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康复医学临床诊疗规范、操作规程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6 02:19

-

2021年2月26日发(作者:性病有哪几种)

康复医学临床操作规程

副主编:王晓红


邱健青


邱建忠












编:孙强三


王道清







编委名单(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丁向东








王丹影








王晓红








王道清








孙昭辉
孙强三
毕少杰
毕鸿雁








邱建忠
















张伯林




岳寿伟
高楚荣
袁俊英
郭志芹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青岛市立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省荣军医院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1





























































































众所周知,由于疾病本身的原因,许多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但或多或少可能会遗留

一些后遗症,例如:脑外伤、脑血管病后肢体瘫痪、痉挛、语言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不
能等 ;另外由于治疗疾病的需要,手术后医生常会采取固定、限制肢体活动等措施,例如:
骨折、骨关节疾病 手术后应用石膏外固定、牵引等办法,这些措施的应用一般会持续
2

3
个月 的时间,而长时间的肢体制动又难免会产生制动部位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关节挛缩
等严重的并发症, 许多患者一定会为这些后遗症和并发症而苦恼。的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 越多的患者不再单纯要求疾病的恢复、生命的挽救,而更多
的要求身体功能的恢复,
以便能够继 续承担社会和家庭角色,
人民群众的这种迫切要求推动
了一门新的医学学科的产生,这便是康复 医学。

为顺应时代的这一发展要求,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根据卫生部《医院分级管
理标准》的要求,各级医院均成立了康复科或理疗科,但广大康复工作者迫切地感到,工作
中缺 乏一本简明而又规范的操作手册,
以配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技术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以适应医疗工作科学化、
规范化、
标准化的需要。
此外目前医学院校均开设了康复医 学课程,
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医学生渴望需要一本言简意赅而又不失规范的参考书,鉴于此,我们编写了此书。

本书适合各级各类医院从事康复科、理疗科、神经科、骨科、儿科等临 床科室医护人员
使用,也适于医学院校学生使用。

由于时间仓促,编写人员水平所限 ,本书在文字上、技术上、还存在不少缺陷,希望广
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订再版时参考。










2










孙强三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康复科主任。
1988
年毕业于原山东
医科大学医学系,留校在齐鲁医院工作,后考取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专 业特长:骨
折及骨关节疾病术后功能障碍、
截瘫、
脑血管病后遗症康复及颈肩腰腿痛的 治疗。
学术任职:
山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康复医 学会理疗与体疗专业委
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康复医学会颈椎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激光医学专
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理事、
中国康复医学会专 家库成员、
国家一类核心期刊
《中
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特邀编委。科研:主编著作
2
部,发表论文
46
篇,承担省部级课题
2
项,厅局级课题
5
项,课题鉴定为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各
1
项,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
项,
厅局级科学技术奖
4
项。
教学:
每年承担山东大 学医学院研究生及本科生的教学
40
学时以上。





















3








第一篇


物理治疗

第一章


诊查常规

第一节







第二节


康复病历书写

第三节


疗效评定


第四节


选用理疗的一般原则

第五节


理疗诊查注意事项

第六节


电诊断技术

第二章

物理治疗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

治疗室工作

第二节

物理治疗操作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肿瘤的直流电治疗

感应电疗法

电兴奋疗法

间动电、方波、
TENS
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干扰电疗法

音频、调制中频电疗法

共鸣火花疗法

短波疗法

超短波疗法




微波疗法

红外线疗法

紫外线疗法

氦一氖激光疗法

二氧化碳激光散焦照射疗法


4
二氧化碳聚焦照射疗法

超声波疗法

磁疗法

石蜡疗法

泥疗法

水疗法

冷疗法

冷冻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牵引疗法

间歇施压疗法

刮痧疗法

拔罐疗法

按摩疗法

灸疗法


针刺疗法

第三章

理疗安全与仪器维护



第一节


理疗安全





第二节


仪器维护

第二篇


康复评定

第四章


康复评定技术常规

第一节


康复评定的目的与过程
第二节


康复评定内容

身体形态测量

关节活动度测量

徒手肌力检查

运动发育评定

姿势反射检查

协调性评定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5

失认、失用症检查

步态分析

感觉检查

电生理检查



语言能力检测


社会生活能力评定

职业能力评定

肢体残疾评定标准

第三篇


康复治疗

第五章


康复治疗技术常规
第一节


关节活动度训练
第二节


肌力增强训练

第三节


肌肉松弛训练


第四节


体力恢复训练

第五节


协调性恢复训练
第六节


姿势纠正训练

第七节


感觉再训练

第八节


语言训练


第九节


心理治疗

精神分析治疗

暗示和催眠疗法

行为治疗


松弛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


支持疗法

认知疗法












第十节


作业疗法

第六章


常见病的康复治疗
第一节

脑血管病的康复
第二节

颅脑损伤的康复


6





































































第三节


小儿脑瘫的康复

第四节


脊髓损伤的康复

第五节


手外伤的康复

手骨折的康复

手肌腱损伤的康复



手神经损伤的康复

手外伤和疤痕的康复

第六节

颈肩腰腿痛的康复
颈椎病的康复

肩关节周围炎的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

第七节

骨折后的康复

第八节

慢性肺疾患的康复


7




















第一篇


物理治疗

第一章


诊查常规

第一节











一、患者可直接挂号来康复理疗科就诊或经其它科室门诊转来。





二、初诊时书写康复病历,下康复医嘱,开收费单,住院患者需注明科别、住院号 和病
床号,急诊需特别标明,在诊查中如有新的发现,应与有关科室联系进一步处理。





三、诊断需明确,排除禁忌症后方可开康复治疗单。





四、
复诊时将康复治疗后患者症状、
体征、
化验及特殊检查等变化 记录于病程记录栏内,
开下次治疗医嘱,若有复杂的病情变化,应及时与有关科室联系会诊。





五、急症会诊应随叫随到,立即进行治疗,一般病情的会诊不超过
48
小时。





六、
治疗结束,
记录治疗方法和次数、< br>症状、
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
评价治疗效果。


第二节


康复病历书写






一、
康复病历是诊治的依据,
也是总结经验和进行科研的资料,
书写时应注意字迹清楚,
文字简练。





二、初诊病历书写。





(一)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或住址、门诊号或住院号。





(二)主诉:主要症状及时间。





(三)现病史:发病原因、过程、时间、治疗经过,目前存在的问题等。





(四)过去史和个人史:既往疾病、手术史、药物过敏史、性格、嗜好等。





(五)检查:





1
、先作一般检查,再作局部检查。





2
、重点记录与康复治疗有关的阳性体征和有鉴别意义的阳性体征。





3
、记录有关的实验室检查,注明检查日期。





4
、诊断时,先写需要理疗的病名,再写其他重要疾病名称。





(六)康复医嘱:





1
、疗法名称,用全称或统一代号。





2
、治疗部位,体表部位或器官名称。


8




3
、治疗方法,电极面积、形状、对置或并置法、固定法或移动法等。





4
、剂量:所用剂量大小,如紫外线用生物剂量表示,高频电 用无热量、微热量、温热
量表示。





5
、治疗时间、频度、次数。





6
、医师签名。

7
、就诊日期。

三、复诊病历。





(一)复诊日期,写明年、月、日。





(二)治疗方法和次数。





(三)主要症状变化情况,治疗反应。





(四)
检查时与初诊对比,
如肿块大小、
肢体周径、
肌力分级、
关节 活动度等有无变化,
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变化也需写清。





(五)处理包括连续治疗、改变治疗方法或停止治疗。


第三节


疗效评定


一、一个疗程(急性病< br>4

6
次,慢性病
20

30
次)结束后, 根据每次的复诊记录评价疗
效。

二、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疗效评定标准,但大体上可 分为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四个
等级。





(一)痊愈:症状及体征恢复正常,功能恢复。





(二)显效:症状及体征好转一半以上.功能大部分恢复。





(三)好转:症状减轻,体征改善,功能部分恢复。





(四)无效:症状及体征治疗前后无改变。


第四节


选用理疗的一般原则


一、理疗适应症广,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特点,合理选择甚为重要。

二、一般根据症状、病理过程、部位,选择最佳疗法和剂量。

三、常见疾病选用理疗的原则如下:


9




(一)疼痛:1、神经痛:急性疼痛常采用乌头酊离子导入、紫外线、中频电疗等,慢
性疼痛在上述治疗的同时配合温热治疗。2、痉挛性疼痛:冷疗或红外线、蜡疗、短波等温
热疗法,各 种低中频电疗法以及磁疗。3、炎症性疼痛:紫外线、超短波、微波等。4、内
脏疼痛:高频电疗、穴位 或神经反射区的低中频电疗。5、缺血性疼痛:间动电疗及局部温
热治疗。6、根据疼痛部位选用理疗方 法:头部常用共鸣火花穴位治疗,大关节用超短波、
离子导入、磁疗等,多个小关节可用紫外线、电光浴 、水疗等,韧带、骨膜用超声波,软组
织用温热和低中频电疗。





(二)炎症:
1
、急性期用红斑量紫外线照射、无热量超短波或 微波、抗生素药物离子
导人,小部位非化脓性炎症用氦氖激光、磁疗。
2
、慢性期用微 热量或温热量超短波、碘离
子导入、超声波、红外线。





(三)伤口、溃疡:
1
、表面不洁、有脓性分泌物者,用强红斑量紫外线照 射
1

2
次后
减量。
2
、剌激上皮生长用亚红斑量 紫外线照射,也可用红外线、氦氖激光局部照射。





(四)
改善血液循环:
多数理疗因子都可改善血液循环,
可选用超声波、
超 短波、
光浴、
红外线、蜡疗、干扰电、间动电等。





(五)瘢痕、粘连、挛缩:表浅的用红外线、蜡疗、碘离子导入,深部可用超声波、音
频等。





(六)麻痹:感觉性麻痹用直流电阴极 强剌激、感应电、共鸣火花等。运动性麻痹用神
经肌肉电刺激。





(七)断肢(指)再植术等创伤性外科术后:
1
、早期:为防止 感染用紫外线、无热量
微波,消肿用微波或超短波。
2
、中期:软化瘢痕、恢复关节活 动能力用碘离子导入、音频、
按摩、被动运动、功能牵引,防止肌肉萎缩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主动运 动、作业疗法。
3
、后期:用温热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中或重度的作业疗法。

(八)癔症、神经衰弱等功能性疾病:用共鸣火花、感应电穴位刺激、水疗、静电疗法,
同时结 合暗示、心理治疗。


第五节


理疗诊查注意事项






一、理疗诊查是一项多学科综合性诊断技术,
理疗医师必须有广泛的临床知识及扎实的
诊断学基 本功。





二、理疗医师需全面了解病情后作出针对性理疗处理。


10




三、治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原因,更 换治疗因子或停
止理疗。





四、理疗一般 无绝对禁忌症,但恶性肿瘤、心力衰竭、出血性疾病及传染病应禁用,急
性化脓性炎症禁用温热疗法。< br>




五、妇女月经期、妊娠期,体内有金属物者,治疗 方法、部位及剂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
定。





六、皮肤有破损、丘疹、湿疹者,局部不宜用直流电和低中频电疗。


第六节



电诊断技术






一、电诊断一般操作:





(一)室内安静、温度适宜、光线充足。





(二)了解病情,作必要的肌力、感觉、腱反射等神经系统检查,确定应查的神经或肌
肉运动点。




(三)向患者说明检查时的感觉,如麻刺感等。





(四)令患者体位舒适,肌肉充分放松。





(五)暴露检查部位,被查部位应皮肤清洁,电极用温水浸润,与皮肤紧密接触,压力
不宜过重。




(六)调节电流输出,在运动点周围将电极前后左右 稍加移动,最明显反应点为真正运
动点。





(七)找准运动点后再减小电流输出至收缩反应消失,再稍加输出至恰见收缩,此输出
量即为阈值。< br>




(八)运动点刺激不宜过多,以免肌肉疲劳,影响 检查结果,恰见收缩的标准检查中应
始终一致。





(九)记录和分析检查结果,判断神经损伤程度和范围,写出诊断报告。





二、直流—感应电检查:





(一)先用感应电、后用直流电,先查健侧、后查患侧,先测神经、后测所属肌肉。





(二)
感应电为新感应电流或
0.1ms
波 宽的三角波,
频率为
80

100Hz

电流数值能有电< br>流表指示。





(三)直流电检查时先用阴极刺激运动点,测出阈值后拔动极性开关到“反”,观察阳

11
极反应测出阈值。同时注意断电反应,无异常时不必记录。





(四)正常肌肉对感应电反应为迅速的强直性收缩,对直流电为闪光样单收缩。





(五)记录神经和肌肉运动点的刺激阈值、肌肉收缩状况,作出正常反 应、部分变性反
应、完全变性反应、绝对变性反应等结论。





三、强度—时间曲线检查:





(一)一般用频率为
0.5
次/
s
,波宽可调的方波电流刺激肌肉运动点。< br>




(二)检查先用脉宽为
300ms
(或
1000ms
)电流求得阈值,再将脉宽缩短至
100ms
,视
肌肉是否收缩。若收缩不变,继续缩短脉冲时间。若无收缩,增加电流到恰见收缩。





(三)同法相继测出
30

10

3

1

0.3

0.1

0. 03

0.01ms
脉冲时间的电流阈值,画成
曲线。





(四)脉宽
100ms
时的阈值为基强度。





(五)
用基强度刺激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 为利用时,
用二倍于基强度刺激引起
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为时值。





(六)根据肌肉的基强度、时值、曲线形态,作出正常神经支配、兴奋 性降低、部分失
神经支配、完全失神经支配等结论。

















12
第二章

物理治疗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

治疗室工作



一、治疗室内保持安静、整洁,各项物品应有固定位置,冬季室温应保持在
1 9

20
℃。


二、开始治疗前应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括整理治疗床、机器、用具、药品准备等。


三、仔细阅读医嘱,了解病情,如有疑问及时找医师商量。


四、治 疗前检查机器电源是否正常,电流表和各输出旋钮是否处于零位,输出导线有无
破损。


五、向患者交待治疗中应有的感觉反应及注意事项。


六、治疗时患者保持体位舒适,尽可能做到定床、定机治疗。


七、治疗时应严格执行医嘱和操作规程。


八、治疗时工作人员不得离开治疗室,并经常寻问患者感觉,观察仪器工作状况。


九、根据医嘱要求定期复查,治疗结束前一次告诉患者复诊时间。


十、结束治疗按顺序关闭仪器,随即整理,保持整洁。


十一、治疗后详细记录治疗方法、剂量及反应,发现意外及时处理。


十二、体腔治疗应注意无菌操作,传染病员所用物品应隔离消毒。

十三、小儿理疗注意事项:

(一)消除患儿恐惧心理,使患儿安静,取得合作,必要时先示范诱导。

(二)电极大小适宜,并用固定带或绷带固定。

(三)操作细致,注意患儿表情。

(四)小儿治疗剂量略小于成人。


十四、一般治疗每日一次,急性期可每日
2
次。一种疗法连续治疗不 应超过
30
次。


第二节

物理治疗操作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适应症】该疗法具有直流电和导入药物的综合作用。局部应用有效,凡能电离的药物
均能导入体内。其适应症与所导入的药物适应症相同,如乌头酊阳极导入治疗神经痛、风湿
性关 节炎等,碘离子阴极导入治疗慢性炎症、瘢痕粘连、硬结等,新斯的明阳极导入治疗重
症肌无力,周围神 经炎、尿潴留等,溴离子导入治疗神经衰弱等。


13

【禁忌症】导入药物部位有湿疹或皮损、心力衰竭、高热,所选药物的禁用范围。


【操作】


(一)
凡能输出直流电、
方波、
间动电、
单向中频电流的仪器,
均可进行药物离子导入。


(二)根据治疗部位准备衬垫、铅板、滤纸或纱布、橡皮布、沙袋、固定带等,耳、鼻、
眼、直肠内导 入用特殊电极。





(三)药物用蒸馏水或
30
%的酒精溶解,浓度为
1
%~
10
%。透明质酸酶类药物、蛋白
性药物用缓冲液配制,随用随配。





(四 )将药液均匀地洒在滤纸或沙布上,药量以浸透为度,滤纸敷在温热湿润的衬垫表
面,把铅板插入衬垫后 面袋中,夹好导线夹子,铅板和导线夹子不能露出衬垫。





(五)治疗前检查局部皮肤,有油污、膏药应去除,小的皮损用橡皮布贴敷。





(六)衬垫紧密接触皮肤,上面覆盖橡皮布,根据情况可用沙袋、固定 带或身体自重固
定电极。





(七)检查仪 器各旋钮是否在要求的位置上,正反开关位置正确否,电流表位数与量程
一致否。检查完毕,开启电源开 关。





(八)缓慢调节输出旋钮至医嘱规定电流量 ,患者感觉电极下有均匀的麻刺感,电流量
计算一般按电极面积计算,成人
0.05

0.1mA/cm
2
,小儿
0.03

0.06mA/cm
2






(九)
治疗中患 者有过强的刺痛感时,
可适当减小电流输出,
如刺痛不减轻或有烧灼感,
应将电流输出 开关调至零位,关闭电源开关,进行检查。





(十 )每次治疗时间
20
分钟,治疗结束时.缓慢调节电流开关至零位,关闭电源开关,
取 下电极,检查患部皮肤,整理物品,衬垫分别冲洗、煮沸消毒,晾干。铅板压平,冲洗。


【注意事项】





(一)熟悉导入药物的极 性、
pH
值。带正电荷的药物从阳极导入,带负电荷的药物从
阴极导入。





(二)在直流电作用下,电极下易产生电解产物,刺激皮肤 和降低药效,故要求:
1

衬垫必须有足够的厚度,一般
1cm
厚。
2
、某些药物如青霉素导入时用非极化电极。
3
、非作
用电极的阳极 敷一层碳酸氢钠溶液滤纸,阴极敷一层稀醋酸滤纸,用来中和电解产物。





(三)为防止衬垫上沾有寄生离子,影响药物导入,每种药物有专用衬垫,每次用 后用
清水冲洗,煮沸消毒。不同药物的衬垫分开煮沸。





(四)指、趾等关节的药物离子导入可用电水浴疗法,水温
36

39
℃,药物浓度一般为
1
%。


14




(五)配合温热治疗时,应先用温热治疗,再用药物离子导入。





(六)治疗后若皮肤发痒,或有小丘疹,嘱患者不要搔抓,以免抓破皮肤,影响下 次治
疗。可用热毛巾湿敷或涂酒精甘油或肤轻松软膏,但下次治疗时应擦干净。





(七)中草药导入时,应尽量了解其有效成分及极性。


肿瘤的直流电治疗


【适应症】局灶性癌肿,对某些不能手 术切除、放疗,化疗效果不佳或患者不能耐受者,
均可选用直流电治疗。

【禁忌症】心功能不全的纵隔肿瘤或中心型肺癌患者、肺癌伴肺水肿、凝血机制明显障
碍、晚期肿瘤 已有全身转移。


【操作】





(一)选择适当体位。





(二)局部皮肤消毒,穿刺处铺无菌洞巾。





(三)局部普鲁卡因麻醉。





(四)在无 菌条件下,用尖刀将进处皮肤戳一小孔,将内插针芯、外套绝缘管的穿刺针
刺入肿物中心,针芯向前推入
1cm
左右,稍加捻转后,将其退入穿刺针管内。





(五)连同针芯一起拨出穿剌针,留下绝缘管。迅速将电极送入绝缘管内至肿瘤中心部
位,将绝缘管向后退出少许,以暴露电极前端,使之与肿瘤组织接触。





(六)
一般阳极只插一根,
置于肿瘤中心,
阴极可视肿 瘤大小插
2

4
根,
置于肿瘤边缘。





(七)将电极固定妥当,以防短路或滑脱,再将阴、阳两极分别联于直流电疗机不 同输
出端。





(八)打开电源开关,在患 者可忍受的情况下调节电压,一般治疗电压为
6

12V
,电
30

80mA
,每周
1
次。





(九)内脏肿瘤如肺癌和肝癌,应在双向球管
X
线机监视下或< br>B
超仪定位引导下,于肿
瘤的中心体表投影处做一标记,根据瘤前、后距离体表的长度设 计进针深度,选择最佳部位
将电极准确插入肿瘤内。




【注意事项】





(一)放置电极时注意无菌操作。





(二 )电极远端未被绝缘套管包裹的部分,必须完全插入肿瘤组织内,以防损伤周围组
织。


15




(三)阴阳两极应分别固定好,以防短路。




(四)开机与关机时,电压和电流强度应缓慢上调,缓慢回零,不可在电压、电流指示
不处于零位时 突然开关仪器。





(五)一般情况下电压不超过< br>15V
,电流不超过
80mA
,以患者耐受为宜。


感应电疗法




【适应症】用于废用性肌萎缩、功能性 肌肉麻痹、尿潴留、肌纤维炎、扭挫伤、肩周炎、
各种神经痛、神经官能症。




【操作】





(一)根据医嘱选好电极,如衬垫、手柄电极、滚动电极、金属刷状电极等。





(二)衬垫法:将厚度为
0.5cm
的绒布衬垫并置或对置于病区。





(三)手柄电极法:用点状电极作用于穴位痛点、运动点部 位,由操作者控制节律。刺
激麻痹肌肉时每分钟
20
次左右为宜。





(四)滚动电极法:患者放松肌肉,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以
100 cm
2
衬 垫为辅助电极,
放于相应部位,滚动电极用温水浸润,在治疗部位上做匀速往返滚动。





(五)金属刷状电极法:辅助电极放在相应部位,刷状电极 接触皮肤,匀速往返刷动,
电量不宜太大。





(六)机器操作和电极处理同直流电离子导入。


【注意事项】





(一)除金属刷状电极外,金属电极周围用
6
层纱布包裹,温水浸润。





(二)治疗瘫痪时要有明显的肌肉收缩。





(三)心脏、头部不用强刺激。





(四)治疗癔病时应结合暗示疗法。


电兴奋疗法




【适应症】神经衰弱、股外侧皮神经炎、胆道蛔虫、颈肩腰腿痛等。


【操作】





(一)治疗前向患者说明治疗 中的感觉,消除顾虑,放松肌肉,手柄电极用
6

8
层纱布
包裹,温 水浸润。





(二)电极放置应根据解剖部位及经络穴位而定,一般采用固定法或滑动法。


16




(三)神经衰弱治疗方法





1
、双电极置左、右太阳穴,通弱感应电
1

2
分钟。





2
、自太阳穴向头维穴滑动,通弱感应电
3
次。





3
、双电极置左、右风池穴,强感应
3
~< br>5
分钟。通电时患者有自颈部向头顶放射的麻刺
震颤感。





4
、双电极自风池穴滑向大椎穴,
30
秒,颈部有震颤感。





5
、阳极置眶上方,阴极置风池穴,通直流电
3
次,眼前有闪光感。





6
、双电极置内、外关穴,通强感应电
30
秒。

(四)股外侧皮神经点治疗方法:

1
、病人仰卧或侧卧,测出感觉障碍区。

2
、阳极用
l0 0cm
2
衬垫置于麻木区外,阴极用带开关手柄电极置于麻木中心。

3、将直流电迅速增加到
70

80mA
,通电
1
2
秒,皮肤有烧灼感时立即向外作圆型

扩大滑动,反复
2

3
次。


【注意事项】





(一重症高血压患者不宜作头部治疗。





(二)强直流电不能横贯脊髓通电。





(三)心脏病患者慎用。


间动电、方波、
TENS
疗法




【 适应症】三种疗法均有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刺激肌肉和神经的作用,主要用于
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 、软组织损伤、废用性肌萎缩、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瘫痪。




【禁忌症】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湿疹、出血倾向、孕妇下腹部、颈动脉窦区。.




【操作】





(一)间动电疗操作:





1
、按医嘱选好电极,用温水浸润。




< br>2
、暴露治疗部位,按痛点、穴位、血管或神经走行放置电极,一般阴极置病变部位,
用 沙袋或固定带固定电极。





3
、按医嘱选 择不同的电流波形,一般先调直流电
1

3mA
,再调脉冲电流到耐受限。给
予密波
1

3
分钟后改其他所需波形(疏波、疏密波、间升波、断续 波或起伏波),每组
3

5
分钟,电流量以患者耐受限为度。


17




4
、变换波形时,必须将脉冲和直流输出调回到零位。





5
、治疗结束,按开始之相反方向关闭各机钮,取下电极,检查皮肤,清 洁电极,消毒
晾干。





(二)方波操作:





1
、按医嘱 选好电极,选择
143Hz

2ms
的方波电流,操作时衬垫稍厚些,电流量 在
3

5
分钟内调至
0.2

0.3mA

cm
2






2
、为避免强电流刺激皮肤,在阴阳极衬垫上分别浸以保护液(弱酸及弱碱)。阴极衬
垫置于痛点,阳极 衬垫置于相邻部位。





3
、接通电源,按医嘱调好直角脉冲波形,每次治疗
15
分钟。





4
、将阳极置于枕部,阴极置腰骶部.可使反射过 程的兴奋性降低,用于治疗中枢性瘫
痪。





(三)
TENS
操作:同方波疗法。




【注意事项】




(一)间动电每波形通电
3

6
分钟,时间长易引起适应。




(二)进行药物离子导入时,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人。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肌 肉麻痹和萎缩、尿潴留、习惯性便秘、胃下垂、各种疼痛。
痉挛性肌肉电刺激可治疗脑血管意外后的偏瘫 、脑瘫性痉挛瘫痪。




【禁忌症】植有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心脏 部位、对电流高度敏感者、孕妇下腹部、颈动脉
窦区。




【操作】





(一)按医嘱选好电极,衬垫用温水浸湿。





(二)根据治疗目的,确定电极放置方法。




1
、单极法:辅助电极
100cm
2
,置于颈后或腰部,手柄电极置于患 部之神经肌肉运动点。





2
、双极法:二 个小圆电极,直径
1

2cm
,放在肌腹两端,也可用两个手柄电极控制。< br>




(三)找准运动点,将电极用固定带固定。




(四)根据电诊断结果,选择适宜的电流参数,如脉冲前沿、后沿、脉宽、频率等,然
后调节电流强 度,引起明显肌肉收缩。





(五)一组病肌刺激< br>15

30
次后换其他病肌,反复循环
4
次。


18




(六)电刺激时嘱患者尽力做主动收缩肌肉之动作。





(七)肌力恢复到一定程度时,逐步给肌肉增加负荷,如放沙袋、反向牵引等。





(八)痉挛肌刺激时选用波宽(
0.2

0.5ms
)和频率(
0.66

1Hz
)相同,但出现时 间有
先有后(相隔
0.1

1.5s
)二组方波电流。一组固定于痉 挛肌两端肌腱处,另一组固定于拮抗
肌肌腹,每组肌肉治疗各
10
分钟。




【注意事项】





(一)运动点要找准,使病肌收缩明显而邻近肌肉反应小。





(二)表面电极无反应时可采用针电极,二根毫针刺入病肌两端,再接上脉冲电流。





(三)治疗时局部不应出现疼痛和肌肉疲劳。





(四)电刺激前可配合温热治疗以增强疗效。





(五)调节脉冲参数时,波宽应小于同期的
2

3



干扰电疗法




【适应症】用于治疗胃下垂 、关节炎、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
闭塞性脉管炎等。




【禁忌症】急性化脓性炎症、出血倾向、血栓性静脉炎。




【操作】





(一) 根据医嘱选择电极,有衬垫电极、手套电极和吸盘电极三种,电极衬垫用温水浸
润。





(二)将选好的两组电极固定于治疗部位,使两组电流交叉在病灶处。





(三)差频范围依病情而定,一般镇痛用
90

100 Hz

0

100Hz
,改善血液循环、促进
渗出吸收用< br>50

100Hz

25

50Hz
,使肌 肉收缩用
25

50Hz

1

10Hz






(四)检查两组输出机钮是否在零位,将差频 范围调节机钮调至需要位置,然后接通电
源,分别调节两组输出达所需电流强度。





(五)治疗时如需改变差频范围,可直接调整定频、差频机钮,不必将输出调至零位。





(六)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每次治疗
20
分钟。




【注意事项】





(一)两组电极不得相互接触,衬垫勿置于皮肤破损处。





(二)电流不可穿过心脏、脑、孕妇下腹部。





(三)有金属异物的部位不进行治疗。


19
音频、调制中频电疗法


【适应症】瘢痕、硬结、肠粘连、肠麻痹、血 肿机化、软组织和神经疼痛、咽喉炎、乳
腺淤滞块等。




【操作】





(一)音频电疗操作:





1
、根据病变部位选用不同长度的条状电极或长方形电极,衬垫用温水浸湿。





2
、视需要将电极并置或对置,电极与皮肤紧密接触,固定好。





3
、接通电源,调节电流输出至患者耐受量。





4
、治疗结束,电流调到零位,切断电源,取下电极。





(二)调制中频电疗操作:





1
、根据医嘱选好衬垫电极,并置或对置于治疗部位。





2
、调制中频正弦电流波形有连续调制波、交替调制波、间断调制波及变 频调制波等。
调制频率
10

150Hz
,调制幅度
0
100
%,间断调制时间
1

6s
,均连续可调。< br>




3
、按处方选择调波,一般连调波用于镇 痛和刺激植物神经节,间调波对神经肌肉有明
显刺激作用,交调波有镇痛、促进血液循环及炎症吸收作用 ,变调波有抑制作用,用于止痛
和渗出吸收。





4
、接通电源,按医嘱依次选择波形、调幅、调频及定时。





5
、缓慢调节电流输出至患者耐受限,患者有舒适震颤感。每次治疗20
分钟,一次选择
两种波形。





(六)治疗结束,电流调到零位.依次关闭电钮,取下电极。




【注意事项】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以免电击。


共鸣火花疗法




【适应症】癔病、神经衰弱等功能性 疾病,以及神经痛、皮肤瘙痒、感觉异常、痔疮、
皮肤溃疡等。




【操作】





(一)根据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
、移动法:局部皮肤涂以滑石粉,将蕈状电极接触或稍离开皮肤,缓慢移动。





2
、穴位刺激法:用尖头或叉状玻璃电极对准穴位 ,每穴
1

3
分钟,剂量宜小。





3
、火花暗示疗法:在局部穴位治疗的同时,加语言暗示,一般用大剂量。


20




4
、体腔治疗:肛内、 直肠、阴道先用温水冲洗,然后将消毒的电极涂以滑润剂,轻轻
插入腔内,弱或中刺激,
4
6
分钟。





5
、 创面火花疗法:清洁创面,擦净分泌物。使消毒的蕈状电极离开创面
0

2

0

5cm

缓慢移动,小剂量
4

6< br>分钟。





(二)电极放到皮肤上,打开电源 开关,调节输出至适量。根据患者感觉,火花强弱可
分为小、中、大三种剂量。





(三)治疗结束,先关闭电源,再移开电极。





(四)玻璃电极用酒精擦净,腔内电极用消毒液浸泡。




【注意事项】





(一)治疗前除去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





(二)治疗时工作人员和患者均应与地绝缘,不能触摸金属物品。





(三)头发和衣服潮湿时不能治疗。





(四)治疗时电极柄不可接触患者。





(五)机器不要连续使用时间过长,若手柄发烫发黄应暂停
10
分钟。


短波疗法




【适应症】改善机体深部血液 循环、镇痛和消炎,用于治疗软组织和内脏的亚急性、慢
性炎症。




【禁忌症】急性化脓性炎症、妊娠早期、植有心脏起搏器者。


【操作】

(一)准备毛巾、毡垫、固定带、沙袋及氖管等物品。



(二)让患者取下治疗部位及邻近部位的金属物。





(三)按医嘱选用电极,有电容电极、电缆、电鼓等。根据病变深浅用毛巾或毡垫调节
电极与皮肤间距离,间隙越大,作用越深,一般为
1

4cm






(四)常用治疗方法:





1
、电缆法:根据治疗部位形状,将电缆绕成环状、平面螺旋状、袢状、 双饼状,一般
不超过三圈,线与线之间的距离
2cm
左右,用固定卡子或绝缘套筒固定 和隔开,剩余电缆两
端长度相等。





2< br>、鼓状电极法(涡流电极法):有直径
14cm

5.5cm
两种规格 ,装在机器支臂上,调
节支臂,改变空气间隙。


21



3
、电容电极法:有对置和并置法,治疗部位处于两电极之间,二极间距 不小于一个电极
横径。




(五)接通电源,预热1

3
分钟,调节电容器达到谐振状态。




(六)以患者感觉、氖管亮度、电流表输出为标准,将治疗剂量分为无热量、微热量、
温热量、热量。




(七)治疗结束,将各旋钮回至零位,关闭电源,取下电极,整理物品。



【注意事项】




(一)导线勿打圈和交叉,通过患者身体时用毛巾隔开。




(二)注意极板有无破裂,接头处金属是否裸露。




(三)感觉不良者,骨突出部位,皮肤出汗及电极下潮湿时,均易发生烫伤。




(四)机器在治疗中和治疗
5
分钟内不能移动,夏季注意机器散热。


超短波疗法


【适应症】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除温热作 用外,还有非热效应,具有消炎、镇痛和
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




【禁忌症】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 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
肿瘤等。




【操作】





(一)小功率超短波用于面部 、趾、指等小部位,大功率超短波适用于躯干、肢体等大
部位。





(二)开启电源预热
1

2
分钟,调节输出至 治疗所需剂量。





(三)治疗剂量分为无热量、微热量和温热量。





(四)治疗中工作人员应经常询问患者,如有不适如头晕、心慌,应停止治疗。





(五)治疗完毕,将输出调至预热挡,准备下位患者治疗。




【注意事项】治疗急性炎症时,应严格无热量、短时间治疗。其它注意事项同短波疗法。


微波疗法




【适应症及禁忌症】同超短波疗法。




【操作】





(一)按医嘱选好辐射器,圆形或长方形。电缆两头接头必须紧密连接,螺丝旋紧。


22




(二)将辐射器对准治疗部位,辐射距离
5

10m






(三)接通电源,待预热后高压自动接通,调计时旋钮到所 需时间,然后调节输出至所
需剂量。





( 四)治疗剂量可分无热量(
20

40W
)、微热量(
40

60W
)、温热量(
60

120W






(五)治疗结束,机器输出自动回到零位,将输出开关调至零位,关闭电源。




【注意事项】





( 一)除去治疗部位的金属物品,头面部治疗应戴防护眼罩。治疗下腹部时,事先用钢
网保护。





(二)局部感觉迟钝或血循环严重障碍者应用时应注意观察反应情况。





(三)辐射器与同轴电缆的接触必须严密,同轴电缆应避免潮湿或弯折。





(四)微波治疗机之吹风机如发生障碍,应停止使用。未接 上辐射器时,不能开机器,
以免损坏磁控管。





(五)工作人员勿停留在微波直接辐射区内。














【适应症】全身治疗用于神经官能症、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皮肤瘙痒等疾病,局部治
疗用于伤口愈合 延缓、皮肤溃疡、肌肉萎缩等。


【操作】


(一)治疗前取下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





(二)全身治疗时,患者脱帽,坐在木椅上,阴极为针帽状电极,距头顶
15

20 cm

阳极握在手中或踏在脚下,接通电源,
30
秒后调节输出,电压到30

45kV
。此时患者头发
竖起,有微风吹拂感,时间
15

20
分钟。





(三) 局部治疗时,根据医嘱选择阴极,有方形针状电极、刷状电极、圆形电极,电极
距皮肤
5

10cm
,阳极踏于足下或与病变部位对置,电压
10

20k V
,时间
10

15
分钟。





(四)治疗结束,按相反顺序关闭机器,将金属棒与针状电极接触,使之火花放电。


【注意事项】





(一)治疗室空气清新并干燥。





(二)机器放在绝缘度高的地板或桌子上,应远离自来水管、暖气等金属接地物品。





(三)患者衣服、头发潮湿时不应做治疗。





(四)治疗中患者不能看书、入睡,不与周围物品及人员接触。


23




(五)有雷电时不做治疗。


红外线疗法




【适应症】各种慢性炎症、浸润块、硬 结、神经性疼痛、肠粘连、运动疗法前的辅助治
疗、肌痉挛等。




【禁忌症】高热或急性化脓性炎症。




【操作】





(一)了解各种红外线仪器的 特点,如
TDP
、频谱仪为远红处线,白炽灯为近红外线。





(二)治疗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将局部皮肤之膏药、油脂清除干净。





(三)照射头面部时,用湿棉球将眼裂遮盖。





(四)照射器中心与治疗部位对准,白炽灯最好置于患者斜 上方或旁侧照射,以防灯泡
炸裂或脱落,烫伤皮肤。





(五)辐射器与皮肤间距离
20

40cm
,以照射后有 温热感和皮肤桃红色为度,每次治
疗时间
30
分钟。





(六)光浴治疗时,光浴箱二端用布单遮盖,光浴箱内温度保持
40
50
℃。


【注意事项】





(一)皮肤感觉障碍、循环障碍、瘢痕或植皮的患者及老人治疗时要经 常询问,观察反
应,以免烫伤。





(二)治疗时,患者大能随意移动患部,以防碰触灯具,引起烫伤。





(三)治疗中患者如诉有头晕、疲乏无力等不适时,应停止治疗。


紫外线疗法




【适应症】紫外线有抗炎、 镇痛、抗佝偻病、脱敏、促进组织再生和促进皮下淤血吸收
的作用。用于治疗疖、痈、淋巴结炎、肺炎、 带状疱疹、中耳炎、关节炎、神经炎、荨麻疹、
过敏性鼻炎、佝偻病、骨质软化症、白癜风、银屑病等。


【禁忌症】红斑狼疮、急性多发性湿疹、血卟啉病或日光性皮炎、皮肤癌变、 着色性干
皮病等。


【操作】

(一)高压汞灯灯管 点燃
10
分钟且发光稳定后,开始照射,低压汞灯灯管点燃后,可立
即照射。


24




(二)照射前了解患者近期是否 服用过光敏剂,如碘剂、奎宁及磺胺药。向患者说明照
射后皮肤应出现的反应。





(三)照射部位皮肤应清洁,膏药、油脂等应清除,伤口先换药。





(四)操作者和患者均带防护眼镜。





(五)患者初次照射应先测定其生物剂量,亦可用平均生物剂量。

(六) 生物剂量(
MED
)测定法:长方形金属片或
X
线胶片,中间挖
6< br>或
8
个长方形孔,
每孔为
1.5cm
×
0.5cm< br>,孔距
0.5cm
,上置一可遮盖或暴露各孔的活动板,测定时将其放在一
定的 部位上,用布巾遮盖四周。测定部位多选下腹正中线旁或上臂内侧。测定时灯距高压汞
灯常为
2 5

50cm
,低压汞灯照射多采用直接接触照射。将稳定后之光源垂直于测定部位,
按一定时间(一般为
5
秒)依次抽动插板,照射各孔。此时各孔接受的照射时间逐渐递 增。
照射后
8
小时观察测定部位,以出现弱红斑孔的照射时间为一个生物剂量。如照射 后各孔均
未出现红斑或全部出现红斑,则应适当增或减每孔照射时间,重新测定。测定生物剂量局部避免做热敷。




(七)
以同等条件测得
20
名以上不同年龄、
性别的正常成年人的生物剂量,
求出平均值,
即为该灯 的平均生物剂量。每
3

6
个月重复测定一次,更换灯管时应重新测试。




(八)非照射区用孔巾或白布盖好,以后每次照射都要与上次照射之边缘对齐。





(九)按医嘱要求准确计算照射剂量。由于身体各部位对紫外线的敏感 性不同,所以同
一剂量所需的照射时间不同,如所用灯的平均生物剂量为
4
秒,患部皮 肤的敏感系数为
2
,医
嘱上定为中红斑(
5MED
)照射,首次照射 时间为
4
×
2
×
5

40
秒,以后视皮肤 反应每次递
增上次量的
10
%~
30
%。若红斑明显,可按原剂量照 射。若没出现红斑,可增加
50
%照射。





(十)紫外线照射剂量分亚红斑量和红斑量。亚红斑量小于
1MED
,红斑量分四级。
I
级红斑量
(弱红斑)
1

2MED

I I
级红斑量(中红斑)
3

5MED
,Ⅲ级红斑量(强红斑)
6

8MED
,Ⅳ级红斑量(超强红斑量)大于
8MED
。粘膜照 射所用剂量是皮肤的
2
倍。





(十一)治疗方法可分全身、局部和体腔照射。





1
、全身照射:患者全身裸露或只穿三角短裤,戴防护眼镜。照射以二野法(前、后)
最为普遍,视需要亦可分四野或八野。照射次数成人多隔日一次,
20
次为一疗程。配量方式< br>有基本进度法、缓慢进度法和加速进度法。





2
、局部照射:
1
、常规照射。
2
、多孔照射时,应用多孔敷布置 于治疗部位皮肤进行照
射,多用于小儿,该方法可在较大范围内产生红斑而总面积并不过大。





3
、中心加量照射:多用于严重的局部急性感染性炎症或顽固创面,照射时病灶中心区

25
与其周围皮肤进行分别照射,病灶中心区应用更大剂量。





4
、穴位照射:应用带有
1cm
2
孔洞的孔巾 对准欲照的穴位。





(十二)
体腔照射治 疗时,
根据治疗部位选用适当的石英导子。
体腔或窦道有分泌物时,
应先冲洗干净再行 照射。用过的导子应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十三 )紫外线自血照射回输疗法的全过程,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从患者肘部或股
静脉抽血,血量按每千克 体重
1

2m1
.经抗凝后放在特制的石英容器中进行紫外线照射,
照射时间
6

15
分钟,同时以
5L/min
的流量向石英 容器中充氧。照射后再将血液经静脉回输
到该患者体内,速度
40

60滴/
min
血液回输终结,再输入生理盐水或
5
%葡萄糖
40< br>~
50ml

每周
2
次,
4

6< br>次为一疗程。小儿应用时,于抽血后立即输入血液代用品,以补充血容量。

【注意事项】

(一)为减少灯管启动次数,高压汞灯宜每天集中时间照射;低压汞灯 一次开灯加压时
间不超过
3
分钟,二次间隔不少于
30
秒。





(二)紫外线灯管和反射罩每日用无水酒精或乙醇擦拭,至治疗部位的最高点为准。





(三)照射时灯管中心应与治疗部位皮肤垂直照射距离以灯管至治疗部 位的最高点为
准。





(四)照射后
24
小时内,局部不做热敷。





(五)治疗中灯管若熄灭,要待冷却后再重新点燃。





(六)在一个疗程中,必须用同一灯管照射。


氦一氖激光疗法


【适应症】身体各部位表浅炎症、溃疡、硬结及穴位 照射,治疗高血压、腹泻、粒细胞
减少等症。




【操作】





(一)接通电源,激光管亮,调节输出至该机的最佳工作状态,激光管发光稳定。





(二)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三)照射前清洁创面,换药。





(四)穴位照射时选准穴位,最好采用光导纤维直接接触穴位。





(五)光束垂直照射皮肤,距离
30

100cm






(六)照射时间根据输出大小而定,一般
3

15
分钟。




【注意事项】


26




(一)经常测定激光管功率及通过光导纤维后的功率。





(二)光导纤维不可弯折。





(三)输出窗应常用无水酒精擦拭。





(四)操作者和患者须戴护目镜。


二氧化碳激光散焦照射疗法


【适应症】适应症同红外线,另外可用于治疗外阴苔藓、白斑等。




【操作】





(一)患者取适当体位,裸露治疗部位。





(二)如属创面治疗,先清创。





(三)开机后,在治疗距离处操作者先用手背试验照射温度,再给患者治疗。





(四)在治疗过程中,应经常询问患者感觉,以舒适温度为宜,治疗后 局部皮肤充血潮
红,不应出现烫伤。





(五)每日一次,每次
10

15
分钟。




【注意事项】





(一)治疗中他人不能进入光路内,以免烧伤。





(二)工作人员和患者戴护目镜。


二氧化碳聚焦照射疗法




【适应症】皮肤的良性和恶性肿瘤,如色素痣、中小形血管瘤、乳头状 瘤、纤维瘤和疣、
基底细胞瘤、磷癌、黑色素瘤以及宫颈糜烂、宫颈原位癌、息肉、痔核等。




【操作】





(一)聚焦治疗方式有凝固术、切割术和汽化术。





(二)根据疾病需要,选出高压消毒过的手术器械。





(三)选用适当的麻醉方法。





(四)向患者说明治疗中的反应,以解除顾虑。





(五)定标,使治疗或手术部位准确无误。




(六)选好光束,根据病情选好输出功率,作凝固、切割或汽化。不可功率过大,否则
损伤过深,形 成疤痕。





(七)汽化治疗时,边汽化边观察,即用湿棉球边汽化边擦去炭化层。


27




(八)对动脉血管直径在
1mm< br>、静脉血管直径
1.5mm
以下者,激光可起到止血作用,超
过上述直径的血管 应结扎,绝不可大意。





(九)防止脂肪燃烧。在 脂肪较多的部位治疗时,因功率过大可引起脂肪燃烧,此时应
及时减小功率。





(十)切割汽化时局部形成的黑棕色痂,多数患者术后
1
2
周可脱落。





(十一) 个别患者疗后
1

3
天,在切割或汽化治疗区边缘出现轻微红肿,或有少量渗 液
和轻微疼痛。此反应在
1
周左右消失,但应防止感染。


【注意事项】





(一)操作时术者思想要 集中,不要随意触发脚踏开关。除术者外,其他人均不得触发
脚踏开关。





(二)术者手脚要配合好。治疗开始时,预先把刀头对准治疗部位,再踏开关。





(三)防止误伤健康组织,可用湿敷料保护。





(四)不要将光束直接照射到反射物上,以免误伤,不要将刀头指向其他方向。





(五)治疗时形成的烟尘要及时吸出。





(六)注意保护好术者与患者的眼睛。


超声波疗法


【适应症】扭伤、挫伤、瘢痕粘连、硬结、腱鞘炎、肩周 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脑血
管意外、慢性盆腔炎、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等。




【禁忌症】活动性肺结核、恶性肿瘤、出血倾向、孕妇下腹部。




【操作】

(一)接通电源,按医嘱选择“连续”或 “脉冲”,预热
1

3
分钟。





(二)暴露治疗部位,涂上耦合剂,声头垂直接触皮肤,调节输出至所需剂量。





(三)常用方法:





1
、接触法:
1
、固定法:将声头固定于治疗部位,作 原处旋转
3

5
分钟,此法应用小剂
量,连续输出
0.5W

cm
2
,脉冲输出
1W

cm
2

2
、移动法:声头与体表密切接触,压力均
匀,在病变区缓慢匀速移动。连续输出
1

1.5W

cm
2
,脉冲输出
1
2W

cm
2






2
、水下法:将蒸馏水或晾过的沸水倒在水槽或脸盆中,水量以淹没患部为宜,声头 浸
入水中,距治疗部位
1

2cm
,固定或缓慢移动。





3
、辅助器法:有水枕、漏斗、接管、反射器、凹镜及透镜等,用于凹凸不平的体表及

28
特殊部位的治疗。

4
、药物透入法:将所需药物混入耦合剂中,利用超声将药物透入体内。



5
、超声雾化吸入法:
1
、雾化杯中放入适量蒸馏水或生理盐水, 再加入治疗药物;
2

雾化杯底部与声头紧密接触,上端由导气管连通呼吸罩,套在患 者的口鼻上
3
、接通电源,

1

3
分钟后开雾化 开关,调节雾化量,治疗
20

30
分钟。





6
、超声一调制中频电疗法:①超声多选弱剂量
0.5W

cm
2
,连续波,中频为调制中频。
②调制中频的一极连接于超声声头, 另一极为副电极,接
100 cm
2
衬垫,固定于治疗部位附
近的皮肤上,超 声声头与治疗部位涂超声耦合剂。③开启电源开关,将“脉冲”、“连续”
超声机钮置“连续”处,按下 调制中频机钮,调节超声输出和电流输出,按下计时按钮。④
声头压于治疗部位的皮肤上,缓慢移动,患 者有颤动感和针刺感。⑤治疗结束,按相反顺序
关闭各按钮,清洁声头。


【注意事项】





(一)声头空载时不能调节输出。





(二)声头不可撞击或震动。





(三)操作者带双层手套防护。

(四)治疗中超声声头密切接触皮肤,超声声头与治疗部位皮肤垂直。





(五)治疗脑、心、肾脏时,剂量要严格控制。


磁疗法


【适应症】磁疗有镇静、止痛、消肿、降压和软化疤痕等作用,主 要用于扭伤、挫伤、
血肿、关节痛、高血压、神经痛、支气管炎、耳软骨膜炎、静脉炎、乳腺小叶增生等 。




【操作】





一、按医嘱选好磁片或磁头,定于病变处或经络、穴位处。





二、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一)磁片贴敷法:
1
、按医嘱选用不同规格的磁片,暴露治疗部位。
2
、将磁片直接贴
敷在治疗部位或穴 位上,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
3
、需长期贴敷者可将磁片缝在衣服、
布带、鞋帽内 ,磁片须对准穴位。
4
、用过的磁片用
75
%酒精消毒,定期测定磁场强度。





(二)脉动磁场疗法:
1
、将 旋磁机之磁头置于治疗部位,接通电源,调好转速。
2
、将
磁疗机之磁头,按单置或对 置法固定于治疗部位,接通电,调节输出至磁场强度。

(三)交变磁场疗法:按医嘱选好磁头,将导线连于磁疗机之输出端(交流),再将磁

29
头置于治疗部位,接通电源,调至所需磁场强度。




(四)脉冲磁疗法:磁头呈环状,有红色标记一侧为
S
极,另一侧为
N
极,二个磁头可叠
加使用,肢体治疗时可将肢体套入数个环中,按医嘱调节脉冲频率和磁场 强度。


【注意事项】





一、磁头勿碰击,以防破裂及退磁。





二、定期(
3

6
个月)测定磁片磁场强度。





三、所有磁头须保持良好绝缘。





四、手表勿靠近磁体。





五、磁片贴敷过程中,磁片不要任意翻转,长期贴敷时应注意皮肤是否有过敏反应。


石蜡疗法


【适应症】运动创伤,身体各部位慢性炎症、骨关节炎、瘢 痕粘连、硬结、血肿机化、
运动疗法之前的辅助治疗、慢性皮肤溃疡。


【禁忌症】高热、化脓性炎症、厌氧性菌感染的炎症、结核性疾病、重症糖尿病、甲状
腺功能亢进、肾 功不全、出血倾向等。




【操作】





一、准备治疗用具,如蜡盘、蜡筒、油布、刷子、小棉被、毛巾、蜡刀 、凡士林、镊子、
温度计等。





二、按医 嘱选择治疗方法,患部皮肤需干燥清洁,清除膏药油脂,毛发过长部位需剪短
或涂凡士林,伤口要先换药 ,清除分泌物。





三、详细了解病情,对皮肤有感觉障碍和新鲜疤痕者,要用低温蜡疗。





四、常用方法:





(一)
蜡盘法:
将熔化的蜡液倒入搪瓷盘中,

1.5

2 cm

待其凝结后
(约
50
℃)
取出,
直接敷于患 部。





(三)刷蜡法:用毛刷沾溶解的蜡液(55

60
℃),刷在治疗部位,刷至
0.5cm
厚,浸
入蜡筒或敷上蜡纱布垫。





(五)在石蜡外面依 次用油布、棉垫包裹,再盖上毛毡保温,每次治疗
30

60
分钟。





(六)治疗结束,取下石蜡,检查局部皮肤,擦干汗液,注 意保暖,休息
10

20
分钟后
离去。





(七)石蜡应
1

3
个月清洁1
次,清洁后应加入
15

20
%的新石蜡。常用清洁法:1
、石

30
蜡加热熔化后放入水搅拌,使蜡中杂质秽物随水沉于石蜡 底部,冷却后将水倒掉,切除底部
混有杂质秽物的部分石蜡。
2
、在熔解的石蜡中加< br>2
%~
3
%白陶土或滑石粉进行搅拌,污物
随之沉淀,凝固后切除污物 。


【注意事项】




一、熔蜡应采用间接加热法,蜡温不超过
100
℃,加热时防止水蒸气进入蜡锅。





二、治疗部位充分暴露,以免弄脏衣服。





三、刷蜡和浸蜡时第-层薄膜要超过患部,注意勿使蜡膜破裂





四、伤口用蜡应消毒(加温至
100
℃),用过的蜡废弃。


泥疗法


【适应症】风湿性关节炎、骨折愈合缓慢、肌炎、 腱鞘炎、滑囊炎,神经炎、慢性盆腔
炎、胃炎等。




【禁忌症】急性化脓性炎症、心功能不全、身体衰弱。


【操作】





一、将治疗用泥除去小石块等 杂质,放入加热容器中间接加热,温度不超过
60
℃。





二、将加热的泥放在调泥台上,可加上适当凉泥搅拌,使温度调到比规定温度高< br>1
℃。





三、治疗床上依次放置毛 毯、被单、油布,然后将调好的泥铺在上面,厚度为
6

8 cm

根据治疗部位需要将泥覆盖全身或局部。





四、全身泥疗时,患者躺在泥上,再将泥覆盖胸部乳头高度,胸腹部的泥稍薄一些,然
后依次包裹,前额可置冷湿布,泥温
37

42
℃,治疗时间
15

20
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五、局部泥疗时,将泥饼放在治疗部位,面积比患部大,泥温
42

48℃,治疗时间
20

30
分钟。





六、行泥浴法时,用热盐水或矿泉水将泥稀释到要求的稠度,全身泥浴温度
34

37
℃,
15

20
分钟。





七、治疗结束,
36

39℃温水局部或全身冲洗,卧床休息
30
分钟后离去。


【注意事项】





一、选择治疗泥时要经质量鉴定。





二、泥温要调均匀,测温时要将温度计插深并多处测量。





三、泥源困乏地区,用过的泥经盐水浸泡
3
个月后,可重复使用。





四、治疗后有全身疲倦、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时,应中止治疗。


31




五、治疗局部有暂时性症状加重,可继续治疗观察。如反应仍不消失,应停止治疗。

水疗法


【适应症】神经衰弱、大面积瘢痕挛缩、关节强直、关节炎、 早期动脉硬化、神经炎、
周围神经麻痹、银屑病、皮肤瘙痒症等。


【禁忌症】心力衰竭、身体极度衰弱、皮肤化脓性疾病。




【操作】





一、调节室温
22< br>~
25
℃,备好浴巾、水温计及所需药物。





二、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如空腹、过饱、发烧、过度疲劳及月经期不宜治疗。如浴中
出现心慌、气短、头晕时,及时告诉工作人员。





三、患者入浴,头枕软垫,上胸部露出水面。若进行热水浴时,头部应冷敷。





四、出浴后毛巾擦身,不必冲洗,适当休息后离去。





五、每次浸浴
20

30
分钟,隔日或每日一次,
10

20
次为一疗程。





六、每次治疗结束,将浴盆用
2
%甲酚皂溶液消毒,擦洗干净。





七、常用的浸浴法。





(一)浸浴:
1
、冷水浴:水温低于
20
℃,时间
3

5
分钟。
2
、不感温浴:水温
35

36
℃,
时间
10

15
分钟。
3
、温 水浴:
水温
37

38
℃,
时间
10
~< br>15
分钟。
4
、热水浴:水温
39

40
℃ ,
时间
5

10
分钟。





(二)盐水浴:水中加入粗盐
2

3kg
,水温
38

40
℃,时间
15

20
分钟。





(三)松节粉浴:水中加入松节粉
50

75g
,水温
36

38
℃,时间
15

20
分钟。





(四)碳酸氢钠浴 :水中加入碳酸氢钠
75

100g
,水温
35

38
℃,时间
15

20
分钟。





(五)中药浴:根据病情取方,将所用中药煎剂加入浴水中,水温
37< br>~
39
℃,时间
15

20
分钟。





(六)旋涡浴和气泡浴:
1
、选择大小适 合的旋涡踏装置或气泡浴装置,注入
2

3
容量
浴水,温度在
37

40
℃之间。
2
、患者体位舒适脱去衣服,暴露治疗部位, 将患肢浸入水中。
3
、打开涡流开关或充气开关,调整水压,使气泡到合适流量。
4< br>、治疗
20
分钟,关闭涡流或
充气开关。
5
、排放污水,消毒 浴槽。


【注意事项】





一、治疗前应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如有发热、全身不适时,应暂停治疗,饱食及空腹时
亦不宜治 疗。必要时水浴前、后测血压、脉搏。





二、治疗 室有良好的通风和保暖设备.更衣室内温度不应低于
22
℃,温水和热水浴池内

32
温度不低于
25
℃。





三、治疗中禁止患者向盆内放水或改变治疗条件,并督促患者严格遵守治疗时间。





四、浴巾、浴衣应经常换洗、消毒,保持清洁。





五、水疗中出汗多者,可饮淡盐水。面部潮红可在额部冷敷,或喝一杯凉开水。





六、治疗有创面肢体时,水中应放消毒剂。





七、设备要经常涂片镜检。











【适应症】急性炎症早期、软组织扭挫伤初期、神经痛等。


【禁忌症】雷诺病、闭塞性脉管炎、皮肤感觉麻痹。


【操作】





一、根据医嘱准备制冷剂,如氯乙烷、冰块、冰袋等。





二、冷喷法:用氯乙烷喷雾器将氯乙烷喷在病变部位,每次喷
5
秒,间隔< br>30
秒,再喷
5
秒,连续
3
次。

三、冷敷 法:将薄冰片或碎冰块装入浸湿的毛巾袋或塑料袋中,制成冷袋,敷于治疗部
位,每次
15
30
分钟。





四、
湿敷布法:
用二三条毛巾浸于薄冰片或碎冰块的水桶中
15
分钟,
取出拧掉 多余水分,
敷于治疗部位,
2

3
分钟更改一次,每次治疗
15
分钟。





五、冰块按摩:用冰托盘或 罐头盒在冰箱内制成冰块,操作者用毛巾包住冰块,将平坦
光滑的一面接触患部皮肤,在痛点及其周围轻 轻按摩。治疗时间
5

10
分钟。





六、浸浴法:容器内盛凉水和冰块,水温
16

17
℃, 将手或足浸入,时间
15
分钟。





七、治疗结束,擦干患部皮肤,检查是否有皮疹、肿块等异常反应。


【注意事项】





一、非治疗部位注意保暖、预防受凉感冒。





二、冷疗时患者一般先感冷,后灼热,最后痒、麻木,如有刺痛应停止治疗。





三、冰袋中冰块应适量,过重可压迫局部造成缺血。





四、有时为预防冻伤,可先在治疗部位涂防冻膏或石蜡油。


冷冻疗法


【适应症】各种疣、瘢痕疙瘩、色素痣、海绵状血管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宫

33
颈糜烂等。




【禁忌症】寒冷性荨麻疹、冷球蛋白血症、冷纤维蛋白血症、雷诺症。




【操作】





一、接触法:选用不同形状、大小的接触头,直接置于病损处,并给以适当的压力。





二、
棉签法:
根据皮损直径不同,
做出大小 不等的棉签,
直接用棉签沾液氮置于皮损上,
适当加压。





三、喷射法:卸下接触头,将致冷剂直接喷射到病损处。


【注意事项】





一、喷冻时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皮肤。面部皮肤不易冷凉时间过长,以免形成瘢痕。





二、冷冻时局部先有刺痛感,随冻融复温局部出现灼痛,持续几小时后 可自行消失,疼
痛严重者给予止痛剂。





三、冷冻后局部起水泡,应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四、创面结痂不要强行剥掉,让其自行脱落。病情需要重复治疗时应在脱痂后进行。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适应症】紧张性头痛、痉挛性斜颈、痉挛性瘫痪 、睑痉挛、痛经、胃肠运动过度、溃
疡病、失眠、哮喘、肺气肿、喉损伤后改善发音、周围神经麻痹、肌 移位手术后的再训练。


【禁忌症】无绝对禁忌症,不合作者无效




【操作】




一、向患者说明治疗原理,保持体位舒适,肢体放在便于训练位置,肌肉放松,室内安
静。





二、仪器有接地线和防干扰装置。





三、放电极部位皮肤要洗净,用
75
%酒精去脂。





四、皿型电极上涂导电胶,阴极放在训练肌肉的肌腹中央,阳极放在同肌肌腹远端 或肌
腱处,接地电极放在两者之间。





五 、肌肉收缩强度以指针摆动、音量、光亮度表示,要让患者将注意力放在调节指针摆
动、音量大小、光亮 强弱上,而不直接控制肌肉收缩或放松。





六、肌肉收缩的控制方法:





(一)先选一块健康肌肉试做一下,教会患者掌握训练方法。





(二)欲使肌肉收缩增强时,让患者根据仪器上反馈讯号,努力找出和掌握增强讯号的

34
方法。





(三)
训练肌肉放松时,
让患者根据仪器上反馈讯号,
努力找出和掌握减弱讯号的方法。





七、治疗时间
20

60
分钟,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八、结束治疗后,取下电极擦净皮肤,记录反馈讯号数值。





九、将每次治疗的反馈讯号值用图表表示,以激励患者训练信心。




【注意事项】





一 、在没有恢复到正常以前,要每天有规律地训练,通常做过四五次以后便能充分掌握
原理与做法。





二、患者掌握后在家中继续训练,逐渐达到脱离仪器后仍能控制肌肉紧张和松弛。


牵引疗法





-、颈椎牵引


【适应症】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病、颈椎综合症。


【禁忌症】颈椎结核,肿瘤、椎管狭窄高龄且骨质疏松者。




【操作】




(一)向患者说明牵引要领及注意事项。




(二)体位取坐位或仰卧位,牵引前将衣领解开,取下眼镜、活动假牙,颈肩肌肉放松。




(三)将领一枕悬带系好,用清洁纱布包好的泡沫塑料作垫。




(四)牵引方向是颈推前屈
10
0

20
°。




(五)牵引重量从
4kg
开始,逐渐加量,无不适时 可加至
10

15kg





(六)牵引时间
20

30
分钟,一日
2
次。




(七)卧位牵引时枕部垫直径
10cm
的枕头。




(八)电动牵引有持续牵引和间隙牵引,重量、时间均可自动调节。




(九)牵引结束时,逐渐减少牵引力,取下牵引带,稍休息后离去。


【注意事项】




(一)牵引中有头晕等不良反应时应中止牵引,平卧休息。




(二)牵引时有牙痛者,在上下齿间咬上一块小纱布。




(三)牵引中患者躯干靠在椅背上,以免改变牵引角度。





二、腰椎牵引


【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腰痛、坐骨神经痛、腰椎小关节功能紊乱。


35

【禁忌症】腰椎结核、肿瘤、椎管狭窄、高龄且骨质疏松者。


【操作】




(一)向患者说明牵引原理和注意事项。




(二)体位取仰卧屈膝位(减少前弯姿势)。




(三)在牵引床上将上半身悬带和骨盆带铺开,放好,患者仰卧其上。




(四)胸部用四叠毛巾或浴巾包裹,将上半身悬带扎紧,上缘在腋窝下
2

3
横指。上方
的连接带稍松,下方的要紧。骨盆带固定时要使髂骨脊在皮带中上方,上 连接带要紧,下连
接带稍松,然后挂到牵引装置上。




(五)牵引重量
30

80kg
(等于体重或超过体重
50
%),时间
20

30
分钟。




(六)用电动牵引床时,牵引时间、重量可自动控制。




(七)牵引结束,除去重量,解开皮带,稍休息后慢慢起身。




【注意事项】




(一)牵引中注意患者反应,有不适时及时调整或停止牵引。




(二)与其他物理治疗并用,如超短波、温热疗法等,应在牵引前进行,以使肌肉弛缓。



(三)为保持腰前弯姿势,在小腿下放一个小凳,再加上垫子。





三、功能性牵引




【适应症】肩、肘、髋、膝、手等关节挛缩,引起功能障碍。




【禁忌症】骨质疏松、骨髓炎、结核。




【操作】




(一)患者取舒适体位,被牵引肢体放松。




(二) 关节近端固定,然后利用固定带、滑轮、绳索、重锤牵伸远端肢体,使挛缩组织
延长。




(三)牵引重量以引起患部有酸胀感为度,小量开始,逐渐增加。




(四)牵引时间为
15

30
分钟,每天数次。


【注意事项】




(一)为了减轻疼痛,牵引前进行温热治疗。




(二)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使患者舒适的松弛体位或抑制反射体位,消除患者精神紧张。




(三)慎重考虑固定支持力和受力点,避免再骨折或软组织撕裂。




(四)牵引中防止局部疼痛、皮肤青紫、麻木,重量应缓慢增加。



36

间歇施压疗法




【适应症】肢体水肿、静脉曲张、运动后四肢肌肉酸痛等。




【禁忌症】确诊或怀疑有静脉或动脉栓塞者、心力衰竭引起的肢体肿胀、未愈合的伤口、
皮肤溃 疡。


【操作】





一、患肢套上气囊,进气孔接到仪器上。





二、接通电源,调节压力表至所需压力。





三、每日
2

3
次,每次
1
小时。





四、治疗结束,调压力表至零,关闭电源,打开放气孔,将气囊气体放尽,取下气囊。




【注意事项】





一、治疗中若仪器上的红灯亮,说明气囊或放气孔有漏气现象,应进行检查。





二、保护气囊,防止划破。





三、治疗时不宜卷起袖子或长裤。





四、治疗时肢体不应疼痛或麻木。


刮痧疗法




【适应症】感冒、哮喘、便秘、高血压、肩周炎、颈椎病、腰痛、神经衰弱、月经不

调等。


【禁忌症】患部皮肤破损、溃疡、严重皮肤病者、急性传染性疾病、心力衰竭。




【操作】





一、患者取卧位或坐位,暴露刮痧部位。





二、将刮痧油均匀抹在患处。一手持刮痧板,倾斜
45
°,按气血运行方向,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先阳后阴的顺序刮拭。





三、刮后 患部皮肤充血,有舒适感,
2

3
天后可进行第二次治疗。





四、每次刮痧后可饮一杯白开水,以协助排毒。





五、保健强身仅刮颈、背部。




【注意事项】





一、治疗室温暖、舒适,勿冷风吹和寒冷侵袭。





二、刮痧板边缘必须光滑,防止损伤皮肤。


37




三、刮痧中出现不良反应,如头晕、疲劳等,可立即刮涌泉、百会、人中、合谷穴 或稍
休息。

拔罐疗法


【适应症】腰背疼痛、软组 织扭挫伤、肩周炎、颈椎病、神经痛、疖、痈、感冒、支气
管炎等。


【禁忌症】心力衰竭、血友病、浮肿及广泛性皮肤病者。


【操作】





一、准备不同型号的火罐数个 ,另备火柴、酒精灯、镊子、
95
%酒精及少许凡士林。





二、常用方法。





闪火法:
先将酒精灯点燃,
患者取舒适体位,
暴露患部。
术者左手握罐体,< br>使罐口向下,
右手持镊子,夹住沾有酒精的小棉球,在洒精灯上点燃后,伸进罐内绕
1< br>~
2
圈,迅速抽出,
随即将罐扣在治疗部位。





投火法:用薄纸做一小纸卷,燃着后投入罐内,然后将罐迅速扣在治疗部位。





架火法:先用导热性能差的材料做一点火架,再将一小酒精棉球放在架 子上、点燃酒精
棉球后随即扣上罐子。





滴酒法:
向罐内滴入
1

2
滴酒精,
将罐倾斜,
转 动一周,
用火柴将酒精点燃后罐口向下,
迅速将罐子扣在治疗部位。





贴棉法:取
0.5

1cm
见方的 脱脂棉,沾少许酒精,贴在罐内壁的中部,点燃后迅速将罐
扣在治疗部位。





三、留罐时间一般为
10
分钟,治疗中患者有烧灼感 或皮肤颜色变化过于明显、起水泡等
异常现象,立即起罐。





四、起罐时,术者左手扶罐,并轻推罐体使其倾斜,右手食指尖轻按罐口边缘皮肤,使
罐口与皮肤之间形成缝隙,空气进入,罐子随即脱落。


【注意事项】





一、选好适应症及治疗部位,以肌肉丰满、皮肤平滑的部位为宜。





二、用于点燃的洒精不宜过多,以免火焰落在皮肤或衣服上。





三、酒精火焰应尽量接近罐底,防止酒精在罐口,造成皮肤烫伤。





四、治疗部位罐斑尚未消退时,不宜在原处重新拔罐。





五、拔罐用于疖、痈排脓时,事先用
75
%的酒精消 毒罐子底部及局部皮肤起罐后局部换
药,罐子清洗消毒。


38

按摩疗法

【适应症】软组织损伤、关节功能障碍、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 肢体循环障
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神经痛、肌肉萎缩等。





【禁忌症】急性传染病、皮肤化脓性炎症、烧伤、静脉炎、严重出血倾向。


【操作】






一、准备好滑石粉或凡士林等。


二、患者取适合体位,全身放松,裸露按摩部位。






三、按摩时手法轻重根据病情而异,治疗过程中视患者反应随时调整手法。






四、肢体按摩一般从远端开始,逐渐移向近端,肢体循环障碍者应特别注意。






五、按摩后清除皮肤润滑剂,休息后离去。






六、按摩时间因部位而异,一般
15< br>~
30
分钟,每天一次。


【注意事项】

一、术者治疗前做准备活动,以便手法灵巧。





二、术者应熟悉按摩部位的解剖知识。





三、按摩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时,应改变手法或停止治疗。


灸疗法


【适应症】虚证、寒证,如慢性腹泻、寒性腰痛、腿痛、急性腹痛等。




【禁忌症】热证及眼周围、鼻尖、高血压患者的头部。




【操作】





一、艾条灸:点燃 艾条,不断吹去艾灰,在穴位上施灸,距皮肤约
3

5cm
,使患者有
温热感。每次
20

30
分钟。





二、温针灸:将毫针垂直刺入穴位,以纸保护针周皮肤,将艾条切成
2cm
左右小段,插
在针柄上,从下面点燃艾条,直至燃烧结束,取下艾灰和纸,起针。





三、太阳灸:用
1

2
两姜捣汁和 面,硬度如水饺面,将姜面摊在双层道林纸上,成圆饼
形,厚约
3

4mm< br>,上置压紧的艾团,在室外点燃至不冒烟时置于穴位上,并不时拉动上层
纸与艾姜面,使热力柔和 ,直至燃完。


【注意事项】密切观察,防止艾团翻动落下火星,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39
针刺疗法




【适应症】脑卒中所致瘫 痪、脑瘫、周围神经损伤、颈肩腰腿痛、各种关节炎、高血压、
神经衰弱、胃肠炎、尿潴留、聋哑、癔症 、月经不调、阳痿、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和功能失
调等。


【禁忌症】晕针、出血性疾病、皮肤感染症、孕妇下腹部、虚脱无脉等。




【操作】





一、询问有无晕针史。





二、仔细检查针具,选择针体挺直、光滑、坚韧而有弹性的毫针,并经高压消毒。





三、患者取舒适和便于术者操作体位。





四、用酒精棉球消毒穴位处皮肤及术者手指。





五、进针时,左手压紧穴位皮肤,右手持针迅速刺入,或利用小针管快速进针。





六、根据病情选用捻、弹、颤、捣、挫等手法,使之得气。





七、行针得气后留针一定时间,一般
15

30
分钟,有调气行气作用,小儿不留针。





八、出针时,左手拇指、食指以消毒的干棉球或酒精棉球持针身,并按压穴位,右手捻
针且退出针。无滞针时也可快速出针。





九、用电针法时,针刺后在针柄上用导线接脉冲治疗仪,然后调节电流至麻颤感。


【注意事项】





一、饥饿、疲劳时不宜针刺,体质虚弱者不宜强剌激。





二、针刺时术者精力集中,通过语言诱导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和令其体验针感,以提高疗
效。





三、针刺时避开血管,防止出血。针下有重要脏器时用斜刺,避免损伤脏器。





四、一穴一针。











40

第三章:理疗安全与仪器维护

第一节


理疗安全






一、理疗治疗室应 用木制地板。若无此条件,高频电疗机周围
1m
内应用橡胶地面,治
疗床为木床,水管 、暖气加木罩。





二、全科设总电闸,各治疗室有 分闸,所有闸刀开关必须有绝缘盒保护。机器用电与照
明用电电路分开。





三、科内所有电源插座都带地线。





四、机器电源线、输出线不能用裸线或绝缘皮损伤的线。





五、治疗前检查机器工作是否正常,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六、高、中频电疗仪应分设治疗室或分设电路,大功率高频电疗机应设 屏蔽,工作人员
距发生器
3m
以外。





七、微波治疗时工作人员不得停留在辐射区内。工作人员定期(
0.5
~< br>1
年)轮换,定期
作体格检查。





八、加强安全教育,定期检修水、电、气等设备,专人负责科内安全工作。


第二节


仪器维护






一、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





二、仪器应放在干燥、通风和绝缘良好的地方,夏天有散热设备。





三、高频电疗机注意预热、散热,仪器未冷却勿搬动。





四、每天检查仪器导线、电极、指示灯和旋钮是否正常。





五、仪器外表保持清洁,不用时用布盖好。





六、每
3
个月或半年鉴定一次仪器效能。





七、仪器有专人保管,设维修卡,记录仪器技术指标、操作常规和修理情况。





八、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无检修经验的工作人员不得单独检修仪器。






41


第二篇


康复评定、治疗

第四章


康复评定技术常规

第一节


康复评定的目的与过程





































一、评定目的

(一)正确详细地掌握患者病情和功能障碍。

(二)确定功能障碍对患者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三)确定患者残存功能和潜在能力。

(四)进行预后评估。

(五)设定康复目标,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六)评定治疗效果,比较疗法优劣,拟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七)进行投资
——
效益分析。

二、评定过程





(一)接诊、问诊、检查、测量。





(二)分析研究,对上述方法取得的资料进行以下分析:

1
、生理、心理、运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2
、对问题的原因、病理作出解释,对程度进行估量,对预后作出估计。





3
、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和主次。





4
、将问题按残障的三个水平整理列表。




(三)设定目标,包括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四)康复处方,制定康复程序,提出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初期评定




(一)接诊:阅读病历,听取主诉,了解病史,进行问诊。





1
、一般资料:姓名、年龄、性别、民族、婚姻、职业、籍贯、现住址、就诊日期等。





2
、主诉:就诊时主要功能障碍及持续时间,如: “颈部外伤后四肢不能活动
1
个月。”





3
、现病史:(
1
)发病及致残时间,致残因素和诱因。(
2
)症状和残疾的发展经过及
相互关系。(
3
)症状和残疾的部位、性质、程度、特点 ,缓解或加重的条件,伴随症状。

4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如不能自理、部分自理、 自理。(
5
)对职业、上学、社会功能方

42
面的影响。(
6
)诊治经过,矫治和适应状况。





4
、既往史:重点了解影响生长、发育、体质和功能的病伤、手术史等。





5
、生活史:饮食、习惯、生活嗜好、学历、专业、职业、经 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
工作条件等。





6
、社会心理史:病残发生后心理反应及程度,平时的性格、兴趣、社交等。





7
、家庭史:家庭构成及健康状况,有无遗传性疾病,患者在家庭中的地位。




(二)检查和测量:





1
、观察姿势,注意有无畸形。





2
、形态测量。





3
、生理功能检查,如心肺功能及感觉、反射、运动或根据需要做某些临床检验及功能
检查。




4
、运动功能检查,如肌力、肌张力、协调性、平衡、关节活动度等。





5
、心理、智力、言语等高级脑功能检查。





6
、日常生活能力检查。





7
、社会适应能力检查。




(三)问题小结:在问诊和检查结束后,将材料加以整理分析,按照医学诊断和康复评
定相结合原则,根据全面康复要求列出诊断(原发病、继发病)、功能障碍、能力障碍、社
会适应性障 碍,作为有待解决的问题,即写出问题小结。




(四)康复目 标和处方:根据以上问题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及处理难易,一般先处理
主、重、易的问题。

四、中期评定

(一)急性期每
7~10
天评定一次,慢性期每月评定一次。

(二)了解治疗计划完成的情况。

(三)比较症状、体征变化及治疗反应。

(四)评价治疗、训练效果。

(五)复核存在问题。

(六)修改治疗计划。

五、末







(一)根据本单位康复医疗条件,确认患者功能恢复达到的最大程度,在结束治疗、




训练时进行末期评定。


43
(二)同中期评定(二)
~
(五)项。

(三)决定去向,如转院、手术、转福利院、回家、复职、复学等。

六、评定注意事项

(一)正确选定评定方法,使之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评定前向患者说明目的和方法,并取得患者充分信任合作。

(一)检查手法熟练,动作迅速、安全。

(二)检查时间以不引起患者疲劳和疼痛为度,必要时可分几次完成。

(三)应有单独的康复评定(诊察室),要求环境安静,温度适宜,光线充足,通风












良好。

(四)以健侧和患侧进行对照。

(五)检查、测定一般需要做
2

3
次,取其均值。

(六)评定标准明确,要求可信度、有效度、灵敏度高。

(七)评定记录可采用量表形式。


第二节


康复评定内容

身体形态测量





一、周径测量




【目的】通过四肢、躯干周径测量, 可评定肿胀程度、肌萎缩程度、肌肉收缩功能、呼
吸状态及截肢后残端的成熟度。




【方法】

(一)脱掉衣服,暴露被测部位。

(二)将卷尺平放在被测标志上,与长轴垂直围绕一周,松紧度合适。



(三)测量体位和标志如下。

1
、四肢周径测量:


1
)上

臂:

①体位:上肢自然下垂,先测伸肘位,后测屈肘位。

②标志:肱二头肌最大膨隆处。


2
)前臂:

①体位:前臂在体侧自然下垂。

②标志:最大周径在近侧最大膨隆处,最小周径在远端最细处。


44

3
)大腿:



体位: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

②标志:髌骨上缘向上
5cm
划一标点。


4
)小腿:



体位: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

②标志:最大周径,测腓肠肌最大膨隆处,最小周径,内外踝上最细处。






5

手指:
采用不同直径的指轮,

NO
1
12.5mm

NO
42
33mm

相邻指轮直径差
0.5mm

将合适的指轮套在肿胀指节上,记录编号。





2
、躯干周径测量:





1
)胸围:



体位:坐或立位,上肢垂于体侧,平静呼吸及深呼吸各测一次。



标志:乳头或肩胛骨下缘的下平线。





2
)腹围:



体位:坐或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



标志:第
12
肋端及髂前上棘的中点最细处。测量前排空大小便。





3
)臀围:



体位: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



标志: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间臀部最粗部位。





3
、截肢残端周径测量:


1
)上臂:从腋窝每隔
2.5cm
测量一次,直至断端。


2
)前臂:从尺骨鹰嘴向下每隔
2.5cm
测量一次
,< br>直至断端。


3
)大腿:从坐骨结节向下每隔
5cm
测量一次,直至断端。


4
)小腿:从膝关节外侧间隙向下每隔
5cm
测量一次,直至断端。




二、肢长测量






【目的】判断骨盆倾斜、腰椎侧弯原因,肘、髋、膝关节挛缩,假性延长和假性挛缩。




【方法】

(一)上肢测量。患者坐位或立位,二臂垂于体侧,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

(二)下肢测量。仰卧位,骨盆呈水平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

(三)暴露被测部位,用卷尺按标志测二点间长度。

(四)测量标志。


45
1
、上肢长:肩峰外侧端到桡骨茎或第
7
颈椎棘突到桡骨茎突。

2
、臂长:肩峰外侧端到肱骨外上髁。

3
、前臂长:肱骨外上髁到桡骨茎突。

4
、手长:从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连线中点到中指端。

5
、下肢长:从髂前上棘到内踝,或股骨大转子到外踝。

6
、大腿长:从股骨大转子到膝关节外侧间隙。

7
、小腿长:从膝关节外侧间隙到外踝。

8
、足长:从足跟末端到第
2
趾端。




(五)截肢残端长度测量。

1
、上臂:从腋窝前缘到残端末端。

2
、前臂:从尺骨鹰嘴沿尺骨到残端末端。

3
、大腿:从坐骨结节沿大腿后面到残端末端。

4
、小腿:从膝关节外侧间隙到残端末端。


关节活动度测量


【目的】测量关节活动度(
ROM
)以判断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出现障碍的原因,评价治疗
训练效果,改进训练方法。




【方法】

根据被测关节大小选择合适的量角尺。
向患 者说明测量目的和注意事项,
使其精神放松,
体位舒适,防止代偿性运动。

一、脱去衣服,暴露受检关节,让患者慢慢活动关节二次。

二、确定顶角(轴心)和该角二条边(关节上下肢体轴线)。

三、将量角尺轴心放在顶角,二个测量臂与肢体轴一致。

四、关节活动范围记录法如 下:以中立位为
0
?。记录
0
°到各运动方向的活动角度,用
正值表 示。肘、膝、指等关切伸展受限时,应记距
0
°欠缺角度
,
用负值表示。伸展 超过
0
?
时用正值,称过伸。例如肘关节屈曲
130
°过伸
5
°,记
130
°~
+5
°;如活动受限,伸直离
中立位< br>15
°,则记录
130
°~
-15
°。

五、先测主动运动,后测被动运动。

六、同时测量患病关节的上下关节,并与对侧比较。

七、测定时发现关节变形、浮肿、痉挛、挛缩、疼痛时应详细记录。


46



【注意事项】

一、量时应手法柔和,量角尺的放置不能妨碍关节活动。

二、有关节肌的关节,要注意肌肉对关节活动的影响。

三、测被动运动角度时应请助手帮助。

四、读量角尺角度时视线应与刻度在同一水平。

五、用量角尺测二次,取平均值。


徒手肌力检查


【目的】

一、判断有无肌力低下及肌力低下程度、范围,对神经损伤进行定位诊断。

二、发现导致肌力低下的原因。

三、为制定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四、检验治疗、训练的效果。




【方法】

一、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和方法,以取得合作。

二、脱去衣服,充分暴露受检部位。

三、查者必须熟练掌握:
1
、 受检肌肉的解剖位置、神经分布及其功能。
2
、检查需固定
的部位、加阻力部位。3
、受检者的体位与重力、去重力的关系。
4
、该肌肉收缩时应触摸的
部 位。

四、肌力判断标准及方法。

1

检查者固定关节近 端,
令患者在抗重力肢位进行主动运动,
能完成关节全运动范围

3
级。

2


3
级以上的肌力进行抗阻力检查。
在 运动终点,
阻力加在关节远端肌肉的附着点,
方向与肌肉收缩方向相反,能克服最大阻力为5
级,克服中等阻力为
4
级。

3
、对
3级以下肌力进行去重力检查。去重力的方法是使肢体在床面、桌面或滑板上运
动在运动,在去重力状 态下能完成全范围关节运动的为
2
级。

4
、去重力状态和患者努力 运动情况下关节无运动时,
需触摸肌腹有无肌肉收缩,有收
缩为
1
级,无收缩 为
0
级。

5
、需进一步细分时,则在每级后以加“
+
”“一”号以补充级数。





五、四肢肌肉肌力测定


47




1
、臂丛神经支配的肌肉肌力测定:





1
)前踞肌:



神经:胸长神经,为
C
5~7
根部分支。



功能:使肩胛骨外展外旋贴近胸壁。

③测定:仰卧位,肩前屈
90
°,上肢前伸与床面垂直,固定胸部,使肩关节离开床面抬
起,阻力加在上臂近肘部,在肩胛下肋面可触 及肌肉收缩。





2
)菱形肌:



神经:肩胛背神经,为
C
5
根部分支。



功能:肩胛骨内收内旋。



测定:俯卧位,二臂垂于体侧,二肩放松,固定躯干,抬肩并内收肩胛骨,阻力加

肩胛骨内侧缘,在肩胛骨与脊柱间可触到肌肉收缩。





3
)冈上下肌:支配神经为肩胛上神经,
C
4~6
臂丛上干分支 。





①冈上肌:





功能:使肩关节外展
15
°。









测定:坐位,二臂自然下垂于体侧, 固定肩胛骨,肩肱关节外展
15
°,阻力加于上臂近
肘部,在冈上窝可触及肌肉收缩。





②冈下肌:





功能:肩关节外旋
0
°~
90
°。









测定:俯卧位 ,肩外展
90
°,上臂放在检查台上,肘屈
90
°,前臂垂于台下,固定肩胛
骨,前臂向前抬起达水平位,阻力加于前臂近腕部,在肩胛冈以下可触及肌肉收缩。





4
)肩胛下肌、大圆肌:



神经:肩胛下神经,
C
5~7
,臂丛后束分支。



功能:肩关节内旋
0
°~
90
°,牵引肱骨向后靠近躯干。



测定:俯卧位,肩外展
90
°,上臂放在检查台上,肘屈
90
°,前臂垂于台下,固定
肩胛骨,前臂向后抬起,阻力加于臂近腕处,在腋窝深处可扪及 肩胛下肌收缩,肩胛骨下角
触知大圆肌收缩。





5
)胸大肌:



神经:胸前神经,
C
5~8

T
1
,臂丛内外侧束分支。



功能:上臂内收内旋,水平位内收
130
°。



测定:仰卧位,肩外展
90
°,躯干固定,上臂水平位内收,阻 力加于上臂内侧肘部,


48
在锁骨内下部触及肌肉收缩。



6
)背阔肌:



神经:胸背神经,
C
6~8
,臂丛后束分支。



功能:肩肱关节后伸
0
°~
50
°。



测定:俯卧位,二臂置体侧手心向上,固定肩胛骨,上臂贴近躯干后伸,阻力加于









臂近肘部,在肩胛骨下角可触肌肉收缩。





7
)三角肌:



神经:腋神经,
C
5

6
,臂丛后束分支。



功能:肩关节外展
0
°~
90
°,水平外展及内收。



测定:坐位,二臂垂于体侧,固定肩胛骨,上臂外展,阻力加于上臂近肘部,在肩
峰下触知肌肉收缩。





8
)肱二头肌:



神经:肌皮神经,
C
5

6
,臂丛外侧束分支。



功能:肘关节屈曲
0
°~
150
°,前臂旋后。



测定:坐位,上臂垂于体侧,前臂旋后,固定上臂,肘关节屈曲到
150
°,阻力加于
前臂腕部,在上臂内侧可触知肌肉收缩。





9
)肱三头肌:



神经:桡神经,
C
6~8




功能:肘关节伸直。



测定:仰卧位,肩前屈
90°,肘屈曲
150
°,固定上臂,肘关节伸直,阻力加于前臂
背侧近腕处,在上臂 后方触知肌肉收缩。





10
)肱桡肌:



神经:桡神经,
C
5

6




功能:前臂中间位,肘关节屈曲。



测定:同肱二头肌,但前臂尺桡关节在中立位。





11
)桡侧腕伸肌:



神经:桡神经肘下分支,
C
6

7




功能:腕关节屈背和桡侧外展。

③测定:坐位,前臂旋前,手指放松,固定前臂,腕关节背屈并桡侧外展,阻力加于第









49
2

3
掌骨背侧,在前臂桡侧可触知肌收缩。






12
)旋后肌:




神经:桡神经肘后分支,
C
6




功能:前臂旋后
0
°~
90
°。


< br>测定:坐位,上臂垂于体侧,肘屈曲
90
°,前臂旋前位,固定肘关节,前臂旋后,阻力加于桡骨茎突背面,在桡骨小头下触知肌肉收缩。





13
)指总伸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

①神经:前臂挠神经深支,
C
6~8


②功能:伸
2

5
指、掌指关节,或单独伸食指、小指。

③测定:坐位、前臂旋前,腕关节中立位,手指屈曲,固定掌骨,伸掌指关节,阻力加
于近节指 骨,在手背可触知伸肌腱活动。





14
)尺侧腕伸肌:

①神经:前臂桡神经深支,
C
7

8


②功能:腕关节背屈及尺侧屈。

③测定:同桡侧腕伸肌,阻力加于第
5
掌骨背侧,在前臂尺侧触知肌肉收缩。





15
)拇长展肌:



神经:前臂桡神经深支,
C
6

7




功能:拇指外展
0
°~
45
°。



测定:坐位,前臂旋后,腕中立位,固定第
2

5掌骨及腕关节,拇指面与掌面相同
方向移动,阻力加在拇指掌指关节桡侧缘,在第
1
掌骨底桡侧可触知肌腱活动。





16
)拇长伸肌、拇短伸肌:



神经:前臂桡神经深支,
C
6~8




功能:拇指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伸。



测定:坐位,前臂及腕关 节中立位,拇指屈曲,固定第
1
掌骨,拇指掌指和指间关节
伸展,阻力加于拇指基节或 末指背侧,在拇指背面可触知肌腱活动。





17
)旋前圆肌:



神经:正中神经肘分支,
C
6

7




功能:前臂旋前、屈肘。



测定:坐位, 上臂垂于体侧,肘屈曲
90
°,前臂旋后,手指肌放松,固定上臂,前
臂旋前
0
°~
90
°阻力加于桡骨末端掌侧,
在前臂掌侧上
1/3
肱骨上髁至桡骨外缘线可触知旋

50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02:1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332.html

康复医学临床诊疗规范、操作规程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