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概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俗
有骨痹、
历节风之称 。
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
身性疾病,多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常呈对称性,早期 症状为受累
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困难及发僵,长久不愈的晚期症状则为
关节畸形。
【诊断标准】
1
、晨僵至少
1
小时,持续至少
6
周。
2
、个或
3
个以上关节肿胀,持续至少
6
周。
3
、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持续至少
6
周。
4
、对称性关节肿胀,持续至少
6
周。
5
、手
X
线的改变。
6
、皮下结节。
7
、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定度
>1
:
32
。
以上
7
条中具备
4
条或
4
条以上即可确 诊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功能分级标准】
I
级:日常活动不受限。
Ⅱ级:有中等强度的关节活动受限,但能满足日常活动需要。
Ⅲ级:关节有明显的活动受限,
患者不能从事大多数职业或不能
很好地照料自己。
Ⅳ级:丧失活动能力或被迫卧床或只能坐在轮椅上。
【
X
线分期】
I
期:正常或关节端骨质疏松。
Ⅱ期:
关节端骨质疏松,
偶有关节软骨下囊样破坏或骨侵蚀改变。
Ⅲ期:明显的关节软骨下囊性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半脱位
畸形。
Ⅳ期:除Ⅱ、Ⅲ期改变外,并有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证
候】
1
、湿热痹阻证
主症:关节肿痛而热,发热,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次症:口渴,汗出,小便黄,大便干。
舌脉: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滑。
2
、寒湿痹阻证
主症:关节冷痛而肿,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关节屈伸不利,晨
僵,关节畸形。
次症:口淡不渴,恶风寒,阴雨天加重,肢体沉重。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弦紧。
3
、肾气虚寒证
主症:关节冷痛而肿,肢冷不温,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
形。
次症:面色咣白,精神疲惫,腰膝酸软。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弱。
4
、肝肾阴虚证
主症:关节肿胀疼痛或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次症: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咽干,潮热。
舌脉:舌质红,苔少,脉沉细弦。
5
、瘀血痹阻证
主症:关节肿胀刺痛,或疼痛夜甚,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
畸形。
次症:皮下硬节,关节局部肤色晦暗,肌肤干燥无光泽,或肌肤
甲错,妇女月经量少 或闭经。舌脉: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瘀点,
脉沉细涩。
【检查项目】
1
、一般体检项目检查。
2
、血、尿、粪常规检查。
3
、心、肝、肾功能检查。
4
、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不 良反应,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
查等方面的不良反应,
分析不良反应原因、
作出判 断和处理并记
录。
【入院指证】
1
、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及相关的表现。
2
、主要相关体征: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功能障碍。
3
、理化检查:关节
X
线检查异常。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甚难,当以扶正祛邪为总原则,并力求扶正不留邪,祛
邪不伤正。
1
、治法
扶正以调养肝、脾、肾,补益气、血、精、津液为主; 祛邪以活
血化瘀、消痰散结、除湿通络等法治内生之病邪结合诱导因素,
分别选用祛风散寒、清 热除湿、行气解郁等法随证加减。由于本
病经久不愈,常使病情错综复杂,真假难辨,故初诊尤须仔细、
谨慎,用药只宜清补、缓功,待认证确实之后,再加大力度务求
取效。
2
、一般治疗
2.1
本病是全身性慢性反复发作性疾 患,致残性高,后期严重损
害关节功能,
目前绝大多数患者尚不能彻底根治,
早期系统 治疗
十分重要,
及早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及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
心至关重要;
2.2
注意保暖,减少反复发作的诱因;
2.3
需加强营养,忌食寒咸食物;
2.4
急性发作期宜卧床休息,
缓减期可酌情增加运动并配合适当
锻炼。
3
内服中药汤剂和中成药治疗
3.1
湿热阻络证
治宜清热除湿,宣痹通络。常选用木防己汤合
四妙散加减。方用 桂枝通血脉、调营卫、化血脉中阴浊之气;生
石膏、
桂枝合用以辛散;
防己苦寒通经络 湿热之邪;
黄柏、
木通、
车前子苦寒清热利湿;海桐皮苦平入血分;薏苡仁甘淡,主湿 热
挛痹;怀牛膝活血,引湿热下行。
3.2
寒湿阻络证
治宜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常选乌头汤加减。
方用川乌、生麻黄 温经散寒;生黄芪益气固表,升阳通痹;生白
芍、
甘草缓急止痛;
苍术、
白术 健脾祛湿;
羌活祛风胜湿;
姜黄、
当归活血通络兼养血;桂枝通阳散寒。
3.3
寒热错杂证
治宜祛风胜湿,清热止痛。常选桂枝芍药知 母
汤。
方用桂枝祛风活血,
芍药和营清热,
两药合用,
能调和营卫,
通畅血脉;麻黄、附子、防风、白术辛温散寒,祛风胜湿;知母
清热,甘草调和诸药。如热重于 寒,则桂枝、附子减量,加重知
母剂量,并加生地。可用川乌替代附子,则散寒之力增强。
3.4
瘀血阻络证
治宜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
常选桃红四物汤。
“
四
物”活血养血,配以桃仁、红花破血化瘀。可加丹皮、炮山甲 、
皂刺、地龙活血通络止痛,银花、蒲公英清瘀热,薏苡仁清热除
湿止痛。
3.5
肝肾两虚证
治宜补肾活血,祛风除湿。常选补肾祛寒治
尫
汤。方用川续断、补骨脂、制附片、熟地、骨碎补、淫羊藿补肾
祛寒;
桂枝、
独活、
威灵仙、
麻黄、
防风祛风除湿止痛;
伸筋草、
松节、炙山甲、 牛膝通络止痛;苍术除湿;知母、赤白芍养阴清
热、缓急止痛。兼低热,或自觉肢体、关节发热者,去淫 羊藿,
加酒浸黄柏、地骨皮;筋挛节曲,肢体蜷缩者,去苍术、防风、
松节,加入薏苡仁、木瓜 、白僵蚕,并加重白芍、桂枝用量;舌
苔腻者,可去熟地,加砂仁或藿香。
3.6
痰瘀阻络证
治宜除痰通络止痛,常选小活络丹。方用川乌、
草乌、南星大温大热,祛寒痰、止痹痛;乳香、没药活血止痛;
地龙通利经络。
痰湿重加制半 夏、
陈皮、
茯苓、
白芥子化痰通络;
偏于痰热者,
加天竺黄、
川贝母、
丝瓜络;
痰阻经络者,
加僵蚕、
白芥子;瘀血重加丹参、丹皮、红 花、牛膝。
3.7
气阴两虚证
治宜益气养阴,活血 通络。常选生脉散合黄芪
桂枝五物汤。方用参、芪补益正气,配白芍、五味子、麦冬、生
姜、大 枣以护阴血助营气,佐以桂枝通阳解肌。可加忍冬藤、葛
根、海桐皮以舒筋通络。热邪明显时将桂枝改为 桑枝。
3.8
中成药治疗
4
、推拿治疗
推拿手法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的作 用,在类风湿
性关节炎综合疗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迅速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疼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06: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590.html
-
上一篇: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药物盘点
下一篇:浅谈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