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个月养生
一月:养肾防寒
气候特点:一月包含小寒和大寒两个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
季节。大寒、 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
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
中医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
引凝滞。
养生原则:
“秋冬养阴”
(
《黄帝内经》
)
。
养生关键:
“养肾防寒”
。
注意锻炼、保暖:如散步、慢跑等,同时应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
道疾病的发生。
饮食宜“滋补”
: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 痛”的谚语。
人们在经过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
合理进补既可 及时补充气血津液,
抵御严寒侵袭,
又能使来年少生疾
病,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
饮食宜忌:多吃羊肉、狗肉、 鸡肉、甲鱼、核桃仁、大枣、龙眼
肉、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 br>脾化痰、
止咳补肺的功效。
当然体质偏热、
偏实易上火的人士应注意
缓 补、少食为好。忌一切寒凉之物,如冰激凌、生冷食品。
推荐食疗:
当归枸杞炖羊肉
用料:当归
15
克,桂圆
10
克,枸杞
15
克,羊 肉
500
克。
制法:羊肉切块,加生姜用开水稍煮, 水漂沥干,加入各药、上
汤,隔水炖熟,饮汤吃肉。
功用:< br>羊肉温热,
含蛋白质、
脂肪、
糖、
钙、
磷、
铁、维生素
(
A
、
B
)等,有补阴壮阳、补虚劳益气血的作用。桂圆 补益心脾,可去羊
肉膻味。当归补血养血、活血化瘀。当归枸杞炖羊肉可补阴壮阳,补
益心脾。
二月:阳气生发
适当春捂
气候特点:二月是春天的开始,包含“立春”和“雨水”两
个节气。
“立春”
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
表明春季从这一天开 始。
过了
“立
春”
,万物复苏,大地生机勃勃,草树开始萌芽,一年四季从此 开始
了。
“雨水”节气的特点是冬去春来,湿度逐渐升高,加 上冷空气活
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
“雨水”节气因为雨水增多,空气
湿润, 天气暖和但又不燥热,更加适合万物的生长。
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护肝,而
护肝要从心情着手,使心情舒畅 ,防止“肝火上升”
。
养生原则
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
。
养生关键
春季是冷空气活动频繁之季,
所以要适当
“春捂”
。
二月白天渐长,阳光暖和,气温趋于上升,日照、降水也逐渐增
多。民俗 谚语中有句话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说明人们经
过秋冬养生,到了春天开始劳做了。
春季养生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
万物始生的特点,
逐渐从
“秋
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
,注意保护阳气。
立春以后,气候仍然干燥,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春季饮食调养
春季阳气初生,
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 ,
不宜吃酸收之味。
因为
酸味入肝,
具收敛之性,
不利于阳气的生发 和肝气的疏泄,
饮食调养
要投脏腑所好。
饮食宜忌
宜:多食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
等。
忌:辛辣之物。
推荐食疗
枸杞子山药粥
用料:枸杞子
2 0
克,山药
30
克,糯米
50
克。
制法:将枸杞子、山药和糯米同放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大火开
后改小火慢煮半小时至米熟烂, 放温服用。
功用:枸杞子养阴益肾柔肝,山药健脾益肾,糯米和胃,共为养
阴柔肝,益肾健脾。
三月: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气候特点:三月是春天将要过一半的时候,包含“惊蛰”和
“春分”两个节气。
“惊蛰”
是指春雷初响,
惊醒蛰伏中的昆 虫。
按照一般气候规律,
“惊蛰”
前后各地的天气已开始转暖,
并渐有春雷的 出现,
冬眠的动
物开始苏醒出土活动。雨水渐多,是春播的有利时机。
春分的“分”
,是过了一半的意思。此时正是农家最忙的时节,
也应该是春暖花开的时节。
中医认为,
春天应肝,
肝 气旺可伤脾。
因此,
春季要注意多食甜,
少食酸以养脾。
养生原则:
“春夏养阳”
。
养生关键:春养肝。
春天,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 早晨醒来也较迟,民间
称之为“春困”
。这是人体的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三月的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 及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精
神、起居、饮食的调养。
《黄帝内经》曰:
“春三月,此 谓发陈。天地
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
”这
就是 说,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这样可以使精神
愉快、
身体健康。
但处 于北方气温较低,
早晚温差大地区的人还要注
意保暖。
春季应肝,如养生不当,可能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春
天属肝病高发季节, 要注意养肝、保肝,防止春季传染病的流行。
饮食调养:
“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
春 季的饮食既要根据节气变化,
又要考虑个人的体质情况。
以
“春
夏养阳”为主要原则,
也就是适当多吃能温补阳气的食物。
唐代药王
孙思邈说:
“ 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
本,春天应肝,肝气旺可伤脾,所以春 季要注意多食甜,少食酸以养
脾。
多食甜
如大枣、锅巴、山药、韭菜、菠菜、荠菜、鸡肉、鸡
肝等。
少食酸
如西红柿、柠檬、橘子等。
推荐食疗:
山药粥
用料:鲜山药
100~200
克,粳米
100
克。
制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块,与粳米同煮。
功用:山药健脾益肾补肺。
四月
:
补肾调阴阳
气候特点
:
四月是春季最后的阶段,< br>从二十四节气来说,
包含有清明和谷雨
两个节气。
清明在节气上代表天清地明的意义。
自古以来,
这一天便是中国
人祭祖扫墓的日子。
清明又称
“踏青节”
,
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
谷雨是春季最后的一个节气。
古代称:
“雨生百谷 ”
,
说明此节气
在农业方面的重要性。
四月 天气转暖,人们的室外活动增加,北方的桃花、梨花、杏花
等开满枝头,
杨絮、
柳絮四 处飞扬,
这时候花粉过敏的人们日子就比
较难过了,
应该加以预防。
此季节还 是传染病高发季节,
如急性病毒
性肝炎、
流脑、
麻疹、
腮腺炎等。< br>所以应依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预防传染病是这一时期的关键。
养生原则
以补肾、调节阴阳虚实为主。
从中医养生来说,清明前后是郊 游、踏青的好日子。白居易《春
游》诗中说: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从防病来 讲,在这段日子
里,天气阴凉,应以补肾、调节阴阳虚实为主。为保持心情舒畅,选
择动作柔和 、动中有静的运动为宜,如踏青、做操、打太极拳等。饮
食调摄方面,须定时定量,防暴饮暴食。
饮食宜忌
多食菠菜、荠菜、葱、水 果、山药、枸杞、兔肉,少吃辛辣、油
腻、大寒之物,如辣椒、肥肉、海鱼、海虾等。
推荐食疗
山楂枸杞焖兔肉
用料:山楂、山药各
30
克 ,枸杞子
15
克,兔肉
500
克,红枣
4
个。
制法:红枣去核,兔肉切块,用开水脱去血水。诸料共入砂锅,
加清水煮沸后改小火煲
2~3
小时,调味。
功用: 枸杞子滋补肝肾明目,山药健脾益肾,山楂活血化瘀,红
枣健脾益血,兔肉补益中气。此款食疗方蛋白质 含量丰富而低脂肪、
低胆固醇,有滋补肝肾、补气养血、活血化瘀作用。
五月:关注心脏
五月是夏天即将开始的时候,包含有立夏和小满两个节气。
天气特点:
“立夏”在天文 学上表示即将告别春天,夏天马上开始。这个节
气是一个万物增长增高的时候。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立夏”代表天
气转暖温度明显升高,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雨水比“谷雨”更多。
而对农 作物来说,
“立夏”又是一个旺盛生长的重要节气。
“小满” 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季节,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
经进入夏季,
各种植物农作物到了旺盛生 长期。
高温多雨,
空气闷热
潮湿,是“小满”时的气象特征。
中医理论认为
,
“立夏”前后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们在春夏
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
重点关注心脏。
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
体,自然 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
心对应“夏”
,也就是说在夏季,心 阳最为旺盛。因此,夏季需要更
多的保养心脏。
“立夏”之际 ,从精神上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暴喜暴怒伤及
心阳。
老年人更应注意预防气血瘀滞引起心脏 病的发作。
在饮食上应
以低脂、
低盐的清淡食物为主,
多食用维生素含量高的 蔬菜水果。
清
晨可吃洋葱少许,晚饭后饮少量红酒,以保持气血通畅。
饮食宜忌
宜多食:具有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 薏苡仁、绿豆、冬瓜、
丝瓜、水芹、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等。
忌食:
肥甘厚味,
辛辣助热之品,
如动物脂肪、
海腥鱼类 、
生葱、
生蒜、辣椒、韭菜、海虾、牛羊狗肉等。
推荐食疗:
冬瓜炖鸡肉
用料:新鲜连皮冬瓜
250
克,鸡肉
100
克。
制法:冬瓜切小块,与鸡肉同加适量水炖熟放温服用。
功用说明:
连皮冬瓜清热利水渗湿,
鸡肉补脾强身。
合为健脾益
气,渗利 水湿。
六月
:
晚睡早起宣畅通泻
六月是夏季真正的开始,
从二十四节气来说,
包含有
“芒种”
和“夏至”两个节气。
天气特点:
“芒种”
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
农事种作都以这个节气
为界,
过了这一节气,
农作物的成活率越来越低。所以,
农民俗称
“芒
种”为“忙种”
。
进入“夏至”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白天气温一般都
在
30℃以上,最高气温有时达
35
℃,部分地区气温甚至到
38
℃。在
这个季节里,人们偏于“懒散”
。原因是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湿度
增加,
体内汗液 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
即热蒸湿动,
湿热弥漫空气中,
人们就会感到胸闷、心悸,精神 不振,全身乏力。所以,在此时要注
意增强体质,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如中暑、腮腺炎、水
痘。
养生关键
< br>六月的养生重点是要根据季节的气候特征,
在精神
上注意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
不要恼怒忧郁,
这样机体就能得以宣畅
通泻,轻松自如。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以顺应阳气的 充盛,利于
气血运行。
此时天气是昼长夜短,
中午午休一会儿,
对恢复体力消 除
疲劳有一定好处。由于天气炎热,汗出较多,衣着应以棉制品为好,
利于汗液排泄。要常洗澡 ,保持皮肤清洁卫生,还要防止中暑、腮腺
炎,水痘等。
饮食宜忌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10: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471.html
-
上一篇:陈允斌食疗养生全集(修改版)
下一篇:养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