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脑卒中大会婴幼儿听力损失的评估及干预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3 17:57

-曼陀罗叶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血池)
婴幼儿听力损失的评估及干预

婴幼儿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
0.1-0.34 7
%,位列六大残
疾之首。早筛查、早诊断及早干预,能使听障患儿获得最大
限度的听 觉、言语、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从而使其步入
正常的学校和社会环境。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历经
20
多年的发展历程,已进入到深化和全面推进阶段,现已在全
国范围内普遍开展。< br>2004
年卫生部颁发了
《新生儿听力筛查
技术规范》

20 10
年专家组对其进行了修订。该规范要求所
有筛查未通过的婴儿,
应该在出生后3
个月内接受全面的听
力学及医学评估;确诊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婴儿均应该在
6
个月内尽快接受干预服务。
2018
年,
经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
育委 员会“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诊断治疗组”专家多次讨论
和修订,
共同编写了
《婴幼儿听 力损失诊断与干预指南》


南分为听力损失诊断和听力损失干预两大部分,内容包含 诊
断标准、原则、方法及综合评估,干预指导原则、方法和效
果评估。国际上,国际耳鼻喉科学 联合组织于
2017

6

在法国巴黎召开了首届国际听力筛查、诊 断及评估会议,并



2018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audiological assessment
of hearing loss in children, ICON



婴幼儿听力损失诊断与干预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涉
及临床医学、听力学及言语病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教育
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领域,需要临床 医师、听力师、
听觉言语康复专业相关人员及家长密切合作,协同开展工作,
全面提高听障患儿 的诊断率和康复率。

1
新生儿听力早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 术规范”提出:①正常出生新生儿
实行两阶段筛查,出生后
48
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 ,筛查
覆盖率应达到
95%
以上,未通过者及漏筛者于
42
天内进行
双耳复筛。②复筛仍未通过者应在出生后3月龄内转诊至省
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 机构进行诊断。③新生
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

婴儿出院前进行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ABR

筛查,
未通过者直接转诊至听力障碍诊治机构。

1.1 OAE
临床上根据刺激方式的不同,将
OAE
主要分为以下几
种类型:①瞬 态诱发耳声发射(
TEOAE

:可以采用短声

Click


Chirp
、或短纯音(
tone-burst
)诱发;刺激 声的
强度设定在
80dBSPL
。②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



用具有一定频率比的纯音信号,刺激频率
f1

f2
的强度设
定为
65dBSPL

55dBSPL


TEOAE

DPOAE
是目前最常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
方法,其 结果反映的测试频率范围仍存在争议,目前研究普
遍认为,
TEOAE
主要反映耳蜗中 频段
1000-2000Hz
范围的
耳蜗外毛细胞功能,
DPOAE
测试的频率范围比
TEOAE
宽,
可以反映高频
4000Hz
及以上 频段的耳蜗外毛细胞功能,

对于低频段耳蜗外毛细胞功能准确性欠佳。临床上对两者的
结果判读,
ICON
给出了以下几点共识:①
TEOAE
通过,表
明该频率的听阈等于或好于
20dBHL


TEOAE
未通过,< br>表
明听力损失超过
40dBHL
或者可能存在中耳病变。
③对于听力为
25-35dBHL
的新生儿,
TEOAE
可能通过,
也可 能不通
过。④对于听力为
25-60dBHL
的新生儿,
DPOAE
可能通
过,导致假阴性增多,推荐采用
TEOAE
进行新生儿听力筛
查。由于 新生儿自身生理性和测试环境背景噪声的干扰,新
生儿采用
Chirp
声耳声发射
CEOAE

进行检测时会产生相
对更高的假阳性率,从而增加听力筛 查的假阳性的转诊率,
尤其对于低频听力范围
1000Hz
以下者,因此,在减少筛查
假阳性率方面,
TBOAE
或许可以产生更高的信噪比,
使筛查
的准 确率提高。
ICON
专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筛查模式建议,
推荐可以结合
CE OAE

TBOAE
进行筛查,减少转诊率和
假阳性率的发生。

1.2 AABR
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


1-10ms
潜伏期内出现的一系列反应波 。传统的
ABR

听阈评估上存在测试耗时长、费用高、波形难鉴别等缺点,
近年来多用
AABR
进行新生儿的快速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早期 发现先天性听力损失,由于耳
声发射(
OAE
)筛查不能判定听力阈值,而且它只能反 映外
毛细胞的功能,
即使新生儿通过了
OAE
筛查,
也无法排除发< br>病率约为
0.3
‰的蜗后病变。另外,对于听力损失超过
20dBHL
或存在中耳积液或病变的新生儿,
OAE
无法通过,
导致假阳性率增高。因此开展AABR

OAE
联合筛查十分
必要。

1.3
听力筛查模式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要求采用
OAE- OAE

OAE-AABR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 ICU
)的新生儿推荐采用
AABR




,< br>以








障< br>碍
(auditory
neuropathy spectrum disorder, ANSD
的漏诊。对于存在
高危因素的新生儿,第一阶段采用
T EOAE

AABR
,第二
阶段复筛只采用
AABR
对于两阶段筛查均未通过的新生儿,
需要在一个月内进行转诊,接受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及医学评估。

2
婴幼儿听力早诊断

2.1
诊断方法

婴幼儿听力诊断的听力学测试包括主观听力测试和客
观听力测试两 大类。目前婴幼儿主观听力测试包括行为观察
测试(
BOA

、视觉强化测听 (
VRA

、游戏测听(
PA

、纯
音听阈测试以 及言语测听等;客观听力测试包括声导抗、诱
发性耳声发射、
ABR
以及听觉稳态诱发 反应(
ASSR
)等。

《婴幼儿听力损失诊断与干预指南》推荐的“听力正 常
范围”标准如下:①声导抗测试(含
1000Hz
探测音)鼓室
图正常;②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
ABR
)测试V波反应阈≤
35dBnHL
;③
OAE
测试,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
)各
分析频率点幅值在正常范围 内且信噪比≥6
dB
,瞬态诱发耳
声发射

TEOAE
)< br>各频率段相关系数大于
50%

总相关系数
大于
70%

④行为测听听阈在相应月
(年)
龄的正常范围内。

2.1.1
声导抗

声导抗测试包括鼓室图

226Hz

1 000Hz
探测音)

镫骨肌声反射,主要用于评估中耳和听觉通路功能。7月龄以下婴儿对低频(
226Hz
)探测音的敏感性差,即使中耳功
能异常也会呈现正 常的鼓室图,因此7月龄以下的婴儿推荐
采用
1000Hz
高频探测音进行测试,建议 有条件者
226Hz

1000Hz
探测音联合使用。
声反射消失要 考虑以下几种情
况:中耳积液、鼓膜穿孔、耵聍栓塞、超过
80dBHL
的耳蜗
性听力损失以及蜗后病变。

2.1.2
电生理学测试

气导< br>ABR

包括短声

click

ABR
和 短纯音

tone-burst

ABR

ABR
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听觉电生理测试,
能够反映从
外耳至低级脑干听觉通路的完整功能。临床上常 规采用的是


ABR
,其
Ⅴ波反应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2000-
4000Hz
的行为听阈,
当短声
ABR
检测结果异常时 ,
需结合
短纯音
ABR
测试测试结果,
明确其他频段的听力损失情况 ,
以全面了解听力图构型。

骨导
ABR

对判断是否为传 导性听力损失以及了解先天
性外中耳畸形患儿的耳蜗功能具有较高价值。

耳蜗微音器 电位(
CM

:记录操作简便,所需设备和记
录方法都与常规短声
A BR
相同。
必须使用插入式耳机,
刺激
信号分别采用疏波、密波和交替极性三 种方式,单纯疏波或
密波声刺激引出的反应约在
3ms
内,可见波幅较大的波峰
和波谷,疏波和密波引出的波形相位相反,而交替极性刺激
引不出波形,即为
CM
波 形。对于
ABR
波形严重异常、未
记录到
OAE

怀疑听神 经病的婴幼儿,
建议行
CM
检查,

避免漏诊听神经病。

听觉稳态诱发反应(
ASSR

:该测试为客观听力测试,
无需受试 者及检测者的主观参与,但由于
ASSR
的反应阈值
与主观听阈存在一定差值,尤其当 听力损失为轻度或中度时,
与实际的主观听阈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将
ASSR
用 于
婴幼儿临床听力损失评估时,需谨慎,临床上不提倡单独使

ASSR
的结 果直接为婴幼儿验配助听器。

2.1.3 OAE
OAE
是客观评估耳蜗 外毛细胞及外周听功能的一种方
法,
它不依赖于听觉中枢神经系统,
OAE
正 常引出即表明外
周听功能在正常范围。
临床常用的有
TEOAE

D POAE


境和患者自身的噪声对
OAE
的测试结果有重要影响, 临床
测试中探头放置、
中耳功能和患儿状态等因素可导致
OAE

法 正常引出,可能会导致听神经病的漏诊。

2.1.4
行为测试

行为测听是重要主观听力学评估手段,能够反映整个听
觉通路功能,可观察婴幼儿的听力发育情况,与客 观检查相
互印证。6个月以下采用
BOA

6-24
个月采用视觉强 化测
试,
2-5
岁采用游戏测听,其中
BOA
虽然可观察
6
月龄以
下婴儿对声刺激的粗略反应,但因其结果变异较大,不宜作
为首选。

2.1.5
影像学检查

颞骨
CT
检查一般采用高分辨率
CT
薄层扫描,了解有
无中耳、内耳及内听道畸形,双侧听力损失患儿建议常规行此检查。为减少放射线对婴幼儿的辐射损伤,6月龄以下不
常规推荐。

MRI< br>有助于了解内耳膜迷路、蜗神经及脑发育情况,对
内耳高分辨
CT
扫描无异常发 现的单侧或双侧极重度聋儿,
推荐行此检查。该检查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蜗神经的形态评
估具有 重要价值。

2.1.6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

检查母亲和婴幼儿的 血、尿有助于发现先天性或早期的
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梅毒和弓形体等感染。综
合 征型听力损失,也需要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帮助确诊。

遗传因素约占先天性听力损失的50%
以上,有条件时,
推荐耳聋基因检测和相关病因学诊断。

2.2
综合评估

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听力学测试以及影像学和实

-曼陀罗叶


-曼陀罗叶


-曼陀罗叶


-曼陀罗叶


-曼陀罗叶


-曼陀罗叶


-曼陀罗叶


-曼陀罗叶



本文更新与2021-02-23 17: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6128.html

婴幼儿听力损失的评估及干预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