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8 01:54

杏仁露-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肺吸虫)
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一、何谓糖尿病
?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
(或)
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
特征的代谢病。糖尿 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 及消瘦。

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是 依据临床症状、
空腹、
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
或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
OG TT
)的空腹和
2
小时血糖值来进行判定。
如果存在三多一少(多饮、多尿、 多食,体重下降)等糖尿病症状,
并且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
11.1mmol/L(20 0mg/dl)
即可诊断为

尿















FPG




7.0
mmol/L(126 mg/dl)
,或者
OGTT

2
小时血糖(
PG
)水平≥
11.1
mmol/L(200mg/dl)
也可确诊为糖尿病。

三、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一定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1
、原则: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



2
、运 动种类: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与运动习惯等,可建议其
采取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爬楼梯、骑 自行车及游泳等使全
身肌肉都能得到锻炼的有氧运动。
对于活动能力低下的高龄患者,

采用肢体按摩、伸展运动。



3
、运动强度:运动强 度应结合个体的体能状况和运动水平,推
荐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目标心率为个人最大心率的
50%

75%

自觉运动强度分级为
12

1 3
级。糖尿病人开始参加运动时,运动中
感觉有点累或稍累即表示中等强度运动。
1< br>型糖尿病应避免高强度和
长时间的运动。
2
型糖尿病人还可进行强度低、频度大 和持续时间较
长的运动。运动频度:
1
型糖尿病人每天运动作为每天治疗相对固定的形式之一,
它与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较稳定
的常规治疗形式。而肥胖型
2
型糖尿病人至少每周运动
5
天,
以较高
的热 卡消耗达到降低体重的目的。

四、运动时间:



1< br>、
以保持健康为目的的体力活动每日至少进行
30
分钟中等强度
的活动 。糖尿病人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时,运动持续时间一般为
20

钟左右,
待训练 半个月到
1
个月时,
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增加到
40

60
分钟。健康状态差的糖尿病人可以间歇进行运动,即运动与休息
时间的比为1∶
1,如步行
2
分钟、休息
2
分钟,运动时间加起来为
10

20
分钟。



2


哪些糖尿病患者不适合运动





1
)、糖尿病合并酮症、低血糖
(

4.4mmol

L)
或 显著高血糖

(

14mmol

L)
者;




2
)、糖尿病合并肾病、视网膜出血或感染者、糖尿病足;




3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未被控制或不稳定、心绞痛者或心
肌 梗塞病史的患者。




4
)、急性感染。



五、

糖尿病患者运动应该注意什么



1


2


3
体育锻炼须与饮食治疗、药物治疗结合。


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锻炼。


运动锻炼应根据个人健康状况的变化、气候、环境条件进行
适当的调整。



4
运动前应有
5

10
分钟的准备活动,运动后 也应有
5

10

钟的放松和伸展活动。




5
如果发生晕眩、
盗汗、
无力甚至意识不清等血糖过低 的现象,
则要即刻停止运动,并且补充糖分。



6
不应 有头晕、眼花或胸痛的症状。运动中的呼吸不应感觉到
气短,以至于影响说话。



7
如果进行持续时间较长、大运动量的运动,如郊游、爬山,
应在运动前或 运动中适当加餐。




8


9
运动中体位不宜变化太快,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动作柔和、缓慢、活动范围适度,避免剧烈动作和体位变换
过快。




10
疾病状态下服用某些药物,如倍他乐克和氨酰心安等,不
能 用心率来测定运动强度,可采用自觉运动强度9~11级
(
感觉稍

)
控制中等强度。




11


12
运动过程中足部或其他部位受到小伤要及时就诊。

患糖尿病多年的病人 ,因微血管和神经病变,出现足部循
环障碍和感觉降低。为避免发生足部皮肤破溃、溃疡和感染,参加运
动前应做足部检查,
选择合适的鞋子和柔软棉织袜子,
每天洗脚时检

杏仁露-


杏仁露-


杏仁露-


杏仁露-


杏仁露-


杏仁露-


杏仁露-


杏仁露-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1:5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398.html

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的相关文章