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2013年乳痈(急性乳腺炎)诊疗方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8 02:48

前列腺增生怎么治疗-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望京医院皮肤科)

2013
方案
年乳痈
(
急性乳腺炎
)
诊疗


2013
年乳痈(急性乳腺炎)诊疗方案

【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乳痈
TCD

码:
BWR020
西医病名:急性乳腺炎
ICD-10

码:
N61 01
【诊断标准】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
效标准》

ZY/T001.2-94


、参考《现代中医乳房病学》
(林毅、唐汉钧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年)



1
)初期乳房内有疼痛性肿块,皮肤不红或微红,排乳 不畅,可有乳头破
裂糜烂。化脓时乳房肿痛加重,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溃破或切开引流后,肿
痛减轻。如脓液流出不畅,肿痛不消,可有“传囊”之变。溃后不收口,渗流
乳汁或脓液,可形成乳漏。


2
)多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症。


3
)患侧腋下可有臖核肿大疼痛。


4
)患者多数为哺乳妇女,尤以未满月的初产妇为多见。

2.< br>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黄家驷外科学》
(第
7
版)
(吴孟超、吴在德主 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年)

《克氏外科学》
(中 文版第
15
版)

DavidC.
Sabiston
主编 ,王德炳译,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年)



1
)多发生在初产妇的哺乳期,尤其是产后第三或第四周。

(< br>2
)初期乳房肿胀、疼痛、结块,皮肤不红或微红,乳汁分泌不畅,或伴
有高热、寒颤。


3
)中期肿块变硬,有压痛,皮肤发红,常在短期内软化,形成脓肿。


4
)患侧乳房肿大,局部红、肿、热、痛,有搏动性疼痛,在哺乳时更剧。


5
)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


6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7
)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少见。


8
)病程往往延时甚久,严重的可并发全身化脓性感染。

(二)疾病分期


2


3

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方药:瓜蒌牛蒡汤加减。

组成:全 瓜蒌
15g
、牛蒡子
12g
、柴胡
12g
、赤芍
1 2g
、蒲公英
15g
、橘叶
15g
、青皮
10g
、 丝瓜络
10g
、鹿角霜
15g


加减用药:乳汁壅滞结块 明显者加漏芦、留行子、路路通;乳汁过多需回
乳者加生山楂、生麦芽;热甚者加生石膏、生地;气郁者 加金铃子、合欢皮、
炒枳壳;新产妇瘀露未净者加当归,川芎、益母草。


2
)热毒炽盛(成脓期)

治法: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方药:瓜蒌牛蒡汤合透脓散加减。

组成:全瓜蒌
15g
、炮山甲( 先煎)
15g
、皂角刺
12g
、赤芍
12g
、当归
12g

黄芪
12g

牛蒡子
10g

连 翘
10g

蒲公英
15g

丝瓜络
10g

柴胡
10g

甘草
9g



3
)正虚毒恋(溃后期)

治法:补益气血,托毒生肌。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组成:黄芪
15g
、党参
12g

白术
12g

茯苓
12g
、当归
12g

炮山甲(先煎)
10g
、皂角刺
10g
、蒲公英
12g
、白芷
10g
、甘草
10g


2.
常用口服中成药



1
)炎立消胶囊:每次
3
片,每日
3
次。清热解毒,消炎,用于急性乳腺
炎等感染性疾病。



2
)夏枯草口服液:每次
10ml
,每日< br>2
次。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
于乳痈肿痛。


3
)夏枯草胶囊:每次
2
粒,每日
2

3
次。 清火,明目,散结,消肿。
用于头痛眩晕,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乳腺炎等症。



4
)新癀片:一次
2

4
片,一日< br>3
次。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二)外治法

1.
郁滞期:


1
)中药外敷法: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 散,用水或鲜菊花叶、鲜蒲公英
等捣汁调敷患处;或用仙人掌去刺捣烂外敷。


4

前列腺增生怎么治疗-


前列腺增生怎么治疗-


前列腺增生怎么治疗-


前列腺增生怎么治疗-


前列腺增生怎么治疗-


前列腺增生怎么治疗-


前列腺增生怎么治疗-


前列腺增生怎么治疗-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2:4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474.html

2013年乳痈(急性乳腺炎)诊疗方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