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泌素瘤-
110
例子宫内膜癌临床病例分析
【摘要】目的:针对我院
110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
床病例进行 分析。方法:选取我院
2012
年
1
月至
2013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110
例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
为
A
组和
B
组,
将绝经前患有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作为
A
组,< br>将绝经后的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作为
B
组,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
病例进行回 顾性分析,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诊断结果、
病理特征等。结果:
A组患者中漏诊率要高于
B
组患者,
A
组患者漏诊率为
43.64 %
,
B
组漏诊率为
18.18%
,两组患者
比较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即
P<0.05
。两组子宫内膜癌患者
的子宫层浸润程度与细胞分化程度比 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即
P<0.05
。
结论:
子宫内膜癌在绝经前 容易发生漏诊的情况,
但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较高的患者为绝经后,其中肌层浸润
程度较深,比 较容易发生转移。
【关键词】绝经前;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病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
R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 801
(
2014
)
06-0034-02
子宫内膜癌是 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的威胁着女性的生
命健康。近几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其中占女性占恶性肿瘤的
20%
至
30%
,
发病率已逐渐接近子
宫颈癌
[1]
。因此,笔者选取我院
110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 br>床病例进行分析,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
201 2
年
1
月至
2012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1 10
例
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
A
组和
B< br>组。其中
A
组为绝经前患者,年龄范围
30
至
45
岁 ,平均年
龄为(
40.1
±
1.4
)岁;有
30
例 患者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有
10
例患者为浆液性腺癌,
有
8
例患者为 黏液性腺癌,
有
1
例
患者为未分化癌,有
7
例患者为透明细 胞腺癌。未婚的患者
有
5
例,原发不孕的患者有
2
例,继发不孕的患 者有
4
例;
有
21
患者伴有高血压,有
12
例患者 伴有糖尿病。
B
组为绝
经前患者,年龄范围
46
至
72岁,平均年龄为(
53.1
±
3.1
)
岁;有
31例患者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有
10
例患者为浆液性
腺癌,有
5
例 患者为黏液性腺癌,有
2
例患者为未分化癌,
有
7
例患者为透明细胞 腺癌。未婚的患者有
2
例,原发不孕
的患者有
4
例,继发不孕的患者 有
5
例,有
19
例患者伴有
高血压,有
20
例患者 伴有糖尿病。两组患者比较情况具有
统计学差异,即
P>0.05
。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况、疾病类型等基本情况选取不同的
治疗方式,其中有
85
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有
25
例患者选
择保守治疗。将
110
例临床 病例按照绝经前后分为
A
、
B
两
组,
绝经前的患者作为A
组,
绝经后的患者作为
B
组,
回顾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 床病例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子宫层浸润
程度、
细胞分化程度及两组患者
B
超 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情
况。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分析处理,计数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
t
检验,
P
<< br>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
B
超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情况
A
组患者中漏诊率要高于
B
组患者,
A
组中经< br>B
超诊断
与术后病理吻合的患者有
26
例,不吻合的患者有
2 4
例,其
中漏诊率为
43.64%
,
B
组中经
B< br>超诊断与术后病理吻合的患
者有
41
例,不吻合的患者有
10
例,其中漏诊率为
18.18%
,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
。详细情况如
表
1
所示。
表
1
对比两组患者
B
超诊断与病理诊断情况
组别
例数
(
n
)
与术后病理相符
与术后病理不相符
未
查
胃泌素瘤-
胃泌素瘤-
胃泌素瘤-
胃泌素瘤-
胃泌素瘤-
胃泌素瘤-
胃泌素瘤-
胃泌素瘤-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2:1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433.html
-
上一篇: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下一篇:糖尿病分类、病因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