇:3-6个月婴儿营养须知
下一篇:推拿按摩技巧手法需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