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湿热体质基础研究论述
——
湿热体质的概念及表现特征
第一节湿热体质的概念及表现特征
《伤寒论》中多次提到的
“
酒客
”
即指湿热体质之人。再如清
.
张秉成《本草
便读
.
果部
.
果
类》
大枣:
“
实为中土之良药。惟有 湿热者不宜服之。
”
湿热体质被
古代医家广泛关注,但都是散
在论 述,并不系统。现代医家王琦在中医体质九
分法中,将湿热体质作为一种基本的体质类型,
< br>并对湿热体质的成因及其特征
(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 br>
力)进行了
表述。
课题组在王琦对湿热体质研究的基础遍上,
开展了 更深入的研究,
主要成
果包括:
①以
“
酒客
、
“
酒家
”
、
“
酒客辈
”
、
“
素体湿热
”
、
“
素禀湿热
、
“
湿热者
、
“
凡湿热盛
”
等为检索
词,检 索六百佘部古代文献中有关湿热体质的论述,并在中国期刊网
上以湿热、湿热证、湿热体质
< br>为主题词检索有关湿热的论述,对湿热体质的概
念、成因、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制定
了湿热体质判定亚量表条目、
并依据湿热体质的表现特征对其进行了三维模拟,形成 湿热体质
的理论基础;
②运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
对湿热质与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亚健康亚型、
个性
心理
特征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③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基因组学的方法探索湿热体
质与平和体
质比较的差异表达基因,初步揭示湿热体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④对课题组及国内
其他学者运用湿热体质标准进行体病相关研究的文献归纳总
结,丰富了湿热体质体病相关的
研究。
一、湿热体质的定义和命名依据
定义
:
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命名依据
:
湿热体质在古代医著中有一些零散的论述,古代医家常将湿热体
质称为
“
酒客
”
、
“
酒家
、
“
酒客辈
、
“
素禀湿热
”
、
“
湿 热者
”
、
“
木火之人
、
“
湿热素
盛
”
、
“
湿热体气
”
等。清
.
周
学海《读医随笔》谓
“
素禀湿热
”
。
二、湿热体质的表现特征
(
一)湿热体质表现特征的古代文献研究
《伤寒 论》中多次提到的
“
酒客
”
即是指湿热体质之人。再如清
.
张秉成《本
草便读
.
果部
.
果类》大枣:
“
实为中 土之良药。惟有湿热者不宜服之。
”
凡湿热素
盛者,即使没有饮酒,也可以酒客的特征 来看,清
.
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
.
卷七
.
惊悸吐衂下血胸 满瘀血病脉证》
:
“
凡湿热盛者。皆可作酒客观也。
”
因此,从某< br>种程度上讲,
“
酒客
”
成为古代医家对湿热体质者的代名词。
综合古代医家关于痰湿体质的特征表述,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湿热质多见垢浊之象:湿热泛于肌肤,则见形体偏胖,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湿热循
肝经下注,则阴囊潮湿,或带下量多。古代医家观察
’湿热
体质之人皮肤色苍,面部油腻,鼻头色
赤,这与现代医家认为的湿热体质之 人
皮肤色
“
浊
”
与鼻头色红,常有酒糟鼻有类似之处。元
.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
卷第
十
.
大方脉杂医科
.< br>头痛》
:
“
凡鼻头微白者,
亡血也。
赤者
,
血热也,
酒客多有之。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06:0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160.html
-
上一篇:湿热体质调理秘方
下一篇:最简单的判断自己体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