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克-
2017
年班会课学习资料
班级:
姓名:
(一)流行性腮腺炎预防宣传
< br>腮腺炎的特有症状:
首先是腮腺肿大,
一般是以耳垂为中心,
向前、
后 、
下发展、
状如梨形边缘不清;
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 触痛;一般持续
7-10
天,常一侧先肿大
2-3
天后,
另一侧也出 现肿大,并伴有疼痛和热感。在张口及咀嚼时疼痛加重。肿痛约一周后消退。腮腺肿大时大部
分有
3-5
天的发烧。腮腺肿大后,一定要严格隔离。直到腮腺肿大完全消失
3
天后才可 以解除隔离。
1
、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 长,腮肿前
6
天至腮肿后
9
天均可
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 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
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 可检出病毒。
2
、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 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另
外有些人感染后有轻型症状或无症状属隐性感染者也同样具有传染性 。
3
、易感性: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 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介绍:
腮腺炎潜伏期
8
~
30
天平均
18
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 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
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
39
℃以上成人患者 一般较严重
在家庭护理方面,提醒患儿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孩子患了 腮腺炎后,要与健康儿童隔离,暂停上学,
隔离休息,以免传染。要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病儿用过 的食具、毛巾等可煮沸消毒,病儿的居室经
常通风换气,这样既能使居室内空气新鲜,又可以达到消毒目 的。
2
、卧床休息。重症病儿因高热,精神及
体力都很差,应当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 耗,有助于康复。轻症的病儿,常常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不注
意对他们进行隔离与护理,任其自由活动 ,造成疾病传播。病儿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容易导致发生并发
症。
3
、合理的饮食。 应给病儿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不要给病儿吃酸、辣、甜味过浓
及干硬食物,因为这 些食品易刺激腮腺使腮腺分泌增加,刺激已红肿的腮腺管口,使疼痛加剧。
4
、发热及
腮肿局部的护理。对于发热
39
℃以上的病儿,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的方法退 热,或在医
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和清热解毒的中药。在腮肿的早期,可用冷毛巾局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 缩,从而减
轻炎症充血的程度,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在这里我们要告诉家长们的是,流行性腮腺炎是完 全可以预防
的,接种腮腺炎疫苗
(
或含腮腺炎成分的联合疫苗
)
, 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另外,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 强体质等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在传染病流行季节,
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多的地方去,更不要到腮 腺炎病人家串门
;
对接触过腮腺患儿的孩子要密切观
察,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对儿童活动较密集的场所用食醋熏蒸或每天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
半小时。
家长阅读后签字:
(二)手足口病宣传资料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 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
5
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小儿手、足、口腔以及臀
部等部 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二、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2
、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3
、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4
、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
5
、
玩具具可用肥皂水刷洗 ,
或放置在阳光下曝晒。
耐湿、
耐热,
不褪色的木制玩具,
可用肥皂 水洗后晒干。
铁制玩具在阳光下曝晒
6
个小时以上,有杀菌作用。
6
、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
场所传播。
三、小儿患手足口病后有哪些症状?
该病发病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儿 突然起病,发热通常在
38
℃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
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 吐、头疼等症状。在患儿手、足、口腔粘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痛、
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患儿往往会流涎、拒食。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自
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
极少数患儿患手足口病后 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弛缓性麻痹、心肌炎等,
这类患儿大多持续高热, 病情发展迅速,以
2
岁以内患儿多见,多在发病后
3
-
5
天 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
(三)冬季呼吸道疾病预防知识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气温降低时, 呼吸道病原的病毒、细菌更容易存活,空气中病原
体增多,加之人的鼻黏膜受到冷空气刺激,抵抗外界病 菌侵袭的能力降低。在两方面作用下,容易诱发或
加重多种呼吸道疾病。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和 密切接触传播,以下措施有利于急性呼吸道疾病的
预防:(
1
)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 护,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勤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清新,并尽量少
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2
)注意营养均衡,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受凉
,
及时增添衣物;注意生活规律,< br>保证睡眠充足。
(
3
)早发现,早治疗: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 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一种或多
种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时 ,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应主动与健康
人隔离,距离至少在
2
米以上,防止传染他人。
(
4
)、针对性有疫苗可以预防的呼吸道传染病,应主动开
展接种疫苗,像流 行性感冒、水痘、麻疹、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
下面介绍两种主要经呼吸道传染的疾
病基本知识
一、
流 感
: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分甲、< br>乙、
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及易变异,人群对及易变异后的病毒株缺乏免疫力,甲型病毒多为大流 行;乙型病
毒多为局限型流行;丙型病毒多为散发型。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病初
2-3
天传染性最强,
病后
7
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 易感。
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短,一般
1-2
日,短
者数小时,最 长
3-4
日。发病步骤,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的症状往往较轻。
二、结 核病
:
结核病危害人
类的健康已有数千年历史,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遏制 了结核病的蔓延。但是,
20
世纪
80
年
代后期,结核病在世界范围 内出现回升趋势。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性的
肺结核
排菌病人。
肺结
核病
人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把含有结核菌的飞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可受到
结核菌的感染。常见症状:主要有疲乏、食欲减退、低烧、盗汗、妇女
月经不调
、植物 神经功能紊乱等全
身性症状;还有咳嗽、咳痰、咯血等呼吸系统症状。
左克-
左克-
左克-
左克-
左克-
左克-
左克-
左克-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3:2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509.html
-
上一篇:热门-预防传染病演讲稿6篇
下一篇: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