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旺怎么调理-
中医药治疗血液病集锦
小金丹。方剂源于清·王洪绪《外科全生集》
,成分 :白胶香、地龙、当归、乳香、没药、
草乌、五灵脂、木鳖子、麝香、香墨。功能:消肿拔毒。
六神丸。方剂源于苏州雷氏,成分:麝香、牛黄、冰片、珍珠、蟾酥、雄黄。功能:消肿解
毒。
紫金锭。方剂源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
,成分:茅慈菇、红芽大戟、五倍子、千 金子霜、
朱砂、雄黄、麝香。功效:辟秽解毒,开窍止痛。
西黄丸。方剂源于清·王 洪绪《外科全生集》
,成分:牛黄、麝香、乳香、没药、
。功能:解
毒、散痈、化结。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89
;
6
:唐由君等对六神丸 、紫金锭、西黄丸的抗白血病机理作了
小白鼠研究:
有明显抑制和杀灭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可缓解和减轻白血病细胞对肝脾的浸润,
明显抑制白血病小鼠的生长期
(
分别为< br>37.1
%;
6.3
%;
24.8
%
)
。六 神丸有明显促进巨系增殖
作用;紫金锭有明显减缓腹水生成作用。若加活血化瘀、养阴解毒、补气养血方 药后,作用
进一步加强。
安宫牛黄丸。方剂源于清·吴瑭《温病条例》
。成 分:
77
年版的《中国药典》的用药是:广
郁金、栀子、黄芩、黄连、珍珠、朱砂、雄 黄、犀角、麝香、牛黄、冰片。功能:清热解毒、
镇心安神。
用本品的改进方制成的清开灵注射 液已有医院用于白血病发热的治疗,
效果良好。
笔者认为,
从此方的成分看,
用于急性白血病的早期治疗是十分理想的,
口服也会收到良好
效果,只是眼下天然麝香、牛黄、 犀角的原料来源是个大问题。用人工合成或代用品,疗效
会降低。假如生产针剂,
除犀角外,< br>也许还能用上天然品。开发一个以安宫牛黄为基本方的
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专用注射剂还是可能的。
牛黄解毒片。源于经验方。市售同名药处方有别。
《中国药典》方的成分是:牛黄、 雄黄、
大黄、石膏、冰片、黄芩、桔梗、甘草。功效:清热解毒。市场上还有一种不含雄黄但清热
解毒药的品种,对白血病的疗效可能不如前者。
梅花点舌丹。方剂源于清·王洪绪《外科全 生集》
,成分:冰片、硼砂、葶苈子、沉香、血
竭、乳香、没药、牛角尖、麝香、珍珠、蟾酥、 雄黄、熊胆、朱砂。功效:清热解毒,消肿
止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
;
2
期:高月等:梅花点舌丹能延长
L7212
白血病小鼠 的生存
期并促进生长。
解毒维康片。纯中药制剂,成分不详。用于白血病贫血、发热 、出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
杀灭白血病细胞,提高缓解率和造血能力;克服多药耐药,起抗复发作用;
提高患者对放化
疗的耐受力,改善生存质量。
(
西安
)
白 血康(复方青黛片)
。用于慢粒的治疗。方:青黛、雄黄、太子参、丹参。大连血液病中
医研究 所黄世林教授研制,安徽天康制药厂生产。治
CML
结果:男病例
1980
年
4
月发病,
1996.4
加速,服复方青黛片
0.25
×< br>6
~
8
片
/
日,
9
个月后
CR,
3
个月后再加速,续服
2
个月
后
CR
;半年 后慢性砷中毒,
2
个月后死于颅内出血。
青黄散:方剂源于《世医得救方》
,成分为青黛、雄黄。功效:清热解毒。各家有不同比例
散剂试用,用于治疗慢粒。
大黄蟅虫丸。方出张仲景《金匮要略》
,成分:大黄、地鳖虫、黄芩、干漆、甘草、白芍、地黄、杏仁、桃仁、水蛭、虻虫、蛴螬。功能:通经活血,化滞消瘀。
《中国中西医结合 杂志》
1988
;
8
期:陈兆孝用化疗加大黄蟅虫丸治慢粒,缩脾作用为65
,
5
%;单用化疗者为
44
%。
当归龙 荟丸:方出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成分:当归、黄柏、龙胆草、黑栀、黄芩、青
黛、芦荟、 大黄、木香
(
原方尚有黄连、麝香
)
。功能:清肝胆实热,通肠润便。
《临床血液
学杂志》
1993
年第一期:
彭光斌用化疗加当归龙荟丸或中药 方剂治慢粒
39
例中数生存期
57
,
5
个月;单用化疗41
例为
28
个月。提示当归龙荟丸有抗白血病作用,且无骨髓抑制;能促
进造血功能重建,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化疗效果,延长中危、高危患者的生存期。
苦参 注射液。苦参注射液
0
,
5g
入
5
%葡萄糖静滴,每日1
次,
4
周
1
疗程,可治
ALL
。
红宝丹
1
号胶囊。
以毒性中药为主的丸散或汤剂方药也有用于临床的。
如吉林四平血液病中
医研究所治白血病的红宝丹
1
号胶囊:
山茨菇
大戟
没药
乳香
三七
血竭
轻粉
水银
藤黄
麝香 等
27
味,一个方中用了多味毒性药,但其用量轻,而且与扶正方药联用,故未有中毒
报道。
民间验方抗白丹。也是多味毒性药合用:雄黄、巴豆、生川乌、乳香、郁金、槟榔、朱 砂、
大枣。用于治疗白血病有效。
如意金黄散。外用散剂。方剂源于明陈实功《外科 正宗》
,成份:天花粉、姜黄、橘皮、生
南星、黄柏、白芷、甘草、大黄、厚朴、苍术。用茶或 蜜调敷患处。用于治疗白血病肛周转
移灶有效。
(
二
)
用中草药方剂治疗。
古代中医文献中没有白血病或 相应的病名记述,
但类似白血病的临床症状、
病因、
病理及治
疗方法和方剂的 记载却不少。
运用这些理论和方药治疗白血病,
能体现一定效果。
如犀角地
黄 汤就有普遍的适用性(但不能长期服用)
。过去在浙江民间有一种说法,人若发热、出血、
身上 发黑痘
(
疑为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紫癜
)
,难治,易死。这些都提示:医疗史上 早就发现和
治疗过白血病,只不过是没有准确的病名和医案记载罢了。西方国家也是到了
184 5
年才有
正式的白血病命名,
以前对白血病的治疗肯定也有过,
只不过与中医 一样,
也是模模糊糊罢
了。
由梁冰主编的《名医临证经验·血液病》收集了 梁冰、张亭栋、麻柔、周霭祥、黄世林、赵
绍琴、陈继雄等
34
位名医、专家治疗白血 病的经验,资料最为全面、翔实。梁氏认为,中
医以
“髓毒”
为白血病命名最能贴切体 现白血病的特点。
对于急性白血病的病因的认识大致
为因邪致病和因虚致病。
认为白血 病整个病程中或虚中有实,
或实中有虚,
多为虚实挟杂之
证,前期多实,后期多虚,邪 毒内伏,贯穿始终。由于邪毒内蕴骨髓,耗伤气血,故整个病
程中气阴两虚占重要地位,治疗时在辨证施 治的同时,应注意益气养阴、扶正解毒。专家们
无论应用单方还是复方,多采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扶 正祛邪、补肾养血、活血化瘀、软
坚散结等方法,
其理法方药论述和应用合理可行,
与 现代相关研究结论和临床实践经验也是
相符合的。
如补益类中药可调节免疫功能,
诱生
1L-2
、
INF
,
提高
NK
细胞等抗白血病活性 ;
活血化瘀药有化疗增敏和减毒作用;
清热解毒药可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人参、绞股蓝、三< br>七、冬虫夏草、雄黄、青黛、乳香、没药、白花蛇舌草、葛根、姜黄等有明显的诱导细胞分
化、凋 亡的作用。张亭栋等用砷制剂治
M3
的成功,举世瞩目。专家们对中药配合化疗的治
疗 原则等作了很多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肯定了中药对白血病患者长期存活的积极作用。
有的专家还对白 血病的整个病程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治疗等也作了研究探索并取得了成果。
如
陈继雄氏认为中医药 能够明显减少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
并能够调整机体功能,
有助于
临床疗效的提高 ,故应按化疗的不同时期进行辨证施治。徐瑞荣氏对化疗出现的毒副作用,
如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出 血、胃肠道反应、肝、肾、心脏、神经、肌肉、静脉的毒性和
损害,以及高热、病毒感染、口腔、肛周感 染等行辨证施治,取得了满意效果。
其它见于各种文献的单独用中草药治疗白血病的方剂也很 多,
从正式出版的抗癌方剂和学术
交流资料中就可以抄录几百个。
多数方剂的用药原则 与前面梁著所述相类似;
有部分则是一
般的辅助治疗方剂;
还有的是有较大毒性药物配 伍的不宜长期服用的方药
(有的自称治愈过
多少病例,但方药配伍不足以相当,可能隐瞒了重要 组方品种、成分或比例)
;个别则属于
怪方,令人生疑。现在不少医疗机构或医生为了保护自己 的知识产权,多采用了这类办法。
所以不懂医药的患者或病属,
摘录他人方剂治病是不可靠的。
有些普通方剂起了很好的治疗
作用,
很可能是患者在化疗和西医综合治疗的同时用药的 结果。
当然多数的见于现代权威文
献的组方是可信的。
但是由于中药组方配伍在大原则 下,
包含了医生个人的经验和心得,
同
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一个辨证结论也 能派生出几十个不同的方剂,不胜枚举。如收载于邓
成珊、周霭祥主编的《临床血液病学》的两个治白血 病的方剂:
贵阳中医院用清热解毒为主的犀角地黄汤合清营汤加减方:
犀牛、
丹皮、
玄参、
柴胡、
黄连、
银花、栀子、青黛、雄黄、红花、地骨皮、大青 叶、生石膏、半技莲、蒲公英、车前子、紫
花地丁、白花蛇舌草、生地、党参、鳖甲、龟板。本方曾使急 粒
2
例、急单
2
例、红白血病
1
例
CR
。
以扶正为主的兰州方:红参、党参、北沙参、山药、炙甘草、麦冬、生地、芍药、龙骨、牡< br>蛎、五味子、枣仁、萸肉、大枣、浮小麦。本方曾使
2
例急单
CR
,其 中
1
例已存活
1O
年
以上。
就总体而言,
扶正药品种相对少,
单种使用频率亦高,
方剂不外乎八珍汤和六味地黄汤等主
要传统 方剂的衍化。
治疗血液病的处方中单种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参类、
黄芪、
当归、
天门冬、
麦冬、五味子、女贞子、补骨脂、萸肉、枸杞子、菟丝子、生地、熟地、黄精、苁蓉、山药、< br>石斛、地骨皮、虎杖、甘草、旱莲草、仙灵脾、白茅根、米仁、生姜、大枣、龙眼肉、鳖甲、
牡蛎 、石决明、阿胶、紫河车、龟板胶、鹿角胶等。
八珍汤的组方品种是:党参(或人参)
、茯苓、白术、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或
生地)
。六味地黄汤的组方品种是:熟地 (或生地)
、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笔者
的衍化的方法是:增减某些品种或超常规地 重用或少剂量地使用某个品种。八珍汤加黄芪、
玉桂就是十全大补,
但玉桂性热,多数患者不易 接受,但黄芪却是常加药。
此方的前四味组
成四君子汤,后四味组成四物汤。这两个方剂又可衍 化成很多汤剂。再如方内所用的参,可
以按患者不同情况用党参、国产红参、朝鲜红参、西洋参、太子参 、明党参乃至北沙参等,
或两参并用,或改用某些有类似药效的品种,如刺五加、胶股兰、三七等。其它 品种亦可类
推。
治疗血液病方剂中使用的祛邪药品种是扶正药的好几倍,
其 组方更是千变万化。
现代药理学、
药效学研究证实,
绝大部分清热解毒药和软坚散结药 都有抗癌作用,
可用于白血病,
常用的
品种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龙葵、 蒲公英、地丁草、夏枯草、大青叶、仙鹤草、
侧柏炭、海藻、昆布、山豆根、姜黄、郁金、白重楼、知母 、柴胡、玄参、板兰根、黄药子、
大黄、芍药、川芎、丹皮、黄连、黄岑、泽泻、丹参、鸡血藤、黄柏、 大小蓟、玉竹、茜草、
紫草、白芨、三棱、莪术、苦参、葛根、木香、半夏、贝母、银花、青黛、红花、 蒲黄、连
翘、栀子、桃仁、砂仁、车前子、陈皮、蜈蚣、全蝎、水牛角、羚羊角、水蛭、雄黄、石膏等。
中药的抗病毒作用不是单一的,
它往往同时具有抗其它病原体或癌症的作用 。
大青叶、
板兰
根、贯仲、
银花、
黄芩等用作抗艾滋病也是基于这个 因素。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在病毒细胞的
各个环节发生作用,而且对细菌、霉菌也有同机理的杀灭 作用。
所谓扶正药和祛邪药并无绝对界限,
它只是传统用药经验的一般认识。
现代药理学证明,
多
数植物药都具有扶正祛邪两方面的效用,
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
即使一些传统用作祛邪的药
物也是如此。
使用其混合物恰好适应了人体健身和抗病的需 要。
中医治病的最大特点是全身
观念和辨证施治,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多味组方,< br>多作全方位治疗的考虑,
能够数症同治,
让方药发挥协同作用、增效作用、相互制约作用 、
减毒作用等。多数中医方剂往往是扶正祛
邪两种效用并有的,
但君臣佐使和剂量大小 决定了方剂药效的倾向性。
如前述八珍、
六味两
个扶正代表方剂,
确切地说,
这是两个组方合理平衡的以扶正为主的适用范围最广,
衍化余
地最大的方剂。
中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从医学到药学,
从理论到实践,
有浩如烟海的典籍,
其中几万个方剂要记下来并加以应用实在不容易。
当代文献记载的治疗白血病的多数方剂是
当代 学者根据中医传统理论,
沿用传统方或衍化方或临床经验自己研制的,
各有其经验和特
色,但从总体认识和用药范围看,有重大突破者少。突破的关键在于对传统的现代的医学、
药学知识的贯 通、应用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既能运用传统又能突破传统。
“中西医结合按病
情、
分阶 段有机地结合,
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结合的位点”
,
这是最中肯切实的方向性导语。< br>
(三)
预防感染。
白血病的早期治疗阶段抗感染十分重要。
一直认真 服中药的患者在此阶段
多数不会发生严重感染。
少数患者发生严重感染,
在使用抗菌西 药时,
用中药配合治疗有协
同抗菌及增效作用。
1
、抗感染西药的 局限性。一代比一代强的抗细菌感染西药,其疗效应该首先肯定。但也要
看到这类西药的局限性:即它们 几乎都有较大毒性或不良反应,而且对病毒、霉菌多无效;
有的病例使用稍久就产生耐药,不能用作长期 的感染预防药。
2
、中药抗病原体感染的广谱性。从文献看,几乎所有具有抗癌作用 的植物药,同时又是抗
感染药,而且抗菌谱广,若多味药联用,可以对细菌、病毒、霉菌感染都起抑杀作 用。笔者
经验:一例淋巴瘤患者放、化疗后感染霉菌,西医建议用进口二性霉素
B
治疗 ,患者经济
困难,
出院后求服笔者中药,
方用植物抗癌和扶正药,
并未加任何 治霉菌药物,
但
5
天之后,
霉菌感染症状消失。植物抗菌药若用于治疗时,对 抗菌西药有协同治疗及减毒作用。不过,
盲目夸大植物抗菌药的作用有误人治疗的危险。
如果没 有一代代更新的抗菌素,
大批重症细
菌感染的患者就无法痊愈。
3
、防治并发感染有显效。笔者发现,结合中药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在化疗的后阶段,整体
素质均好,很少 有并发感染。因此有的患者只要在门诊打化疗针,住在家中服药治疗即可。
笔者认为,
中药的抗 感染作用是一种综合效应,
若要提取哪一味中药的抗感染活性物质,
也
许无一味有强烈 的作用。
如金银花,
它的体外抗菌试验效果并不明显,
但当它与黄芩等配伍
口 服后,并经与体内的某些物质结合后,其抗菌效果就突显出来了。金银花挥发油是
50
来
种脂类物质的混合物,
如果要提取和研究其中的某种抗菌活性成分就比较困难,
也没有必要。
笔者相信中药预防感染的作用和安全性优于西药。
(
四
)
单方治疗。单方亦即单味中药治疗白血病在理论上可以认同,因为复方的有效是建立在
组方品种有效基础 上的。
但就总体来看,
单味有效毕竟不如复方有效。
这与化疗的单种使用
或联 合使用同理。传统公认可以用于治疗白血病的单味药青黛,疗效较肯定。
《中国中西医
结合杂志 》报道:周霭祥等研究了青黛,发现其对
L615
、
S180
细胞
D NA
、
RNA
有抑制作
用,作用快,并随浓度增强。
《临 床血液学杂志》报道:青黛治患
M3
的中青年女患者二人,日服
3g
,均l
月左右
CR
。
认为主机制是青黛含砷。又《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1
,
1
;
6l
页:协和医大
1980
~1993
年受
诊慢粒
1650
例,随访
5
年
3 31
人,男性占
221
人。用
HU
十甲异靛(青黛的有效成分)者,
慢性期及生存期显著延长,
60
~
l0O
个月转恶率低。用干扰素< br>6
个月以上者亦如此。
靛玉红。从青黛中提取。供口服。能抑制
DN A
合成。用于慢粒常量
0.2
~
0.3g
,有报道最长
服< br>l66
天。观察
l6
例,
CR6
例,
PR2
例,进步
8
例。又
1987
;
10
月《中医杂志》报道,吴
正翔等用靛玉红
0.15g
左右配合清肝化瘀方药治慢粒
20
例,有 效率
90
%。
青黛与雄黄配合的青黄散已正式批准上市,
用于治疗 慢粒。
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
长期
服用要按规定注射解毒针
(常用品种是 二巯基丙醇)否则会发生砷中毒,危及生命。青黛则
是清热解毒的植物药(花粉)
,可以长期服 用。
砷。
1865
年,德国医生曾经用砷治疗过白血病,但无治疗成功的报 道。在我国,砷是中药
传统品种之一。
《中国医学大辞典》
记载的功效是:
“ 治诸疟、
风痰在胸隔、
妇人血气冲心毒、
落胎,疗痈疽、败肉、痔疮,杀百虫”
。
《本草纲目》记载的适应症稍广,但都没有用于治疗
白血病及类似症状的记载。
民 间将砷用于治疗癌症始于何时,
则无从考证。
张廷栋教授从民
间验方中筛选出了砷并用 于白血病的治疗,疗效突出。现在,
砷注射剂已正式上市,主要用
于治疗
M3
,但其药理和给药途径已与西医化疗药无异。
《白血病》杂志
1997
;
1< br>:
64
页报
道:哈尔滨医学院临床第一医院
20
多年用亚砷酸 治疗
M3244
例,
CR84.42%
,
CCR19
例,< br>其中
13
例突破
10
年大关,
董秀枝存活
24
年,
为世界长期生存冠军。
该医院另一篇用
AS2O3
治
M3的分析报告:
1992
~
1998.6
月收治
428
例 ,其中死于
D1C16
例,部分用
A
TRT
治
CR
后再用
AS2O3
;其余
242
例用
AS2O3
。初治者< br>CR
率
87.9%
,成人高于儿童,
3
年复发率
26 .7%
;复发组再
CR
的为
59/79
例。随访
l36例,
5
年、
7
年生存率分别为
92%
和
76. 7%
。
又有医院用
AS2O3
治
M3l30
例,
C R109
例,其中巩固治疗
86
例,
3
年内复发
23
例,
15
例
再
CR
。认为
AS2O3
注射剂浓度 低,不能通过血脑屏障,亦即提示要用西医方案预防和治
疗脑膜白血病。另有报道,
AS2O3
治
M3
能致肝功减退和急性肝衰竭,但用量少不会中毒,
能从肾、毛发、指甲 排泄。
(
五
)
民间各种验方。各种中药或草药的单方或复方治疗白 血病的方法一向有。一些小县市的
草药摊上常常挂有能治疗白血病的牌子。
其用药品种很难辨认 。
疗效有无未见有追踪或报道。
还有单用长春花、喜树、白花蛇舌草、雷公藤、蟾酥等治白血病的介绍。
如蟾蜍酒:
用重蟾蜍
l25g15
只,
去内脏,
加酒
l500mL,
放瓷罐中蒸
2
小时,
滤液,
服
l5-30mL
,
日
3
次。
(辽宁)
上引单方品种本来就是中医治白血 病的组方品种,
但单用后,
其疗效的真实性和长期生存率
还没有较权威的文献给以报道 和肯定,因此可信度相对差,不宜盲目使用。
(
一
)
传 统或新研制的中药成药。这类中药成药多数是传统丸、散、丹剂及其改进方药,其
主要成分有牛黄、麝香 、蟾酥、犀角、大黄、雄黄(含砷)
、青黛、乳香、没药等,有清热
解毒、
开窍通络、 散结化瘀等功效,
原用于各种热毒痈疽和无名肿毒等,其中有些很可能就
是癌症,因而单独用于 白血病的治疗应该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如六神丸、牛黄解毒片、
白血
康、当归龙荟丸治 慢粒已肯定有疗效。但是由于药源的限制,
天然牛黄、麝香多被人工合成
的替代,
即使 用天然的,
其含量与原始方也有很大差距;
犀角更是禁用品,
已用水牛角替代,
因此疗效已远不如原始方,也属无可奈何之事。下面介绍一些品种:
小金丹。方剂源于清· 王洪绪《外科全生集》
,成分:白胶香、地龙、当归、乳香、没药、
草乌、五灵脂、木鳖子、麝 香、香墨。功能:消肿拔毒。
六神丸。方剂源于苏州雷氏,成分:麝香、牛黄、冰片、珍珠、 蟾酥、雄黄。功能:消肿解
毒。
紫金锭。方剂源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
,成分:茅慈菇、红芽大戟、五倍子、千金子霜、
朱砂、雄黄、麝香。功效:辟秽解毒,开窍止痛。
西黄丸。方剂源于清·王洪绪《外科全生集》
,成分:牛黄、麝香、乳香、没药、
。功能:解
毒、散痈、化结。
肝火旺怎么调理-
肝火旺怎么调理-
肝火旺怎么调理-
肝火旺怎么调理-
肝火旺怎么调理-
肝火旺怎么调理-
肝火旺怎么调理-
肝火旺怎么调理-
本文更新与2021-02-20 07:3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