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1)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8 02:07

毛囊炎用什么药-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



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
必须要先明 确糖尿病的治疗目标,
从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达到理
想的治疗效果。糖尿病治疗的 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纠正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代谢紊乱,促使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正常代谢。



(2)
缓解高血糖等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症状。



(3)
防治酮酸症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和防治心血管、肾脏、眼睛及神经系统等慢性病 变,延长
患者寿命,降低病死率。



(4)
肥胖者应积 极减肥,维持正常体重,保证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保证糖尿病孕
妇和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顺利 分娩,
维持成年人正常劳动力,
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
量。



糖尿病治疗之一:心理治疗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的治 疗主要是饮食,
运动以及药物治疗。
其实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的控制非
常重要。
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病人内在环境的稳定,
而焦虑的情绪会引起一些应激激
素如肾上腺素 、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从而拮抗胰岛素,引
起血糖升高,
使病情加重。
正确的精神状态和对疾病的态度应该是在医生正确指导下,
发挥
主观能动性,
学习防治糖尿病知识,
通过尿糖和血糖的监测,
摸索出影响 病情的有利和不利
因素,掌握自己病情的特点,有坚强的信心和毅力,认真治疗而不紧张,坚持不懈的< br>
进行
合理的饮食、体力活动,劳逸结合。正确使用药物使体重、血糖、尿糖、血糖、血 脂维持在
合理水平。
有感染、
手术、
重大精神负担时,
要及时正确处 理。
总之,
通过心理治疗的配合,
达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糖尿病治疗之二:饮食治疗



民以食为天 ,
人不一定每天都运动,
但肯定每天都得吃饭。
而饮食对糖尿病又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控制饮食对糖尿病治疗十分重要。传统中医认为:消渴多因嗜酒厚味,
损伤脾胃,
运化
失职,
消谷耗津,
纵欲伤阴而改阴虚燥热发为本病。

《黄帝内经》
曰:
“此肥美之所发也,
此人必素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 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景岳全
书》曰:
“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梁肥 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
贱者少有也。

指出肥胖者、
生 活富裕者多患此病,
这与现代医学认识糖尿病的病因相一致。
血糖的高低因胰岛素的分泌与进食 物的多少和种类密切相关,
因而饮食疗法是各型糖尿病治
疗的基础,
无论何种类型的糖 尿病,
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
采用何种药物治疗,
都应该严
格进行和长期坚 持饮食控制。


早在
50
年代以前,中外治疗方案均以低碳水化合 物、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为主。据临床
实践证明,
这种饮食结构对糖尿病病人的胰岛功能并无 益处,
而高脂肪饮食还会加重糖尿病
病人的血管病变,
高蛋白饮食则会致糖尿病肾病的 发生率增高。
当前医学专家则提倡高碳水
化合物量,
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 饮食结构,
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饮
食疗法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饮食定时定量


根据年龄、性别、职业、标准体重
[
(身长
-100
)×
0.9]
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男性比女性每
天 所需热量要高约
5%
。而年龄大小不同所需热量也有差异,一般是每公斤体重需要热量千
卡数为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平均各高
5%~10%
每公斤体重
/
日 。而不同体力劳动者
每天消耗能量也不同。轻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日消耗
30~35kca l
热量;中等体力劳动者
每公斤体重每天消耗
35~40kcal
热量;重体 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需
40kcal
以上热量。一
般来说,孕妇、乳母、营养不良 者及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病人体重保持
正常体重的
5%
左右,常可 使病情得到满意控制。


二、合理调整三大营养素的比例

饮食中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的比例,要合理安排和调整。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又要满足 人体的生理需要。目前,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主张:糖尿病病人饮食中碳水化
合 物应占总热量的
55%~60%
;蛋白质摄入量不应超过每日总热量的
15%
。以每日每公斤体

0.8~1.2g
为宜。
发育期的青少年及孕妇、
乳母或特殊职业者及其它合并症的病人可酌加至
1.5g
左右;每日脂肪摄入总量不能超过总 热量的
30%
,以每日每公斤体重
0.6~1g
为好,如
肥胖病人, 尤其有血脂过高或有动脉硬化者,脂肪摄入量应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饮食计算及热量计算


供给机体热能的营养素有
3
种 :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每克
可供热能
4kcal(1 kcal=4.184kj)
,脂肪每克供热能
9kcal(37.74kj)
。糖尿 病病人可据其劳动强度
将每人每天需要的总热量(
kcal)
按照碳水化合物占
69%
、蛋白质占
15%
、脂肪占
25%
的比例
分配,求 出各种成分供给的热能,再按每克脂肪产热
9kcal
,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每克产热
4
千卡换算出供给该病人不同营养成分需要的重量,可一日三餐或四餐。三餐热量分布为早
餐< br>1/5

午餐、
晚餐各
2/5

四餐热量分布为早餐
1/7

其余三餐各
2/7

例如:
一个体重60kg
的中等体力劳动者,正常体型的成年糖尿病病人,按每日每公斤体重
40kcal
的热

2
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的制定

作者:

本刊编辑部整理



糖尿病治疗有“五驾马车”,包括健康教育、 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其中运动
是重要的一环。目前,很多病人对于运动治疗这方面还 是不太重视,而运动本身对糖尿病治疗的好处是很
多的,第一,通过运动治疗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 胰岛素敏感性;第二,增加糖的利用;第三,运动
还可以通过改善循环和代谢,对胰岛的β细胞有一定的 保护作用;第四,燃烧脂肪,减轻体重,增强肌肉和
骨骼的强度;第五,降低血压、血脂,护心脑血管。 另外,运动能使人身心愉悦,为其战胜疾病增加信心
是有很大帮助的,同时,通过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 自身素质,可以防治并发症的进一步发生和发展。因
而,运动是糖尿病治疗不可忽视的一种方式。




运动是防治
2
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临床 工作中,糖尿病医生对于如何让患者积极、持久地进
行合理运动,往往感到无从入手或缺乏良策,下面对 运动处方做相关介绍。




如何制定运动处方?




第一步:了解病情,排除运动禁忌证




在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前,医生应对其病情有所了解,从而排除运动禁忌证,如血糖控制 不佳
(

腹血糖>
16.7 mmol/L)
,出现酮症酸中毒等,并结合并发症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考虑。




第二步:评估当前运动水平




以下
3
个简单的问题有助于医生对
2
型糖尿病患者当前运动水平
(< br>体力活动水平
)
有所了解,同时也有
助于获悉易于被患者接受和喜欢的运动方式 :①最近
1
周有没有进行运动?②最近
1
周经常进行什么运动?
③最 近
1
周每隔几天进行一次运动,每次运动量是多少?




根据患者回答,
并参考运动水平评估标准,
从而明确患者当前运动水平。
活动 量小者:
每天步行≤
4 000
步,或<
30
分钟
/
日,<
3

/
周。中等活动量者:每天步行
4 000

8 000
步,
30

60
分钟
/
日,
3

5

/
周。活动量大者:每天步行>8 000
步,≥
30
分钟
/
日,>
5
天< br>/
周。




第三步:个体化选择运动方式




选择糖尿病患者喜欢 并能坚持的运动方式,是确保运动持续进行的重要因素。在通常情况下,步行是
最安全的运动方式,可成 为首选,但医生应提醒患者在步行时保持抬头挺胸收腹的姿势,以免因含胸驼背
而引起背部肌肉疲劳,从 而影响运动的持续性。乒乓球或羽毛球也是可供选择的运动方式,但应提醒患者
运动时必须移动脚步,而 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且单打和双打的运动量也有差异。游泳作为运动量较大
的运动方式,也适用于部 分患者。




第四步:合理设定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进行
“中等强度”
运动,
以下
3
种指标有助于医生对中等强度进行较准确地界定:
①运动时心跳加快,但呼吸 不急促;②能持续运动
10

30
分钟,微微出汗,稍感累但仍能坚持运动; ③

2
天起床后无疲劳感。




值得 强调的是,中等强度必须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同一个体,若当前体力活动水平不同,相应的
“中等强 度”
则不同。
如当前体力活动水平低、
活动量小的患者在开始运动时以
60< br>~
80 m/
分的速度步行,
就是中等强度;随着体力活动水平提高,步行速度 增至
90

100 m/
分才能达到中等强度要求。




此外,每天运动时间可分次累计,但每次持续时间应≥
10
分钟 。每周运动频率也很重要,应达到
5

7
次,且至少隔天
1
次,每周
>3
天,尽量避免连续≥
2
天不运动。




第五步:循序渐进,及时调整运动处方




患者开始运动时应循序渐进。此外,运动处方也不能一成不变,应及时进行调整。一般而言,第一张运动处方仅适用于开始运动后的
1

2
周,
随着机体对运动的不 断适应,
至少在
1
个月之内应进行调整,
2

3
个 月后才能使之固定。运动处方的调整涉及了运动项目、同一运动项目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的变化。




如何进行合适的抗阻运动?




抗阻运动是在运动过程中施加了一定的阻力
(
包括自身重力或外力
)
,是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运动类
型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利用哑铃、弹力带 和盛满水或沙子的矿泉水瓶来进行抗阻运动。糖尿病
患者进行的抗阻运动应针对大肌群,如上肢的肱二头 肌和肱三头肌,以及臀部和下肢的股四头肌等,从而
增加肌肉对血糖的消耗。以下
4
个 简单的动作有助于患者就地进行抗阻运动。




二头弯举
(

1)
该动作针对肱二头肌,
患者可手持
1 kg
哑铃或盛满水或沙子的矿泉水瓶进 行练习,

位或立位
(
直立,两腿分开与肩同宽
)
均可,可 单臂做,也可双臂同时做。




注意事项:
手腕始终保 持屈状,
以避免损伤腕关节;
肱二头肌弯举角度不宜过大,
前臂与上臂呈
90
°,
肱二头肌感觉紧张即可。




颈后臂屈伸
(

2)
该动作针对肱三头肌,患者可手持重物或双手交叉置于颈后进行练习。




注意事项:上举时双臂尽量保持在耳朵后面,不超过耳朵,可以徒手做,也可以持哑铃等重物。




深蹲
(

3)
该动作针对臀部肌群,患者可以借助靠墙、两臂前伸平举或手扶桌子等进行。




注意事项:当大腿与小腿呈
90
°时应保持一定时间,且膝关节 不宜超过脚尖,脚后跟应着地。




坐位双腿并举上抬
(

4)
该动作针对下肢肌群,患者应坐于硬质 椅子上进行,还可在腿上放上沙袋,
从而增加阻力。




注意事项:双腿并举上抬时应在最高位保持一定时间,直至疲劳后放下,并再次进行上抬。




关节情况较好的患者可选择登楼和跳绳等。太极拳作为有氧运动与力量 训练的结合也可供选择,由于
其运动强度较小,应配合其他运动方式来进行。




并发症患者如何运动才安全?




糖尿病足

运动时穿合适的鞋子,注意足部保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运动时尽量避免眼压升高的动作,
抗阻运动负 荷不能过大,避免低头、
憋气和无氧
运动。




糖尿病肾病

接受透析的患者也可以运动,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从而保证运动的安全性。




如何避免运动引发的低血糖?




运动本身引发低血糖十分少见,但接受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能在运动时出现低血糖。




为了预防低血糖发生,医生应通过分析患者使用的胰岛素类型,告知患 者避免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
段内进行运动。此外,医生还可嘱患者随身携带糖块,并加强对低血糖反应 的警惕性。




链接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



运动前需经医生行相关检查后方可开始进行运动。




做有氧运动
(吸入的氧气满足运动时身体氧化的需要)

运动量不宜过大。
以 心率
=170-
年龄为宜
(例
如:
60
岁,心率
= 170-60=110

/
分)。但有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不适合 此公式,
这些人要量力而行,以不出现心慌、心绞痛、呼吸困难、全身不适为标准。




做全身性运动,如散步、慢跑、做操、打太极拳、太极剑、跳舞、扭秧歌,也可在 计步跑步机上跑步,
使全身得到锻炼。家务劳动常以局部运动为主,不能代替全身运动。




运动前注意检测血塘,血糖>
15 mmol/L
时 不要运动;若血糖过低,则应加餐。运动前多饮水,随身
携带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含糖饮料等 。运动前
5

10
分钟的低强度有氧热身运动,需避免屏气
动作,因 屏气可使收缩压升高。




在运动中,
患者应根据自身 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避免高强度运动,
防止意外伤害。




运动结束时需做
5

10
分钟的整理运动,< br>如弯弯腰、
踢踢脚等,
使心率恢复至每分钟比静息时高
10

15
次的水平后再坐下休息。




运动时机体需要更多水分,脱水会影响血糖水平,因而运动过种中要补充足量水分。




预防足部损伤,穿有弹性、底稍厚、鞋帮不软不硬的鞋,如运动鞋。要经常检查鞋 中是否有异物,及
时清理以防受到伤害。




不要空腹运动,防止低血糖,最好三餐后都要运动,至少于早餐、晚餐后运动。




足部或其他部位受到小伤要及时处理或到医院治疗,不要等待,往往因此酿成大祸 ,导致严重感染、
坏疽、截肢。




运动时携带血糖仪 、
血糖试纸、
糖类食物、
求助卡,
以便及时测血糖、
捕捉低血糖的瞬 间,
及时自救,

毛囊炎用什么药-


毛囊炎用什么药-


毛囊炎用什么药-


毛囊炎用什么药-


毛囊炎用什么药-


毛囊炎用什么药-


毛囊炎用什么药-


毛囊炎用什么药-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2: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428.html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1)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