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牙器怎么用?冲牙器使用方法及常见问题全解析!
1
、使用水牙线
/
冲牙器有必要吗?是在交智商税吗?
大 多数人认为清洁牙齿只要使用牙刷就够了,
其实光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牙刷能清
洁 到的地方最多只有牙齿表面的
70%
左右,
而两颗牙齿之间的缝隙单单通过牙刷是无法 清洁
干净的,容易残留、
堆积食物残渣、
牙菌斑及软垢,这时就必须要用到辅助清洁工 具来帮忙
了!牙线和水牙线
/
冲牙器都可以,冲牙器通过喷嘴可以使这种高压脉冲水柱 冲刷到口腔任
何部位。
这种高压脉冲水流产生的冲击是一种柔性的刺激,
不但不会弄伤 口腔任何部位,
还
有按摩牙龈的作用。
冲牙器可利用冲击力将牙缝中嵌塞的食物残渣冲 洗出来,
且不会对牙龈
造成损伤。
做正畸的朋友们,
冲牙器对不易 用牙刷清洁到的托槽和牙面帮助会很大,
强烈推荐贝医
生便携冲牙器。
2
、使用冲牙器还需要刷牙吗?
牙刷才能维持牙齿的基本清洁,
牙 菌斑需要物理摩擦去除,
而冲牙器可以对牙龈下、
窝
沟、蛀牙等隐蔽部位清洁,所以冲 牙器不能取代牙刷。冲牙器和牙刷是互补的关系。
3
、用冲牙器会牙龈出血?
部分使用者在初次使用时,
可能会有牙 龈出血现象。
如果以正确的方法使用牙线出现牙
龈出血的现象,
说明牙龈有炎症,牙线 接触到了发炎的牙龈表面,
从而导致出血。
这种情况
无需害怕,应继续坚持使用牙线彻 底清洁牙齿,以利于牙齿上导致牙龈发炎因素
(
软垢、牙
菌斑等
)
的 去除,若长久
不见改善,应到口腔医院就诊,以查出出血原因并及时治疗。
如果使用不太习惯,建议从轻柔模式开始使用,适应后切换成其它模式。
4
、冲牙器会让牙缝变大吗
?
正常使用是肯定不会的!
不管是牙 线还是水牙线。
牙齿本身具有一定的生理动度,
就像
一个个“不倒翁”
,屹立 在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牙槽窝内,当牙线以正常的力量经过两颗牙齿
间,
牙齿会出现肉眼看不到的 微小移动,
又会随着牙线的移除而重新回到自己的
“工作岗位”
。
感觉牙缝变 大是因为冲走了一些本身附着在牙齿附近的菌斑和牙垢,
露出了牙齿和牙龈本身
的面目。
5
、用什么水冲牙有限制吗?
一般来说,
冲牙器使用清水就行 ,
也可以加入漱口水或者镇痛消炎药,
有针对性地强化
一些效果。
建议使用干净的自来水或纯净水,温度不超过
40°;也可以注入
5%
以下的盐水或者 稀
释过的漱口水,漱口水与水的比例不要超过
1:1
。
6
、我没有冲出脏东西怎么回事?
有人说:
“这个冲牙器没有用, 我都没有冲出脏东西。
”没有别人冲出来的脏东西多,
说
明你的清洁相对比较到位。< br>
还有一个原因是冲出来的牙菌斑肉眼难以察觉,
而且比较小的食物残渣在吐出来那一刻
一闪而过,也很难被注意到。
就像用牙线,虽然有时候没有看到东西,但是可以闻到臭臭的味道,那就是牙菌斑。
7
、什么时候使用冲牙器最佳?
其实冲牙器只要使用了,是没有使用时间限制的,一天中的任意时段都可以。
一定要 说的话,
贝医生建议晚上刷牙之后,这个时间相对充裕,而且清洁之后使用,可
以给牙齿多一重 防护。
8
、先打开冲牙器还是先放嘴里
使用时,先将喷嘴伸入口 腔内,对准牙齿、牙缝或牙龈,保证水流垂直于冲洗部位,再
按下开关键,开始体验。
要先放进嘴里啊,再去启动开关
9
、充满电需要多长时间?
在冲牙器使用时,电源显示灯
红色代表电量
<10%
橙色代表有
10%
—
20%
电量
绿灯代表有
20%
—
100%
的电量
电量灯显示 红色时,
需要马上充电,
充电单次时长需要
4
个小时以上,
直到显示 灯变为
绿色。
10
、喷嘴可以使用多久?需要更换吗?
像电动牙刷的刷头有使用期限一样,冲牙器的喷嘴也是的。
喷嘴的材料是树脂,建议
3-6
个月更换一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
贝医生
F3
便携冲牙器使用步骤分解版教程
第一步:喷嘴安装
(
1
)拔开注水孔的盖子,取出盒子内单独包装的喷嘴;
(
2
)将喷嘴装入喷嘴插孔内,往下压,牢固插入插孔即可。
第二步:拉出水箱,注水
(
1
)将水箱部分向下拉,到标注线位置;
(
2
)保持冲牙器呈垂直状态,将水注入水箱内。注意:建议使用干净的自来水或纯净
水,温度不超过
40℃;也可以注入
5%
以下的盐水或者稀释过的漱口水。
第三步:盖上注水孔盖
注完水后,务必盖上注水孔盖。不盖直接使用的话,可能会溅水出来。
第四步:模式切换
贝医生随身冲牙器拥有清洁模式、轻柔模式、按摩模式。
清洁模式用于日常清洁,适用于大部分人群;
轻柔模式适用于初次使用冲牙器或敏感口腔人群;
按摩模式适用于深度清洁的同时,还可按摩牙龈;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07:4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641.html
-
上一篇:《临床营养学》复习重点
下一篇: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