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周皱纹
朱翠芳(东南大学附属江阴人民医院
ICU
中心
江苏江阴
214400
)
【摘要】
目的
掌握腹内压监测的正确方法。
方法
应用膀胱内压测量法对
35
例重症患者进
行腹内压动态监测。结论
腹内压监测为危重病人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护士准确测量
腹内压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腹内压
危重患者
监测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1752
(
2012
)
14-0327- 01
腹内压(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
)主要由腹腔内脏器的静水压产生。正常情况
下和大气压相近,任何引起腹腔内容积增加的情况均可导致腹腔内压力增高。
胃肠道是腹内
压升高最敏感的器 官。近年来,腹内压监测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院自
2010
年
10
月至
2011
年
2
月,
将腹内压监测应用于危重病人诊断、
治疗、
肠内营养等方面,
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1]
。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
2010
年< br>10
月至
2011
年
2
月,对
35
例患者进 行腹内压动态监测,其中男
22
例,女
13
例;呼吸衰竭,重症肺部感染17
例,胸腹部外伤
5
例,食道癌术后
8
例,颅脑
外伤
2
例,产后休克
1
例,骨盆骨折
1
例,
ARDS 1
例。
1.2
测量方法
经留置导尿管测量膀胱内压可间接反映腹内压,故本科采用膀胱内压测量的间接测量
法代替腹内 压。具体方法:患者入
ICU
后一般立即给予
20
号硅胶三腔导尿管留置导尿 ,平
卧位排空膀胱后连接注射器,
注入
36-37
℃无菌生理盐水
5 0ml ,
然后导尿管与测量装置相连,
以耻骨联合为零点,
垂直标尺旁水柱与零点的 距离即为膀胱内压力。
所有患者都是入院后立
即测量,之后
Q4H
测量一次, 对腹内压进行动态测量,为临床提供依据。
1.3
腹内压相关概念
正常人腹腔内压力在
0KPa< br>左右
[2]
(
1KPa=7.5mmHg,1mm Hg= 1.33cmH2 O
)。腹内
压可分为四级:Ⅰ级:
10-14mmHg,
Ⅱ级
15- 24mmHg
,Ⅲ级
25-35mmHg
,Ⅳ级>
35mmHg[2]
。
2
护理
2.1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在分离或连接管道及向膀胱内注入生理盐水时避免污染。
2.2
每次测压前排空膀胱,取平卧位,再注入水,因为膀胱容积超过100ml
时,膀胱
壁顺应性较低,不能精确反映腹腔内压
[3]
。
2.3
在病人平静呼气末进行测量,应排除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外在因 素,如胸腹带包扎
过紧、
棉被过重、
频繁咳嗽、
人机对抗、
病人使用 正压机械通气或
PEEP
、
呼吸困难、
烦躁、
屏气等因素。
3
测量的意义
3.1
腹 内压检测对判断病情危重程度的临床意义:
各种腹腔脏器器质性病变、
机械性肠
梗阻、
水电解质紊乱、
麻醉等因素均可影响肠功能恢复使腹内压增高,
持续的腹内压增高可< br>导致腹胀、
切口疼痛、切口张力增加甚至呼吸功能受限,
直接影响病情恢复。本院通过监 测
腹内压的动态变化,来了解病情的发展及预后起一定的指导作用。腹内压<
15mmHg采取
密切观察腹内压的变化,不进行特殊处理;腹内压
15
~
25mmH g
积极进行胃肠减压使腹内
压逐渐恢复正常;腹内压
25
~
35mm Hg
配合医生早诊断,尽早进行腹部减压术(剖腹探查
术)避免了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 了抢救成功率;腹内压>
35mmHg
者,均发生了
多器官功能障碍,预后较差。
3.2
腹内压监测对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指导作用:
近 年来提倡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
养,但在实施过程中,因不适合的肠内营养,导致腹胀、腹泻等并发症,本 院通过监测腹内
压发现,腹内压增高的病人,过早给予肠内营养极易导致腹胀、腹泻等并发症,最后导致 肛
周皮肤湿疹,糜烂而不得不被迫停止肠内营养的实施,因此,本院一般监测到腹内压>
15m mHg
,并出现胃肠功能不全时,暂停肠内营养。
4
护士观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提高护士的认识
以前腹内压监测不够普及,
大家对腹内压监测的意义不够明 确,
本科让每个护士了解腹内压
监测的原理,临床意义,提高护士对腹内压监测重要性的认识。
4.2
掌握正确的方法
< br>本科制定了腹内压监测的操作流程,把它列入专科护理操作常规中,做到人人掌握此
项操作技术。
4.3
施行动态监测
培训护士善于观察,判断,分析腹内压变化的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及时汇
报医生,及时采 取有效地措施和治疗方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5
总结
通过留置导尿管测量腹内压是间接测量腹内压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它为临 床动态
监测腹内压力提供了最简便安全的操作方法,
及时发现腹腔内高压,给临床治疗、
护理、监
测、预防
ACS
发生提供了依据,提高了
ICU
监护水平 。此外,腹内压监测对危重病人早期
肠内营养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眼周皱纹
-眼周皱纹
-眼周皱纹
-眼周皱纹
-眼周皱纹
-眼周皱纹
-眼周皱纹
-眼周皱纹
本文更新与2021-02-23 14:5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5944.html
-
上一篇:(完整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护理查房
下一篇:中国内劲一指禅阙巧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