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吃什么-
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初秋时,
气温较高,同时雨水较多,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从晚秋至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同
时由于人 流集中,接触密切,一旦人群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造成疫情扩散,
甚至引起局部暴发。
因此,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
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
重要意义 。
一
.
秋冬季易发传染病
一般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
一
)
肠道传染病
< br>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
伤寒、副伤寒、
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甲型肝< br>炎等。这类传染病是
“
吃进去
”
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 了手、饮用水、餐具或
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进食后发病。
(
二
)
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 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这类传染
病经呼吸道传播,是
“
吸进去
”
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
菌或病 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
三
)
虫媒传染病
常见的虫媒传染 病有乙脑、
疟疾、登革热、
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
虫传播,如蚊子 ,先叮咬病人,
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
致发病。
二
.
几种主要传染病及症状
(
一
)
甲型肝炎
(
简称甲肝
)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
该病以粪便和饮食 为
主要传播渠道,病人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染上病
毒 后未经消毒,很容易传染给他人。
(
二
)
流行性感冒
(
简称流感
)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起病很急,
传染性强,
容易造成暴发性流
行。表现为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开始表现为怕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
℃,
同时患者感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 部分病人可有咳
嗽、喷嚏、流涕、鼻塞。有的可见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以肺 炎
症状为主,发病
1-2
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
三
)
流行性腮腺炎
流 行性腮腺炎发病急,
同时有发烧、
怕冷、
头痛、
食欲不振等症状。
除 上述一般症状外,
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
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
4- 5
天消退。
(
四
)
麻疹
麻疹发病初期,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 象。
发病
2-3
天后,口腔黏膜会有改变,口腔内两侧臼齿旁的颊黏膜上,可以看到灰 白色针尖大
小的小点,
周围有红晕。
这种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所特有的症状,是早期诊断 的重要依据。发
病
3-4
天后,开始出皮疹。皮疹会按照耳后、颈部至面部、躯干、四 肢,最后到手心、脚心
的顺序出现。出疹一般持续
3-5
天,这期间持续高烧,常伴有 呕吐、腹泻等症状。疹子出齐
后,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减轻。
(
五
)
水痘
潜伏期
7
~
17
天。
前驱 期:
婴幼儿常无前驱症状。
年长儿或成人可有发热头痛、
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症状,< br>1
~
2
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现前驱疹。
出疹期:发热同时或
1
~
2
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
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 疹,
再形成疱疹,
疱疹时感皮肤搔痒,
然后干结成痂,
此过程有时只需
6
~
8
小时。
如无感染,
1
~
2
周后痂 皮脱落,一般不留痂痕;
皮疹常呈椭园形,
3
~5mm
,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继
发感染可呈脓性,结痂时 间延长并可留有痂痕;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
部及四肢近端。数目由数个至数千个不 等;
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口腔、外阴、眼结合膜等处粘膜可发生浅表疱疹,易破溃形成浅表性溃疡,有疼痛。
(
六
)
肺结核
全身症状:
1
、全身不适、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容易烦躁,有心悸、食欲减退、体 重
减轻、妇女月经不正常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2
、发热是肺结核的早期症状之一,体温的变化可以有以下几种:
(1)
体温不稳定,
轻微的体力劳动即引起发热,
经过
3 0
分钟休息,
也往往不能恢复正常。
(2)
长期微热,多见于下午和傍晚,次晨降到正常,伴随倦怠不适感。
(3)
病灶急剧进展和扩散时,发热更显著,可出现恶寒,发热达到
39- 40
℃。
(4)
女性病人在月经前体温升高,月经后体温亦不恢复正常。
3
、盗汗。多发生在重症患者,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严重者衣服尽湿,伴随衰竭
感。
局部症状:
1
、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病变扩大,有空洞形成时,则
痰液呈脓性,量较多 。若并发支气管结核则咳嗽加剧;如有支气管狭窄,则有局限性哮鸣。
支气管淋巴结核压迫支气管时,可 引起呛咳或喘鸣音。
2
、咯血。约
1/3-1/2< br>的病人有咯血,咯血量不等。病灶炎症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可引起痰中代血或夹血。
小血管损伤时可有中等量咯血,
空洞壁上较大动脉瘤破裂,
可以引
起大量咯血。
大量咯血后常伴发热,
几天的低热是小支气管内血液的吸收所引起的;
高热则
是病灶 扩散的表现。
3
、胸痛。部位不定的隐痛常是神经发射作用引 起的,不受呼吸影响。固定部位针刺样
疼痛、
随呼吸和咳嗽加重等,是因为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所 引起的。
如果膈胸膜受到刺激,疼
痛可放射到肩部和上腹部。
(
七
)
流行性乙型脑炎
(
简称乙脑
)
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
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
流行
发烧吃什么-
发烧吃什么-
发烧吃什么-
发烧吃什么-
发烧吃什么-
发烧吃什么-
发烧吃什么-
发烧吃什么-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2:4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473.html
-
上一篇: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教案.doc
下一篇:2013年乳痈(急性乳腺炎)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