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8 02:59

胃炎症状-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输尿管结石痛怎么办)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的 特点是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感染后常有免疫
性,生活中要做好预防措施。以 下是

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
阅读。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
、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
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
预防 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
积极手段,也是投资小,收效大的预防举措。

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
堆放垃圾。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 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
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保持
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
去公共场所。

3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
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
应积极参加体育
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 慢跑、做操、打拳
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
意气候变 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
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

生活有规律。

睡眠休息要好,
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
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要合理安排好作息,
做到生活有 规律,
劳逸结合,
像有的人通宵玩牌、
打电子游戏机、
上网冲浪,
劳 累过度,
word
资料




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5
、衣、食细节要注意 。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
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
.
必须根据天气变
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
上 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
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 ,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
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
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6
、切莫讳疾忌医。尽量减少与病患者接触,与病人接触 时需戴
多层棉纱口包,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在发现身体不适,或有类似反
应时要尽快诊断和治 疗,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对发病的房间要及时
消毒,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食醋熏蒸来进行预防。

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传染病是由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

在人与人、动物与 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一、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第一,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
风疹、猩红热等。
< br>第二,
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
如痢疾、
伤寒、
甲型肝炎等。


三,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
;
虱子传播斑疹、伤寒
;
狗能传播狂犬病
;
苍蝇传播痢疾等。

第四,
通过日常接 触传染。
如甲肝、
沙眼、
红眼病、
水痘等。


五,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word
资料




二、预防传染病的环节:

1
、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
2
、切断传播途径
;
3
、保护易感人群。

三、目前多发的几种传染病及预防

1
、麻疹

麻疹是由麻 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
麻疹极易传播,同居一室就可能被染。一般在接触病 毒后
10
天开始
发热、流涕、咳嗽。病程可
7-18
天不等。皮疹一 般在初始症状后的
3-7
天出现。患者从刚出现症状到疹子出现后
4
天内有传 染性。任何
诊断为麻疹的患者,必须从学校或工作中隔离,直到疹子出现后的
4
天。< br>
麻疹的预防主要有: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隔离患者。


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
尤其是医院
)

少串门,
以减
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
12
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

2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
“痄腮”< br>,
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
word
资料




性呼吸道传染病。
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

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
季节较多见。多见于
4< br>到
15
岁的儿童。

流腮的预防主要有:


最佳的预防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疫苗。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


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药物预防

3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ingluenza)
简称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
吸道传染病。
常于冬、
春季流行,
通过空气 飞沫传播。
该病潜伏期短,
一般
1

3
日,最短数小时,最 长
4
日,传染性强,传播迅速。临床
症状为急起高热,
全身症状较重,
呼吸道症状较轻。
显著头痛、
身痛、
乏力、咽干及食欲减退等。部分病人有鼻阻、流 涕、干咳等。查体可
见急性热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及咽部充血。肺部可闻及干罗音。
发热多 于
1

2
日内达高峰,
3

4
日内退热, 其他症状随之缓解,但
上呼吸道症状常持续
1

2
周后才逐渐消失, 体力恢复亦较慢。流感
病毒分甲、
乙、
丙三型,
甲型流感威胁最大。
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
易发生变异,若人群对变异株缺乏免疫力,易引起暴发流行,迄今世
界 已发生过五次大的流行和若干次小流行,
造成数十亿人发病,
数千
万人死亡,严重影响 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建设。

如何预防流感

?
word
资料




1
、常洗手。病毒 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
3
个小时,所以
你应经常洗手。

2< br>、小心封闭的空间。空气不好的办公室、教室等是很容易传染
上感冒的地方。
因此我们应 该做到每天让办公室教室等人多的空间多
通风。也可以用淡盐水使你的鼻子经常保持湿润。
< br>3
、大量喝水。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你身上冲走,并防止脱水
症的发生,而脱水症则是 感冒的并发症之一。

4
、不要总揉你的鼻子。揉鼻子容易把手上的病毒直接揉在你身
上这个最易被传染上的地方。

5
、别老坐着不活动。每天进行
30 ;45
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
骑车、跳舞,都可以极大地增强你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 呼吸道
传染病。

6
、多吃维生素
E

C
。维生素
E
在人的免疫系统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但它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当中, 所以那些不爱吃肉、吃
油的人摄入得少。
他们需要补充一些维生素
E
类的食品 。
维生素
C

减轻感冒症状及程度的作用,所以可以口服一些,但别过量。< br>
7
、流感流行期间暂停集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
方活动,出门 戴口罩。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可用紫外线灯消毒,物理
药片消毒或用熬醋熏蒸的办法预防流感,
也可用中药预防,
如口服板
兰根等,据认为有一定效果,也有的吃点大蒜、喝点姜汤,也可能有
预防作用。

8
、流感病毒侵入机体以后是否引起发病,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功
word
资料




能有关。
营养不良 和过度劳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特别容易遭受各种
病原体
(
包括流感病毒)
的侵袭,
因此平时要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
劳累,要有充足的睡眠,这是预防 流感的基础措施。

9
、一旦发生流感,主要是加强护理
(
发病后卧 床休息,多饮水,
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
,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
(< br>如发热、头痛
时给予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
)
,防止出现并发症。
< br>时以上。
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
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
的数量,改善室 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
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建议各班指派专人 负责教室及宿舍的开窗通
风。学校也会有计划的实施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空气消毒措
施。

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
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 积极手段。

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
一定要按 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
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 晒衣服、被褥,不随地
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 极参
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
通,筋骨舒展,体质增 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
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 ,以免对
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
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要合理安排好作息,
做到生活有规律,
劳逸结合,< br>无论学习或其他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
必然导致抵御疾病
word
资料




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极易降低人体呼 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
.
必须根据天
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 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
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
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
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
糖 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如瘦肉、
禽蛋、
大枣、
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
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 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
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4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 的
肠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
腹痛、
腹泻、
里急后重、
脓血样大便。
中毒型急性发作时,
可出现高热并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
该病常年散发,夏秋多见,人类对本病普遍易感,是我国的多发病之一。

预防:
易感人群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5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好发于
10
岁以下的儿童,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春季为多。以发热、咽
峡炎、< br>全身弥漫性猩红热样皮疹及脱屑为特征。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
播,人群普遍易感。本病潜 伏期为
1

7
天,一般为
2

3
天。
预防:

猩红热病人要严格隔离至咽拭子培养阴性为止。

猩 红
word
资料




热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 公共场所。

不要让孩子与猩红热患者接
触。

6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低热、< br>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当
天全身可见以四肢为主的分布 均匀的淡红色圆形或卵形点状充血性
斑丘疹,
24
小时可遍布全身。

防治措施:


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

②②
接触风疹病人后早期注射免疫球蛋白有预防效果


发现病人后应隔离至出疹后
5
天。

7
、甲型
H1N1
流感

甲型
H1N1
流 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
< br>甲型
H1N1
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 过口腔、鼻腔、眼
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者的呼吸道分泌物、
体液和被
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人群对甲型
H1N1
流感普遍易 感。
潜伏期一般为
1-7
天,
多为
1-4
天。
< br>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
包括发热
(
腋温
≥37.5

)

流涕、
word
资料

胃炎症状-


胃炎症状-


胃炎症状-


胃炎症状-


胃炎症状-


胃炎症状-


胃炎症状-


胃炎症状-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2: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481.html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