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利-
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
liuping
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有湿?
1.
头发爱出油
2.
面部油亮
3.
睡觉留口水
(湿气饱和自行流出)
4.
排便粘稠(不易冲掉)
且
多便。
5.
小肚子大
6.
耳内湿(耳禅湿)
7.
阴部潮湿。
湿是如何形成的?
例如
:
早晨洗头未干出行 ,晚上洗头未干睡觉,刮痧拔罐后
8
小时内洗澡以及习惯性运动后
大汗淋漓未消汗后沐 浴的以及在浴池内刮痧拔罐的等等。
湿:
有句古话叫:
“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
湿与寒在一 起叫寒湿,与热在
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 品都
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
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1800
多年前,
东汉伟 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
《伤寒论》
中说:
“
身大热,
反欲得衣 者,
寒在骨髓。
”
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 体内寒气
很重,
寒邪都到骨髓了。
此时再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
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
气直接带进体内。
(我们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张仲 景是《伤寒论》的作者,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忍饥受冻,疾病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
直接对治。
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
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
反而是外寒跟内热交织在
一起 ,形成了湿邪。真正的寒症并不多见,主要是以湿邪为主。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
气机。换句话说, 阳虚的时代是湿邪在作祟。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
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
对四季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
夏天该出汗< br>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冬天烧暖气,
穿件单衣还冒汗,
阳气外越,
藏不住精气。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人体在这种环境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病,皮肤 开合的功
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
造成阳气虚衰。湿邪对人
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
酷暑时节,人们贪图冷气,爱喝冷饮,爱吃 凉菜。一杯冰镇啤酒下肚,从里到外、从头到脚
都透着凉快劲儿。殊不知,为贪图这一时之快,同时也将 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
成为困扰
我们健康的一个大大的隐患。
每年七八月 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湿在中医里又叫
“
阴邪
”
, 而脾
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
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
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
阳, 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还有的人喜欢吃猪肉,猪肉性味咸寒助痰,肉吃多 了也能导致痰湿,如果感觉体内湿重,最
好坚持吃一段时间的素食;
长期吃电饭煲煲的大米饭,
也容易造成体湿。
体湿的人可以用薏
米红豆汤或锅巴来解决。喝上一阵子薏米红豆汤之 后,再喝小米粥来补补脾胃,久之脾健,
湿自化。
自我诊断体内是否有湿的方法
起床时
——
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
头发昏,
打不起精神来,
或是像穿了件湿衣 服一样,
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
……
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如厕时
——
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 桶上了,
一箱水还冲不净。
不方便观察马桶
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 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
(这就是
问诊单上为什么要问大便的原因)
也说 明体内有湿了。
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
内是否有湿。
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 香蕉形的,
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
体内有湿
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 溏软不成形,
(这是脾虚的重要标志,很多人都有)总有排不
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 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丛生。
洗漱时
——
看舌苔
上完 厕所后我们通常就开始洗漱了,
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
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
“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
”
,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
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
则说明体
内有 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
体内已经热到一定 的程度伤阴了。
除了以上主要的三点,还有两个判别方法:
第 一,看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恶不恶心。
很多人说自己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
总是有丝 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点。
第二,早晨起来感觉小腿肚子是不是 发酸、发沉。
这些也是湿的典型特征,顺便说一个祛
湿的妙法,就是点揉承山穴。
(还 有三阴交,阴凌泉都很有用,最好用艾灸)
刚才找了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叫武国忠,大家有兴趣可以搜索他的博客
[m]
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两个
“
药
”
。这两个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
决大问题,它们一是薏米,一 是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
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 脾的佳品
-
薏米红豆粥了。
……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
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
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
上面是
淡红色的 汤,而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汤里。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这些汤
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 好可以当茶喝
……
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药里称
“
薏苡仁
”
,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
它可以治湿痹,利肠 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为
“
赤小
豆
”< br>,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
心。现代人 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
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 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也
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
关于薏米和红豆的
“
消肿
”
作用,也很有 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试看今人,
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 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
也好,
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
滞留在人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
来。水肿如此,
肥胖也是如此,
只不过是程度 有深有浅而已。
祛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
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 疗水肿必用红豆,而实践证明,薏米红豆
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 老年肥胖者,效果尤其好。
湿邪是 造成现代各种慢性、
顽固性疾病的根本,
而薏米红豆汤是治湿邪最好的药。
我平
时给病人开完方子后,
总要嘱咐他们在饮食起居上的一些注意事项,
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回< br>去熬薏米红豆汤当茶喝。
对于不具备这个条件的病人,
我会让他用薏米和红豆熬粥,作为晚
餐的主食。
有人对我说
“
我在熬薏米红 豆粥的时候,加了一把大米,结果粥就熬稠了,味道那叫一个
美啊!
”
我说:
“
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
”
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黏稠,
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红豆和薏米都是祛湿的,本身不含湿,
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
汤很< br>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
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
就等于 加
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就稠了。虽然味道可能更好了,
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 br>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除了红豆薏米粥,大家还可以 多了解各种食物的性、味,举一反三,自己进行加减,组成更
多适合自己体质的饮食处方来。这样,食物 才能真正成为养生的佳品。
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薏米红豆加桂圆
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薏米红豆加百合、莲子
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薏米红豆加生姜
李永利-
李永利-
李永利-
李永利-
李永利-
李永利-
李永利-
李永利-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10:5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016.html
-
上一篇:薏米怎么吃才能祛除湿邪
下一篇:去心肝肺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