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病例分析题库(内科)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6 10:39

-

2021年2月26日发(作者:运动项目)


病例分析题库

病例分析一


病例摘要


患者王某,
46
岁,女性,对称性多关节肿痛
1
年,加重
3
月入院。患者
1
无明显原因出现
双手 近端指间关节、
掌指关节、
双腕关节肿痛,
伴有晨僵,
每天可持续
> 1
小时,
自行口服


氯灭痛片、强的松片

症状 可好转,未规律治疗。近
3
月,出现双肘关节,双足跖趾关节肿
痛,以上关节肿痛加重 ,并出现双肘、枕部皮下结节。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起病以来,伴
有口干、眼干,精神食欲差,睡眠差 。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婚育史无特殊。家族史中其母
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体格检查:血压
130/76mmHg
,心肺腹无特殊阳性体征。双肘、枕部皮肤可触及皮下 结节。

质硬,无压痛。左手第
2

3

4
近端指间关节、右手第
3

5
近端指间关节呈梭形肿胀,左
2
3

4
掌指关节、右
3

4
5
掌指关节、双腕关节肿胀,压痛(
+

,双肘关节活动受限,
左足第二跖趾关节肿胀,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
5.1×109/L
,血红蛋白
96g/L
,血小板
538×109/L



尿常规:蛋白
(-)
,葡萄 糖
(-)
,尿胆原
(-)
,红细胞
(-)
,白细胞
(-)



血液生化检查:
BUN6.2 mmol/L

Cr 96.3μmmol/L

UA
336.7μmmol/L

ALT38U/L

TP 77.6 g/L

AlB37.4g/L

Glo40.2g/L



血沉
76mm/hr

CRP
0.27mg/dl



免疫系列:
RF1
:< br>1280

+


AKA

+
)< br>,
ANA 1

80
(斑点型)

Ads-DNA
(-)











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期)


诊断依据
:


1.
为中年女性,病程
1
年;


2.
对称性多关节肿痛

时间
>6
周;


3.
累及手关节,包括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腕关节,时间
>6
周 ;


4.>3
个关节区,时间
>6
周;


5.
晨僵
>1
小时,时间
>6
周;


6.
类风湿结节;


7. RF

AKA
阳性。


根据
RA
的诊断 标准,该病例符合
6
条,并排除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可以诊断为
RA



下一步需要做的检查


1.
双手
X
线片。


2.

ENA
多肽谱,以及唾液流率、眼三项。


3.
胸片。


鉴别诊断及鉴别要点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 .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附着点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累及中轴关节,如骶髂关节、
脊柱 ,
也可有外周关节的表现,
外周关节的炎症往往不遗留关节畸形,
且多以下肢大关节为
主要受累关节。
最初可表现为骶髂关节的破坏,
后出现脊柱的活动受限,
该病 往往有家族聚
集现象,并与
HLA-B27
相关,也可有关节外的表现,如眼炎、心脏 的表现。


2.
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 硬化症均可引起关节的肿痛,
但这些疾病除关节肿痛外还有本疾病所特有的特征,
如系统性红斑 狼疮可由面部红斑、
口腔
溃疡、
血液及肾脏系统的损害以及自身抗体的存在。
类风湿关节炎有一部分病人合并干燥综
合征,可行抗
ENA
多肽谱,以及唾液流率、眼 三项、腮腺造影、唇腺活检等明确。


治疗措施


1.
一般治疗:


1)
活动期应注意休息,症状缓解后行关节的功能锻炼。


2)
注意建立患者长期治疗的观念,定期去医院检查,及时治疗。


2.
药物治疗:


1)
可使用小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如强的松
15mg/
日。


2)
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如美洛昔康、赛来昔布等。


3)
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喋呤、羟氯喹、柳氮磺吡啶、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可两种联合
用 药以提高疗效,但注意副作用。




病例分析二


病例摘要


患者杨某,
26
岁,女性,面部红斑,关节痛半年,水肿,双下肢紫癜、咳嗽
2
月入院。患
者半年前分娩后出现面部红斑,
有光过敏,
同时出现全身关节疼痛,
并有肿胀,能自行缓解。

2
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尿量减少,夜尿
2 -3
次,双下肢出现紫癜及淤斑,
间有牙龈出血。
于当地检查发现蛋白尿及血小板减少 ,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既往史、
个人
史、月经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血压
150/96mmHg
,头发稀少,干枯,颜面部及唇周红斑,轻度贫 血貌,口腔内
可见
3
个溃疡,心肺听诊正常,肝脾不大,双手可见红斑,双腕关节稍肿 胀,双下肢中度凹
陷性水肿,可见紫癜及淤斑。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
3.1×109/L
,血红蛋白
96g/L
,血小板
28×109/L



尿常规:蛋白
4+
,葡萄糖
(-)
,尿胆原
(-)
,红细胞
+-++< br>/HP
,白细胞
3-5
/HP



血液生化检查:
BUN 9.2 mmol/L

Cr 96.3μmmol/L

UA 336.7μmmol/L

ALT38U/L

TP 52.6 g/L

AlB20.4g/L

Glo 22.2g/L

TG3.14mmol/L

Cho 9.2 mmol/L



血沉
86mm/hr

CRP 25.7mg/dl

IgG 14.2g/L



免疫系列:
RF(-)

ANA 1

320
(周边型)

Ads-DNA (+)











诊断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病情活动期)


诊断依据
:


1.
为生育期女性,病程半年;


2.
面部蝶形红斑;


3.
非侵蚀性关节炎
;
关节肿痛;


4.
口腔溃疡;


5.
全血细胞减少;


6.
大量蛋白尿,血尿;


7.
补体

C3
低,
ANA
阳性;


8.
免疫学检查
Ads-DNA
阳性。


根据< br>SLE
的诊断标准,该病例符合
7
条,并排除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感染性疾病, 血液系统
肿瘤,可以诊断为
SLE



1982

ARA
诊断标准:


1.
面部蝶形红斑


2.
盘状红斑


3.
日光过敏


4.
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


5.
非侵蚀性关节炎,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的关节 肿胀或积液


6.
浆膜炎,心包或胸膜出现摩擦音或渗液


7.
肾脏病变,蛋白尿
>0.5g/
天,细胞管型


8.
神经系统异常,有神经精神症状或癫痫



9.
血液系统异常,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
<4×109/L

,淋巴细胞减少(
<1.5×109/L

,血
小板减少(
<10 0×109/L



10.
免疫学异常,
LE
细胞阳性,
或抗
dsDNA
阳性,
或抗
Sm
抗体阳性或抗梅 毒血清试验假阳
性至少持续
6
个月


11.
抗核抗体阳性


下一步需要做的检查


1.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2.
补体:
C3

C4



3.
胸片。


鉴别诊断及鉴别要点


1.
类风湿关节炎:
RA
的关节疼痛以小关节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为主 ,同时
伴有关节肿胀,晨僵,晚期可以出现关节畸形、僵直,典型的为鹅颈样改变。一般无肾脏损
害,
Ad-DNA
多为阴性,补体一般正常,活动期血小板往往升高。而
SLE患者的关节疼痛多
无畸形,无关节破坏。


2.
肾脏疾病:患 者
24
小时尿蛋白
5.9g
,有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符合肾病综 合
征的诊断,结合患者多系统损害,考虑为
SLE
,狼疮性肾炎所致的继发性肾病综合 征。应该
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等疾病相鉴别。


3.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全血细胞减少,应于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
统疾病鉴别。< br>SLE
患者发生慢性贫血,少部分为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
40%
。 有
20%
的表现为血小板减少,与血浆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有关。并与狼疮活动有关。而溶血性
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会出现系统的损害,且自身抗体往往为阴性。


治疗措施


1.
一般治疗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
活动期应卧床休息。


2)
平时注意避免日光紫外线照射,夏天穿长袖衣服,外出打伞。


3)
育龄妇女采用工具避孕,避免口服避孕药。


4)
病情变化应去医院检查,及时治疗。


2.
药物治疗


使用大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如甲基强的松龙
120mg/
日,连续使用
3-5
天后改为
1mg/kg/
日;< br>因为有肾脏损害,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1.0g/
月,连续
6-8月。因为有明显的血小板
减少,
还可以使用雄激素、长春新碱。如血小板显著减少,可以考 虑静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
白,或者考虑血浆置换。



病例分析三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

52
岁。乏力、多尿伴体重减轻
2
年余。< br>2
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无
力,排尿增多(排尿量约
2000~300 0ml/
24h

,无明显心悸、多汗症状。发病以来,食欲佳,
睡眠尚可, 体重减轻
5
千克。既往无服用特殊药物史。查体:

T36.8



P76

/
分,
R16

/
分,
BP135
/
85mmHg
,身 高
160
cm,体重70kg。神志清,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未
触及。甲状腺不大, 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
肋下未触及,肠鸣音

4

/
分,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

9.1mmol/L,
餐后
2

时血糖
13.8mmol/L











诊断


2
型糖尿病


诊断依据


1.
中年,女性,慢性病程。


2.
典型的临床表现:乏力、多尿伴体重减轻。


3 .
实验室检查提示空腹及餐后血糖分别超过
7.0mmol/L

11.1m mol/L



进一步检查


1.
尿糖和酮体。


2.
C肽释放试验、GAD、IAA,糖化血红蛋白。


3.

FT3

FT4

TSH



4.
眼底检查。


5.
尿微量蛋白及血脂检测。


鉴别诊断疾病及鉴别要点


1.1
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青少年,起病急,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有自发酮症倾 向,自身抗
体阳性,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


2.
甲状腺 功能亢进症:有心悸、多汗、烦躁、多食消瘦等甲状腺毒症表现、眼征、甲状腺肿
大等



化验

T3

T4
增高,
TSH
,甲状腺摄碘增多。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治疗原则


1.
一般治疗:适当的生活指导和积极预防并发症。


2.
饮食治疗。


3.
体育锻炼。


4.
降糖药物治疗,首选双胍类。


5.
病情的自我监测。




病例分析四


病例摘要:


患者,女,
15
岁,
160cm< br>,
48kg
。近二月来乏力明显,体重减轻
5kg
,伴有多尿,多饮, 多
食症状,二天来无明显诱因上腹疼、恶心、呕吐,一天来症状加重
,
神志异常,2
小时前出现
神志不清,被送急诊。体检:
T36
℃,
BP 80/
60mmHg

P 104

/
分,
R 3 0

/
分,浅昏迷状,
潮氏呼吸,有烂萍果味,无紫绀,皮肤不花,不苍白, 心率
104

/
分,律齐,双肺呼吸音
正常,未闻罗音。腹平坦、软 ,上腹部压痛反映
(±)
,肠鸣低下,四肢软,皮肤冷。实验室
检查:
即刻血 糖
21.3mmol/L

Na 145mmol/L

K 5.0mmol/L

BUN 22.6mmol/L

cr202.2 mol/L


PH7.15

CO2CP 12.5mmol/L
。常规导尿查:尿糖
(++++)
,尿酮
(+++)













诊断


1.1
型糖尿病业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高渗状态

$$

3.(
不除外
)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
急性肾功能不全
)
诊断依据

ww
1.1
型糖尿病:青少年女性,起病急,发展迅速,三多一少症状明显,

随机血糖大于
11.1mmol/L
,尿糖
(++++)



2.
酮症酸中毒、昏迷:尿酮
(++++)


PH 7.15

CO2CP 12.5mol/L
,神志不清




3.
高渗状态:渗透压
=2(145+5)+21.3+22.6=343.9
毫渗量。


4.
肾功能不全:
BUN 22.6mmol/L

Cr 202.

mol/L



急诊治疗


第一步:
(
将血糖降至
13.9mmol/L)



1.
补液

0.9% NS




4.8U/
小时。


3.
补钾。


第二步:
(
当血糖降至< br>13.9mmol/L

)




1
)补液改为

5% Glucose

5%GlucoseNS




2

RI
,按液体中的糖给,糖:
RI=3-4g

1u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3
)补钾




急症抢救成功后,进一步检查


1.
血糖
(
即刻
)
、尿糖、尿酮。


2.
电解质、
CO2CP




Cr



4.C
肽释放曲线
+OGTT (
镘头餐
)




抗体




鉴别诊断疾病及鉴别要点


2
型 糖尿病:
多见于中老年、
肥胖体型,
起病隐袭,
可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不易发生酮症,
自身抗体阴性,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随病情发展渐出现胰岛功能衰竭。




病例分析五

病例摘要


患者,女,
28
岁,近
6
月 出现心悸、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无力,体重减轻,来院就
诊。体格检查:
T37



P104

/
分,
R20

/
分,
BP136
/75mmHg
,皮肤温暖潮湿,眼球突
出,睑 裂增宽,双侧甲状腺Ⅱ度肿大、无结节、压痛。心率
104

/
分,律齐。肺 腹无阳性
体征。双手平举细震颤阳性。辅助检查:
T3

T4
水平升 高,
TSH
低。












诊断


Graves



诊断依据


1.
症状:心悸、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无力,体重减轻等甲状腺毒症表现。


2.
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


3.
突眼。


4.T3

T4
升高、
TSH
低。


鉴别诊断疾病及鉴别要点


1.
桥本甲状腺炎:多见于中年女性, 颈前部甲状腺区无痛性肿大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早期
有局部疼痛及甲状腺毒症表现,
最终可发 展为甲状腺功能减低。
甲状腺摄碘功能减低,
TMA

TGA
TPO
增高。


2.
单纯性甲状腺肿:可见于缺碘地区、亦可 散发,除颈前部甲状腺区无痛性肿大外,无其它
表现。
T3

T4

TSH
均正常。


进一步检查


1.
甲状腺摄
131I
率。




TGA

TPO



3.
血常规、肝功。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4.
心电图。


治疗原则


1.
一般治疗:忌碘饮食,注意休息。


2.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初治期:甲巯咪唑/丙基硫氧嘧啶

30-45mg/
300-450mg
,分3次口服;


减量期:复查正常后每次减量
5-10mg/
50-100mg,

2-3< br>月;


维持期:减至
5-10mg/
50-100mg维持
1.5-2
年。


3.
也可考虑行放射性碘治疗。



病例分析六


病例摘要


患者,女,
38
岁,主因

产后闭经无乳
7
年、间断呕吐
3
年 、意识不清
1


入院。
7
年前有
产后大出血史, 之后闭经无乳、未再怀孕。平素怕冷乏力、体质虚弱,
3
年来间断恶心、呕
吐。劳累受 寒后于入院前
1
天出现意识不清。查体:
T35.3



P76

/
分,
R16

/
分,
BP90/
60mmHg

呈浅昏迷状,
眉毛稀疏、
腋毛阴毛脱落,
甲状腺不大,
皮肤色白、
乳晕色淡。
心肺检查未见异常。
腹平软,< br>肝脾肋下未触及。
双下肢不肿。
实验室检查:
即刻血糖

3.1mmol/L,
血钠

120.3mmol/L
,钾

3.0mmol/L









诊断


1.
席恩综合征


2.
垂体危象


3.
电解质紊乱


诊断依据


1.
席恩综合征:有产后大出血史;有无乳的性激素、 催乳素缺乏表现;有闭经、丧失生育能
力、毛发脱落的性激素缺乏表现;有怕冷乏力、体质虚弱、间断恶 心呕吐、皮肤色素变浅的
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表现。


2.
垂体危象:有劳累受寒诱发,病情加重,意识不清。


3.
电解质紊乱:血钠

、钾均低。


鉴别诊断疾病及鉴别要点


多发性内分泌腺功能减退症:
有多个腺 体功能减退表现,
靶腺激素水平低,
但促激素水平高。


进一步检查


1.
促激素测定:
FSH

LH

TSH

ACTH

PRL

G H
2.
靶腺功能测定



1
)性腺功能测定:雌激素、孕激素。



2
)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尿
17-
羟、
17-
酮、皮质醇。



3
)甲状腺功能测定:
T3

T4



治疗原则


1.
静推
50%GS40ml



2.
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氢化考的松。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3.
鼻饲甲状腺激素。


4.
保暖。


5.
禁用或慎用麻醉剂、镇静药,催眠药或降血糖药等。




病例分析七


病例摘要


男,
58
岁。因主诉

发现 血压高
12
年,间断下肢水肿
6
年,再发加重半年

就诊。 患者
12
年前发现血压增高,不正规服用降压药,
6
年前发现双下肢水肿,在 某县医院查尿常规示尿
蛋白+,按

慢性肾炎

治疗无效。
2
年前患

脑梗塞

在某县医院住院治疗
1
个月, 偏瘫、不
全失语恢复正常,仍按慢性肾炎给与

肾炎四味片

、小剂 量激素(强的松
30mg/d
)及雷公
藤等治疗。半年前水肿加重,尿蛋白++。体格 检查:
T

36.8
℃,
P

82
/
分,
R

22

/
分,
BP

160/100mmHg
,心率:
82

/
分,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
轻度可凹性水肿。尿常规:尿蛋白
2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1.65g
,红细胞
1

3
/HP
,血常
规:
Hb110g/L,RBC3.6×1012
/L

WBC8.1×109/L

N 0.69

L 0.29

E 0.02
,血
BUN8.8mmol/L








诊断


高血压性肾损害


诊断依据


1.
有 原发性高血压病史,病程>
5
年,程度>
150/100mmHg



2.
有持续性蛋白尿;


3.
有视网膜动脉硬化或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


4.
肾活检符合良性小动脉硬化,
其硬化程度与小球、
小管、
间质的缺血纤维化病变程度一 致;


5.
除外原发肾小球疾病和其他继发肾脏疾病


下一步需作检查


1.
眼底检查。


2.
有条件者可行肾穿刺活检。


主要鉴别诊断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继发高血压尿异常在先,高血压在后,
尿蛋白较多(++ +~+
+++)
,脑血管意外少见,肾性贫血相对重,病程进展较快,与本例不符。


治疗措施


1.
有效控制系统性高血压


①去除诱因:戒烟酒、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控制钠盐摄入,纠正异常脂质血症。


②合理应用降压药物:
选择既能降压又不损害肾脏的抗高血压药物,
如钙离 子拮抗剂、
血管
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血管紧张素Ⅱ(
A
Ⅱ)受体拮抗剂和

受体阻滞剂,或几类药
物联合应用,使血压控 制到靶目标值(
125-130

80-85mmHg




2.
抑制肾组织纤维化硬化,延缓肾功能不全进展



ACEI
:可减轻肾小球内高压、高灌和高滤

三高

现象 ,保护残存肾单位。常用药物:福辛
普利和苯那普利等。



AT

RA
:作用类似
ACEI
,常用药物:氯沙坦等。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病例分析八


病例摘要


患者,女,
47
岁。主因面色苍白、无力、间 断恶心、呕吐
1
年余,加重
1
月入院。患者
1
年前开始感觉 全身乏累、
面黄,
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并行胃镜检查诊
断为
慢性浅表性胃炎、食管炎

而予以一般对症治疗,并给与

庆 大霉素
”8

U
,口服。
3

/
天,治疗
10
天后症状有所好转,但随后恶心、呕吐症状更加频繁。

当地医院检查曾 发
现患者贫血(血色素
95g/L

、血尿素氮增高,但未引起医生重视。患 者患有

子宫肌瘤

并有

慢性阴道出血

,曾在当地医院治疗,但效果不佳,此后一直未进行治疗,但乏力、恶心、
呕吐效果不佳而长期病休在 家。
1
月前患者因食用

山野菜

中毒致舌体、头皮发麻, 血压骤
降至
60/
40mmHg
,经抢救脱险后,血压可维持平稳,但恶心、 呕吐症状却不能缓解,既给


庆大霉素
”24

U
,静脉注射
15
天,但病情仍逐渐加重,并出现烦躁不安,神志模糊等
表现,进一步 检查发现患者血尿素氮
16mmol/L
,尿常规检查示尿蛋白(
++
,诊断为

食物
中毒、急性肾衰竭

而急诊转入我院。入院检查 发现患者明显贫血貌,生命体征正常,心肺
检查无明显异常,全身未见明显浮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Hb56g/L,WBC8.2×109/L
,血
BUN14.0mmol/L

Scr475μmmol/L

CO2CP7.8mmol/L

B
超检查发现双肾体积均明显缩小。







诊断


慢性肾衰竭(肾衰竭期)


诊断依据


1.
临床上有恶心、呕吐、纳差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2.
出现原因不明的贫血或具有进展性的出血倾向者;


3.
有原因不明的头晕、嗜睡、神情淡漠伴有尿检异常;


4.
双肾体积缩小。


下一步需作检查


凝血系列、输血系列、电解质。


主要鉴别诊断

急性肾衰竭:
患者都有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肾缺血和/或肾中毒病史。
短期内代谢产
物进行性积聚,
血中尿素氮及肌酐值明显升高;临床出现少尿或无尿;
代谢产物积聚、
水电
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临床出现尿毒症症状;形态学检查双肾体积增大,结构基本正常。

治疗措施


1.
避免对残存肾功能的不良影响( 例如呕吐、腹泻、过量使用利尿剂引起的
脱水
;出血、败
血症休克、
严重高血 压、
低血压导致的
心血管不稳定性

泌尿系感染、
全身
感染

尿路结石、
前列腺肥大导致的
梗阻性肾病

高尿酸血症、
高钙血症等
代谢异常

镇痛剂、
造影剂的
肾毒
性药 物的使用




2.
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1
)严格控制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联合用药,缓慢降压,
尽量选择长效制剂。
(< br>2
)限制食物蛋白的摄入(
3
)限制磷及脂肪的摄入。

< br>3.
避免出现多器官损害(
1
)纠正酸中毒(
2
)补充钙剂(
3
)增加饮食中纤维成分的摄入。


4.
减轻尿毒症症状

1

纠正贫血,
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同时注意补 充铁及叶酸

2

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主要注意纠正低钠血症、高钾血症及 酸中毒(
3
)纠正恶心、呕吐等
胃肠道症状,主要是进行充分透析(
4
)及时控制感染,重视心理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5.
如保守治疗无效尽早考虑进行透析及肾移植等替代治疗。



病例分析九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
17
岁,主因

皮肤脓疱疹
3
周,浮肿,肉眼血尿
1

入院。患者
3
周前与患
脓疱疹的姐姐共寝后,右肘部出现单 个水泡,抓破后出现周围群集性水泡,自用

外用药

后,脓疱渐干燥、结痂 。
1
周前,患者出现颜面浮肿,肉眼血尿,无尿少、发热、恶心、腹
痛、黑便等症。体 格检查:
BP:140/
90mmHg,
余生命体征无异常,颜面浮肿,心、肺、腹无
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
WBC10.4×109/L

Hb130g/L
血补体
C30.49
,尿常规:
RBC2
+,尿蛋白+。









诊断


急性肾小球肾炎


诊断依据


1.
起病前
1-3
周有链球菌(或其他细菌)感染的病史。


2.
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症。


3.
血清
C3
下降。


下一步需作检查


肾功能、
ASO

ANA
、抗
dsDNA
、双肾
B
超。


主要鉴别诊断


病情于
1-2
月不见好转,应及时作肾活检除外下列疾病:

1.
系膜增生性肾炎:有急性肾炎综合症表现,血清
C3
正常,感染后数小时至三 天内出现血
尿,部分病例血清
IgA
升高。


2.
新月体肾炎:急性肾炎综合症临床表现,短期内出现少尿、无尿,肾功能急剧恶化。

3.
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临床出表现为肾炎综合症外,常伴肾病综合症;病情持续进展
无自愈倾向;血清
C3
持续降低,
8
周内不能恢复。


4.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可以有前驱感染,潜伏期不定;病情持续进展,病变累计全身多系< br>统;抗核抗体、抗双链
DNA
抗体和抗
Sm
抗体阳性。


5.
过敏性紫癜肾炎:可以有前驱感染,潜伏期不定;可反复发作,可有自限性;肾 外病变可
累及皮肤、胃肠、关节;无低补体血症。


治疗措施


1.
休息:急性起病时必须基本卧床休息。


2.
饮食:富含维生素的低盐饮食,肾功能异常时限制蛋白质摄入,并给予优质蛋白。


3.
对症治疗:

1
)利尿(
2
)降压 :利尿后血压仍控制不理想者可选用降压药。


4.
感染灶治疗:有感染史者,或者病灶细菌培养阳性时,应积极使用青霉素。


5.
透析治疗指征:

1
)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2
)高学钾(
3
)严重水钠潴留,引起急性左
心衰竭者。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病例分析十


病例摘要


男性,
52
岁。主因腹泻
3
天,嗜睡
1
天入院。
3
天前患者因进食肉食后出现腹泻,呈黄色水
样 便,每日
6

8
次,无脓血便及腹痛、发热,
2
天后出现意 识淡漠、嗜睡,唤醒后很快又
入睡。
症状持续加重。发病以来未曾服药物治疗。
既往< br>3
年前在我院诊为肝炎后肝硬化
(肝
功能失代偿期)
,腹水形成,经治 疗好转。
3
年间病情较稳定


体格检查:

T3 6.7
℃,
P75

/
分,
R14

/< br>分,
BP120/70mmHg
。嗜睡状,唤醒时尚可应答问
话。面色灰暗,巩 膜轻度黄染,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腹轻度膨隆,无腹壁
静脉曲张,全腹无腹压痛及反跳 痛,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可疑,肠
鸣音活跃。神经系统检查:肌张力略增加,四 肢被动运动有抵抗,锥体束征阳性,扑翼样震
颤不典型。


辅助检查:一个月前门诊
B
超示肝硬化,腹水少量。








诊断


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


肝性脑病
(
昏睡期
)

诊断依据


1.
中老年男性。


2.
进肉食后出现腹泻
3
天,嗜睡。


3.体检嗜睡状,唤醒时尚可应答问话。面色灰暗,巩膜轻度黄染,腹轻度膨隆,无腹壁静脉
曲张,移动性浊音可疑,
肠鸣音活跃。
肌张力略增加,
四肢被动运动有抵抗,
锥 体束征阳性,
扑翼样震颤不典型。


4.
一个月前门诊
B
超示肝硬化,腹水少量。


5.
肝硬化病史
3
年。


下一步需做的检查


血常规、肝功、血氨、血电解质、便常规及潜血、便培养。


主要鉴别诊断疾病及鉴别要点


以精神症状为唯

突出表 现的肝性脑病,
需与器质性精神病相鉴别。
肝性昏迷应与可引起昏
迷的其他疾病如糖尿 病、低血糖、尿毒症、脑血管意外、脑部感染和镇静剂过量等相鉴别。
进一步追问肝病病史、检查肝脾大 小、肝功能、血氨、脑电图等,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措施


1.
祛除诱因:纠正水电失衡,视化验情况明确有无肠道感染,酌情使用抗生素。


2.
饮食治疗:无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饮食,病情恢复后,慢慢恢复蛋白供给量 ,防止负
氮平衡。


3.
药物治疗:



1
)防止肠氨的产生:抗菌素。



2
)改变肠内酸碱环境:弱酸灌肠。



3
)纠正肠内菌群失调。



4
)清除已经吸收入血的血氨:谷氨酸盐和精氨酸盐。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5
)纠正氨基酸代谢失衡;补充支链氨基酸。




病例分析十一


病例摘要


男性,
32
岁,主因间断上腹隐痛,纳差8
年,黑便伴头晕
6
小时入院。患者
8
年前出现间
断上 腹部不适,
进食不当则隐痛,
曾在当地以

胃炎

治疗,< br>时轻时重,
有时见下肢轻度浮肿,
休息后好转。入院前
6
小时胃部不适 、恶心,排暗红色血便约
500g
,便后头晕、乏力入院。
既往无明确肝病史,无酗酒 、服药史。


体格检查:
T36.8
℃,
P82

/
分,
R16

/
分,
BP110/
6 0mmHg
。神清,面色晦暗,皮肤巩膜
轻度黄染,胸前见数枚蜘蛛痣,浅表淋巴结不大。腹轻 度膨隆,轻度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无
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大肋下
5cm
,质地硬, 移动性浊音(
+

,肠鸣音
3-4

/
分。双下< br>肢轻度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辅助检查:
WBC3.2*1 0
9
/L
,血红蛋白
95g/L
,血小板
68*109/L

ALT110U/L

AST98U/L
,总
胆红素92.5μmol/L,
直接胆红素
54.3μmol/L

A/G= 28
/
34

AFP

-


H BSAg

+


HbeAg

-


HBC

+



HCV

-


B
超:
肝轮廓欠规整,
表面不平,右肝轻度缩小,
回声粗糙,
PV1.4cm

脾厚
5.4cm< br>,肋
4 cm
,腹部无回声区
6cm





诊断


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


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依据


1.
青中年男性,
32
岁。


2.
间断 上腹隐痛,纳差
8
年,黑便伴头晕
6
小时。


3 .
体格检查:面色晦暗,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蜘蛛痣。轻度腹壁静脉曲张,脾大肋下
5cm
移动性浊音(
+

,双下肢轻度浮肿。


4.
辅助检查:实验室及
B
超检查符合肝硬化门脉高压。


下一步需做的检查


胃镜或肠镜检查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


主要鉴别诊断疾病及鉴别要点


黑便为上消化道出血特点,应考虑:


1.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br>有黄疸,
蜘蛛痣,脾大,
门脉高压,
腹水,
很可能存在食管静脉曲张。


2.
消化性溃疡:
有上腹不适
,
偶有上腹痛< br>8
年,
可能存在消化性溃疡,
应做胃镜明确出血部位。


3.
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胃黏膜损伤造成出血性胃炎,可见黑便。


治疗措施


1.
一般治疗:饮食治疗,药物可包括维生素类及消化 酶药等,必要时输液、输血、血浆、人
血白蛋白等。


2.
腹水治 疗:一般疗法,中医治疗,利尿剂的合理应用,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放腹水等。


3.
并发症治疗:参阅专章。


4.
外科治疗:主要针对门脉高压。




病例分析十二


病例摘要


男性,
5 7
岁,因腹痛、纳差一月余,呕血
5
小时入院。患者入院前一月余开始出现胸骨下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端及剑 突下疼痛,并由进食后发生逐渐转为持续隐痛,伴腹胀、纳差,体重一个月内下降
3mg
未曾诊治。
入院
5
小时前突感恶心,
既吐出暗红色及鲜红色液体
3
次,
每次约
200ml

伴头晕、心慌,遂来就诊。既往
3
年前因柏油样便在我院诊断急性糜烂性胃炎。


体格检查:
T3 6.6
℃,
P92

/
分,
R18

/< br>分,
BP130/
60mmHg
。神情清,皮肤黏膜无出血点
或黄疸, 浅表淋巴结不大。腹平坦,上腹压痛(
+

,无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 br>未触及,移动性浊音(
-

,肠鸣音活跃。


辅助检查:胃镜示胃角葡萄珠样黏膜改变,病理:低分化腺癌。


诊断


胃癌


诊断依据


1.
老年男性。


2.
呕血
600ml



3.
上腹疼痛、纳差,伴体重下降。


4.
胃镜检查提示胃角葡萄珠样黏膜改变。


5.
病理:低分化腺癌。


下一步需做的检查



、腹部
B
超检查寻找有无转移灶。


2.
常规实验室检查,除外其他疾病。


主要鉴别诊断疾病及鉴别要点


消化性溃疡: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呈 慢性腹痛史,伴腹胀、纳差、嗳气、早饱等消化
不良症状,可见呕血或黑便,但无明显消瘦。胃镜见圆形 或椭圆形溃疡面,周边规整、充血
水肿,上覆白苔,活检示慢性炎症改变。


治疗措施


胃切除术。




病例分析十三


病例摘要


患者男女性,45
岁。主因上腹痛、呕吐
2
小时入院。患者平日常有上腹部不适、食欲欠佳,< br>入院前
2
小时出现上腹部疼痛,
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夹杂咖啡色液体。
未服药治疗,症状持
续加重。不伴发热、呕血、腹泻或黑便。既往患关节炎间断服消炎痛等
4< br>年。


体格检查:
T36.2
℃,
P80

/
分,
R15

/
分,
BP140/
9 0mmHg
。神清,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或
黄疸,浅表淋巴结不大。腹平坦,上腹压痛(
+

,无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
触及,移动性浊音(
-

,肠鸣音活跃。


辅助检查:
胃镜示胃体及胃窦散在片状糜烂 灶,
上覆血痂,
周边充血,
黏液湖浑浊、
咖啡色。







诊断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诊断依据


1.
女性,
45
岁。


2.
上腹痛、呕吐
2
小时。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3.
既往患关节炎间断服消炎痛等
4
年。


4.
体格检查:上腹压痛(
+

,无反跳痛。


5.
辅助检查:胃镜见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改变。


下一步需做的检查


住院常规检查,除外其他系统疾病。


主要鉴别诊断疾病及鉴别要点


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以上腹痛 或
/
和上消化道出血为主,病史、诱因及症状与本病相似,
胃镜见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 ,深达黏膜下层以下,病程长、病情反复是其特点。


胃癌:
中老年,上腹痛,
呕咖啡色物应考虑本病可能。
患者一般情况较差,
消瘦,
或见贫 血。
胃镜下病检确诊。


治疗措施


1.
针对原发病及病因,停用
NSAID
类药。


2.
常规抑酸
+
黏膜保护,以
PPI
为主。


3.
出血者常规静脉用药。




病例分析十四


病例摘要


男性,
5 8
岁,上腹痛一周,呕吐
3
天入院。患者入院前一周进食饺子后出现上腹痛,因就医不便未能及时诊治。次日自服乐得胃,疼痛有所缓解,但腹胀不能进食。
3
天后勉强吃少
许食物,
,食后
1
小时即恶心、呕吐,吐出为所进食物。此后美进食即吐,有 时呕出咖啡样
物。入院前一天腹痛加重,并出现口渴、尿少而住院。既往
11
年前患< br>“
急性胰腺炎

,已治
愈。


体格检查:
T36.5
℃,
P85

/
分,
R14

/
分,
BP130/
90mmHg
。神清,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或黄疸,浅表淋巴结不大。
腹平坦,
上腹压痛

+

,无 反跳痛,
振水音

+


全腹未触及包块,
肝脾肋 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
-

,肠鸣音活跃。


辅助检查 :胃镜示胃角溃疡,活检未见恶性细胞;血、尿便常规正常,便
OB

+
)< br>。










诊断


胃角溃疡


诊断依据


1.
老年男性。


2.
发病较急进食后出现上腹桶、呕吐咖啡样物。


3.
体检上腹有压痛,振水音(
+




4.
胃镜示胃角溃疡,活检未见恶性细胞。


下一步需做的检查


常规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
B
超、心电图、腹部
X
线检查。


主要鉴别诊断疾病及鉴别要点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10:3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819.html

病例分析题库(内科)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