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人是怎么练功力的!附:少林千斤腿功法练习法
力量,是健身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古人也十分清醒
地认识到力量的重 要性,所以形容一个人厉害与不厉害,首
先想到的不是什么轻功高强、刀法严密,而是力量怎么样,比如“力大无穷”、“力能扛鼎”、“手无缚鸡之力”等等,都是说
的力量。可是,古人没有现在健 身房啊,没事儿弄个卧推腿
举飞鸟啥的,那时没那条件啊。俺们今天就来看看古人练力
量的主要 工具都是些什么吧。古代练力之“王”——石锁石锁
在中国古代,绝对是练力量的首选法宝,石锁也是练 整劲的
最好的器材。
(
按:
可能有些没接触过传统武术的道友,
不知
道什么是整劲。
其实整劲就是靠全身力量走的劲,
一个石锁,
就可以练到全身 的力量,这比起现代的那些先进的器材,是
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的,只不过现在没多少人练石锁了。)
石锁功也是中国武林中十大硬功之一,一般从二十斤开始练,
练好了三十斤、四十斤、 五十斤、六十斤……逐步递增。能
玩六十斤的石锁的人,力量就非常可观了。古代练力之
'霸
'
——石担如果说石锁是练力之王,
那石担就一定是练力之霸。
石担就 是一个杆子上,两头各穿一个石饼,形状与今天的杠
铃是一样的,只不过今天的杠铃两头穿的是铁饼罢了 。
中国古人练石担可没有现代人练杠铃这么老实,现代人拿着
杠铃无非是举一举、蹲 一蹲、推一推、弯一弯,古人可不这
样玩儿。古人是除了举以外,还拿着这玩意儿象舞枪舞棍那
样舞得风车似的转,这也是练整劲的最好的方法。毕竟古人
不讲肌肉好看,讲的是练好了能上阵杀敌!在 劳动中练力
——石磨石磨本是劳作工具之一,不过放在古代武人那儿,
就可以用来练功了。我们知道,
磨有大小,
小磨可以练手劲,
大磨(驴拉的磨)可以练整劲。
其实这主意挺好的,您想想,练半天下来,力量也练好了,
肌肉也发达了,还能有粥吃,何乐而 不为啊?考试科目之
——春秋大刀明清武举科考,舞大刀是必考项目。这里考的
不是刀法如何花 哨好看,
主要看的是力量,
刀分一百二十斤、
一百斤、八十斤三号,试刀者应先成左右 闯刀过顶、前后胸
舞花等动作。
所以,习武之人平时练力量,大刀是非练不可嘀。考试科目
之——
拉硬弓与 舞大刀一样,拉硬弓也是武考的必考项目。
与骑射时的拉弓放箭不一样,这里考的也是力量,弓分十二< br>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
因此,练拉弓,也是习武者的日常必练基本功。
早期少林寺功夫训练
少林功夫
精彩集锦
00:00 / 01:30:24
弹
清晰度
322.7M
重新播放
01
小时
30
分
24
秒
322.7M
0:00:00
上次观看至
{$$min}{$$sec}
,正在为您续播
跳
过广告
应版权方的要求,好莱坞会员无法跳过该剧广
告
广告剩余
: 10
秒
【剩余
则广告】
您是尊贵的
会员
秒后可
跳过此广告
详情点击
应版权方的要
求,
好莱 坞会员无法免除该部电视剧的广告,
请您谅解!
我
知道了!
?
分享
10
广告详情
------
附:少林千斤 腿功法练习本功法是少林派的“腿功”功法,修
炼本功完全不用任何器械(包括沙袋)
,靠内劲 外发而成无
坚不摧的杀伤力。
本功法分七步练法:
第一步:
面壁通任督脉
本步即本门正道内 功第一式,本式不但
可练腰腿之劲,更是练内丹之捷径,也是通大小周天的入门
式(详见本门正 道内功初级功法)
,同时尚有另一妙用:
25
岁以内的人练习可增高作用,对肥胖症亦 有良好的减肥效果。
练法:
找一垂直、
光滑之墙壁,
双 脚平行与肩同宽面墙而立,
下蹲时脚尖、膝盖、鼻尖必须触墙,同时吸气。呼气时在百
会穴的带 领下站直有意将脊椎拉直的意念,起立的过程中脚
尖、膝盖、鼻尖都不能离开墙壁。呼吸、动作在不觉胸 窝憋
闷的情况下越缓越好。初练时一分钟起落
3
次左右为宜,正
常达标后一般 一分钟上下一次。随着功力的增大,双脚的距
离逐渐缩小,直至双脚并立亦能上下
49
次时第一步功成。
此时双腿之力超出常人数倍,此时不论跑步、练套路、擂台
搏击均感体力明显 增强。练习日久,臀部可触及脚后跟,而
且更不可思议者,在正常的下蹲时,臀部更可触及地面,此即王芗斋先生所谓的“脊椎拉长一尺的量”。而脊椎的拉长更
是强劲发力的前提!
第二步:
松髋
(胯)
开骶
髋
(胯)
骶松后内劲才能下达至足,腿的灵活、劲力的大小取决胯、
骶的圆活。故此式更应认真 体悟。
松胯法:两脚分开约
30-40
厘米,足跟相对,足尖外 撇至极限时双脚成“一”字,
两腿伸直,身体中正,双手在胸前合十成掌,然后曲膝下蹲
至大腿 成水平时由百会穴带领站直。一上一下共
49
次。吸
气时意在下丹田
(脐下< br>1.5
寸)
。
动作越缓越好。
开骶法:
双脚平与肩宽站立,双脚尖内扣至极限亦成“一”字时,身体
向前俯,双手在体前抱圆。身体前俯至极限 时,由大椎带领
往回收,
一前一后为一次共
49
次。
吸气时意在下丹 田。
本
式对全身的平衡通过双脚的调节而达到上、下、左、右均衡
的状态。在实成中不论哪一个角度发力都可达到最佳状态。
第三步:老君悟道
本法实即内家功夫秘传的松膝法,各
位都听说 过松肩、松腰、松胯,还未听说过松膝吧,皆因此
法历来为不传之秘,事实上膝不松则力难达于脚掌,击 至人
身则无甚穿透力。常见踢烂不少沙袋、木桩的“高手”与人实
搏无一击必杀的威力,实不韵 此法之妙。
练法:双脚并
拢站立,双手叉腰,脚部放松向下跪,胯向前靠 ,使大腿与
躯干成一直线,
下颌内扣,
头顶向上顶,
跪的时间越长越好。意想把膝跪足面。极限时提膝慢慢起立,做
30
次。
要点:缩臀靠胯、百会向上顶,下颌靠胸,把全身重心放在膝
部,起立时要缓,必须由百会穴带领,使 重心由膝起至足。
跪时酸麻胀极难忍受,起立时只觉有一股热流由膝直冲至脚
底畅快无比。此式 练久则小腿胫骨部肌肉丰满,充满弹性,
不怕强力踢击,
实腿功妙秘之法。
(本人弟子 多人习此功成,
实战时不但无人敢碰其腿,且遭木棒扫击时亦仅轻微红肿,
足见其效)而且对膝 、踝外伤、风湿、及因外练胫骨致伤的
后遗症有效。
第四步:
拐李所道
双脚开立与肩宽,
左手立 掌放于膻中穴处,右手右脚向右横伸,脚尖向上,右
掌心向下,吸气时左腿缓慢下蹲,气沉丹田,右手右 脚亦保
持平稳向下沉。呼气时缓慢起立,由百会穴带领向上站直左
腿。左右腿各练
30
次。
第五步:仙姑坐蓬
双脚并
行同肩宽,双手叉腰,吸气时双膝并拢,双脚掌不动向下跪
至极限时脚掌外侧向上翻起,使小腿 肚内侧与大腿内侧触及
地面,臀部坐在地上为止,即刻缓慢呼气站直,
30
次为上。< br>
本功第四步对大腿后侧的肌腱、经络有着良好的煅炼作用。
第五步功法则对 大腿内侧敏感的皮肤、神经、薄弱环节进行
煅炼,使其坚韧有弹性。一般门派的腿功都是以练阳面为主< br>——即前面的肌肉筋骨,对阴面的部位——内侧、后侧,煅
炼不够,而成为薄弱之处,本功正好弥 补了此处的不足,兼
而练之则效果更佳。
第六步:足画太极
本步乃武功
下三路的根本,
能运气达于趾,
脚要有擒拿、
封闭气血之能,
不练此式则极难达到,本法亦是腿技最高技法“点腿”的入门
必修技能。
练法:双手叉腰(先练左式)提膝大腿呈水
平,小腿自然下垂,足尖上翘下扣各
10
次后,脚背连及脚
尖画圆“○”,先向右向后
10
次,向左向内 划
10
次圆,然后
脚背绷直,用柔劲向斜前方弹出,小腿与大腿成一直线,然
后足尖上翘、
足跟外蹬,
足尖下踩足跟内收,
反复做
10
次,
然后足背绷直,
脚尖向左向内划圆
10
次,
向右向外划
10
次
圆,然后换右腿做,左右各
30
次。
第七步:三才合一
此式为“意练”,不论站或坐,任取一式, 力达脚尖,此时腿
已不是“腿”而是无坚不摧的金钢钻,
“足”之到处则石碎、
墙穿,
无物可挡。亦可抬腿书写“一击必杀、无下无敌”写至极限则
换另一脚“写”之。久练则可养成 一股骇人的威势,在实战中
产生惊人的威力。
在进行这方面的练习时时常 有初学者
伤了韧带、
肌腱,
痛楚难忍,
从而放弃了训练,
终难成高手 。
究其原因,主要是没能真正领悟训练方法。
腿部柔韧性
训练方 法很多,但总体来分为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两种。主
动训练是习练习练者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练习,具体 方法有:
压腿(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仆步压腿)
;劈腿(横劈
腿、竖劈腿);耗腿(正耗腿、侧耗腿、吻靴)
;踢腿(正踢
腿、斜踢腿、侧踢腿
、 里合腿、外摆腿)等。被动训练是
练习者在别人的或借助外力进行练习,
具体方法有:
搬腿
(正
搬腿、侧搬腿、后搬腿)
;吊腿(正吊腿、侧吊腿)
。
上
述练习方法,许多武术书均有介绍,这里就不再生复了,仅
就练习时出现 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的体验谈谈粗浅看法,不当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04:4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