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甲鱼概述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0 04:10

醋的作用-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白带症状)
第一课


甲鱼概述


甲鱼又称鳖或团鱼,是一 种卵生两栖爬行动物,其头象龟,但背甲没有乌龟般的条纹,
边缘呈柔软状裙边,颜色墨绿。甲鱼常在水 底的泥沙中生活,喜食鱼、虾等小动物,瓜皮果
屑、青草以及谷物等也吞食。江西各地的江河湖泊中都有 甲鱼的踪迹。其中以全国第一大淡
水湖的鄱阳湖为最多,品质亦最佳。十年前,南昌市郊区大吉岭水库建 起了人工繁殖甲鱼基
地,现有甲鱼数已逾万只,成了一项颇有前途的养殖业。

鳖的体 形扁平,略呈圆形或椭圆形。体表披以柔软的革质皮肤。有背腹二甲,背甲稍凸
起周边有柔软的角质裙边 ,腹甲则呈平板状,二甲的侧面由韧带组织相连。背面通常为暗绿
色或黄褐色,上有纵行排列不甚明显的 疣粒。腹面为灰白色或黄白色。鳖颈长而有力,能伸
缩,转动很灵活。吻尖而突出,吻前端有一对鼻孔, 便于伸出水面呼吸。眼小,位于头的两
侧。口较宽,位于头的腹面,上下颚有角质硬鞘,可以咬碎坚硬的 食物。口内有短舌,肌肉
质,但不能自如伸展,仅能起到帮助吞咽食物作用。鳖的四肢扁平粗短,位于身 体两侧,能
缩入壳内。前肢五指,后肢五趾。四肢的指和趾间生有发达的蹼膜,第
1

3
指、趾端生有
钩状利爪

突出在蹼膜之外

由于 鳖有粗壮的四肢和发达的蹼膜

因此它既能在陆地上爬行,
又能在水中游泳,在抓到食 物时其有力的前肢和利爪还能将大块食物撕碎,便于咬碎吞咽。


第一节

历史文化

甲鱼在我国历史上渊源流长,
3000
多年前的西周就设 有专职“鳖人”,为帝王捕捉甲
鱼,公元前
460
年,范蠡的《养鱼经》中就有

内鳖则鱼不复生

的话。
2000
多年前的孟轲、
荀况 和汉代末期的“礼记”中分别记述了鱼和甲鱼的重要,并强调,不准捕捉幼甲鱼,以保
护资源。秦汉三国 时期的
《神农本草经》
等都有鳖的记载。西晋陆机、潘尼写
《鳖赋》
之文,< br>赋曰:“穹脊连胁,玄甲四周”;“尾不副首,足不运身”;“缩头于壳内”,“盘跚而雅
步”。

公元
756

762
年,唐肃宗立

放 生池
”81
所,主要放生龟、鳖等水生动物,从某种意义
上说,我国是最早出现资源保 护的国家之一。这足以说明鳖在我国历史悠久。


第二节

生态习性

一、栖息

鳖是主要生活在水中的两栖爬行动物

喜栖息在江河

湖泊

池塘

水库和山间溪流中 。
鳖是变温动物,对外界温度变化很敏感,其生活规律和外界温度变化密切相关。鳖是用肺呼
吸 的,所以时而潜入水中或伏于水底泥沙中,时而浮到水面,伸出吻尖进行呼吸。鳖还具有
“三喜三怕”的 特点,一是喜阳怕风,在晴暖无风天气,尤其在中午太阳光线强时,它常爬
到岸边沙滩或露出水面的岩石 上“晒背”
。二是喜静怕惊,稍有惊动便迅速潜入水中,多在
傍晚出穴活动,寻找食物。黎明前 再返回穴中。刮风下雨天很少外出活动。三是喜洁怕脏,
鳖喜欢栖息在清洁的活水中,水质不洁容易引起 各种疾病发生。鳖还有挖穴与攀登特性。鳖
虽生性胆怯,但好斗,常有大鳖残食小鳖,强鳖残食弱鳖现象 。

二、摄食

鳖为变温动物

其活动能力也随水温变化而 变化

适应它摄食和生长的水温范围为
20

33
℃,最适 水温为
25

30
℃,在最适水温范围内,鳖的摄食能力最强,生长速度也最 快。
20
℃以下摄食量下降,
15
℃以下停止摄食,
10
℃ 以下即钻入泥沙或石缝中冬眠。冬眠期间不
吃食不活动,能量消耗较少,主要依靠体内积累的脂肪维持生 命。

鳖的食性杂而广。但以食动物性饵料为主,稚鳖喜欢食小鱼、小虾、水生昆虫、蚯蚓、< br>水蚤等。幼鳖与成鳖喜欢食虾、蚬、蚌、泥鳅、蜗牛、鱼、螺蛳、动物尸体等。也食腐败的
植物及 幼嫩的水草、瓜果、蔬菜、谷类等植物性饵料。人工养殖时,除投喂上述饲料外,还
可投喂新鲜的蚕蛹、 蝇蛆、动物内脏及饼类、豆类等。鳖需要的营养物质比较全面,碳水化
合物

脂肪
维生素

矿物质

粗纤维均需要

如缺少某 种营养物质则会影响鳖的生长发育。
为了保证鳖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提高其生长速度,最好将各种动 物性和植物性饲料晒
干,粉碎后按比例配合,制成配合饲料,定时、定量投喂。当高密度饲养时,除了投 喂天然
饵料外,还必须增喂配合饲料。三、生长在自然条件下从稚鳖养成商品鳖(
500

/
只左右)
一般需
3

4
年。鳖的生长速度很 慢,其原因是冬眠期长。我国各不同地区,鳖的生长速度
不相同,我国台湾省南部养殖二年可达
600
克左右,在中部和北部则需
2

2.5
年时间;而
长 江流域,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需在第
4
年末才达
500
克左右。如果用温室 常年在温水条
件下饲养,鳖不进行冬眠,其生长速度大大加快,一般
2
年时间即可达< br>500
克左右。养鳖成
功经验之一是将养鳖池水温常年控制在
30
℃, 养殖隔年孵出的稚鳖,只需
14

15
个月,鳖
的体重可达
600
克左右。

四、繁殖

繁殖鳖是雌雄异体动物,卵生生殖,体 内受精,体外孵化。在自然条件下,体重
0.5

斤左右达到性成熟。当水温达到20
℃以上时发情交配。交配后两周,雌鳖开始产卵,最适
宜的产卵水温为
25< br>~
29
℃。产卵时间一般在夜间或黎明。产卵前鳖爬上岸寻找离水不远、
地势较 高、安静僻静的泥沙滩作为产卵场所。产卵时鳖先用后肢挖土掘洞(洞深一般
10

1 2
厘米,直径
10

15
厘米,成漏斗状),然后将尾巴伸入洞内, 卵产在其中,待产完一窝
卵后,便用后肢扒土覆盖洞穴,抹平洞口,并用身体压实。雌鳖依其年龄个体大 小、体质强
弱和饵料优劣,产卵窝数、每窝卵数都有所不同。一年中可产卵
3

5
次,年产
10

50
枚。
两次产卵前后相隔
2

3
个星期,到立秋前后终止产卵。

甲鱼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 脂肪、钙、铁、动物胶、角蛋白及多种维生素,是不可多
得的滋补品。甲鱼还可入药,其背壳具有滋阴补 阳、散结平肝之功效,可医治咳嗽、盗汗、
肾亏、闭经等症,甲鱼胆可治高血压;卵能治久泻久痢;血能 治小儿疳积,民间还流传着甲
鱼能医治癌症之说。


第三节


营养分析

一、甲鱼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预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 巴性白血病,并用于防
治因放疗、化疗引起的虚弱、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症;

二、甲 鱼亦有较好的净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胆固醇,因而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有
益;

三、甲鱼还能“补劳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

四、食甲鱼对肺结核、贫血、体质虚弱等多种病患亦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甲鱼的营养价值

食用价值

在我国很早以前的记载中就有“鳖可补 痨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
,自古以来就被
人们视为滋补的营养保健品。鳖的营养价值受到 世人公认,是水产品之珍品,高档酒宴之佳
肴,是深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食品,它不但味道鲜美、高蛋白 、低脂肪,而且是含有多种维
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滋补珍品。因鳖的种类和生活地区的不同,其营养成分不 尽完全一致。据
分析,每百克鲜鳖肉含:水分
73

83
克,蛋白质
15.3

17.3
克,脂肪
0.1

3.5克,碳水化
合物
1.6

1.49


灰分< br>0.9

1



3.9
毫克
,< br>钙
1

107
毫克


1.4
~< br>4.3
毫克


0.54

430
毫克,维 生素
A13

20
国际单位,维生素
B10.02
毫克,维 生素
B20.037

0.047
毫克,
尼克酸
3.7
7
毫克,硫胺素
0.62
毫克,核黄素
0.37
毫克 ,热量
288

744
千焦耳。鳖的脂
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 br>75.43%
,其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占
32.4%
,是牛肉的
6.5 4
倍,
罗非鱼的
2.54
倍,铁等微量元素是其他食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br>

药用价值鳖浑身都是宝,鳖的头、甲、骨、肉、卵、胆、脂肪均可入药。《名医别录 》
中称鳖肉有补中益气之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鳖肉有滋阴补肾,清热消淤,健脾健胃
等 多种功效,可治虚劳盗汗,阴虚阳亢,腰酸腿疼,久病泄泻,小儿惊痫,妇女闭经、难产
等症。《日用本 草》认为,鳖血外敷能治面神经,可除中风口渴,虚劳潮热,并可治疗骨结
核。鳖血含有动物胶、角蛋白 、碘和维生素
D
等成份,可滋补潜阳、补血、消肿、平肝火,
能治疗肝硬化和肝脾肿大

治疗闭经

经漏和小儿尺癫等症

鳖胆可治痔漏

鳖卵可治久痢。
鳖头焙干研末,黄酒冲服,可治脱肛。鳖的脂肪可滋阴养阳,治疗白发。现代 科学认为,鳖
富含维生素
A
、维生素
E
、胶原蛋白和多种氨基酸、不 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能提高人体
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有养颜美容和延缓 衰老的作用。


第四节

甲鱼的饲养

一、饵料台的安放与清洗

饵料台最好安放在养殖池四周的池边上,并与水面成
30

45
度的角,
这有利于甲鱼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扰。
每次投料 前应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液和消过毒的
刷子清洗饵料台及其四周,每
3
天消毒
1
次。




饵料的制作与投放

鲜料的 添加量一般为
10
%~
40


使用鲜料时
必须经过消毒、
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投料时应采取投喂的形式,饵料离水面2

3
厘米
即可。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投料量以< br>1

1.5
小时吃完为标准,剩余
饵料应及时收捡,以作它用。高温季 节的投料时间应在日出前投完和日落时开始投喂为宜。


三、水质调节
< br>养殖水体应定期换水排污,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
1/3
为宜,如有条件采
用微流 水养殖效果会更好。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制剂
0.5

1ppm
、漂白粉
2

3ppm
、强氯精
1

2ppm、生石灰
15

40ppm
全池泼洒消毒,施药
2
~< br>3
天后全池泼洒
5ppm
左右的光合菌制剂,能起到调水作用,每月
1

2
次即可。

四、水面种青,搭建晒背台

在池 塘中离饵料台
1
米左右处围一个
1.5
米长宽的框,种
植水葫芦。< br>水葫芦根系发达,
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而起到调水的作用,
还有利于甲鱼隐藏、
晒背、乘凉等。池塘边坡地较少的养殖池应在池中搭建晒背台。


五、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

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 池塘
水质、设施等情况。池中死甲鱼应及时捞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鱼也应及时隔离治疗。


第五节

甲鱼病的几种常用治疗方法

一、注射法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病情严重的鳖,是一种促进病鳖快速吸收药物,发挥药物疗效的
给药方式。

2
、使用方法

注射部位一般在后肢基部,注射前,应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部 位消毒,
根据鳖的大小,选用
25mL
的注射器,
5
号~
7
号针头,针头与注射部位表面成约
10
度角,
注入深度为
1cm
1.5cm
。注射的方式有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前者是将药物注入到鳖后肢
的 肌肉内

后者是由后肢与腹甲相接处注入腹腔

针头应不伤内脏器官

二者效果基本相同。

3
、优点

用药进入鳖体药量准确,吸收快,疗效好。

4
、缺点

麻烦,易损伤鳖体。

5
、注意事项

注入鳖体药液不可太 多,一般
500g
体重的鳖注射量为
0.5mL
左右,
200g以下的鳖为
0.1mL

0.2mL
;多次注射时,不应在同一部位注射 。

二、口灌法

1
、适用范围

这是口服法的一种补充方法,适用于病重已失去摄食能力的个别病鳖。

醋的作用-


醋的作用-


醋的作用-


醋的作用-


醋的作用-


醋的作用-


醋的作用-


醋的作用-



本文更新与2021-02-20 04:1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3307.html

甲鱼概述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