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条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艾条要怎么用
1
、穴位艾灸
取艾条一支点燃后,在穴位 上方约
10~30mm
处熏灸或灼灸,一
般每穴灸
10
分钟左右,至 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烧伤皮肤
为宜,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
(
将艾卷的一端点 燃,对准要灸的穴位或
患处,
进行熏烧
)
、
回旋灸
(
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
距离,
但位置不固定,
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 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
灸治
)
和雀啄灸
(
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 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
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
)
。也可以配 合各种
艾灸器使用,
如温灸盒、
温灸架等,
主要是为了固定艾条、
使 用方便。
2
、局部艾熏
可以 用
3~6
根艾条,用胶带捆成一排,距离皮肤
10~30mm
,上
下 来回艾熏。
如痛经,
用
6
根艾条,
来回熏小腹至肚脐,
一周
2
次,
一次
30~40
分钟,促进 小腹的血液循环。
如肩周炎,可用
3~5
根艾条从颈 部风池穴到肩峰穴、肩井穴等
穴位灸
5
分钟左右。
在艾熏时,
一定要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不能受凉。
如腹部受凉、腹泻等,可以用几根艾条熏小腹至肚脐的位置,
可以祛寒。
如小孩子遗尿,同时伴有手脚冰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
白等症状,可以用
1~2
根艾条熏肚脐及周围,熏
5~10
分钟,然后再
到背后熏脊柱及肾,可以补气 、补肾、祛肾寒。
如有口臭,舌质暗紫或者舌苔发黑,说明脾胃寒气非 常重并伴
有经络淤阻,可以用
3~5
根艾条熏小腹到肚脐周围,每天
20分钟,
隔天一次,坚持一周,口臭就会消失。
3
、全身艾熏
(1)
全身熏艾条前要喝生姜红枣桂圆羹,以养生补阴。
用
3
片生
姜,
10
粒红枣
(去核
)
,
10
粒桂圆
(
去核
)
,加水 煮
15
分钟,倒入粉碎
机打成糊状喝下。
(2)
将生姜切成薄片,上锅蒸软后备用。
(3)
夏季用6
~
8
根艾条
(
冬天用
8
~
10根
)
,捆成一排,点燃。
(4)
将蒸好的姜片贴 在后背上。
点燃的成排艾条,
保持离姜片半
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通常熏< br>30
~
40
分钟。
(5)
在小腹及肚 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上下熏
20
~
30
分钟。
(6)
在双小腿的外侧、
内侧,
从脚踝至膝部上下、
来回各熏
30< br>~
50
下。
二、一根艾条迅速赶走痛经
子宫最怕冷
子宫是女人身体里最怕冷的地方。特别是那些平日就怕冷,手
脚容易发凉的女人,一受寒冷刺激 ,易因寒冷邪气侵袭而出现宫寒。
另一方面,有些女孩特别爱吃冷饮
;
或者贪图凉快, 将空调温度调得
过低
;
或者是为了漂亮,常穿露脐装或在冬天也着装单薄等。使身体< br>受寒,寒邪易伤阳气,影响气血运行,进而出现痛经。
宫寒造成 的最直接后果是痛经,接下来性欲也会降低。最糟糕
的是没有适宜的温度,
胎儿很难生存或发育 不良,
宫寒型不孕不育由
此而来。由宫寒导致白带增多,阴道内卫生环境下降,从而引发盆腔< br>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艾条驱虚寒
对抗宫寒引发的痛经,周颖芳教了大家一个简单易操作的方法
做艾条熏灸。
艾条是用中 草药艾叶碾碎成绒,
再添加其他草药而做成
的,药店有售。当冬季痛经发作时,可以点燃一支艾 条,在疼痛部位
(
下腹部子宫处
)
以及后背腰骶处的上方平面顺时针回旋熏灸 ,以
10
分钟为宜,可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以及部分治本的作用。因为,
艾绒在燃 烧过程中产生的艾火穿透力刺激穴位,
达到温经通络、
祛寒
除湿的作用。
“其实,按照严格的中医治疗手法,艾条熏灸应该对准穴位上
方。对宫寒, 中医师一般选取两个穴位
(
肚脐正中直下
1.5
寸处的气
海穴、肚脐 正中直下
3
寸处的关元穴
)
。”周颖芳说。但不懂穴位的
人很难找到 准确位置,
以上面推荐给大家的大面积回旋熏灸,
不失为
一个简便的好方法。
这种方法还适用于冬季体质虚寒、畏寒怕冷,胃寒常有烂便的
人。怕冷的人 回旋熏灸足三里位置和背部脊柱两旁肌肉处
(
膀胱经所
过三处
);
大 便虚溏者回旋熏灸肚脐、肚旁及肚下位置。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06: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558.html
-
上一篇:辟谷期间的人体反应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望闻问诊歌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