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飞-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中医病因
1
.
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
醇酒厚味,
损伤脾胃,
脾失健运,
酿成内热,
消谷耗精,发为消渴。
2
.情志不调
五志过极,郁而化火,消灼津液,引发消渴。
3
.劳逸失度
素体阴虚、五脏柔弱之人,劳逸失度,房室失节, 致津
液亏耗,肾阴受损,肾失固摄,精微下注,故为下消
中医发病机理
< br>消渴是由肺、胃、肾三脏热的阴亏,水谷转输失常所致的疾病。糖尿
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阴 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燥
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病变脏腑在肺、脾、肾三者之 中
可各有偏重,
互相影响。
上焦肺燥阴虚,
津液失于输布,
则胃失濡 润,
肾乏滋助;中焦胃热炽盛,灼伤津液,则上灼肺津,下耗肾阴;下焦
肾阴不足,上炎肺胃, 致使肺燥、胃热、肾虚三焦同病。早期阴虚火
旺,中期伤气出现气阴两虚,晚期阴损及阳导致阴阳双亏。 由于阳虚
或气虚不能帅血而行,
加之阴虚火旺煎灼津液,
病程中可出现血瘀征
象。肾阴不足,肝失濡养,目无所养,可导致目干目涩,视物昏花,
甚至失明。营阴被灼,内结郁热,壅 毒成脓,发为疮疖、痈疽,阴虚
燥热,炼液成痰,痰阻经络或蒙蔽心窍而为中风偏瘫。肾阴不足,阴损及阳,脾肾阳衰,水湿泛滥
,
成为水肿。阴液极度耗损,导致阴竭
阳亡,而见神 识不清,皮肤干燥,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等危候。
中医诊断
1)
阴虚燥热:
证候:烦渴多饮,随饮随渴,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 秘,舌红
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证候分析:肺胃阴虚内热,则见烦渴多饮,随饮 随渴。咽干舌燥;阳
明热盛,灼耗水谷则为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
或弦数 为阴伤内热之征象。
(
2)
气阴两虚:
证候 :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
热,
大便秘结,
腰膝酸 软,
舌淡或舌红暗,
舌边有齿痕,
苔薄白少津,
或少苔,脉细弱。
证候分析:阴虚燥热则见口干舌燥,五心烦热,大肠津亏可见大便秘
结:肾阴受损,腰府失养故 见腰膝酸软;虚火上乘,肺失敷布治节之
能,水液之精不得散于周身,直入膀胱故而多饮多尿;阴虚日久 ,精
血亏损,气失所养,出现乏力,气短,自汗,活动后加重;舌淡或舌
红暗,舌边有齿痕,苔 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为气阴两虚常见的
征象。
(
3)
阴阳两虚:
证候: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 干,多饮多尿,混浊
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肾阴虚日久,阴损及阳,元阳不足,温煦失职,故见形寒
肢冷,腰膝酸软;耳为肾之外窍 ,肾阳虚,肾精亏则见耳轮焦干,阳
痿早泄;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令肾固摄无权,膀胱不得气化,所饮
之水直走膀胱,
,故见多饮多尿;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水谷精
微不得运化转输,
下注膀胱,
可见尿浊如膏;
肾阳虚水泛则浮肿少尿;
肾不能司二便则见五更泻 ,多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阳虚之征
象。
(
4)
血瘀兼证:
证候:
上述各证型均可兼见血瘀证候,
如面有瘀斑,
肢体疼痛,
麻木,
头痛,胸痛,胁痛,半身不遂,舌有瘀斑,或 舌下静脉青紫或怒张,
血液流变性异常,微循环障碍等。
证候分析:
气虚、
阴虚、
阳虚是导致血瘀的原因,
血瘀是气虚、
阴虚、
阳虚的后果。瘀 血阻滞经络,则见肢体麻木、肢体疼痛,甚至半身不
遂;阻滞清窍可见头痛
)
阻滞胸阳 故见胸痛;舌有瘀斑,或舌下静脉
青紫或怒张、
血液流变性异常、
微循环障碍等是血瘀 证的特有征象和
客观指标。
(
5)
阴阳欲绝(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 毒昏迷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
者
)
:
证候:
神志淡漠,< br>迟顿,
木僵,
嗜睡,
昏迷,气急深大,呼吸有酮味,
皮肤干燥,多尿, 舌红干,脉微细欲绝或脉细微而数。
证候分析:
阴液极度耗损,
故见皮肤干 燥;
阴竭阳亡,
而见神志淡漠、
迟顿,木僵、嗜睡,甚至神识不清,气急深大,舌红干 ,脉微细欲绝
为阴竭阳亡之兆。
体征
无症状期可分为三期:
(
1)
糖尿病前期:患者多见于 父母都有糖尿病者,或尚未发现糖尿病
的一个糖尿病病人的孪生者。
当糖耐量尚未发现减低前葡 萄糖或氨基
酸刺激后血清胰岛素释放试验呈高峰较低而反应延迟。
(2)
亚临床期:患者常于应激或妊娠后期出现糖耐量减低,胰岛素释
放延迟,皮质素激发葡 萄糖耐量试验阳性。
(
3)
隐性期:患者口服糖耐量试验阳性, 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餐后
血糖可稍高或尿糖阳性。
临床糖尿病期:
此期患者常有轻重 不等的症
状,且伴有某些并发症或伴随症。有时本病的症状非常轻微,但并发
症的症状却很严重 ,
且有些可先于糖尿病症状出现,
或以主要症状出
现而将糖尿病本身症状掩蔽。
如老年患者常先有冠心病或脑血管病变
症候群,中年患者先有尿路感染、肺结核、皮肤感染等症状。幼 年病
者有时可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
本病典型表现为
(1)
多尿、烦渴、多饮:由于糖尿、尿渗透压升高而肾小管重吸收水
分减少,尿量常增多,
1
日总量常在
2-3L
以上,偶可达
10
余升。因
多尿失水,患者烦渴、多饮,其严重程度与血糖浓度、尿糖量和尿量
成正相关。
(< br>2)
善饥多食:由于大量糖尿和糖分未能充分利用,伴以血糖过高,
刺激胰岛分泌,食欲 常亢进,易饥饿。如患者食欲忽降,甚而厌食,
则应警惕存在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
张鹏飞-
张鹏飞-
张鹏飞-
张鹏飞-
张鹏飞-
张鹏飞-
张鹏飞-
张鹏飞-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2:0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432.html
-
上一篇:中医治疗糖尿病秘方偏方48方
下一篇:110例子宫内膜癌临床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