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急腹症基础知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9 07:10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云南一体化boss)
急腹症基础知识

第一节

解剖学基础

腹部位于 胸部和盆部之间,
其上界可触及的体表标志有剑突、
肋弓;
下界有
耻骨联合上 缘、
耻骨结节、
骼前上棘和骼嵴,
还有张于骼前上棘与耻骨结节间的
腹股沟韧 带。

然而,
腹部的实际范围较上述体表境界所勾画的范围大得多。
在上方,
腹腔
上部高居膈下,同膈穹相一致;在下方,小骨盆腔也是腹腔的一部分。因此腹腔
的 上部和下部都远超出腹部的体表上界和下界。

为了便于描述腹腔脏器的位置和进行体表触摸,
常将腹部以两条水平线和两
条垂直线划分为九个区。
上水平线为通过两侧肋弓最低点的 连线,
下水平线是通
过两侧骼嵴最高点的连线。
两条垂直线分别通过两侧腹股沟韧带的 中点。
九个区
的名称是:腹上区和左、右季肋区;脐区
(
腹中区
)< br>和左、右腹外侧区
(
腰区
)
;耻

(
腹下区
)
和左、右腹股沟区。




第二节

病因与分类

急腹症是指腹腔内、盆腔内或脏器因急性炎症、创伤、穿孔、破裂、梗阻 、
绞窄或血管栓塞等,所引起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急腹症很常见,
具有起病急、 腹痛剧烈、病情发展快、变化多的特点,常涉及内、外、妇、儿等
多学科。
病情急而涉及面广,
要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
鉴别诊断,
达到及时诊断,
正确处理,转危为安的目 的;为此尽早鉴别急腹症的病因,对于尽早治疗、及时
手术,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疗效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一、急腹症的病因

临床上可分为外科急腹症、妇科急腹症 、内科急腹症、儿科急腹症等。其中
外科急腹症最为常见。
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包括急性阑尾炎、
上消化道穿孔、
急性
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泌尿系结石等,其中尤以急 性阑尾炎最为
常见。

急腹症的病因复杂,
简单地分为腹腔内和腹腔外脏器疾 病两大类。
每一类又
分为器质性改变和功能失调两组。
器质性改变包括组织脏器的炎症 、
损伤、
破裂、
穿孔、梗阻、套叠、嵌顿、扭转、出血、绞窄、坏死或代谢异常等,功 能失调包
括痉挛、麻痹、神经功能紊乱和器官功能暂时性失常等。

(

)
腹腔内脏器疾病

1.
腹腔脏器急性炎症

包括细菌感染或化学性刺激,如穿孔所致的胃液、肠 液、胆汁、胰液的外漏
以及内脏破裂出血等引起的病变,
此类病变包括腹腔内脏器急性化脓性炎 症和特
殊原因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
前者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br>急
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腹腔脓肿和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等;
后者如 急性坏死出血性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肠炎、
急性克罗恩病、
病毒性肠系膜
淋巴 结炎、
急性胃炎、
急性肠炎、
急性十二指肠和小肠憩室炎、
急性出血性胃炎、
溃疡性结肠炎、结核性腹膜炎及淋病性腹膜炎等。

腹腔脏器的急性炎症临床上较常见 ,
腹痛开始轻,
随着炎症的发展,
腹痛逐
渐加重,
腹痛的特点是持续 性腹痛、
进行性加重,
腹痛部位与患病脏器所在部位
一致,病灶部位的自觉痛与压痛最 明显,并比较局限、固定,如急性胆囊炎的右
上腹痛,
急性胰腺炎的左上腹痛,
急性阑 尾炎的右下腹痛均具有这种特点。
腹部
检查病灶区有腹肌紧张及压痛、反跳痛,并随着炎症发展 而加重或好转而减轻,
肠鸣音开始不规律,随着炎症扩散,肠蠕动受限、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并出现腹< br>胀,病人继腹痛之后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白细胞计数增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
感染性中毒症状。
局限后形成局部炎症肿块或脓肿,
炎症继续扩展难以控制,

形成弥漫性腹膜 炎。

2.
脏器穿孔和破裂

凡外伤和各种病理改变引起的腹腔、< br>盆腔或腹膜后的脏器破裂或穿孔均属于
此类急腹症。如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胆囊穿孔、胃癌穿 孔、外伤性肝破裂、
外伤性脾破裂、外伤性肠穿孔、外伤性肾破裂、子宫破裂、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肿破裂、卵巢滤泡或黄体破裂等。

脏器穿孔和破裂起病急,
突然发生腹痛,< br>初为剧烈疼痛,
继而转为持续性腹
痛。
由于胃肠穿孔后其内容物流人腹腔,迅速出现急性腹膜炎体症。
无论是胃或
肠穿孔后,
病人全身情况改变随腹腔污染程 度而不同,
但以中毒性症状为其特点。

3.
空腔脏器的梗阻
为器官的输送功能或引流功能受阻所致,包括膈疝、贲门、胃与十二指肠、
小肠、结肠、胆管、胰管 、输尿管等部位的梗阻;可因炎症、溃疡、蛔虫、结石、
肿瘤或扭转引起。如各种类型肠梗阻、套叠、嵌 顿,胆囊或胆管结石、胆道蛔虫
病、肾或输尿管结石。

空腔脏器梗阻常突然发病,腹 痛剧烈、呈阵发性绞痛,发作时疼痛难忍,间
歇期疼痛明显减轻,
腹痛部位与梗阻病灶所在相一 致,
如急性机械性肠梗阻,

人呈阵发性腹痛
.
腹部有固定性压痛区 ,一般早期无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可出现
腹胀、肠型,尤其在阵发性腹痛发作时更明显,肠鸣音亢进,可 出现气过水声,
伴有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

4.
出血

各种致病原因导致的消化道大出血和腹内实质性脏器自发性或病理性破裂
及腹内动脉瘤破裂。
如胃、
十二指肠溃疡并大出血,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门静脉高压性胃炎并出血 ,胆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肝海绵状
血管瘤破裂出血,
自发性脾破裂,
腹主动脉瘤破裂大出血,
异位妊娠和卵巢破裂
等。

腹腔内出血多为实质性 脏器破裂出血,
腹痛初期为突然的剧痛,
当出血量达
到一定程度,腹膜腔广泛的受到血 性物刺激后,腹痛减轻,并转为持续性腹痛。
腹腔内脏器破裂出血,
不只有自行停止的特点,< br>乃因腹腔受呼吸运动的影响,

生正压与负压的变化,
造成恰似抽吸性的挤压动 作,
从而加速出血。
此外实质性
脏器血液供应丰富,
损伤后出血不易自止,< br>若治疗不及时,
将发生失血性休克而
造成生命危险。

5.
腹腔脏器血管病

变如肠系膜动脉急性梗阻、
肠系膜动脉血栓形 成、
脾栓塞等。
其共同表现是:
突发性剧烈腹痛,
呈持续性痛或持续痛阵发性 加重,
无明显缓解期。
绞窄后腹肌
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常可触及压痛的包块。< br>
6.
功能性腹痛

如急性胃扩张、胃痉挛以及妇科的痛经等。常由于 寒冷、不良外界刺激或精
神情绪异常、
饮食不节而诱发腹痛,
多为胃肠功能紊乱,其动力与分泌功能一时
性失调而发生急性腹痛,
腹痛的特点呈一过性、
无规律性疼 痛,
或称痉挛性疼痛,
时轻时重、
游移不定,
表现出既无持续性炎症性腹痛的 规律,
也无阵发性梗阻性
腹痛的特点,无腹肌紧张及固定的压痛点,不出现肠型或包块,腹胀不 明显,肠
鸣音不规律,全身情况及体温、脉搏、血象等均无明显改变,此类病例可因责任
心不强 、病情观察不深人误诊为炎症或梗阻性急腹症而施行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术,应引以为戒。

(

)
腹腔外疾病

1.
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

大叶性肺炎、胸膜炎、急性心肌梗死、肋间神经痛 、急性心包炎等。肺炎常
有上腹部的牵涉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常有胸骨后、剑突下疼痛并放射至左臂。

2.
代谢和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卟啉病、腹型过敏性紫癜、低血症、低钠血症、低血糖
症等。


3.
神经精神疾病

胸壁器质性病变、腹壁带状疤疹、胸腹壁挫伤 、腹型癫癎、神经官能症等;
功能性病变包括肠运动功能失调及精神性腹痛等,均须与急腹症加以鉴别。

4.
中毒和结缔组织疾病

慢性铅中毒、系统性红斑狼疮、麻醉药品肠道综合征等。

5.
其他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急性溶血、胃肠道荨麻疹等。


二、急腹症的分类方法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急腹症有以下分类方法 ,
理解分类原理有助于
诊断和处理。

(

)
按学科分类

1.
内科腹痛
腹部内科疾病,如急性胃肠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原
发性腹膜炎,腹型紫癜, 镰状细胞贫血危象,铅中毒,糖尿病,尿毒症;非腹部
内科病,由于神经牵涉放射致腹痛,常见有急性肺 炎,急性胸膜炎,心绞痛,心
肌梗死、
动脉栓塞;
脊髓病变,
如脊柱增生性骨 关节炎,
脊柱结核、
肿瘤、
损伤,
脊神经受压迫或刺激。

2.
外科腹痛

包括腹部外科
(
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 空腔器官穿孔等
)
、胸科
(
自发性食
管破裂、食管裂孔疝等
)
、泌尿外科
(
肾或输尿管结石、炎症等
)
、妇产科
(异位妊
娠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附件炎等
)
、骨科
(
脊柱结核 、腰椎间盘脱出等
)
和血管
外科
(
腹主动脉瘤破裂、血管栓塞等)
疾病。

(

)
按腹痛的部位分类

虽然内脏痛定位不明确,
但一般腹痛部位与相应的脏器有关,
一开始疼痛的
部位常常 是病变所在,一般情况下,结合相应的检查易于鉴别诊断。

1.
右上腹痛

包括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道
蛔虫、先天性胆总管 囊状扩张症、胆囊扭转、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
肝癌破裂出血、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外伤 性肝破裂、结肠肝曲综合征、结肠
肝曲癌性梗阻、右下肺大叶性肺炎、重型肝炎、右胸腹壁带状疙疹、急 性心肌梗
死、急性右心衰竭等。

右上腹部疼痛,
应首先怀疑是否为肝与胆道 疾病,
此病疼痛多可向右侧肩背
部放射。

2.
中上腹痛

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胃癌穿孔,急性胃扩张,急性胃扭转,急性胰
腺炎,
早期 急性阑尾炎,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
急性胃炎,
急性心 肌梗死,急性心包炎等。





因左右上腹部出现疼痛 时,
中上腹可能伴有疼痛,
所以此三部范围有时不易
区分,
不仅应怀疑肝、< br>胆、
十二指肠、
胰腺的疾病,
还应想到腹腔以外脏器如肾、
胸膜等的疾 病。中上腹痛常见的是胃部疾病。

3.
左上腹痛

包括脾破裂、脾 脓肿、急性脾蒂扭转、急性胰腺炎、结肠脾曲综合征、结肠
脾曲癌性梗阻、左下叶大叶性肺炎、左胸腹壁 带状疱疹等。

此部首先应想到胰腺疾病,
其次是胃与结肠脾曲病变,
最后为 心、
左肾疾病。

4.
右下腹痛

包括急性阑尾炎、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右侧输尿
管结石、梅克尔憩室炎、克 罗恩病、回盲部肠套叠、盲肠扭转、急性盆腔炎、右
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右侧卵巢或黄体破裂、异位妊娠 破裂等。

急性疾病中,以阑尾炎,右侧肾、输尿管结石,右侧附件疾病为主。

5.
脐部及全腹痛

急性肠梗阻性腹膜炎、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br>急性坏死性肠炎、
早期急性阑
尾炎、大网膜粘连综合征、大网膜急性扭转、肠系膜上动脉 闭塞症、腹主动脉瘤
破裂、急性肠炎、肠蛔虫症、腹型过敏性紫癜、血紫质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系统性红斑狼疮、铅中毒、腹型癫癎、低血糖症、低钙血症与低钠血症、麻醉药
品肠道综合征等。< br>
6.
左下腹痛

包括乙状结肠扭转、
左侧输尿管结石、乙状结肠及直肠癌梗阻、
急性乙状结
肠憩室炎、急性盆腔炎、左侧输卵管囊肿蒂扭转、左侧 卵巢或黄体破裂、异位妊
娠破裂等。

主要为结肠疾病,症状中常有腹泻、便秘、黏液 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常见
疾病有细菌性或阿米巴性痢疾、伤寒、溃疡性结肠炎等。

(

)
按腹痛机制分类

1.
真性内脏痛

有三种类型,包括空腔内脏痛、实质内脏痛和缺血性内脏痛。

(1)
空腔内 脏痛:疼痛刺激引起平滑肌的过度收缩或痉挛,多在克服阻力时
发生,为阵发性。

(2)
实质内脏痛:是实质脏器包膜承受的压力突然增加时引起,常为持续性。
(3)
缺血性内脏痛:是急性缺血引起的持续痛,见于肠绞窄、脾栓塞、心肌
急性缺血等。

2.
体性痛

亦称腹壁痛或腹膜皮肤反射痛,
由脊髓感觉 神经传导。
疼痛为持续性,
多由
腹膜炎引起。

3.
牵涉痛

远离病变部位的疼痛,又称放射痛或放散痛,很常见。




第三节

病史与临床表现

急腹症 是以腹痛为突出症状的腹部疾病确诊之前的一个不确定病因的诊断。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以腹痛 为突出表现的疾病,
其病变既可来自腹部众多器官中
的任何一个或几个,
也可是某些全 身疾病的病理改变在腹部的突出表现,
甚至可
来自腹部以外的多个器官。
在急腹症的诊 断中病史和临床表现既是判断病情轻重
缓急,
以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治疗手段的证据,
又是分析如何采取进一步辅助
检查的依据,
甚至是直接确定诊断的证据。
采集完整的 病史和进行全面并重点突
出的体格检查是确保临床医生在急腹症的考验面前胜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br>一、采集病史

询问病史有两种策略,
一种是任患者或陪人自行陈述,
医生以倾听记载为主,
仅在必要时进行引导,
另一种是以医生提问为主导,
患者和陪人 被动回答医生的
问题,
两种策略各有优、
缺点。
前者更真实、
全面,
但一般有许多无关信息干扰,
采集病史耗时较长;
后者省时且重点突出,
但可 能被医生先人为主的观念所误导。
临床实践中两种策略通常都是结合应用。
对于急腹症这一不确 定的诊断,
最理想
的病史采集方式是以患者和陪人自行陈述为主,
医生再做必要的补充 提问,
以获
得真实、全面的病史。但是,实践中由于急腹症患者病情通常紧急而严重,没有足够的时间任患者和陪人自由陈述,所以一般应使用医生主导的病史采集策略,
由医生根据一定的程 序,
有针对性地引导病人重点突出地叙述病史。
为了避免先
人为主的误导和遗漏重要病 史的弊端,
问诊医生必须全面掌握急腹症病史采集的
内容和范围,做到详细、客观、全面、突出 重点。

1.
一般个人资料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状 况、职业和住址等信息。多种急腹症
的发生可以主要集中于特定的人群,
熟悉不同人群的高发疾 病以及其特殊病因和
临床表现,
可以使问诊更加有的放矢,
更加高效。
这些人 群的界定通常与年龄和
性别等个人一般资料相关。

2.
腹痛
是急腹症的主要症状,
全面、
客观地采集腹痛病史非常重要。
仔细地获取腹
痛的全部特性参数,
客观地分析腹痛各个特征性参数是正确诊断、
鉴别诊断的重
要保 证。
错误的腹痛参数则会将诊治引入歧途,
所以询问时应尽量用开放式提问,
避免主管 臆断,倾向性、诱导性发问,尤其在容易受到暗示的患者
(
多为女性和
老年患者
)
常易导致错误的判断。腹痛病史采集包括腹痛诱因、始发时间、部位、
性质、反射部位和转 变过程等。

3.
消化道伴随症状

急腹症大多是消化系统器官疾病 ,
即使是非消化系统器官疾病也常会影响消
化系统器官的功能,产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 泻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
这些腹痛伴随症状有助于急腹症疾病的进一步鉴别,
所以问诊尚需了 解伴随腹痛
的消化道症状。

4.
全身症状和非消化道症状

急腹症除腹部症状外可伴随全身症状,
如发热和黄疸;
而非消化系统器官病
变还可能 会伴随其病变器官特有的症状,询问时不容忽视。

5.
既往史

随 着健康意识的提高,
不少患者有健康查体的历史,
对一些可能相关的疾病
已经知晓,< br>而以往患症状类似疾病的病史及治疗的经过则对急腹症的诊断有特殊
重要的意义。

6.
月经史

问诊中应对女性患者的月经史进行详细的了解,
以判断 可否排除某些女性特
有的急腹症。


二、体格检查





采集病史后,
通常一些急腹症的病因已经透过某些症状显露出 来,
这种情况
下应防止过早进行主观判断,
避免先人为主观念误导,
影响对疾 病临床表现的客
观判断,
体格检查的时候虽然某些体征可能会进一步明确先前的判断,
但通过体
格检查力求排除其他具有类似表现的疾病也具有等同于此的重要性;
更多的情况
下病史并不能明确提示急腹症的病因甚至下一步的诊察方向,
需要体格检查补充
更多的证据以 推动进一步的判断或选择辅助检查。

急腹症多是诊断不明的急重症患者,
虽然体格检 查应力求细致全面,
但不允
许时间过长,应快速且重点突出,不能遗漏重要的检查。首先应注意 生命体征,
然后对病人全身状况做一般检查,
尤其应注意对心、
肺器官的检查,
以排除腹部
以外疾病引起急腹症的可能,
最后对腹部进行重点专科查体。
由于病情的 进展和
变化规律也可以反映某些疾病的特征,
必要时可以进行重复查体,
以明确病因或
病变程度。

1.
全身情况

包括基本生命体征、一般状况和腹部以外各个器官、系统的物理检杳。

(1)
生命体征:意识、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体格检查首先要进行的项
目,目的是判断患者病情轻重, 是否需要紧急抢救或特殊处理。


(2)
一般状况:包括病人面容、表情、 体位和配合检查能力,肤色改变和皮
疹,表浅淋巴结。通过面容表情可判断患者腹痛程度,面不改色,谈 吐如常者腹
痛轻;表情痛苦者腹痛程度重。

(3)
心、肺查体:包括胸部的 视、触、叩和听诊检查同时进行,是鉴别腹部
以外器官病变引起急腹症的重要步骤,也是判断患者手术风 险的重要指标。

2.
腹部检查

是急腹症体格检查的重点,
应全面细致地检查包括上至乳头,
下至两侧腹股
沟的区域。
由于腹部触诊和叩诊,< br>尤其是触诊对腹痛患者影响较大,
可能会导致
叩诊和听诊的误判,所以应按视、听、叩、 触的顺序进行检查。

(1)
视诊:包括腹部皮肤、外形、轮廓、蠕动波包块和呼吸形式。

(2)
听诊:包括不同部位的肠鸣音、振水音和血管杂音。肠鸣行的频率、音
调有助于对胃肠道运动功 能的判断。
一般情况下选择脐部周围听诊肠鸣音,
必要
时多个部位反复对比。

(3)
叩诊:包括全腹叩诊、移动性浊音、浊音区和口几桶的检查,应注意叩
诊可加重 疼痛,
所以应从不痛的部位开始,
最后检查疼痛部位,
控制手法的力度,
避免 加重病情。

(4)
触诊:包括腹部压痛、肌紧张、反跳痛的部位、范围和程度;腹部 包块
部位和性质的检查,
腹部触诊是急腹症时可能获得最重要诊断线索的物理检查方
法 。触诊时应注意让患者腹部放松,一般采取屈膝仰卧位;检查者的手温暖,手
法轻柔,
从怀疑病 变所在部位或患者自觉疼痛最重处的对侧开始,
按顺序逐渐移
动到腹部其他部位,最后检查病变 所在或最痛部位,注意与其他部位的对比。

首先应检查压痛,
在压痛部位再感受肌紧 张度和进行反跳痛检查。
压痛检查
要注意疼痛部位和程度。
腹部压痛最显著的部位往往 是病变器官的位置。
压痛的
程度可分为轻、中、重。轻度压痛,患者述说疼痛无表情变化;中度 压痛,患者
述疼痛伴有痛苦表情;
重度压痛,
除述说疼痛和表情变化外,
出现 呼叫或呻吟及
规避动作。
压痛程度反映病情的轻重,
但炎症过重时可能由于渗出液稀释 致痛物
质、组织大片坏死等原因压痛反而减轻,应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判断。

肌紧张和 反跳痛是腹膜炎的可靠客观体征,
压痛、
反跳痛和肌紧张三者合称
为腹膜刺激征。肌紧张是壁层腹膜受炎症刺激而引起的反射性的腹肌收缩或强直
收缩,
不受意志所支配。< br>可在与患者交谈中进行,
避免主观腹肌收缩影响结果判
断。轻度肌紧张是触诊时才有腹肌 紧张,多为早期炎症或腹腔内出血刺激引起;
明显肌紧张是未触诊就已经有腹肌收缩,
触诊时轻 轻一接触腹壁,
即有腹肌强直
收缩,
见于较重的细菌性感染炎症刺激。
反跳痛 是触诊时在按压腹壁到一定深度
时突然松手,
导致腹膜突然反弹加重腹刺激,
患者感到 疼痛加重的体征,
是腹膜
炎的重要客观体征,但检查时需排除假阳性和假阴性。假阳性可由于按 压过深,
腹腔脏器复位幅度大,
感到疼痛或不适;
或患者对疼痛过于敏感和惧怕,突然抬
手时无心理准备,恐俱疼痛所致,可解释检查程序,取得信任后,减小按压深度
重复 检查。
假阴性是由于患者腹膜炎过重,
腹肌强直收缩,
无法按压到一定深度,
或检查者按压深度不足,腹膜反弹幅度过小,不能异致疼痛加

3.
直肠指检

急腹症病人应常规进行直肠指检。直肠指检应注意直肠内有无肿物、粪块,
肠壁触痛,指套有无 血迹和黏液等

4.
会阴部和生殖系统检查

诊断不明时应行生殖系 统检查,
男性检查翠丸是否正常,
有无扭转,
前列腺
有无肿大、压痛等。女性 检查有无子宫颈、阴道出血或其他液体、双合诊检查有
无子宫和附件压痛、肿物等。


三、诊断性腹腔穿刺术或灌洗术

当移动性浊音阳性的急腹症患者诊断无法确定时,可 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术,
了解腹腔内游离液体的性质,其阳性率可达
90%
以上,对于确 定病因很有帮助。

腹腔穿刺抽不到液体时,
可改变穿刺针角度或者让患者缓慢改变体 位。
如仍
然抽不出液体,
可选择其他穿刺点重复穿刺,
或行腹腔灌洗术。抽出或灌洗出的
液体直接观察仍无法判断病变时,
可做穿刺或灌洗液的实验室检查,
以协助诊断。


四、辅助检查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第五节

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07:1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237.html

急腹症基础知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