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苏州最好的妇科医院几种常见传染病的诊疗规范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3 09:31

-治疗甲亢最好的医院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结肠癌存活率)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诊疗规范


甲类传染病(
2
种)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

25
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br>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
淋病、
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
疟疾。

丙类传染病(
12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
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 疹伤寒、黑热病、包虫
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
感染 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水




甲型肝炎




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

(1)

注意当地甲型肝炎流行情况;

(2)

病前半月至一个半月有无甲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个人、
集体饮食 卫生状况;去外地或国外旅游、出差。

(3)

食物或水型暴发,
起病前进食未煮熟海产品如毛蚶、
蛤蜊等。

(4)

儿童及青少年为好发病年龄以及秋、冬和春季高峰,皆有利
于甲型肝炎的诊断。
2.
临床表现潜伏期
15~45
日,平均
30
日。

(1)

急性黄疸型

1


黄疸前期:
起病较急,
多有发热,
突出的症状为乏力和厌食、
厌油、 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尿色逐渐加深。本期一般持续
5~7
日。

2


黄疸期:热渐退,自觉症状好转,尿色继续加深,皮肤巩膜
出现黄染, 肝脏肿大,有压痛及叩击痛。本期持续
2~6
周。

3


恢复期:黄疸渐退,症状消失,肝脏逐渐回缩至正常。本期
持续
2

~4
个月,平均
1
个月。

(2)

急性无黄疸型:临床表现与黄疸型相似但较轻,也以乏力和
胃肠道症 状为主,但不出现黄疸。

(3)

急性重型:极少见,参见乙型肝炎。

(4)

急性淤胆型:主要表现为较长期
(
超过
3

)
的肝内梗阻性黄疸。黄疸 较深而自觉症状
较轻,肝肿大较明显,多有皮肤瘙痒。

3.
实验室检查

(1)

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 淋巴细胞相对升
高。黄疸前期末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开始呈阳性反应。

(2)

血清酶的测定: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
据。多数 患者
ALT>400~1000u/L

AST
亦有升高。

(3)

胆红素测定:黄疸型肝炎血清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淤
胆型肝炎 血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

(4)

蛋白测定: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多在正常范围,比例正常。

(5)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或凝血酶活动度明显
下降,提示重症肝炎的可能。

(6)

血清学检查:

1

血清抗
-HA
V-IgM
阳性即可确诊为甲型肝炎。
急性期和恢复期
双份血清抗
-HA
V
总抗体
(
主要是
IgG)
有< br>4
倍以上升高亦可诊断为本
病。

2


粪便、
血清或肝组织中发现
HA
V
颗粒、
HA
V Ag

HA
V RNA
可确诊为甲型肝炎。

(7)
B
型超声波检查:
B
超检查有助于了解肝脾大小及肝内、< br>外梗
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
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如非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 br>感染中毒性
肝炎、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炎等相鉴别。

2.
黄疸型肝炎尚应与溶血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相鉴别;

3.
本病与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的鉴别,除参考流行
病学资料外,主要依据血清病毒标志物的 检测。




治疗原则



1.
一般治疗:早期卧床休息,直至黄疸消退。饮食清淡、易于消化。
消化道症状明 显而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液,给予葡萄糖、电解质液
体及维生素
C
等。禁酒,禁用损 害肝脏的药物。

2.
护肝、退黄治疗:一般对症治疗即可,亦可选用强力宁、门 冬氨酸
钾镁或还原型谷胱甘肽
(TAD)
。淤胆型肝炎可选用苯巴比妥钠或肾上
腺皮质激素,但后者只在其他疗法无效时应用。
3.
中医中药治疗:
中药以清热 利湿为主。
有黄疸者用茵陈蒿汤加减,
淤胆型肝炎可用凉
血活血中药。










1.
管理传染源:
做好疫情报告及疫源地消毒。
隔离病人至发病后
3
周。
儿童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
45
天。

2. 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搞好个人和集体卫生,养
成餐前便后洗手习惯,实行分餐制 ,加强水源、饮食、粪便管理,做
好食具消毒及水产品的卫生监督等。
3.
保护易感人群:


1


主动免疫:
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均已在临床应用。
前者只需接种一
次,如接种二

次(
0

12
月)
,效果更好。后者一般接种二次(
0

6
月)



2


被动免疫:对密切接触的易感人群,可用人丙种球蛋白
,
剂量:
学龄前儿童
1ml
,学龄儿童
2ml
,成人
3ml
。注射时间越早越好 ,不
宜迟于感染后
7

10
天。

乙型肝炎




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


1


有与乙型肝炎或
HBsAg
携带者同吃、同住、同生活等密切接触史或
多个家庭成员 病

史,特别是出生于
HBsAg
阳性母亲的婴幼儿,对乙型肝炎诊断有参< br>考意义。


2


经常接触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液、粪便、尿液等排泄物而未采取
预防措施者;


3


静脉吸毒、纹身。


4


接受输血或血制品、
血液透析、免疫接种、内窥镜 检查、注射、
手术或针刺治疗等。
2.
临床表现:潜伏期
30~180
日,平均
70
日。


1


急性乙型肝炎:分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起病较隐匿,多无发
热,临床表现

与甲型肝炎相似,多数呈自限性。


2


慢性乙型肝炎

1


我国的慢乙肝往 往是新生儿或婴幼儿期感染,在成年期方出
现症状或肝功能异常而被发现,
因此,
成年 人中以急性乙型肝炎表现
形式者约有半数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急性发作,
需与真正的急性乙< br>型肝炎进行鉴别。

2


急性乙肝迁延 不愈,病情超过
6
个月以上即为慢性乙肝,儿
童中急性乙肝较多。
3


发病日期不明,就诊时已有慢性肝炎的
体征和
/
或化验者。


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包括:
消化道症状如厌食、
恶心、
呕吐 、
腹胀、
腹泻等,神经症状如乏力、萎靡、头晕、失眠等,肝区不适、肝痛、
肝肿大、 压痛、质地变硬,脾肿大,可伴有蜘蛛痣、肝掌、毛细血管
扩张或肝病面容。
还可出现肝外多脏 器损害如肾炎、
关节炎等。


据症状、体征、化验综合分析,以判 定慢性肝炎的程度。如有肝活检
材料则按肝活检判定肝脏炎症活动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


(3)

重型乙型肝炎


乙型 肝炎约
1~5%
发展为重症肝炎,
以亚急性多见,
急性重肝
(
暴发
性肝炎
)
较少,
在慢乙肝基础上发生重症肝炎
(
慢性 重症肝炎
)
较常见。

1


急性重型肝炎:
发病初期常似急性黄疸型肝炎
,
但病情发展迅
猛,起病
10
日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
(
肝性脑病,如烦躁不安、神
志不清、嗜睡 、昏迷等
)
。有扑翼样震颤及病理性反射。肝浊音界迅
速缩小,黄疸迅速加深,随即出 现脑水肿甚至脑疝,明显出血倾向、
肝肾综合征等。

2


亚急性重型肝炎:发病初期亦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起病
10
日以上出现下列表现:高度乏力、高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高度腹胀、黄疸迅速上升
(< br>数日内血清胆红素即达
171umol/L
以上
)

明显出血 倾向,
明显腹水,
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
40%

肝性脑病常出
现较晚
(
病期
10
日以上
)
。晚期可出现肝肾综合征。< br>
3


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基本上同亚型急性重型肝炎,但有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

4


淤胆型肝炎:乙型淤胆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甲型淤胆 型肝炎
相似。但慢性淤胆型肝炎有慢性肝炎病史。

5


慢性
HBsAg
携带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 ,
HBsAg
持续阳


6
个月以上者。
3.
实验室检查



1


肝功能 试验:急性乙型肝炎
ALT

AST
均明显升高,
ALT

高于
AST
。慢性乙肝
ALT

AST
持续增高或 反复升高,血清胆红素、
A/G
比值、
PTA
、胆固醇等可反应病情严重程度 。
HA

PIIIP

IV

胶原等可提示肝纤维 化程度。


重型乙肝胆红素迅速上升,
平均每日上升大于
17.1umol/L

ALT

渐下降,而形成胆酶分离现象,胆固醇及胆 固醇脂均下降,凝血酶原
时间延长、
A/G
倒置、血氨升高,血浆支链氨基酸
(BCAA)
与芳香氨
基酸
(AAA)
的比值下降或倒置。


2


病原学检查:

1


血清
HBsAg

HBeAg

H BcAg

HBV DNA

DNAP
或抗
-HBc- IgM
,其中任有一项阳性可诊断为现症
HBV
感染。

2


单项抗
-HBc
阳性时,需同时伴有上述当中的
1< br>项阳性才能
确诊。

3


单项 抗
-HBs
阳性,或同时伴有抗
-HBc
阳性,肝功能正常
,

别是血清抗
-HBs
浓度大于
10m IU/ml
时,可基本排除乙型肝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也称日 本脑炎。是由乙脑病毒(日
本脑炎病毒)
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
染病,发生于夏秋季,儿童多见。

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及病理
反射征为主要特征。

重症病人病死率高。
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
重症患者病死率
较高。


乙脑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有包膜,呈球型,直径
20

30nm
,核心为含单股
RNA
的核衣壳。
乙脑病毒有三 种蛋白:




抵抗力





本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不强,
对酸、
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敏
感 ,
56

30
分钟或
100

2
分钟即可 灭活。但对低温和干燥的抵抗力
很强,用冰冻干燥法在
4
℃冰箱中可保存数年。


临床分型

并发症

发生率
10%
支气管肺炎:最常见

肺不张

败血症

尿路感染

褥疮

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地区、流行季节

临床特征:发热、神志意识障碍

临床诊断病例

符合疑似病例条件,且
CSF
常规检查:压力增高,非化脓样改变

确诊病例

符合临床诊断病例条件,且下述
3
点中任一项阳性者:

①一个月内未接种乙脑苗,
CSF
抗乙脑
IgM
抗体阳性

②恢复期血清中抗乙脑
IgG
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
4
倍以上增


加者,或抗乙脑
IgG
抗体急性期阴性,恢复期转阳性者


CSF
、脑组织、或血清分离出乙脑病毒者。

鉴别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

-治疗甲亢最好的医院


-治疗甲亢最好的医院


-治疗甲亢最好的医院


-治疗甲亢最好的医院


-治疗甲亢最好的医院


-治疗甲亢最好的医院


-治疗甲亢最好的医院


-治疗甲亢最好的医院



本文更新与2021-02-23 09: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5526.html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诊疗规范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