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肝胆知识归纳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9 08:53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健康减肥餐)
肝胆总结

肝脏作用

一、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通过糖原的合成和分解及糖异生实现的。

进食后,血糖浓 度升高,肝脏可合成大量的肝糖原。饥饿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过度饥饿,
肝糖原完全消耗 ,非糖物质在肝脏内进行糖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肝脏受损,进食后会出现一过性高血
糖,饥饿时出现 低血糖。肝脏储存肝糖原有限,葡萄糖摄入过多,就会转化为脂肪,以极低密度脂蛋白的
形式自肝脏排出 。

二、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中均起重要的作用

1
、脂类 的消化吸收与肝脏有关:
肝脏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
经胆道进入肠道,
胆汁酸盐是良 好的乳化剂,
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
当肝胆疾患造成胆汁酸分泌减少或者胆道阻塞导致胆汁排除 障碍时,
可出现厌油腻、
脂肪泻等。

2
、是脂肪酸分解、合成和改造的场所。

3
、是酮体生成的主要场 所:
肝细胞中的线粒体中的酮体生成酶类将脂肪酸分解产物合成酮体。
当肝内酮体
的生 成超过肝外的利用时,出现酮血症和酮尿症。

4
、是胆固醇代谢的重要器官:
胆固醇主要在肝脏内合成,
还在肝脏内转化成胆汁酸盐排入胆道。
当胆道阻
塞时,血 浆中胆固醇升高

5
、是磷脂和脂蛋白的合成场所:
肝脏是体内合成磷脂量最 多、
合成速度最快的场所。可将合成的磷脂及载
脂蛋白一起生成脂蛋白,协助脂类的运输。各种 原因导致磷脂合成减少时,出现脂肪肝。

三、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主要是合成蛋白质、分解氨基酸和合成尿素

1
、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器官,

3
个特点①量大: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最强②更新快③种类多:
有白蛋< br>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多种载脂蛋白。








各种血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及主要生理功能

组成

白蛋白

合成场所

只在肝内合成

生理功能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合成组织蛋
白的原料

Α
1

2
球蛋白

Β
球蛋白

Γ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

主要在肝内合成

较大部分在肝内合成

主要在肝外合成

只在肝内合成

只在肝内合成

形成
A-
脂蛋白、运输脂类

形成
B-
脂蛋白、运输脂类、形成
部分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作用

形成多种免疫球蛋白、
具有抗体作


与凝血有关

与凝血有关

白蛋白合成能力强,速度快,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当肝功能不良 或蛋白质营养不良时,血浆清蛋
白浓度下降,可能会出现水肿。尤其是慢性肝病时(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时 )
,血浆白蛋白合成量下降,而
Γ
-
球蛋白含量相对增加,使
A/G
比值变小,严重时小于
1
,甚至出现比值倒置现象。内脏还可以合成凝血因
子 、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故肝脏受损时,会出现凝血时间延长和出血倾向等。

2
、氨基酸分解的主要场所是肝脏,肝脏内含有丰富的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的酶类。当肝脏受损时,肝细胞通
透性增强,血液中的某些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的酶(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增高,它是诊断肝细胞受损的重要
指标之一。

3

肝脏是合成尿素的主要器官:
肝细胞内的尿素合成 酶系将肠道腐败作用产生的氨转化成无毒的尿素。肝
脏病变时,合成尿素的能力下降,血氨浓度升高,可 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是肝性脑病的原因之一。

四、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

肝脏对于维生素的吸收、储存、转化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肝脏分泌的胆汁酸盐可协助脂溶性的维生素的
吸收。肝内储存多种维生素,并参与维生素的转化,可以将无活性的维生素原转变为有活性的维生素,将
维生素活化。有些维生素在肝内参与合成某些辅助酶或者其他物质。

五、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参与激素的灭活与排泄,主要在肝脏中进行。激素经过肝脏 的灭活,成为易于排泄的代谢终产物,随尿和
胆汁排出体外。
肝脏疾患时,
灭活作用降 低,使代谢紊乱。如雌激素过多,
刺激局部小血管扩张,
出现“蜘
蛛痣”
、< br>“肝掌”
;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堆积,可引起水钠潴留。
胆汁酸代谢

一、胆汁

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一种液体,沿肝脏内胆道系统流出储存于胆囊,再经胆 总管排入十二指肠。成人每天
平均分泌胆汁
300-700ml
二、胆汁酸的种类

按结构来分,分为游离胆汁酸和结合胆汁酸。按来源分,分为初级 胆汁酸(由肝细胞合成)和次级胆汁酸
(由初级胆汁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转变而来的)

胆汁中所含的胆汁酸主要是结合胆汁酸。
在结合胆汁酸中,
与甘氨酸结合者同与牛磺酸结合者 含量之比约为
3:1
三、胆汁酸的代谢与生理功能

(一)胆汁酸的代谢: 胆汁酸是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所以胆汁酸的合成的增加,大大降低了血浆胆固
醇的含量,由此可见, 胆汁酸的代谢过程对体内胆固醇的代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胆汁酸可经过肝肠循
环多次反复利用。
(二)胆汁酸的功能: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另外,未转化为胆汁酸的胆固醇随胆汁进入胆囊,胆 汁浓缩
后沉淀析出,在胆汁酸盐和磷脂的作用下可溶化。所以胆汁酸有阻止胆固醇从胆汁中析出沉淀的作 用。所
以当胆囊中胆固醇过高或胆汁酸的合成能力下降、肝肠循环减少、胆汁酸在消化道内丢失过多以及 胆汁中
的胆汁酸盐和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例下降(小于
10:1
)等原因,就会出现胆 结石。

胆色素的代谢

胆色素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厡和胆素等,主要 是胆红素,呈金黄色或橙黄色,是胆汁中的主要色素。

一、胆红素代谢生理

(一)胆红素的代谢

正常人每天产生
250-350mg
主要由衰 老的红细胞破坏释放的血红蛋白分解、转换产生的。

(二)胆红素的转运

胆红素本身亲脂疏水,但与血浆清蛋白亲和力极高,入血后主要形成胆红素
-
清蛋白复合物,这 种复合物既
便于胆红素在血浆中运输,又限制其自由通过细胞膜,从而抑制了其对组织的毒性,这种限制 同样使胆红
素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因此尿中不会出现。

清蛋白的含量下降、胆红 素与清蛋白的结合力下降或外来物质竞争性的与清蛋白结合,促使游离胆红素从
血浆中向组织中转移,对 组织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与脑部基底核脂类结合干扰脑的正常功能,称为胆红素
脑病或核黄疸

(三)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

主要是进行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素
-< br>清蛋白复合物进入肝脏内分离,胆红素会与
Y
蛋白、
Z
蛋白结合形成胆红素
-Y
、胆红素
-Z
,主要成为胆红素
-Y
,而
Y
蛋白也易于其他物质结合,
,从而减少与胆红素结合。
新生儿
Y< br>蛋白少,易出现生理性新生儿非溶血性黄疸,临床上苯巴比妥可诱导
Y
蛋白的生成

胆红素
Y

Z
运到滑面内质网后,经过转化形成结合胆红素,形 成于肝脏,又称肝胆红素,其水溶性强,
有利于从胆汁中排出。

(四)在肝外代谢


结合胆红素随胆汁进入肠道,在细菌的作用下还原成尿胆原和粪胆原。

胆素厡在肠道下段与空气接触后氧化成黄褐色的粪胆素,是粪便的主要颜色,胆道完全梗阻时,粪便颜色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08: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392.html

肝胆知识归纳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