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整容医院
关于三七及其各部分药效
2010-12-20
13:51:38|
分类:
中医
|
标签:
|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三七 ,始载《本草纲目》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又名金不换、
田七,此外,被称为“三七”的还 有:菊科植物菊叶千里光的全草或
根,叫做菊叶三七或土三七。本文主要是关于五加科三七的资料整理< br>和收集。
《本草纲目》中记载:“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
物也。此说近知,金 不换,贵重之称也。”山漆意思是这种植物长在
山里,把它搞碎涂在伤口上便能止血,而且能使伤口较快 地粘接愈
合,后谐音称为三七。不过据民国《马关县志》杂类之五载:“三七
者,必种后三年始 成药,七年乃完气。”大概也与其命名有关。
一、三七全株各部分简单说明:
三七主根
:俗称头或者头子,指质量为500g
的干燥三七主根个数。
比如说
20
头三七表示
500< br>克重量有
20
个左右三七,
30
头就是
500
克有< br>30
个左右三七,头数越少表示三七越大,质量越好,等级越高。
三七芦头(俗称:剪口)
:准确的说是长在土里的三七与长在土外的
三七杆连接的关节部位< br>。
但是同等情况下含剪口的三七比不带剪口的
三七便宜,等级低一些;但通常只有大三七 才会出现这个情况,比如
15
头,
20
头;所以买大三七一定要注意看看是否 带剪口,比如
20
头
三七如果是带剪口的价格
540
元,不带剪口的 是
590
元,差价较大;
三七侧根(俗称:筋条)和须根(俗 称:毛根或绒根)
:就是指三七
的支根,根据粗细划分,中部直径大于
0.4cm支根的叫筋条,须根及
中部直径小于
0.4cm
支根的叫绒根或毛根,它们都有药 用价值,只是
相对三七主根便宜一些;
春三七
:摘除花籉后采 挖的三七,一般三七花是
8
月份采摘,就是采
摘三七花后采挖的三七叫春三七
,
这个时候采挖的三七饱满
,
质量高
;
冬三 七
:就是留种后采挖的三七,三七花
7
,
8
月份现蕾,如果
8
,
9
月份采摘干燥就是常说的三七花
,
但三七花如果不采摘长到< br>11.12
月
份,三七花就会变成红色的三七红籽,俗称三七种子,留种后采挖的
三七就是冬三七,质量较差;
三七茎叶
:三七植株茎和叶的干燥品,都有药用价值;
三七粉
:本应是三七主根部经粉碎后的初加工制品,不过目前市场上
的三七粉多用三七根的废弃物,筋 条、绒根、茎叶,几乎全株入药,
有的甚至掺杂其他有害杂质,口感苦味很淡,但口服后不化杂,颜色< br>由黄到灰;真正的三七粉颜色黄绿,口感苦,口服化杂。
三七切片
:鲜三七主根经切片干燥后的初加工制品。
三七花< br>:三七尚未开放的花蕾,每年
6-8
月份采摘,是整株三七中药
用价值最高的三 七皂苷含量最高含量高达
13%
以上,当然年份越长的
三七越好,如三年花,四年花等 。
二、各部分详细介绍
三七主根: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
(张锡纯认为其性平)
,归肝、 胃、心、肺、
大肠经。三七与人参同属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
拾遗中也曾有 过论述,他认为三七其有效成分之高,远远超过人身和
西洋参
。
民间说法称
,
三七具有“生打熟补”的功效
。
即
:
服生三七,
能活血化瘀
、
消肿止痛
,
能治跌打劳伤
;
服熟三七
(用鸡油炸 黄食用)
,
能补血强身。
【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主治各种出血症,跌打瘀
肿,胸痹绞痛,症瘕,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疮痈肿痛等
症。
《本草纲目》
“三七,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云:
凡杖 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
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 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
按网上查到的资料,三七始载于《本草纲目》
,但是在罗大伦老
师的博客里 看到
《神农本草经》
里就已经有记载
,
查了两个版本的
《神
农本草经》
,在台湾倪海厦注的版本中确有记载,摘录如下:
【性味】味甘、微苦、性温、无毒
【主治】三七为散瘀定痛要药,功能散一切恶血, 保一切新血,
治血瘀成肿成痛,外敷能消肿止痛。为云南白药之主药。
【倪注】举凡内外伤,诸烂疮等都可以用,镇痛止血。
另外还有些资料记载如下:
《玉揪药解》三七“行瘀血而敛新血,凡产后、经期、跌 打、痈
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
三七破瘀血而不伤新 血,止出血而不留瘀血。所以出血性疾病、瘀血
性疾病都能治。
《本草新编》
:“三七根,止血之神药也,无论上中下之血,凡有
外越者,一味独用亦效,加入补血补气药之中则更 神。盖止药得补而
无沸腾之患,补药得止而有安静之休也。”
《本草求真》
:“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住痛,殊不知痛因
血瘀则痛作,血因敷散则血止。 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
故凡金刃刀剪所伤,及跌扑杖疮血出不止,嚼烂涂之,或为末掺,其
血即止。且以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漏、经水不止、产后恶露
不下,俱宜自嚼,或为末, 米饮送下即愈。”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三七,善化瘀血 ,又善止血妄行,为
吐衄要药
。
病愈后不致瘀血留于经络
,
证变虚劳
(凡用药强止其血者,
恒至血瘀经络成血痹虚劳)
。兼治二便下血,女子血崩,痢疾下 血鲜
红久不愈(宜与鸦胆子并用)
,肠中腐烂,浸成溃疡,所下之痢色紫
腥臭,杂以脂 膜,此乃肠烂欲穿(三七能化腐生新,是以治之)
。为
其善化瘀血,故又善治女子症瘕,月事不 通,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
为理血妙品。外用善治金疮,以其末敷伤口,立能血止疼愈。若跌打
损伤
,
内连脏腑经络作疼痛者
,
外敷内服奏效尤捷
。
疮疡初 起肿疼者,
敷之可消。三七之性,既善化血,又善止血,人多疑之,然有确实可
证之处。如破伤 流血者,用三七末擦之,则其血立止,是能止血也;
其破处已流出之血,着三七皆化为黄水,是能化血。 ”
《文山中草药》“生用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熟用补血益气,壮
阳散寒,治肝癌。”
三七花:
-深圳整容医院
-深圳整容医院
-深圳整容医院
-深圳整容医院
-深圳整容医院
-深圳整容医院
-深圳整容医院
-深圳整容医院
本文更新与2021-02-24 00: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6784.html
-
上一篇:古代文献中有关艾灸的记载
下一篇:大成拳站桩新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