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医学院教案首页
教研室
针推临床教研室
教师姓名
武永利
课程
推拿治疗学
名称
授课
讲授
方式
专业
针灸推拿专业
层次
授课
2014
年
2
月
24
日
时间
年级
学时
2010
级
3
学时
授课题目:
1.
绪论
2.
第一章
推拿治疗的作用
目的要求:
1.
掌握推拿治疗学的定义
2.
掌握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及作用机制
3
.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推拿治疗学成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推拿治疗学的定义及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和作用机制
教学难点:推拿治疗对全身各系统的作用机制
教具与课件:多媒体与板书。
课外作业:
1.
课后回忆(经验教训、效果估计或反应,存在问题……)
:
教研室主任
2014
年
2
月
19
日
宁夏医学院教案续页
教学内容与组织安排:
绪论
一、推拿治疗学定义(
5
分钟)
:推拿治疗学是推拿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
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运用推拿手法施术与人体特定部位和穴位 ,以达到
防病治病目的的一门临床课。
二、不同历史阶段推拿治疗学成就(
35
分钟)
:
(
1
)先秦、秦汉时期:
1.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为公认的最早的按摩专著。
2.
《素问 ·举痛论》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
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 之痛止。
____
推拿的显著作用是止痛。
(
2
)魏.
晋
.
隋
.
唐时期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蔺道人·著:
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专著,
第 一次系统的
将推拿手法运用到骨伤科治疗中,是骨伤推拿疗法的雏形。
(
3
)
宋、金、元时期
1.
推拿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广泛用于临床。
2.
《儒门事亲》
:灸
.
蒸
.
薰
.
洗
.
熨
.烙
.
针刺
.
砭射
.
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
首推金元四大家张从正,将推拿列为汗法之一。
(
4
)明清时代
1.
儿科推拿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鼎盛时期,提出了小儿推拿特定穴点
.
线
.
面,主张旋推为补
.
直推为泻,缓摩为补
.
急摩为泻,左揉为补
.
右揉
为泻。
2.
明代《小儿按摩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学专著。
3.
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提出了伤科八法:摸、接、端、
提、按、 摩、推、拿。
(
5
)民国时期
明清所奠定的学术基础在明见得到广泛传播,对推拿的普及起到一定的作用。
(
6
)新中国成立后
推拿学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目 前,
国内推拿研究的主要方向有:
推拿手
法对生物蛋白改变的研究
.
推拿手法生物力学原理研究
.
推拿镇痛的机理
研究
.
推拿对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推拿抗衰老机理的研究
.
宁夏医学院教案续页
第一章
推拿治疗的作用
第一节
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
推拿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手法,手法在推拿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
推拿治疗的作用:
(
20
分钟)
一、调理脏腑 :推拿是通过手法刺激相应的体表穴位、痛点
(
或疼痛部位
)
,
并通 过经络的连署与传导作用,
对脏腑功能进行调节,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并
结 合举例说明。
二、疏通经络: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经络穴位上,引起局部经络反应,
起到激发和调整经气的作用,
并通过经络影响到所连属的脏腑、
组织、
肢节的活动,是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合举例说明。
三、行气活血:一是指推拿对气血的生成 有促进作用。二是指通过推拿达
到疏经通络和加强肝的疏泄功能。三是指通过手法的直接租用,推动气血 循环,
活血化瘀。结合举例说明。
四、理筋整复:根据损伤的不同类别可逐一讲述
第二节
推拿的作用机制
一、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机理
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和
抑制
二、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机理
1
、对血管的作用:扩展毛细血管、促进血管网重建、恢
复血管弹性功能。
2
、对血液循环的作用:加速血液流动、降低血粘度。
3
、对心率、心律、心功能都有调节作用,
可降低外周阻
力,改善冠脉供血,提高心肌供氧,减 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能。
4
、双向调节血压。
三、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机理
1
、促进胃肠蠕动,并有双向调节作用
2
、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四、对泌尿系统的作用机理
调节膀胱张力和括约肌功能。治疗遗尿或尿潴留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11:4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921.html
-
上一篇:推拿的基础方法和手法
下一篇:推拿的治疗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