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医世家活用控涎丹经验实录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6 09:17

-

2021年2月26日发(作者:妇科炎症消炎药)
中医世家活用控涎丹经验实录

亲试控涎丹直录
(2010

03

23
日)

身上的脂肪瘤,长了十来年,越来越多,也越来 越大,因为不痛不痒,一直也没去理它。
去年六月份服用了一个月的荣卫返魂汤,大小实在是缩小了3/4
左右,但数量没减少,
因为不喜欢这药的味道,加上后来用药效果不明显,便停药了 。

本来没准备现在开始试控涎丹,
想在秋天再用的。
但有网友
JA CKY
颇为脂肪瘤所苦
(他
的瘤长得很大,热天快到了,怕不好看),想用荣卫返魂汤 试试。我想,这荣卫返魂汤
对我有效,
但毕竟没有去根,
数量没有减少。
在他 服用荣卫返魂汤期间,
我再另找方法。
在蒲辅周医案里找来一个外用方,试了几天,有一定的效 果,但太麻烦,因为要外敷,
要包纱布,睡得不方便,不过火辣辣的,让腰部很舒服:

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自己再做一次白老鼠:用控涎丹!

控涎丹的原材料实在不好买, 幸好有网络,在网上,买到了最重要的两味药:甘遂、大
戟。因为是网购,人家少了不卖,便各买了一斤 。大戟还不便宜。因为难搞到,也不在
乎了。配好药,打成粉(留了个心眼,没有全部打。但同仁堂说量 少了不打,便各打了
150
克。其实这也太多了,我自己根本用不了这么多),按原方,是要糊 丸。到厨房找
到的面粉,早已经过期(南方很少吃面食),虽说也能吃,但毕竟是配药,不想马虎。糊丸做不成,便做蜜丸吧。便用蜂蜜做,过程不细说了。大约是
115
克左右的药粉,做< br>了两大盘小丸子,也没数到底多少粒。

今天早上
7
点起床,
用生姜水送了三粒,
称了一下,

2
克。
吃了下去,
也没什 么感觉,
9

10
分左右,吃了一碗小米稀饭。心想,是不是吃少了?
2
克的丸子,按药粉来说,

1
也只是一克多一点。十点左右,肚子有反 应了,十点半,上了一趟厕所,前面还正常,
后面便稀了,最后,拉的是水样便。肚子也隐隐有点痛,回 到办公桌刚坐下,没打几个
字,又跑到厕所,这次,象水龙头一样,痛痛快快的不停的拉了一通,平时有 点胀胀的
肚子第一次觉得真是轻松了。看来甘遂、大戟逐水的功夫真不是吹的!

中午 ,不敢再吃这么多了,只吃了两粒,
1.4
克。看来,我做的丸子一粒大约在
0.7< br>克
左右。

这个控涎丹,真是不简单!中午虽然只吃了小小两颗,但是到二点时 ,还是暴泻一通,
如雷鸣闪电。右胁下还有咕咕翻腾声。如此看来,晚上还要减量。

控涎丹之用,本人常年临床实际经验:此药往往起奇效,愈疴疾。


89< br>年本人治疗胃病的时候,也曾经常常遇见很多患者诉心口窝胀满难受,感觉上不
能上下不能下,刚 开始也按辨证论治方法治疗,或左金加减或旋覆代赭石汤加减,始终
无太大效果!在此百思不得其解的时 候勤读古书,偶阅控涎丹之用,于是买来制甘遂、
制红牙大戟、白芥子各等份,单研细末混匀再研,蜂蜜 炼然后混合上药末,做丸,每丸
5
克。嘱咐患者晨起空腹服一丸,告诉患者约半小时后会胃内如 翻转小腹稍不适,一小
时许必腹泻如水样便,泻
3-4
次后可以服稀粥一碗即可。次日 患者果愈,真良方也!后
治数十人均屡治屡愈!

91
年因本人治疗胃病有佳 效,患者介绍一病人,患者全身肿胀
2
年余,所有大医院检
查都没有查到病因,每隔一 段时间就必须加大衣裤,鞋子,很是苦恼。因当时也从来没
有治疗过这样的病人,但是根据控涎丹之用经 验暂投一粒药丸试用。第二天患者兴高采
烈的来复诊,诉昨天泻后全身舒畅,现已可穿以前的衣服,要求 再口服。于是又用
5

后用参白术散调理病获愈,此案在乡间传为美谈。(每日早晨空 腹服用,保持便溏,不
要大泻。一天吃一次,坚持
1-2
个月,一般就会痊愈。)

2
本人以控涎丹治愈过不少疑难怪病,总的经验是用控涎丹可以泻身体十二 水,凡水肿、
痰瘀、血瘀皆可用,基本不用凭脉只需看患者舌苔,凡患者舌苔红绛、无苔者不可用;凡体虚极元阳不保不可用!另泻后必喝一碗稀粥以补脾胃之气!甘遂、红牙大戟必须制
熟才不至呕!

切记!现在制甘遂、制红牙大戟已很难买到实乃憾事,国家谓此药有毒!长此以久中医
必没落也!


控涎丹: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项、腰背、筋骨牵引灼痛,流注不定,或手足冷木,气脉不通;或喉中结气,似若梅核,时有时无,冲喉闷绝,偏身起筋块,如瘤如栗,皮色不变,不疼不痛,但觉发麻;或自
溃串烂,流水 如涎,经年不愈,有若漏管;并治瘰疠贴骨,鱼口便毒,一切阴疽。又深
得《赤水玄珠》和《东医宝鉴》 《世医得效方》治疗痰涎伏膈等奇症的辨证之法。对李
时珍引陈无择用“控涎丹”之论述,张石顽用“控 涎丹”之论述,李士材用“控涎丹”
治顽疾,王洪绪氏、魏玉璜氏用“控涎丹”甘遂去心紫大戟白芥子各 等分。

上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晒干。食后临卧,淡姜汤或熟水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痰猛气
实,加丸数不妨,其效如神
(
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
1

3g

晨起以温开水送服。我的用法,研细,装胶囊,量病人年龄,身 体强壮等酌用
)



功用:祛痰逐饮。主治:痰饮伏在胸膈上下, 忽然胸背、颈项、股胯隐痛不可忍,筋骨
牵引钓痛,走易不定,手足冷痹,或令头痛不可忍,或神志昏倦 多睡,或饮食无味。痰
唾稠粘,夜间喉中痰呜,多流涎唾等。现常用于治疗颈淋巴结核、淋巴腺炎、胸腔 积液、

3
腹水、精神病、关节痛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控涎丹与十枣汤皆为攻逐水饮之剂,主治水饮内停,形气俱实之证。从组方分析,前方
是由十枣 汤去芫花、大枣.加白芥子而成,并制成丸剂。白芥子味辛性温,善治胸膈痰
浊及皮里膜外之痰饮,与大 戟、甘遂配伍应用,则长于祛痰逐饮。改为丸剂,则攻逐之
力较缓,治疗痰诞水饮停留于胸膈,而见胸背 、手足、头颈、腰胯隐痛等证,历代相延
为治疗悬饮之主方。十枣汤则以逐水作用迅猛的甘遂、大戟、芫 花与甘缓补中,培土制
水的大枣相配,使峻下逐水而不伤正,其功专逐水饮,其力峻猛。用于悬饮咳唾胸 痛及
水肿腹胀,二便秘涩者。


朱良春先生广用控涎丹的经验
< br>朱良春先生使用“控涎丹”治疗杂病急症始于
50
年代初,其临床使用颇多超越前贤应< br>用范围,今整理朱师广用“控涎丹”的宝贵经验,以飧同道。

1
、博究先贤用灵丹,临床发挥多妙法

朱师深究“控涎丹”方义,临床广为 应用,如治疗癫疾,胁痛、颈项、腰背、筋骨牵引
灼痛,流注不定,或手足冷木,气脉不通;或喉中结气 ,似若梅核,时有时无,冲喉闷
绝,偏身起筋块,如瘤如栗,皮色不变,不疼不痛,但觉发麻;或自溃串 烂,流水如涎,
经年不愈,
有若漏管;
并治瘰疬贴骨,
鱼口便毒,
一 切阴疽。
又深得
《赤水玄珠》

《东
医宝鉴》《世医得效方》治疗痰 涎伏膈等奇症的辨证之法。对李时珍引陈无择用“控涎
丹”之论述,张石顽用“控涎丹”之论述,李士材 用“控涎丹”治顽疾,王洪绪氏、魏
玉璜氏用“控涎丹”治外科顽疾,尤为欣赏。对李延、王晋三所述的 方义更加推崇。朱
师指出:“甘遂色黄入脾而行中焦,能深入经隧曲道之处,荡涤经隧曲道中之水饮、痰
毒、恶血。现代药理证明,甘遂含有一种无水酸,能刺激肠管,引起肠蠕动亢进,产生

4
峻下作用,并有利尿之功。甘遂入药自神农本草至今
2
千余年,甘遂为主 古方如仲景之
“十枣汤”“大陷胸汤”,张景岳之“舟车丸”,王肯堂之“甘遂散”及三因方之“控涎丹”,以其狼虎峻猛之性攻逐王道之品所不能攻逐之邪,盖药过病所和微不济急,全
在医者驾驭之 能。大戟色黑入肾而走下焦,逐脏腑之水饮,亦能荡涤脏腑曲道之处之水
饮痰毒、恶血、现代药理言大戟 根具有刺激性,有毒成分的大戟素及一种赝硷,与甘遂
之作用类似。
且苦寒下走肾阴,
辛散上泻肺气,
并横行经脉。
白芥子色白入肺而走上焦、
白芥子能深入全身皮里膜外之 经隧曲道,荡涤皮里膜外之水饮、痰毒、恶血,现代药理
言白芥子含有脂肪油及白芥子甙,杏仁酶等成分 ,有祛痰平喘,止咳作用,并对组织中
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尤有殊功。朱师妙用“控涎丹”有单用,合用其 他成药,或配合汤剂,
有日服
1
次,
空腹服或食后服,
有日服
2
次,
以知为度。
如曾治湿性胸膜炎,
患者李某,
症见恶寒发热, 体温
37.8C
,头痛肢楚,继则咳嗽痰粘,两肋引痛,不能侧卧,西药
2
旬 未效,朱师投“控涎丹”日
2.2
克,每早饭后服一包,并处以“香附旋复汤”为助,
3
剂服完,诸症向平,继服
3
剂以善其后。笔者亦遵师法,曾治湿性胸膜炎,大面积胸
腔积水众多病例,均获速效。又治多囊肝腹水合并胸水患者郑某,症见恶寒发热,体温
37.6 C
,咳嗽气喘,胁痛。腹水虽不严重,但中西医诸法未消,试投“控涎丹”次服
3
克,
嘱清晨空腹生姜汤送服,
配合
“香附旋复汤”
(制香附
10
克、
旋复花
15

(包)

蒌仁
12
克、 苡仁
30
克、炒苏子
10
克(打细)、炒白芥子
10
克(打 细)、茯苓
12
克、旱半夏
30
克、陈皮
10
克、生姜10
克)共服
10
剂。诸症消失,
X
光,
B
超 复查,
胸水腹水均消失。历年来朱师用控涎丹治疗慢性淋巴腺炎(包括颈部淋巴结核)湿性胸
膜 炎,急慢性关节炎,骨结核,湿脚气,痰涎壅盛之气管炎等众多病例,其屡屡应手取
效之秘在于巧用。< br>
2
、审慎辨证分虚实,剂量斟酌分缓急


5
朱 师指出使用“控涎丹在辨证和剂量上要掌握得当,始获满意疗效,必须凭脉辨证,相
体论治,权衡活变” 。体气虚弱者应当慎用。慢性疾患,如瘰疬、流注、痰核等症,宜
少量连续守服,一般每服
0. 9
克,
1

3
次,守至中病即止,可谓十去七八或配合汤剂
疗效更佳。急性胸膜炎,肺炎痰多气促,发热、咳嗽、胁痛、胸水、腹水等急实症,宜
次服
2. 5~3.8
克,每日服或间日服,以知为度,如服后隔半天,仍未泄下者,可续服
1
次 。一般首次服后,应见泄下较剧,第二次即无剧泄之象。对症实,体气尚可,年龄较
轻者,如类风湿关节 变形之早中期患者,坐骨神经痛之急实者,尤其是形体丰腴,痰湿
之体,控涎丹剂量可增至
6~ 9
克,服至中病后逐日减量或改为间日一次,临床实践证
明,控涎丹配合朱氏“益肾蠲痹丸”久 服无副作用,且能迅速纠正关节变形,配合仲景
“桂枝芍药知母汤”能迅速缓解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痛重 酸木诸症。配合大剂量川草乌
煎剂外用浸泡关节变形亦颇有佳效。笔者历年来遵朱师之法用控涎丹,所治 病种、剂量
略举如下,以作同道或后学者参考;治类风关节变形早中期控涎丹剂量日
6
克,分早晚
两次服,配合汤药或“益肾蠲痹丸”。治形体丰腴闭经水肿症,控涎丹剂量日
3克,配
合健脾利水,祛湿导痰,逐瘀通经之汤剂,一般连投
5~10
剂即中病。< br>
再如治神经性呕吐症(食后),控涎丹剂量
3
克,配合仲景“小半夏加茯苓汤 ”一般投
剂即效,
3
剂即诸症如失。治喘咳胁痛,甚或不能侧卧,经年不愈,遇寒加剧 ,用朱师
之“定喘散”配合“控涎丹”剂量日
3
克,旬日治愈。治形体丰腴,痰湿之体 者长期失
眠,惊恐不宁,幻视鬼神,西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投“控涎丹”剂量日
3克,
配合“温胆汤”
5
剂治愈。治湿浊阻滞阳明,土壅木郁,胸闷胁胀,宗筋无主 导致青壮
年阳痿,投控涎丹剂量日
6
克,配合“平胃二陈汤”旬日治愈。治外阴异常瘙 痒,甚或
连绵不止,带下黄秽,投控涎丹日
5
克。空腹服,配合“龙胆泻肝汤”
5
剂痒平。
10
剂后,诸症消失。治上石疽暨颈项生一肿块,大如鸡蛋,不红不热, 肤色如常,按之坚
硬如石,自觉疼痛项强,转侧较难,时有低热,脉象细弦,舌质淡,苔白薄,诊为肝气

6
郁结,顽痰恶血凝结少阳之经脉,投控涎丹
30
克,碾细醋调 外敷,配合内服“柴胡消
瘰汤”外敷内服,旬日而愈。治阮性孩
3
岁喉风,痰涎闭喉, 喘急抬肩,张口,鼻翼扇
动,呼吸困难,气息奄奄,面色青晦,试以控涎丹粉合“猴枣散”
0. 3
克,开水溶后毛
笔点灌舌面,半小时吐痰盈碗,续以上法点灌,

3~4< br>小时后泄下痰涎较多,继而热退喘平,调理而安。盖上吐下泻,胶痰分消,气机升
降复位,诸症即 平。以上略举数案,以举一反三,朱师用控涎丹之秘,已跃跃纸上,后
学者得此贯通,即可洞中奥窍,适 应无穷矣。

综上所述,控涎丹对水饮、痰毒、恶血的排除有卓越疗效,且药价低廉,朱师给吾 辈指
出了“控涎丹”治疗奇症,急症,慢性病,沉苛痼疾的秘窍。足证朱师于
50
年代 初就
索古探今,
注重中医学祖传的丸散膏丹的开发,
为中医学走出低谷,
走向 世界鸣锣开道。
前贤曾谓一药即是一方,二三味,三四味亦是一方,法度在,一药即可为方,法度失,< br>虽十数味以至数十味亦只谓药。类似“控涎丹”的名方,古方中屡见不鲜,值此中医严
重西化,解 体,蒙难之际,笔者疾呼,勿使大好良药蒙羞,控涎丹虽属峻猛中药,但药
性在天,巧用由我,活法在人 ,在医之善遣善用耳。

“控涎丹”市售已无,较难购到。笔者历年使用均系自制,用红糖水久 煎制丸,炒用白
芥子、甘遂、大戟均用生品,不需制用,制丸晒干封存干燥之“可乐饮料瓶”使用
10
年不坏,堪称奇迹,特公之于世,以奉献诸同仁。


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控涎丹

甘遂(去心)
60
克、大戟(去皮 )
60
克、白芥子
60
克,共为细末,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次服5

7
丸,甚或
10
丸,痰盛体壮者,可适当加多丸数,临卧前 淡姜汤送服。我

7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09:1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738.html

中医世家活用控涎丹经验实录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